临夏市八坊清真寺
马占奎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个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多种民族杂居的地方。其中,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通称穆斯林,人口70余万,占全州总人口的50%以上。在临夏,穆斯林居住的村庄或街道,习惯上称为“坊”,阿拉伯语叫“者麻提”。由于信教群众进行礼拜、诵经、送葬亡人等宗教生活的需要,每个“者麻提”建有一座清真寺。清真寺规模的大小因坊民的多少和群众经济富裕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宏伟庄严,有的因陋就简,在建筑风格上也各具特色。
陇原古城临夏市是临夏回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市区南关的八坊是临夏回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这里商业繁华,清真寺林立,享有“中国麦加”之称。
一、八坊清真寺的创建发展概况
清真寺在回族群众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历史上凡有回族群众集中居住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这在全国各地基本上是相同的。临夏八坊清真寺的历史大体上与回族群众在这里的定居时间相一致。临夏古称河州,唐代“丝绸之路”南道通过这里,并经青海省乐都通往敦煌。唐宋时期,不少大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中国经商,有些贡使、商贾“往往散行陕西诸路,久留不归”,其中有一部分留居河州。元朝时,大批西域签军、工匠、回回色目人随蒙古军屯戍河州,这是以后形成临夏回族的主要组成部分。据传,临夏市最早出现的清真寺为元末所建的南关大寺。当初,该坊穆斯林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将寺棚搭在两棵还在生长的古树上,做为简易礼拜殿,故称其为“连根柱寺”。明清两代,八坊回民兴建的清真寺逐渐增多,相继兴建的有城角寺(又名西关寺)、王寺、华寺、祁寺、下二社寺,与南关大寺统称为六大寺。这时的清真寺已经在建筑规模上有了较大发展。一般都有正规的礼拜大殿,高耸的唤醒阁。南关大寺也于明洪武年间得到了扩建。其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又由城角寺(西关寺)分出大西关寺,下二社寺分出上二社寺,祁寺分出北寺和西寺,加上新修的铁家寺、水泉寺,连原有的六大寺,因都在八坊区域内,统称为八坊十二寺。
清同治初年,陕西回族因武装起义失败,被赶出八百里秦川。因而,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活动的中心从长安(今西安)转移到临夏。从此,临夏八坊的南关大寺、王寺、城角寺、华寺、祁寺成为经堂教育的重点场所,这里培养的宗教学者遍布河湟地区及西北其它地区,“小麦加”或“中国的麦加”的声誉由此逐渐传播开来。
1928年春,回族青年马仲英发动武装事变,围攻河州城,反抗冯玉祥的西北国民革命军。国民军驻河州镇守使赵希聘为了进行报复,下令火烧八坊回民居住区,该区民宅和清真寺建筑在一片火海中化为灰烬。1930年后,随着战乱的结束,八坊回族群众重建家园,并开始重建清真寺。时青海省主席马麟及侄子马步青、马步芳为笼络人心,先后出资帮助修建了南关大寺、华寺、城角寺,其它各寺也相继得到修复。在以后的近20年中,八坊各清真寺教事繁忙,经堂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寺培养的宗教学者不断增多。1933年至1949年,从八坊各寺去麦加朝觐的哈吉达67人。1935年,著名记者范长江来临夏采访,在《大夏河回藏两要地》的报道中写道:“河州是中国西北的回教圣地。中国西北回教中主要的宗教、军事和政治人物,以出于河州者为多。”至解放前夕,该地的清真寺达到16座。
二、主要清真寺简介
南关大寺
南关大寺始建于元朝末年(具体年代不详),扩建于明洪武年间。元明时为群众礼拜场所,清中叶经堂教育兴起后,开始培养宗教学者。1894年伊合瓦尼派(新教)产生前,该寺一直由老格的目派(老教)信教群众主持。1916年后,西宁镇守使马麒利用新教创始人马万福(果园哈吉)发展新教,将王寺“海乙”制设于南关大寺,以此为中心传播新教。从此,南关大寺地位显赫,不仅统领八坊各寺教权,而且还给四乡各寺放了不少新教阿訇。三四十年代,马步芳继续支持该寺,进一步扩大了该寺教权。在经济上,该寺的财产也不断增多,至解放前夕,该寺拥有土地40余石,铺面房屋140余间。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废除了南关大寺的“海乙”制特权,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得到保护。1958年反封建斗争中,南关大寺遭到封闭,财产被没收。1962年,当地政府批准南关大寺及王寺、华寺、水泉寺四个清真寺为八坊信教群众宗教活动点。“文革”中,逼迫南关大寺于1967年拆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南关大寺得以重建。这次修建中,人民政府拨款6万元,群众集资60万元。1979年动工,1983年建成。
新建的南关大寺,坐落在临夏市中心南门广场西南角。拱门院内,礼拜大殿坐西面东,奠基地下室之上,殿堂隆起,高脊飞檐,是一座钢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大殿雕梁画栋,安装玻璃门窗,采光充足,空气清新;大殿前檐高耸着三个钢筋水泥结构的阿拉伯式绿色圆顶塔楼,中间一楼高达32米,是唤醒阁,又是望月楼,登临其上,临夏市区尽收眼底。塔楼顶端的宝瓶和新月,配以电器设备,夜晚与繁星媲美。唤醒阁的拱门饰以古体《古兰经》文浮雕,与大殿前壁的河州砖雕图案相配,显得古典文雅,肃穆庄严。
新建的南关大寺占地2160平方米,气势雄宏壮观,集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与阿拉伯建筑风格于一体,在寺院松柏、花草的衬托下,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平时,寺坊的群众来寺礼拜,每到礼拜五(主麻日)或开斋节、古尔邦节,临近各乡的穆斯林按照传统习惯涌来南关大寺,参加聚礼。1984年5月4日,世界伊斯兰联盟代表团成员在该寺参加主麻日聚礼,教众达万人左右,盛况空前。
王寺
清真王寺位于八坊中部的王寺街。该寺始建于明朝初年,一直由老格的目派信教群众主持。初建时殿堂比较简陋,后由王穆夫捐资扩建,故称王寺。“1871年(同治十年)穆氏后代名塞利目来到临夏,得到马占鳌的赞助,始于王寺创立了‘海乙’制,选聘品学兼优的阿訇到该寺开学,并总管八坊十二寺。1916年后,该寺的“海乙”制被马麒设于南关大寺。王寺于1928年同样毁于八坊大火。1931年至1933年得到重建,建成礼拜大殿、唤醒阁、学房。可惜在“文革”中又被拆除。
现在的王寺是从1983年开始修建的,经过4年多时间,分步修竣了大殿、讲经堂、唤醒阁,于1987年10月完工。新建的王寺全部采用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东边迎门而建的唤醒阁为亭式五级塔楼,飞檐翅角,挺立高耸,西边的礼拜大殿与唤醒阁相对称,其风格为前卷后殿式,宛若一座庄严的宫殿,肃穆静谧,可同时容纳1500人礼拜。南北讲经堂(包括居室)为庭院式平房建筑,布局合理,极其协调。大殿内有水泥仿砖雕艺术雕刻,左为《原教篇》,右为《赞圣篇》,均选自清代中国回族学者刘介廉先生所著《天方典礼》。
城角寺
城角寺修建年代比南关大寺稍迟,因建于河州城的西南角而得名。1928年被毁后,于1933年重建。三四十年代,马步芳推行新教时,由于喇世俊(回族,清举人,曾任甘肃省政府委员)任该寺学董,马步芳未敢放进新教阿訇。该寺在“文革”中同样惨遭拆除,1980年至1982年得到重建。现有宫殿式礼拜大殿,五层钢筋水泥结构唤醒阁(高25米),另建有学房、洗澡间、厨房等。该寺拥有老格的目大拱北、临洮、毕家场、华寺等五个教派门宦的信教群众,各教派之间互相尊重,团结良好。城角寺因位于北大街旁,故沿街修铺面42间,月收入三四百元,为“以寺养寺”提供了条件,减轻了群众负担。
华寺
华寺位于八坊西北角,创建于明洪武年间。初建时,规模简单,到清康熙初年,有一马连生者,富有资财,乐善好施,待人诚朴,人称“仁义王”。那时,居民日渐增多,旧寺不敷众用。马连生遂捐出自己的花园为寺址,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建筑精巧的清真寺,寺门外水渠上建拱桥一座,叫水过凉亭,牌坊走廊甚是壮观,始叫花寺,后称华寺。临夏华寺门宦创始人马来迟因家住华寺附近,故称华寺老太爷,华寺门宦也由此而得名。该寺先毁于1928年,1942年重建,1967年又毁于“文革”,1979年以原样复建。因西大路建设,该寺被分割为路东、路西两部分。
另有祁寺、北寺、西寺、水泉寺、上下二社寺、大西关寺均为清时所创建。现在的建筑风格也各具特色。
韩家寺、白家庄寺,系民初所建。小南寺建于民国28年,加上其后及50年代新建的新王寺(区别于老王寺,由赛来奉耶教派群众修建)、新华寺(区别于老华寺)、铁家寺、前河沿寺等,现在的八坊共有27座清真寺,各坊的信教群众充分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八坊各清真寺由于地处商业繁华的街道两旁,因此大多数寺院临街修建铺面房屋,出租给商人,收取房租,用于寺内开支和阿訇、教长的生活。同时,南关大寺、老王寺、老华寺、城角寺、大西关寺、水泉寺等近年来恢复了经堂教育,根据党的宗教政策,招收18岁以上的学经者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或百人。学经的满拉大多为本地人,也有从新疆、宁夏、青海等省区慕名而来者。
《西北回族与伊斯兰教》 (第七章 教派门宦与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