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祯与陕西农业
张学敏
陕西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陕西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中,一大批学有专长、享誉三秦的知识分子做出了卓越贡献。李国祯是值得一书的先行者之一。
李国祯,字干卿,陕西渭南县书院堡人。生于1902年11月,1967年在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任职时因患脑溢血病逝,终年66岁。
李国祯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陕西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行政领导岗位上度过的。1930年,28岁的李国祯毕业于南京国立大学农学系,他怀着推动传统农业向“新兴农业”发展的宏伟抱负回到陕西。1931年后,他在陕西省建设厅任棉业技正兼任厅属省农棉试验场场长。当时的陕西农业,经历了1929年(民国十八年)罕见的大旱之后,正处在缓慢的恢复之中。1929年的大旱,唤醒了一批有识之士对陕西农业的认真思考,面对灾后数百万啼饥号寒的农民,他们以兴办农场(如农技育种场、棉花良种场、园艺场等)引进优良作物新品种,推广栽培新技术;筹办农业院校,培养农业专门人才;兴办大型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等作为复兴陕西农业,并推动其向近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性构想。李国祯举步跨入社会,肩负着极其艰难的历史重任,他面对种种困难,在场长任内开始了棉花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1934年4月,陕西省棉花改进所(隶属省建设厅)成立,他担任了副所长职务,依然致力于棉花育种的引进、推广。为了使陕西的棉花、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技术逐步摆脱旧的传统作务技术的束缚,他于1936年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在得克萨斯大学专攻棉花和旱作农业,学习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方法,充实、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寻求陕西农业发展之途径。1939年秋,李国祯回到阔别数年的陕西,任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业大学)副教授,为培养和造就高级农业技术人才辛勤的耕耘。李国祯虽执教于高等农业学府,但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的是落后的传统农业现状,他觉得自己的岗位应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1940年,他离开西北农学院。
李国祯长期坚持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工作,他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改变陕西棉花生产所面临的品种老化、产量低、品质差的困境,推动植棉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陕西从元代引进棉花,到鸦片战争前后一直种的是中棉,群众称为“土棉”或“茧棉”。中棉经长期种植,品种退化,植株低矮,桃小个少,亩产多不过30斤,少仅10多斤。因此,更换棉种,实行科学管理,是改变棉花低产状况的关键性技术措施。1929年,穆藕初等捐赠陕西美棉棉种200吨,配发各植棉地区,但因干旱严重,大部没入种。1931年,李仪祉任陕西省建设厅厅长,刚从学校毕业后回陕的李国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开始引进棉花良种、科学管理、集约经营的试验、研究、推广工作。他从郑州中央大学棉场购回脱字棉50担,在省农棉试验场和长安、周至农场多点试种繁殖,获得成功。虽因当时时局动荡,经费拮据,未能大面积推广,但李国祯并不灰心,而是克服各种困难,选点布局,集中种植,示范推广。1933年在泾阳县永乐店种植脱字棉4400余亩,产量和品质明显优于其它品种。次年又在与泾阳相邻的三原县种植。1934年任省棉花改进所所长的李国祯,领导全所科技人员进一步加强了棉花的试验研究与引进推广工作,使脱字棉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1936年,可供推广的脱字棉种达77万余斤,泾惠灌区和沟北一些地区基本上以脱字棉代替了旧棉花品种。在此同时,李国祯和棉改所的科技人员,又在泾阳、大荔两个棉花试验场,进行不同棉花品种对土壤、气候、雨量、肥料及田间管理等适应性的试验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棉花育种工作。
当脱字棉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时,李国祯又思考着四号斯字棉的推广问题。1936年春,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计委员会拨给陕西四号斯字棉种一万磅,531号德字棉种8000磅。李国祯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布点,在泾阳、高陵两县安排四号斯字棉种植面积约1000亩,在大荔、朝邑和陕南一些地区试种531号德字棉。为了确保良种纯度,在关中成立了四号斯字棉管理区,以泾阳农场为中心,先后在泾阳、咸阳、大荔等设立了面积约5000亩的6个纯种区,专门繁殖四号斯字棉种。同时成立或充实县以下棉花生产、供运销合作社、机械轧花厂和皮棉打包、运销等机构。这样,初步形成了一个由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交售收购、轧花打包、批量运销等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
经多年观察比较,四号斯字棉和德字棉不仅产量高(四号脱字棉高于脱字棉36%,高于小洋花65%)。而且衣分高,纤维长(脱字棉26.4毫米,四号斯字棉28.3毫米),宜于陕西种植,从1937年起,全省棉区开始有计划地推广这两个棉种。1940年,重庆中央农林部派冯泽芳先生率领“棉花增产督导团”来陕,进一步确定在关中地区推广四号斯字棉,在陕南地区推广德字棉。经过近十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到1945年四号斯字棉已普及整个关中地区,种植面积达163.8万亩,531号德字棉的种植面积在陕南达8.1万亩,占当年陕西棉田总面积188.9万亩的9l%。四号斯字棉及在斯字棉基础上选育的泾斯棉,531号德字棉及在该棉种基础上选育出的517号棉,因成熟期早,产量高,纤维长,衣分高,使棉农得到了实惠,很受棉农欢迎,而且受到内迁陕西的各大纺纱、织布厂家的青睐。这不仅为陕西赢得了声誉,所产棉花也开始运往天津、汉口、上海等机器纺织业聚集的沿海城市。在1937年后的十年间,陕西的棉花生产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日见提高,由自给性生产发展为商品性生产,这是陕西棉花生产向“新兴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以李国祯为所长的省棉花改进所及以后建立的省农业改进所的科技人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40年1月,任中东所棉作系主任的冯泽芳先生在《斯字棉的试验成绩及推广过程》一文中说:“自民国二十六年以来,斯字棉异军实起,经本省前棉花改进所及今农业改进所积极推广,成效卓著,……其推广之顺利而迅速,不特为民国以来棉业史上空前之举,即吾国作物改良史上亦无与伦比。”著名棉花专家、农学家俞启葆也著文说:“陕西40年代初,退化洋棉、灵宝棉、脱字棉,均被斯字棉淘汰,有如秋风扫落叶,到民国三十四年时,斯字棉几遍及关中各产棉县,并向豫西、豫东、豫中、鲁中南、晋南扩展。”
李国祯既致力于棉花的良种引进、选育、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工作,又十分重视粮食生产的发展。他将省农业改进所所属的泾阳农场,一直列为泾惠灌区的农试基地,在那里,李国祯与王伯材等人合作,用混合选种法选育出“兰花麦”,以后又先后选育出“兰芒麦”、“陕农7号”、“西北302号”、“西北60号”、“大荔52号”、“泾惠60号”等小麦良种及小香谷、凤尾粘水稻良种。仅小香谷水稻就占当时全省水稻总面积的70%以上,他还在关中各县推广了小黄谷谷子良种。1948年5月,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调拨给1万公斤玉米杂交种,李国祯组织农业改进所的科技人员在咸阳的珠泉乡、马跑泉和兴平的茂陵乡试验种植,因其产量高、品种好迅速推广开来。这是陕西种植马齿型玉米杂交种的开始。之后,关中的农民又从这种玉米中选出红心黄马牙、白心黄马牙等新齿新品种,自发的推广种植。这种马齿型玉米以它的产高质优赢得了广大农民的喜爱,直到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不少地区仍在种植。
李国祯还先后在关中各地推广了棉花单、双行条播机、喷雾器以及由他倡导的耘锄等半机械化农机具。这对解放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李国祯设法从美国购回手扶拖拉机1台,1947年,曾从上海药械厂购回喷雾器200架,在泾阳、三原、高陵县棉田使用,大大提高了棉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李国祯极为重视肥料建设和水利建设。曾在各农业推广所内配备了肥料推广指导员,指导农民种植黑豆、绿豆等绿肥作物,提高土壤固氮率。1942年,与农林部有关部门合作,在农改所内建立骨肥厂,并从西安牛羊肉泡馍馆购回废弃的牛羊骨头生产磷肥。在水利建设方面,他指导关中各地先后成立了小型水利组,发展井水灌溉;在泾阳冶峪河兴修引洪渠,使3万亩农田得到了灌溉,在渭河流域修建沋惠渠(今沋河水库灌区),灌溉农田2万多亩。
李国祯不仅倾其全力开展种植业的新发展,而且在畜牧业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1942年4月,李国祯任所长的省农业改进所,与西北农学院、省卫生试验所协商,由省农改所提供经费,西北农学院提供房舍,西农与省卫生试验所提供仪器,建立了血清制造厂,虽仅历时1年,规模也较小,但却是陕西省第一个生产生物药品的厂家。1943年4月,省农改所与西北农学院又合办了陕西省兽疫苗血清制造厂,生产牛瘟脏器疫苗,牛出败菌苗,炭疽弱毒牙胞菌、猪瘟结晶紫疫苗,猪出败混合菌苗等。这些生物药品的生产和使用,既方便了西农兽医系学生的教学实习,也对扑灭当时流行在长安、渭南、洋县、甘泉、延安等地的牛瘟和猪瘟起了防治作用。此外,还在铜川办起了陕西第一个专业畜牧场——绵羊良种繁殖场,饲养绵羊300多头,在指导当地农民养羊及羊的繁殖改良上起了示范作用。在渭南办起了上涨繁种场;在泾阳、大荔设立了家畜配种站,进行了驰名中外的秦川牛、关中驴的繁殖配种工作。今天,秦川牛已居世界五大黄牛之冠,不仅分布在国内10多个省市,还引种到缅甸等国,享有极高的声誉。
李国祯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者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为了纪念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1942年他支持李仪祉的堂妹李翥仪在泾阳办起了仪祉农业职业学校,并多次挤出时间亲自为该校学生义务讲课;他还支持和鼓励徐树基考取了农林部的赴美留学生,徐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为陕西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成为西北农业大学的教授和农学名家,至今仍然勤奋在农业科技岗位上;他还资助雷清荣、白德修等自费赴美留学深造。1948年,他曾从省农业改进所下属单位中选出一批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如杨茂盛、张有祺、徐德昌、强富华等人带薪到西北农学院深造,同年,又从各农业推广辅导区抽调部分初级科技人员,举办植物保护训练班,请西北农学院的老教授讲课,以提高这些人员的科技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李国祯以他注重智力投资的实际行动,为陕西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人员和骨干力量。
李国祯艰苦朴素,作风严谨,他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他在任农业改进所所长时,经常到基层和职工一边劳动,一边聊天,从中发现问题,予以解决。在生活上,他从不搞特殊化,有什么就吃什么,一碗面条,就是“特殊的招待”,一张凉席,一块砖头,就是他夏季的“最好床铺”,他常常步行几十里去农场调查、指导工作。
李国祯集实践与科学研究于一体,他在任省棉改所副所长时,创办了《陕西棉讯》期刊(1934——1936年),编写了《陕西棉业之回顾》一书。1946年他任省农改所所长时,主编了《陕西棉业》、《陕西棉产》等专著,还先后发表了《陕西种植脱字棉结果》、《各节棉蒴中雏子数之比较》、《中棉花密腺之遗传》、《陕西棉花复兴与之展望》、《陕棉如何运到上海》等论文和报告。这些论著,较系统地论述了民国时期陕西棉产发展历史、地区分布、产量变化和试验机构。记叙了棉花品种试验、区域试验结果及棉花综合栽培技术,以及销售、运输等环节的经营管理状况。他主编了《陕西小麦》(1948)一书,发表了《陕西省农棉试验场麦作试验结果报告》,这些论著,总结了陕西小麦的品种改良和推广工作,介绍了各种小麦的选育过程和增产效果,至今仍是研究民国时期陕西农业,尤其是农业栽培试验和推广的重要史料。他还撰写了《草木栖》、《西北荒地利用问题》、《陕西旱灾成因及补救办法》、《西北畜产制造问题(上)》、《陕西三十一年度新兴农业概况》、《陕西旱灾成因及其补救办法》、《陕西棉麦繁殖问题的探讨》、《一年来陕西食粮之探讨》、《洛惠渠放水后之陕西棉业》等论文。这些论著对推动陕西农业理论和科学技术研究,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李国祯生命最宝贵的年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度过的。但由于他具有献身农业的崇高精神,锲而不舍的坚强毅力,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因而为陕西近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兴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当民族奋起致力于“四化”大业时,先行者们的崇高精神,依然对我们有着极大的激励、鞭策作用。
参考资料:
1 见陕西省建设厅编印的十九年全年暨弍十年上期《陕西省建设统计汇刊》第2期陕西省建设厅职工一览表。
2 《陕西农业史料》1988年4月,第六辑李之勤《鸦片战争以后陕西植棉业的重要变化》。
3 《陕西农业史料》第六辑李国祯生平简介。
4 宋家声《建国前陕西农试事业状况和成绩》1988年3期。
5 西北农业大学校史。
《陕西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陕西民国人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