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美术研究>研究论著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关中皮影》——第二章 关中皮影的剧种声腔——第四节 弦板腔

梁志刚


    1.概述

    弦板腔是陕西省主要古老地方剧种之一,广泛流行于关中的礼泉、乾县、兴平、武功、周至及甘肃东部的庆阳、正宁、宁县和天水、合水、兰州等地。弦板腔又称“板板腔”,因主要伴奏乐器“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得名。“弦子”亦称“二弦”,形似二胡,音箱略大,是弦板腔文场面主奏器;“板子”为弦板腔所独具,是武场面主奏器,作用相当于其他剧种的司鼓,有“二板子”和“扎板子”两副,左右手各持一种,敲起来音质悦耳,声音响亮,故称“弦板腔”。

    弦板腔的起源流变,说法不一。据《陕西省戏曲志·咸阳市卷》引王绍猷先生考证:弦板腔皮影戏起源于宋代,产生于关中乾县、礼泉、兴平等地。弦板腔原为民间说唱。说唱者左手摇“呆呆子”(即二板子),右手摔“结子”(即扎板子),形式为一人独唱或为数人对唱,很像“莲花落”、“数来宝”、“板壳子”,后来加入“土弦子”(即土三弦和土二弦)以及山歌、民谣、经曲、小调(包括劝善调)等,唱腔逐渐多样,内容日趋丰富,逐渐形成了有“弦子”伴奏,又有“板子”击节的曲艺说书形式。再后来,这种形式与“隔帘说书”的皮影戏联姻,形成了“弦板腔”皮影戏曲剧种。过去,礼泉历德镇(唐代胡人阿史耶宗将军的封地)有一种“关中鼓乐”叫“什佯景”,节奏与弦板腔相似,有人考证,弦板腔是在阿宫腔、关中道情、秦腔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从武场面乐器看,与秦腔相近,节奏明快、催人振奋之处也属秦腔的特征。唱腔拖音“噫……”、“啊……”如阿宫腔,但近二十年来,弦板腔已无拖音。1800年前后,“弦板腔”曾与“道情”同台演唱,以后演变发展为独台演唱,而后形成独特剧种。

    弦板腔皮影戏被称为“四人忙”,艺人俗言:“一辆大车四个人,绳子四条椽四根”。四个人分两部分:在“亮子”前操作并兼演唱的叫“前手”,后面乐队的三人叫“后手”,其中一人敲鼓兼弹三弦,一人拉二弦带拍铙钹,一人甩呆呆(板子)兼大锣、唢呐、大号、小锣。后来或可有四手、五手、六手等,加入板胡、二胡、笛子等乐器。

    礼泉人介绍:历史上乾县、永寿、礼泉曾是一个县,称乾县,上世纪50年代才分开,弦板腔的核心区域在礼泉,乾县的弦板腔都是礼泉人教下或是带过去的,理由:乾县演唱弦板腔的艺人所在地都与礼泉交界。

    弦板腔的著名艺人有王天德、郝振安、马怀玉、王正友等,其中,王天德擅长武打戏,以演唱《封神榜》、《西游记》等剧目著称;郝振安、马怀玉、陈文蔚、王正友以演唱三国戏闻名,郝振安后期则多演唱传奇戏,演唱中融入缠绵抒情的细腻唱腔。

    1959年,乾县剧团聘请老艺人郝振安、马怀玉、陈文蔚等教授演员弦板腔音乐,将弦板腔搬上大戏舞台,以演员取代皮影娃娃,并在剧目、音乐、布景、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第一出弦板腔戏大戏是《槐荫媒》,一经演唱,座无虚席。据乾县退休教师、编剧、县志编辑,现80多岁的张汉回忆:1958年乾县先在舞台上试唱了弦板腔《天仙配》一折,后来到省里汇演3次,演出剧目为《白马血盟》、《万寿屏》、《紫金簪》。1960年“乾县剧团”易名为“乾县弦板腔剧团”,弦板腔也被确定为陕西省重点培养的五个新剧种之一,陕西戏曲研究院、易俗社和省歌舞剧院也派人到乾县剧团指导。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了弦板腔唱段和选场,有的唱段还灌制了唱片,其中《紫金簪》全剧被陕西电视台进行了拍摄录像,在电视台多次播放影响很大。“文革”后1978年第一次文艺大调演,由省第一导演席春民导演,上京演出,影响很好。

    出于种种原因,弦板腔现已濒临灭亡。目前,弦板腔的发源地乾县、礼泉、兴平已很少演唱。原属集体自负盈亏性质的乾县弦板腔剧团已逐渐解体,青年演员大多改行下海,大龄的演员难以支撑演出,弦板腔主要乐器“二弦”和“板子”的演员现只剩下三四人,且已进入高龄。作者在田野考察时见到和听到了三个弦板腔皮影戏班的演出——乾县胡永春与张教练班、礼泉县张国正班和刘景班,但都是在勉强支撑罢了。

    2.音乐唱腔

    弦板腔是在陕甘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音乐特点豪迈奔放、慷慨激昴,表现英雄豪杰一类武打戏最为适宜,较能完美地表现它独特的技巧。表现温柔缠绵、悲凄哀怨的抒情戏较少。    

    弦板腔唱腔板式有十多种,正板(即慢板)是它的核心板路,其中有9种主要板式,分别为:导板、上音子、正板、紧板、二流板、气死人、三不齐、滚板、撇板。因节奏、速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1)正板类:包括正板、三不齐正板、上音子、气死人;(2)紧板类:包括紧板、三不齐紧板、二流板;(3)散板类:包括导板、撇板、滚板。其中“导板”、“气死人”、“上音子”、“三不齐”都是短暂的插入性板式,很少独立使用,其余板式均可独立使用,也可与其他板式套用。“气死人”(即阴死板)、“伤音子”、“提头”等是正板的局部变化;“伤音子”是在正板、紧板的首句加上一个较长的拖腔,基本属于带字叫板的唱法。“板头”、“放板”的长过门(艺人称“浑联”)多为同一主体曲调的加花变异,句中的小过门,基本是吹腔旋律的反复变化和延长,节奏为2/4、1/4拍。散板,亦有与3/4、3/8拍的混合板,较少。放板落音主要在“1(哆)”音上,结束音却在其上五度“5(嗦)”音上。调式音阶的结构,苦音为5、6、7、1、2、3、4、5的七声征调式,花音为5、6、7、1、2、3、4、5的调式。上述各板式,除“气死人”,“伤音子”、“滚白”外,都有“花音”与“苦音”之别。结束时,后边常带有“嗨嗨”式假声“噫——呀”齐唱,别具风韵,既能渲染剧情气氛,又能趁接音间隙更换乐器。音乐伴奏,除部分模拟唱腔或衬托节奏外,一般只伴奏句中或句尾的过门,似曲子演唱形式。弦板腔的唢呐曲牌和秦腔通用,其弦乐曲牌为数不多,主要有:软音弦索谱,软音过梆子,硬音过梆子,凤香梅,纱窗外;软音:开头;硬音:开头;错改孟,软双塌,硬双塌等,时有借用其他剧种曲牌的现象。弦板腔的唱者最少得有3个人,也可更多,女的多唱旦角,有一个就行了。一场唱一本戏,一般都是3个小时,弦板腔皮影演出的过程较完整、复杂,所以时间长,有时还捎个折子。

    弦板腔乐队少而精,人员不分文武场面,均要互相兼顾,大致分工是:(1)司鼓,兼硬三弦,有时也兼小锣;(2)二弦,兼铙、唢呐;(3)板子,兼大锣、长马号,有时兼小锣;(4)板胡,兼小锣、唢呐,有时兼大锣;(5)二胡,根据情况,大锣、小锣、唢呐均可兼。武场乐器基本与秦腔相同,几乎全由秦腔移用而来,唯独击节的板子别具一格。板子,艺人叫“呆呆”,是弦板腔极有特色的击节乐器,全套两件,即“二板子”(相当于秦腔的梆子)和“扎板子”(相当于秦腔的牙子)。“二板子”由两块长15厘米、宽2.5厘米、厚1.5厘米的枣木制成,以软皮条系之,主要用于击节;“扎板子”由长16厘米、宽3厘米、厚2厘米的枣木作底板,串以长9.6厘米、宽3厘米、厚2厘米的竹片垫板。左手执二板,右手甩扎板。

    3.常演剧目

    弦板腔常演剧目非常丰富,约有500多本,其中有不少是连台本。剧情内容较为集中,多取材于各朝各代的历史演义、武侠小说及民间故事,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对白诙谐,生活气息浓烈,武戏多于文戏,能体现真杀真砍的情形,深受群众喜爱。在众多剧目中,以春秋列国、三国时期的戏为主,如《桃园结义》、《三请诸葛》、《回荆州》、《战马超》、《出五关》、《取四郡》、《取襄阳》、《大报仇》等,另外还有《追凤驹》、《三英配》、《韩原山》、《青龙关》、《行乐图》、《三上坟》、《春秋笔》、《忠义图》、《马嵬坡》《紫金簪》、《九连珠》、《白马血盟》、《逼上梁山》、《武则天》、《谢瑶环》、《槐荫媒》等。新编剧有《借驴》、《十三姐妹闯三关》、《七星剑》。移植剧有《穷人恨》、《血泪仇》、《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老艺人把叫“勾着呢”剧本中的字每句只写前一字,后边的用一横线代替,如“国泰民安”写成“国——”等。折子戏(捎戏)较少,一般在正式开演前先加演一两折,多为艺人自编,语言诙谐风趣、内容逗人发笑,很受欢迎。

    (出处:关中皮影/梁志刚著.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