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间美术研究(第一卷)》第二部分 采风记——商县民间蓝印花布初记
李克昌 席秦安 |
[提要] 位于秦岭东麓山区丹江上游的陕西商县,其民间蓝印花布生产最初从豫西引进,至今已两百多年,现仍存活在部分山乡。商县民间蓝印花布业曾拥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与当地群众习俗、生活环境相结合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技艺风格。对这些珍贵的技艺资料,亟需认真考察记录,它还可能为现代美术设计特别是印染工艺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商县的蓝印花布,是一朵美丽的山花。它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纹样题材广泛,内容纯朴,工艺技术精巧,印制方法简便,格调清素明快,历来为人民群众所深深喜爱。由于山区环境的封闭,这朵山花至今仍不甚为有关学界所了解,但却在山村仍保有生命力。一九八三年五、六月,我们在广泛调查、征集、走访的基础上,初步整理出了这篇调查记略。 一、商县蓝印花布的缘起 商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枕依秦岭,襟带丹江;距古长安 137公里。西接蓝田,东临丹凤、北靠洛南,南依山阳,地处商洛中心。虞司徒契始封于商,号称商国。战国属商于地,秦属内史,自西汉直至宋、金,均设上洛县,由商州直辖。明洪武七年降为县,名为商县。成化年间又改置商州,属西安府。清初沿用明制,民国二年废州改县,后置行政专员公署,解放后为商洛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 丹江发源于商县境内秦岭南麓凤凰山,自西而东,经丹凤、商南入湖北丹江口注入汉水。滔滔丹江,六百里商于驿路,为兵家和民间往来提供了交通之便。一千多年来“巴湘之舟楫,边镇之轮蹄,靡不溯回流,接引鸟道,络绎如织,竭蹶无停。”足见为交通之要冲。明清以至民初,商县地区出产的大量生活用品、山货土产如桐油、生漆、木耳、核桃、柿饼、板栗、龙须草、中药材、火纸、麻纸、毛铁等,西可运往关中、陇东、晋南;东则经丹江南下抵武汉,九江等地。由湖北、河南运往西安等地的布匹、丝绸、茶叶及山货土产,除陆路驮运外,均溯丹江舟载而上,经商县龙驹寨(早期水运可上达商县南城门外),再转往关中等地。随着频繁的贸易,也就带来了文化的交流。河南省大批土布源源运入商州山区,那里的蓝印花布也就随之而来。随着商洛山区人民的需要,蓝印花布在这里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当地发展开来。由原来单纯的整匹小花布逐渐发展到创作出了生活各方面需要的多种款式。所以说商县的蓝印花布最少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据七、八十岁的老人谈,那已经是人经几辈的事了。 清末民初,蓝印花布在商洛已经成为川道人民美化生活的时髦用品。嗣后,虽然印花毕叽、印花贡呢等“洋”布日益增多,但它们比起用土布土法印花价值总是要高得多,这就形成了当地发展蓝印花布的根本条件,所以蓝印花布在经济生活颇为困难的商洛山区得以相继流传,经久不衰。抗日战争后期以至解放战争时期,外来物资的困难,商品物价的暴涨,更为商县蓝印花布造成了急剧发展的有利机会,使它的印制和销售均达到鼎盛时期。据了解,当时除了农村多属染单色布的染坊外,商县城里的六、七家染坊,每年蓝印花布生产量平均每家总在三百匹(每匹长四至五丈,幅宽一尺至一尺五寸)左右。合计全县年产约三千匹左右。因为蓝印花布的应用已经扩及到了广大偏僻山区,并发展到除作衣服用的整匹花布之外的其它各方面了。 二、商县蓝印花布纹样的发展 在群众记忆中,商县蓝印花布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及其以前多是在整匹土布上印以“七点梅”或菊花为内容的两个散点的四方连续图案,用这样整匹布或作长衫或作短袄。抗日战争爆发,促使沿海与内地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接触,原有的花布已远远不能满足欣赏的要求和生活的需要,所以,艺人们便摹仿一些“洋货”的样子,又借鉴了庙宇绘画、石刻图案、民间美术等,创造了各种款式、各种内容的新图案。譬如:从民间刺绣纹样中吸取了麒麟、梅花鹿、狮子绣球、莲花、胖娃、石榴、仙桃及福、寿、双喜字;从木器家具、庙宇建筑的雕刻及绘画中接受了龙、凤、蝙蝠、牡丹花、佛手、柑橘、万卷书、如意钩;从古铜器上选用了回纹、万字纹等,于是,在内容上除了原有的菊花、梅花外,增加了人、动物、花鸟、博古、文字、古典图案等等,这就大大充实了蓝印花布的内容。 为了满足群众需要,除了整匹小花布供作衣服之外,从“太平洋单子”,栽绒毯子、戏剧服装、道具的模仿中,开始专门设计和刻制被面、床单、床沿、门帘、裹肚、围裙、枕巾等专用纹样。被面、床单的图案,采用了素为商洛山民喜闻乐见的“莲里生子”、“麒麟送子”、“凤凰嬉牡丹”、“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等民间传统纹样,以象征吉祥、富贵、美满、多子。解放后又增添了如“五谷丰登”、“喜庆丰收”等新的内容。门帘上多采用“富贵平安”(牡丹、花瓶)、“竹报平安”(竹子、花瓶),“福禄图”(蝙蝠梅花鹿等),也有刻印牡丹花、梅花鹿等图案的。门帘“檐水”上或龙或凤,或各种花朵,或古典图案中的如意钩、万卷书、佛手、香橼、莲花,更多的是吉祥喜庆的四字吉祥词语。裹肚多是在图案花边中根据年龄、性别刻印“胖娃”、“胖娃鲤鱼”、“胖娃寿桃”、“胖娃石榴”、“牡丹花”、石榴、寿桃、双喜字、寿字等。裹肚除用蓝印花的外,尚有新发展,即在白土布上印出两色、三色、甚至四色的套印彩色花裹肚,色彩多用大红大绿之类的颜色,颜料多是“洋红”、“洋绿”之类,故经不住一洗就褪掉了。图案内容大凡都与蓝印花裹肚相类似。围裙图案大多是菊花、牡丹之类。另外也有用牡丹、菊花,甚至龙、凤为内容印床帐檐水、炕(床)围的。整匹花布的图案也由原来的一、两种增加了各种圆瓣、尖瓣、单层、双层大菊花、菊花兼梅花、牵牛花等数种花样。此外,还有印大手巾(“送情”时包提礼品用的,约二尺见方,俗称“饭单”)的,大手巾多是在简单的花边内印上绘画形式的兰草、梅花、菊花、竹子、博古等。 三、商县蓝印花布制作业概况 经营印染业,在商洛山区就只叫“开染坊的”。一间门面,几个染缸、一块碾布用的马鞍形的大石头,几个粗糙的大棒槌,门前栽起房檐高的三根木椽作的晒布架,就开业了。这些工匠、艺人,都是些“下苦人”,没有多少资本,没有社会势力,也没有政治上、经济上的“拉扯”,尽跟普通群众打交道,就连生意字号也没有。他们就凭着真本事,出闷力,经营生意,为群众服务,维持生活。所以,他们大都不愿意把这种受苦受累的笨重劳动教给自己的子孙去继承。 最早经营染坊业的老人手,现在都了解不清了。清末以来在商县经营印染业的人也为数不多,有早年在西关开业一辈子的赵登瀛(1908年—1973年),东街的沙金元(1899—1977年),沙福堂(1908—1981),吉向发(1892—1975),郭德峰(1905— ),辛永琪(1910—1970)等五、六家。这些人除郭德峰现已年近八十外,其余早都相继去世。以后或从他们染坊出师,或受他们影响相继开业的有西关的李志明(1911— ),易培贤(1920— ),东关的王三琪(1906— ),西街的任年瑞 (1924— )等人。其中以赵、沙、辛、郭创稿刻版较多,印染技术较好。后来李、王等人虽多沿用前人的版样无甚创新,但在印染技术上能够精益求精,达到了更高水平。 四、商县蓝印花布生产工序略记 商县蓝印花布,全是镂空漏印的,所以,首先是刻版。刻版,先要用商县本地产的斗方白麻纸以麦面浆糊打成较大幅的六、七层厚的褙纸,(以前没有较大较厚并且很结实的纸)再在褙纸上绘画。或详细画出较复杂的图案(如独幅的较大型的纹样),或画出比较严格的规则的线格(如整匹四方连续图案),然后进行刻制。为了制版的需要和美观,多采用短线和圆点相结合的刻版办法。艺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发展出一套适应刻制各种线画的工具,即各种凿、刀。有大小不同的圆凿、半圆凿、平口刀、三角刀、斜刀等。运用这些简单的工具,便可刻出各种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线画来。刻版的人常是自己设计自己绘画自己刻制,没有绘画能力的人,就只好把别人刻好的纸版借来,印到自己准备好的褙纸上,再照印上的花纹刻制。纸版刻好后,再用熟桐油油好 (油一次就行)即可应用。 印染方法,这是花纹清晰匀称的关键。先要调好印花白灰浆。商县蓝印花布用的白灰浆是用白石灰粉和豆腐制成。这一点与外地相比比较特殊。将白灰化开,用细罗筛过,将豆腐捏成软糊,与白灰粉搅合在一起,呈较干的絮状,然后置罐中发酵,两、三天后取出再搅拌,便成比前较稀的糊状,再继续搅拌至出现胶状即可应用。印时,象一般漏印方法一样,将刻好的纸版放在布上,并固定好,将灰浆倒在版上,用刮刀将灰浆刮入版孔,并着力使灰浆入布眼(这道工序较难,必须轻重得宜,过重会使灰浆流成一片,纹样模糊,过轻则会印不上,纹样不全)。要求较高的,制作灰浆要选用荆豆(草绿皮,较黄豆粒大)磨制的豆腐,又要在灰浆中加入鸡蛋清,这样可使灰浆在布上粉得更牢固,印出的纹样也就更清晰。待印在布上的灰浆干后再入染缸染色,时间应比染单色布稍短些。染好取出后,用清水漂净浮色即可。干后,再把布上的灰浆处理掉,即呈蓝底白花,这就是蓝印花布的成品了。 无论床单、被面、门帘,多是对称的花纹,为了省却刻版的重复和印花的方便,也为了对称的准确,刻版时要根据布幅的多少(如每块被面需三幅土布拼成),算出总宽,只刻出全部花纹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二,然后把版翻转、掉转印刷即可拼成整幅全部需要的图案来。 五、蓝印花布在商县群众生活中的应用 各种款式的蓝印花布制品,一方面是家庭“换季”用,即每年二、三月间要脱掉棉袄换夹衣,秋季要脱掉单衣换棉衣,这时往往要添置新衣;过年或东西破烂不堪用时,要换新被面、新床单;端午节时,大人小孩都换一件新裹肚等。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习惯和爱好,形成在女儿出嫁时一定要给女儿赔嫁蓝印花布被面,蓝印花布床单,蓝印花布门帘以至床围、帐檐、枕巾、围裙以及适当数量的整匹蓝印花布。娶媳妇的同样也要准备床上用的整套蓝印花布铺盖。女儿生了孩子,娘家也要给外孙做几件印花布的和尚领衣服、衩衩裤、给娃娃接口水的圈圈,护衣服的围围、包娃用的大块布裙等,以作礼品。由于形成了这种传统及风俗习惯,蓝印花布便有了固定的用场,从而能够深深扎根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影响久远。据说,解放前后,连山外人也常到山里来印蓝印花布拿回去送人情,故,商县蓝印花布制品,在渭南、华县、蓝田及省西边许多地方都常有所见。 商县蓝印花布为山区广大群众所喜爱,到了农村,到了深山,每家每户基本上都可以看到用蓝印花布作的被子、褥子、床单、门帘、裹肚等,特别是东乡的沙河子、夜村,由于原来染坊较多,所以比较普遍。北乡的大荆、南乡的仁治及黑山区也都如此。建国之后,蓝印花布继续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尽管新生产的大量花布质量高、品种多、花色鲜、价格低,但由于群众长期应用蓝印花布的习惯,而仍然保持着不小的市场,所以,印染业依然“生意兴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损毁了不少老艺人的版样,使蓝印花布的印染业受到莫大损失。到今天彩印花布及化纤制品尽管达到相当完美、相当普遍的程度,但山区年老人仍然不忘添置蓝印花布用品,这也充分显示了蓝印花布在当地人民审美生活的巨大影响和感情联系。蓝印花布是民间艺术中一份宝贵的传统遗产,至今仍有它的艺术生命力。目前,在万紫千红,花色品种繁多的新式花布中,突然出现纯蓝底白花的花布或制品,依然使人感到格外亲切。愿从事印染工业的热心同志,能够进一步搜集、整理,把民间蓝印花布的各种款式及各种纹样应用到现代印染工艺上来,为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1983年9月于商县 (出处:陕西民间美术研究(第一卷)/宁宇 荣华著.陕西:西安人民出版社,198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