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美术研究>研究论著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关中皮影》——第二章 关中皮影的剧种声腔——第三节 阿宫腔

梁志刚


    1.概述

    阿宫腔,又名遏工腔,亦称北路秦腔,原以皮影的形式演出。清代流布于关中的礼泉、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等地。阿宫腔产生时代不可考,据艺人口述,说法有三:(1)阿宫腔是秦朝阿房宫中演唱的一种声腔,当年项羽灭秦焚烧阿房宫,大批宫娥、歌舞伎逃出,流落礼泉、兴平、泾阳等县,演唱此调,卖艺为生,唱腔拖音中有“噫……咽……”的假嗓高音,细腻缠绵,唱说音轻语柔,显然为宫中遗风。(2)阿宫腔产生于礼泉民间流传的遏宫小调,理由是1911年有人看到礼泉、兴平交界处店张镇灯影戏台上有副木刻对联:“高画清诗见槐里,小工遏调出礼泉。”槐里即今兴平县,小工遏调即遏工小调,属写诗作对时为求对仗工整而倒装词句的做法,“工”谐音“宫”(我国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礼泉一带流行的遏工小调讲究的就是“翻高”、“遏低”,唱腔中欲“遏”最难,所谓“三放不及一遏”  (“三放”指秦腔的拖音,“遏”即在唱腔上独具的遏止功夫)。(3)阿宫腔实际是北路秦腔,因灯影艺人需一人演唱生、旦、净、末、丑众声,要轻唱重说,唱腔声高需遏到“宫”上,故称遏宫腔,以别于秦腔。

    2.音乐唱腔

    阿宫腔属板式变化体音乐。板式结构严谨,声腔分“欢音”和“苦音”两种,欢音表现喜悦、欢快、明朗、轻快的情绪,苦音表达悲伤、怀念、凄凉、愤怒的情感。阿宫腔的艺术特色,以唱腔最为突出:比秦腔柔腻,较迷胡、碗碗腔刚劲,不沉不噪,激越委婉,善于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开场必奏“十样景开场”(由十种以上曲牌合奏的),未看得戏,先闻其声,表现出阿宫腔在吹打乐上的别具一格。

    音乐的表现形式分唱腔、曲牌、打击乐三部分:

    唱腔板式有六大类:(1)慢板——一板三眼的4/4节拍,节奏严格,曲调平稳,抒情性强。其中又分慢三眼、快三眼,又分别被称为“慢塌板”、“紧拦头板”。(2)二六板——一板一眼的2/4节拍,节奏适中,根据人物的情感变化或快或慢:六板可变为有板无眼的1/4节拍,也有“播板”、“原板”、“七锤二六”、“慢带摇板”、“小带摇板”等板头,都归二六板范围之内。(3)二倒板——慢速为2/4节拍,快速为1/4节拍,有软起硬起、带序不带序之分,变化极多,只一句唱腔,多和其他板头相接。(4)带板——不受节拍限制、随情自由发挥的板头,往往是在人物冲动时选用此唱腔,有的紧打慢唱、有的慢打紧唱。(5)箭板——一种无板无眼、节奏十分自由的散唱腔板式。(6)浓板——唱中有说、说中有唱的板式,无板无眼,节奏由慢出发,可快可慢。

    曲牌分弦乐曲牌、管乐曲牌两大类,其中弦乐400余种,管乐300余种。弦乐曲牌常用的有[小桃红]、[柳生芽]等,管乐常用曲牌有[两句腔]、[上中山]、[喜相逢]等,打击曲牌有开场曲、动作曲、板头曲三大类。

    阿宫腔的主要乐器文场有二股弦(硬弦)、月琴、胡琴、唢呐、笛为伴奏乐器,武场有小锣、鼓、铙钹、击子、铰子、梆子、牙子等。

    3.常演剧目

    阿宫腔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有600余本。剧目的唱词浅显朴实、生活气息浓厚。取材于历史的剧目,大都为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腐败、荒淫无耻、残忍凶暴,以及批判卖国求荣、表彰民族气节的戏,如《七箭书》、《重耳走国》等,也有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剧目,多为反映伦理道德、男女爱情的感情戏和颂扬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清官戏,如《西厢记》、《瑰斗负义》、《女巡按》等;还有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剧目,多为抨击恶势力和恶少劣妇的讽刺喜剧,如《三婆娘顶嘴》、《屎巴牛招亲》、《打锅》等300多种。因演出是一人耍签子兼唱,剧本编写手法是说繁唱少,是十字或七字句,唱上四句或六句,偶数多,也有三五句的奇数唱腔句组成。浅显易懂,朴实敦厚,生活味浓。该剧种是一人“吃本”,不是“抱本”,人走剧亡,许多本子只知剧目,已无剧本。

    (出处:关中皮影/梁志刚著.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