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设计意匠——传统“门”式建筑观念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
任社 林强 |
“门”是建筑元素之一,但由于它是附属于建筑物的,门的设计就不能显示出专注于空间和形体的建筑师的本领,因此,建筑师对门的设计常常是不屑的。 面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大量引进,国内学者很少有人提及门的设计理念。同济大学的卢济威教授曾编著过《大门建筑设计》一书表达了对门的设计的关注,台湾也一度出版过大门建筑设计实例图集,这是实际生活中中国人对“门”关注的直觉反映。 1.“门”的解释 “门”字来源于远古的形象,是象形文字。现今门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出入口上用作开关的设备,也指出入口。风水上,门通出入,被视为气口,“气口如人之口中,气之口足,便于顺纳堂气,利人物出入。” 中国传统建筑基本上由“门”、“堂”、“廊”组成,在群体建筑空间中,一群建筑要设大门、边门、后门;一进院落要设院门、房门、角门。因此,在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意匠、设计原理的阐述方面,李允鉌先生十分强调中国古典建筑中“门”的意义,他说:“中国古典建筑是一种‘门’的艺术”。它在整个建筑组群中担当着起、承、转、接的重要角色。可以说“中国建筑已将‘门’强调到了无可强调的地步,完全独立起来成为一种建筑元素了”。 2.“门”的作用 “门”最初是为了防止虫兽、风雪的危害,起庇护和出入的作用。后来,门的防御功能降到了从属地位,而成为了显示权力、地位、财富、文化和社会的象征。 2.1“门”在单体、组群、城市布局中作用 门在单体建筑中始于周,盛行于汉代的阙,到唐代为门阙。它既能起到瞭望、防守的作用,又能显示威严和震慑力。在建筑群体中,门作为空间序列的入口和起点,加之礼仪制度的推行,使门在形制、规格、用材及色彩等方面有了严格的规定,“门第”观念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城镇布局中,城门、镇门、村门等除了有“门户”之意外,进一步具有标明地界,捍卫领土的作用。“门”包含了要口、关键的意义。 2.2李允鉌先生《华夏意匠》中相关论述门的作用 李允鉌先生十分强调中国古典建筑中“门”的作用,他在《华夏意匠》中作了如下评述。 ——“门”无论在功能、形式和所在位置上,都各自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和性格。 ——“门”和“堂”的分立是中国建筑很主要的特色。 ——“门”制成为中国建筑平面组织的中心环节。 ——中国建筑的“门”担负着引导和带领整个主题的任务。 ——中国建筑的“门”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平面组织的段落或层次,也是变换封闭空间景象的一个转接点。 2.3侯幼彬先生在《中国建筑美学》中论述门的作用 对门在中国建筑组群布局中的作用,哈建大的侯幼彬教授在《中国建筑美学》一书中作了叙述,“门”起着十分重要的铺垫作用。 (1)构成门面形象 中国传统的内向布局院落,只有作为入口的大门是朝外的,这个门面既是整个建筑组群空间序列的起点,也是整个建筑组群最突出的外部形象。大门的形制、规模是建筑等级的标志,是建筑主人的身份标志。这些门面以不同的间架、屋顶、彩画,甚至不同的门簪、门钉等区分门第等级。 (2)组构入口前导 在入口空间的处理上,运用影壁加强气势,运用石狮、铜兽、华表来强化威严,运用照壁、牌坊、朝房、金水河,石桥等限定入口空间,渲染门面气氛,还用各种单体门与入口的路、道组成建筑组群的景观序列。 (3)衬托主体殿堂 由于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的需要,尊卑内外的“礼”的观念,中国建筑很早就奠定了“门堂之制”的布局,在主要殿堂前设立对应的“门”,用来衬托主体建筑。 (4)增加纵深进落 单体门是增加建筑组群纵深,强化主轴线建筑分量的重要手段,周朝已有天子三朝五门的制度,明清北京故宫也遗留着三朝五门的痕迹。 (5)标志庭院层次 建筑组群轴线上每增设一座单体门,就意味着增添一进门庭,就为轴线增添了一进庭院层次。 (6)完成组群结尾 一组建筑通常以后门作为建筑组群的结尾,使其完成空间序列。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建筑组群对单体门的运用的确达到了匠心独运的纯熟境地。“门”成为平面布局中极重要的活跃要素,特别是纵深构成的建筑组群,在起、转、接的各个环节,“门”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都有着精彩的表演。 3.“门”的尊礼观念 李允鉌先生说:“中国古典建筑是一种‘门’的艺术”,是不无道理的。在中国古典建筑中重视门,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儒家思想,儒家的核心是礼制,就是维持天地人伦上下尊卑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它渗透到中国古代的各个领域,自然也深刻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之中,而“门”是尊礼观念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中国,建都城和营建自己的庭院,都很重视门面,《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门的形制的多样性正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观念的体现。 在当代,对建筑组群而言,“门”是建筑的思想外泄,是建筑的点睛之笔。几千年来,礼制思想依然存在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这种观念使基本社会结构的“单位”都努力营建出“门”面形象,“门”的风格也因各地不同的观念而全国各异。北京“门”的特色体现在中央各大部委、院校,大多含有中国传统的对称、高大而有序,有一种“礼”的等级和秩序。海派文化影响下的上海,“门”的概念在建筑群中弱化,“门”的重要性在降低,这是西方文化导向的结果。在广州,“门”的重要性得到张扬,体现了中国人好面子的传统,“门”成为体现财富,张扬个性,表达愿望的直接象征。 4.现代“门”式建筑 一种近似于中国古典“门”式建筑的出现,是当前塑造建筑造型的手法之一,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这种取自“门”的创意,多少也反映了传统“门”式建筑观念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 现代“门”式建筑是指以多种多样的“门”或门框洞为创意的,以现代“门框”或“门洞”为建筑形象的现代建筑。无论是从“门”的内涵来延伸,或是从门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一种创作手法的突破,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现代“门”式建筑。 5.标志性“门”式建筑 在车站、港口码头等主要城市门户,不少交通类建筑以“门”的形象作为借鉴,塑造建筑形象。北京西客站以北京西大门的形象采取了一个45米宽、50米高的门洞,并在45米长的钢架上设置了一个三层檐的亭子,设计师通过中国传统“门”的借鉴,塑造了西客站的形象和基调,但是由于设计中的长官意识起了作用,这一建筑的门面由于简单的移用传统形象,没有很好地挖掘传统建筑“门”的内涵而颇受非议。国内其它以“城市大门”寓意的车站建筑有广州东铁路新客站、杭州铁路新客站、南昌火车站、北海火车站等等。 “门”式交通建筑除了具有门户开放的意义之外,还显示着城市地标的作用,如我国边境口岸的国门。 国家行政机关建筑以门的涵义和形象体现建筑的庄重、严肃的性格,如长安街上的海关大厦,整个建筑由顶部两层高的通道来联系东西塔楼,共同组成“门”的形象,这种隐喻建筑性质,揭示了海关是进出国境的关口,是国家的大门。海关既是国门,便将大楼构成一个“门”,从设计创新的角度来看,中国海关大厦的设计毕竟还是较为单薄的。 6.纪念性“门”式建筑 传统建筑中的牌楼、门阙中蕴含的纪念性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延续.在国外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法国修建了巴黎德方斯门;为了纪念美国西部开发成功修建了圣路易斯纪年拱门。在国内,长安街上魏大中先生设计的光华长安大厦,其主入口就设计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牌楼形式,用牌楼纪念历史久远的老长安大戏院,作为一种对传统的隐喻,对城市文脉的认同。而清华大学吴焕加先生、汪克先生所设计的辽宁北镇闾山山门以留白的手法,隐含古建外形轮廓,以寻求与历史的对话,创造了一个图底倒转,虚实相生的门的形象。另外清华大学为了恢复老校友对当年学生生活的记忆和认同,甚至将文革时被破坏的二校门原地重建,恢复西洋古典外观,以示纪念。 由孟建民先生和张宏学先生设计的中山大学近代史研究中心——永芳堂既是一座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建筑,又是一座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建筑。“门”式的入口廊架和弧墙象征开放的国门,它与室外踏步一起将空间序列引至中心建筑中山纪念堂。 还有一些建筑取自门的造型仅仅是为了与其建筑物的名称相吻合,如天津小白楼商业区的凯旋门大厦。 为了纪念新千年的到来,世界各地竞相修建纪念建筑,我国也在建筑界中间征集过“中华世纪门”的方案,清华大学的王毅先生以“人、科技、自然”为主题,设计了一个跨度300米,高度100米的大拱门及跨度240米,高度80米的小拱门,大小拱门可以沿着圆周轨道做相反的运动,类似浑天仪的转动,它将“门”的设计提升到更宏观的高度,试图将门的设计表达出人、科技、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 7.写实性“门”式建筑 门框、门洞式建筑是现代建筑创作常用的手法之一,这类写实性“门”式建筑淡化了“门”式建筑的象征和标志意义,但在创造城市景观、丰富街道或空间层次以及建筑形象等方面会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哈建大张伶伶先生设计的吉林世纪之舟主体建筑,将门的形象原型抽象化,构成“门”式建筑,简洁的体型、巨大的门洞和联系天桥表达了与市民交流的思想,展示了建筑的开放气质。 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何玉如先生、胡越先生设计的北京国际金融大厦,以平缓的建筑轮廓线及整体建筑体量与原有的城市结构相协调,它那巨大的门洞赋予了建筑个性,同时也减少了对长安街的封闭性和压迫感。 加拿大WZMH与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的上海证券交易大厦,整个建筑由东西塔楼及中央横跨63米长的天桥组成的钢结构的巨型门式建筑,体现了高科技的现代风格,是上海浦东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北京现代城是由潘石屹开发的大型房地产项目,地处北京的建国门中央商务区(CBD)的沿街密集建筑之中,大楼以三个门洞打破了一道街墙的建筑效果,并给住户提供了驻足休息的室外中庭,为城市干道留有了喘息的场所,并改变了屏风式的街景。 中科院北京建筑设计院的崔彤先生设计的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综合楼,主体建筑由北侧的高层实验楼组成,图书馆处理成一个透明的玻璃体,两者用一个“门框”串起来,象征科技之门。同样由崔彤先生设计的中科院图书馆,创造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叙述性,使“走建筑”、“读建筑”成为可能,广场的大台阶——门廊——内院——中庭,一系列重要事件发生在传统空间序列中,充分体现了传统“门堂”之制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广阔天地。清华大学胡绍学先生设计的清华大学技术科学大楼也从传统建筑的“门堂”之制中吸收了营养。 写实性“门”式建筑在屋檐下的大空间,既是外部空间,又具有内部空间的性格,是建筑与城市的中间过渡,是部分与整体的中间领域,它犹如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艺术中的留白,达到了有无相生,虚实互用的意境。 “门”式建筑作为一种构思、立意和创作手法在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原因之一是门的象征意义起着标志作用,人们很容易达到社会认同,那么同一个集团或地域的人在集体记忆下会对“门”式建筑的标志性和纪念性达成共识。其二,“门”式建筑在一个环境中能使人们感受到明显的象征意义,并统领和决定了环境气氛。其三,“门”式建筑的“门洞”、“门框”作为信息载体,有助于寄托情思,延续城市文脉。而且“门”式建筑在创造城市景观、丰富街道或空间层次以及建筑形象等方面会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门”式建筑是一种理性与情感的结合,一种城市空间与景观在视觉上的突破,一种人工与自然的交流。如果把建筑创作看作是人对自然理性的思考和对环境重塑的情结,那么,未来的中国之“门”一定会自在生成,整个中国的建筑创作无论是立意手法,或是文化精神,或是审美追求都将达到更高的境界。那时,我们会在整个建筑空间中找到真正代表中国人素质和格调的“门面”。 参考文献 [1] 李允鉌,华夏意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 卢济威,大门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5] 田银生 刘绍军,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