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美术研究>研究论著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关中皮影》——第二章 关中皮影的剧种声腔——第一节 老腔

梁志刚


    关中皮影戏在漫长的孕育、演出、发展过程中,在关中各地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的作用下,汲取了相关姊妹艺术的营养,入乡随俗地形成了若干不同的剧种声腔。这些剧种声腔或以唱腔命名,如阿宫腔(尚未成定说);或以乐器命名,如碗碗腔、弦板腔;或以地域命名,如老腔。以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灯盏头碗碗腔、秦腔(借用大戏声腔的)最具代表性,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和弦板腔影响较大,尤其是前三种,关中俗言:“要知皮影的历史,就不能不知老腔;要说皮影的广泛性,就不能不说时腔(碗碗腔);要讲皮影的独特性,就不能不讲阿宫腔。”本章主要介绍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灯盏头碗碗腔及秦腔。

    1.形成与传承

    老腔皮影是流布于陕西关中华阴一带古老的地方小戏,俗称“老腔影子”,发源于八百里秦川东部、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双泉村。老腔出世后一直没有传到外地,主要流传于华阴及其周边一带。演出范围以华阴、潼关为主,在大荔、西安、富平、河南灵宝、山西芮城等地也有演出。其特点是唱腔粗犷豪迈、雄浑奔放、高亢激越。

    老腔的起源有三说:一是“拽船说”。老腔皮影的发源地——关中华阴双泉村地理位置独特,南倚西岳华山,北临渭河,西通长安,东接黄、渭、洛三河交汇处,村南是“西汉京师粮仓遗址”。昔日航运繁忙,船工云集,拽船号声此起彼伏、响遏行云。故有人推想:船工抑或当地人士以拽船号子为基础,吸收当地的一些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了一种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多人合作的说唱艺术,其说唱形式颇似拽船时一人高吼号子、众纤夫齐声应喝一般。这种说唱艺术最初当无乐器,只是木板拍击船板,后来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加入了弦乐和其他打击乐器,并与皮影结合,最终形成一地方剧种。二是“兵营说”。双泉村的村址就是西汉的京师粮仓。想当年,戊守粮仓的士卒们为消磨长期单调枯燥的军旅生活,便在自娱自乐中逐渐形成了“老腔”加“皮影娃娃”的演唱形式,后来流传到了民间,便形成了这一地方剧种。三是“孟儿说”。传说,清代湖北老河口有一名叫“孟儿”的说书艺人,沿途乞讨,逃难路经华阴双泉村,被张家祖先收留。“孟儿”为报恩,将自己的说唱技艺传给张家人,后又融入皮影,发展成老腔皮影。因“孟儿”来自湖北的老河口,故称该声腔为“老腔”。此说在当地流传较广,大概最早是由演唱老腔皮影的张家后人说起的,并以此来证明老腔为张家的“家戏”。而从老腔皮影“只传张家人”的规矩和发展经历看,此说似不无道理。但近年来,华阴的人们包括张家的后代艺人,又倾向前二说了。

    以上三说,由来已久,若细加论究,三说实为二说,即本地说和外来说。按照戏曲艺术和人类文化学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任何一种声腔及其表演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其所依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关,都是特定的自然文化空间的产物。老腔这一地方皮影剧种也同样是在其独特的自然文化空间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个自然文化空间的基本情形是:地处秦、晋、豫三省之要冲,华山、潼关、黄河近在咫尺,古人形容其“山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位于风调雨顺、粮棉富庶的八百里秦川东端;西通京都长安,东开中原门户;自古以来,既为兵家必争之地,亦为商贾流民通衢之所。

    峻拔奇险的华山,奔腾怒吼的黄河,红血白骨的兵战,汉唐恢宏超拔的气概,以及船工的号子、戍卒的情怀……很难想象,这样一种自然人文空间会产生出柔情缠绵、婀娜细婉的声腔及艺术,它所孕育出来的定然是粗犷豪放、高亢激昂、铿锵激越的声腔,无论它的名字是否叫“老腔”。民俗中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说,关中老腔皮影就是华阴双泉村一带自然文化空间的“自生子”,没有这特殊的环境,就没有“关中老腔皮影”。从老腔流布的区域看,离开了此空间,老腔也难以生存。

    由此推断,老腔应是在拽船号子、戍卒情怀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及外来文化的一些艺术形式,在本地独特的自然文化空间中,经过长期的孕育、发展、演变、融合而逐渐形成的。其中抑或包括如“孟儿”一类外来人土的催化,但绝不可能单纯是外来“孟儿”之所为,要不然,“孟儿”及其师门子弟们为何没有在家乡湖北的老河口形成老腔呢?即便真有“孟儿”存在,也应是他到华阴双泉村后,将自己的说唱技艺与当地的自然文化氛围相融合,进而集成性地创造出一种有别于其原声腔的华阴老腔。

    旧时,老腔皮影戏班属张家家班性质,从不外传,老腔戏迷因没有剧本和师传,很难学。老腔皮影戏后来出了张家,也是迫不得已:1923年,艺人张玉印患了重病,求医无效,戏迷百勤家有个可治其病的祖传秘方,治病前他们立下,文约:治好病给百勤剧本。但病好后,玉印悔约。后来,大约是在1928年前后,百勤伙同闫平娃等人趁张玉印在曲城演罢戏拆台子混乱之际,盗走了“戏包袱”,既是皮影艺人又是商会会长的张玉印发现后派手下保镖带枪追赶,有一人被追赶奔跑摔断了腿,后虽经官司追回,但平娃等已转抄了一些剧本。从此老腔戏在社会上传开,不久,平娃组织起班社,唱起了老腔。从此老腔戏出了张家门。张家老腔后人也开始外传了,如张玉常传艺于异族的张奉军,张小六收吕孝安为徒,吕孝安又传给了王振中等。

    现在华阴的皮影声腔有:老腔、时腔(20世纪50年代前后,才开始称碗碗腔)。

    2.音乐唱腔

    据曾参与《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编纂工作的闫红昌介绍,老腔基音为D、E,一般为宫调式。

    老腔的唱腔主要有:慢板、流水板、紧板、飞板(先慢后快,用于表现平静下来后忽然发怒)、走场板、哭板(边哭边唱)、空板、归板(似唱似白)。老腔的“拉波”(帮腔)很有特色,当地俗言形容:“拉波号子撑破天,醒木一响鬼神惊”。“老腔影子节节高”——唱腔音高最后强拉到顶峰。老腔还有“自由音”一说,这是指老腔无固定音高,要根据主唱者的嗓音条件来定。过去,若主家招待得好,艺人心情好,攒劲唱,尽力顶到高音;若招待得不好,就不费大劲,只唱到中音,对得起戏钱就行了。

    老腔的乐队由以下乐器组成:文场有月琴、板胡、梆子、钟铃(与碗碗腔的“碗碗铜铃”相同);武场有大锣、马锣、手锣、引锣、小狗锣、大铰子、小铰子、板鼓、战鼓、长号、木头等。木为老腔独有,当演至高潮时,下档用木头按节奏猛力叩击座下木板,发出强烈声响,增强激越气氛,同时众人齐唱,帮腔拉波,满台激昂,“满台吼”之谓亦由此而来。

    关于板胡和月琴,华阴皮影艺人王振中介绍说:秦腔的板胡和老腔的板胡形状一样,但音色不一样,秦腔的板胡为高音板胡,老腔的为低音板胡,秦腔高亢,老腔低沉浑厚;碗碗腔的月琴是二根弦,老腔的月琴是三根弦。

    3.表演及分工

    老腔皮影的演出过程与关中其他皮影戏的演出过程基本相同:先搭台撑“亮子”,然后以牛皮影偶借光显影,演唱故事。

    老腔戏班由五人组成,分别称为“前首”、“签手”、“上档”、“后槽”、“下档”。各有分工,一司数职,协同合作,缺一不可。班主原来多由箱主担任,后来逐渐由前首(手、声)担任。

    其乐器家当的司职情况如下:(1)前首(手):也叫说戏的、叮本的,说唱全本台词,一般为班主,演出时,怀抱月琴,旁放剧本,全场奏唱,并司战鼓、板鼓、手锣等,兼指挥协调全班人员。(2)签手:也叫“捉签子的”、“拦门的”,挑签耍影,操作全场皮影表演。(3)上档:司板胡、大铰子、小铰子、长号。(4)后槽:也叫“打后台”、“打后槽”,司大锣、马锣、碗碗、梆子。(5)下档:也叫“贴档”、“帮档”、“择签子的”,根据剧情进展、提前为签手安装、准备皮影人物道具,随时供签手使用,并帮签手“绕朵子”、排兵对打,并司长号、木头,呐喊助威。

    由于演出的常是战争题材或神话传说,所以老腔皮影在整个演出过程中,不仅前首——主唱者感情激越昂扬,颈项青筋迸起,到更场换景时的最后两句,戏班所有人都齐声“帮腔”“拉、波”,竭力吼唱。再加上用枣木制成的“木头”强烈急促的击节声,全场达到一次又一次高潮。当地有俗语描绘其状态:“拉波号子冲破天,木头一拍鬼神惊”,真可谓“拍板戏”、“满台吼”,极具戏剧感染力。总之,从“木头”敲击的声响节奏,到“满台皆吼”的粗犷气势,再到古代战争题材的常演剧目,等等,无一不表现出“老腔”这种地方剧种与华阴双泉村独特的自然文化空间的一致性。

    4.常演剧目

    据说老腔皮影剧目有200种左右,我们考察组见到的有150余种,一般都是古代战争题材的历史戏或神话传说,其中以西周、春秋列国、三国、唐宋时期的历史剧最多,约120余本,如《黄河阵》、《临潼斗宝》、《三战吕布》、《失街亭》、《战冀州》、《出五关》、《三气周瑜》、《征南》、《征北》、《征东》、《征西》、《金沙滩》、《返大同》等。常演剧目有三四十种,如《借赵云》、《失街亭》、《空城计》、《樊梨花征西》、《三打祝家庄》、《反出五关》、《收火马》、《擒吕布》、《三气周瑜》、《五路伐蜀》、《取南郡》、《取洛阳》、《托肠救主》、《取西川》、《张花反延安》、《三让徐州》、《火烧连营》、《取四郡》、《仁贵东征》、《西天取经》、《封神演义》、《祁祖成圣》等。其次是反映民国生活趣事和纯武打剧目,数量较少,约20多出,如《秃子尿床》、《挖蔓菁》、《董烂子卖他妈》、《王眯眼办亲》、《收羌白》、《耍社》等。上世纪50年代又移植了十几本历史剧,如《小刀会》、《逼上梁山》、《斩李广》等。六七十年代还创作和移植了十多本现代剧,如,《刘胡兰》、《杜鹃山》、《智取威虎山》等。

    现存最早的老腔剧本是乾隆十年(1745)本,也有同治、民国等年间的剧本。

    (出处:关中皮影/梁志刚著.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