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美术研究>研究论著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陕西民间美术研究(第一卷)》第二部分 采风记——沙窝里的鲜花 三边剪纸散记

高朗宇
[提要]
    陕北原定边、靖边、安边三县的民间剪纸适应着沙漠边缘地带的居住环境,融合于当地一系列民情风俗活动,伴随和反映着当地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与革命斗争内容,具有较浓厚的地方乡土色彩。这种生发在陕北沙漠中的艺术却如鲜花一样细腻秀美,当地农民的审美意趣既不同于延安、绥德的粗厚,又不同于江南的精巧。究其根缘,它是古代戍边的江南移民带来的艺术传统作风在这里经长期风土化以及与当地民间文化交汇的结果。
    凡是听过陕北民歌的人一定不会不知道三边这个地名的,但三边到底在哪里?
    三边即定边、靖边、安边三县的习称,位居陕西省北部边陲,毛乌素沙漠南缘。古老的长城蜿蜒横贯三县,是我国历史上西北边防要塞,也是一个著名的沙窝子地区。由于地方偏僻,交通阻隔,(直到一九五六年十月榆林、定边公路才修通)因此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不便。
    传统剪纸艺术在三边一带有广泛的流传,它应用于民俗,深受群众喜爱,其剪纸至今仍保存着较浓厚的地方乡土色彩,堪称是北方剪纸中一朵别具魅力的鲜花。
    由于三边一带风沙甚大,有时刮得天昏地暗,家家户户常常得关门闭户,往往白天室内也得点灯。当地住房大多是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土墼子窑洞①和土窑洞,窗子是脑窗②廿四格 (每格十公分宽),大窗③六十四格(每格十五公分宽),窗上糊纸,纸上贴饰窗花。窗花以阳刻(剪)剔空为多,用剪洒脱,线条细长锐利,透亮处多,便于窗上贴粘,而不影响屋内光线。
    三边民俗中有农历八月初二是窗子生日的说法。年年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换新窗纸,贴新窗花。因为,农历八月初,正是三边的清秋季节,秋尽入冬,秋收的场活结束,从各方面开始做越冬的准备,打扫净屋舍,露风处裱糊一新,窗上贴新窗花,寓有阻严寒于户外,暖暖和和过冬之意。另外,娶新娘、盖新房、迁新居均要贴新窗花,以美化环境增加喜庆气氛。家有老人亡故,三年内不能贴红、绿色窗花而只贴蓝、黑、黄纸窗花,或只糊白纸,不贴窗花,以示悼念亲人。这习惯至今沿袭不衰。
    三边剪纸从内容分有传统题材和新题材两大类。
    传统题材有:(1)动物、家禽、家畜。有农家身边朝夕相处的马、牛、羊、骆驼、猪、鸡、兔、狗等。用鸡同“吉”的谐音,剪只大公鸡,以喻全年吉利如意。花鸟类有《鱼闹莲》和《鹊喳梅》以及《石榴赛牡丹》等。当地有“石榴赛牡丹,两家都喜欢”的民谚,说新郎新娘结成了一对美满的姻缘,双方亲戚家都感到高兴,可能寄寓着日子过得红似牡丹,劳动果实象石榴一样丰硕的祝福。《石榴与佛手》,则有“石榴赛佛手,儿孙满堂无忧愁”的说法。动物类的《蛇盘兔》非常多,民间还有“若要富,蛇盘兔”的谚语;有寓意男女青年互相追求的《鹭鸶探莲》、《鸳鸯戏水》、《鹰踏兔》;有寓意美满姻缘的《凤凰戏牡丹》;福寿齐来的《鹿鹤同春》等。飞禽还有孔雀、锦鸡、凤凰等。走兽还有象征辟邪除恶的《下山虎》、《雄狮》、《麒麟》、《猴》以及风趣的《猴抽烟》、《猴抬桥》、《猴打秋千》、《猴吃桃》、《猴骑羊》等。群众中流传着“家里有山王,这家人家保安康”的民谚,“山王”就是老虎。 (2)人物题材。戏曲人物有《李彦贵卖水》、《苏武牧羊》、《王三姐挖苦菜》等。民间故事有《八尊神仙》、《鲤鱼跳龙门》、《刘海撒金钱》等。靖边梁镇公社七十三岁的剪纸老艺人胡志梅讲解剪纸《张果老骑毛驴》:“张果老,骑毛驴,过金桥,四架岷山驴后捎。问你桥,牢不牢?千人万马走多少!你骑小驴过不了?往桥上一走,桥便下沉,烂开了!鲁班爷搭住桥,张果老倒骑着毛驴过了桥。”还有宣传孝顺勤学等道德观念的《三娘教子》,《丁郎刻母》及《李祥卧冰》,《李祥卧冰》传说是,李祥妻有病,想吃鱼,李祥卧冰求鱼,结果没求上鱼还把李祥冻死在冰上,与《王祥卧冰》孝敬母亲感动天神得鱼,形成鲜明对比。《瓜籽娃娃》,据三边民间传说:贴瓜籽娃娃于门窗楣上或家中,可防瘟疫,除邪恶,“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瓜籽娃娃打八叉④”。瓜籽娃娃是用一颗瓜籽,黑墨画五官为脸,两颗黑豆贴头上如头发抓髻;左手贴一颗瓜籽,右手贴一颗瓜籽,画四黑线如手;身子是用红绿彩色纸剪成;脚又是两颗瓜籽;把这头、手、身、脚贴在另外一张纸上,即成。这是平面剪纸和半立体造型的结合体,也是一种纯朴的民间艺术品。传统题材还有《麒麟送子》、《二龙戏珠》、《龙》等。
    三边是原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毛主席转战陕北时,曾在靖边的小河、青阳岔、天赐湾战斗和生活过六十多天。早在一九三五年就解放了。沙窝里的庄稼人,怀着饱满的拥护共产党、参加革命的政治热情,跟着中国共产党,闹革命,打天下,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在剪纸中表现革命题材的新剪纸有:笨重的大牛车,拉着一车粮食,送到前线去的《支前去》;《担架队》是表现老百姓组织的担架队,抬着伤员,急急忙忙下火线的情景。人民热爱子弟兵的《军队和老百姓》、《行军路上》。表现战斗生活的解放军宣传队《吹、拉、弹、唱》。表现大生产运动的有解放军和老百姓开荒种地的《垦荒》、《兄妹开荒》;还有老百姓积极参军,闹革命的《送郎当红军》;欢庆胜利的《双扇舞》。靖边县东坑公社宋渠大队六十四岁剪纸老艺人崔志英画赵巧兰剪的《八角楼队伍站在城里头》,是歌颂解放军站岗放哨,身站八角楼,肩扛大长枪。构图上用四边包围,细如针线的站岗楼砖头,剔空,中间一阴刻站岗的军人,在整块大面的人面、衣服上剜出五官、衣扣,砖块,细致入微,以虚衬实,显得人物特别突出。
    新题材中表现风俗民情方面的有:《喂鸡》、《娃娃骑鱼》、《娃娃骑鸡》、《黄瓜娃娃》、《骑自行车娃娃》、《回娘家》等。三边妇女婚后初生婴儿,四十天后回娘家,叫“离窝子”,《回娘家》这幅剪纸就是取材于这一民俗,剪制成媳妇抱娃娃、骑毛驴,丈夫手持鞭子,随后跟着,高高兴兴回娘家。表现劳动生产活动的有:《犁地》、《赶牛车》、《送化肥》、《纺线线》、《拉骆驼》等。表现计划生育的有《只生一个好》等。中年剪纸能手高彩英剪的《鸡*(左臽,右鸟)娃娃》是剪她家喂的大公鸡很调皮,经常把串门的娃娃们*(左臽,右鸟)得哇哇哭叫,她就把这一情节,剪成这幅窗花,生活情趣十分浓郁。
    三边剪纸的结构表现形式:有单花,是用一个样子剪成一幅花;二拼,是把一个花样分为两半,用两张纸剪成,拼接贴在两格窗空上的剪纸;四拼,是用四张剪纸拼为一幅,如:把一只老虎巧妙地分为头、尾、前腿、后腿四块剪成四幅花,而后一格窗空贴一幅,四格总看为一幅《大老虎》;转花,是圆形的花饰图案剪纸。其中以单花为最普遍,然而以四拼最富有特色。
    剪纸在三边农家生活中运用很广泛:窗户上有窗花;炕围上有炕围花;米缸、面囤上也贴花;顶棚贴顶转花;绣枕头顶有用纸花样粘好,而后照纸花样分色绣。做老虎枕、虎头帽、虎头鞋也是先剪纸样,而后裁布制作;给儿女定亲喝喜酒,酒瓶上贴有“酒花”。死人后做纸活,做成各式大小房屋,院落模型、(用秸秆结扎骨架)上以彩色纸粘糊,上面也贴纸剪制的各种云头花饰。旧俗有时娃娃因晚归,回来后哭闹不止,习称为“中邪气了”,常用黄纸剪一小人,烧灰入水碗,送出大门外,祈求着送出小鬼,孩子得以安康。还有,正月初六“送穷媳妇”即这天晚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等晚上夜深时,把垃圾盛到土簸箕中,上面放一白纸剪的纸人,口中祈祷着:“穷媳妇,穷媳妇,离我门,我给你寻个好头主!”倒出去,以求全年送出贫穷,指望来年的幸福。还有,祈晴:因连天阴雨时间太长,此地人为愿天晴,便做一纸娃娃,十五公分大小,红上衣,绿裤子,手拿笤帚枝枝;用高粱秸扎一“云梯”,一尺多高,由一贞节女子,把“云梯”插于墙上,后把纸人插在“云梯”上;口中祈祷着:“一扫晴、二扫红、三扫太阳红彤彤!”以喻手持笤帚的纸娃娃,登上云梯能上苍天,扫晴阴云。所以说,剪纸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还把广大农民的心思情趣、意志、爱好都刻划纸上,寄托了群众心目中的真善美。
    民间剪纸表现工具再简单不过了,无非是一张纸,一把小剪刀。但是对剪纸创作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作者的一双手,一颗心。巧手灵心,加上那股植根于塞北乡村沙土中的气质,就变化出了丰富的表现手法。一般制作时,先画样,用铅笔(或以大拇指指甲为笔)划细线,把心中所想所记之物,用平视的章法,没有准确的比例和严格的时空概念制约,用大胆的变形夸张的手法,画出似是又不是的纹相线稿。或把剪下的底样衬于白纸下,而后,用铅笔磨出花样,依样再剪。或用油灯熏,把原来剪下的花,用水贴在白纸上,而后,用灯烟熏成黑白相间的底样,再用此样定纸剪。也有人不用底样,拿起剪刀就迳自能剪者,但较少。剪时每四层纸为一沓儿;钉以麻纸搓成的细绳捻,以防纸样移动错位,然后依样下剪。剪的次序一般是由里向外。剪的过程就是充分发挥作者的技术、才能和自信心的过程,一剪下去,必须成竹在胸,一点犹豫反悔余地也没有。同样一种底样,剪下又任其爱好,怎样觉着美就怎样剪,并无定法,故千人千面,各具情态,别有风格。除了长线条外,三边剪纸经常运用的细部装饰剪法,有云儿纹,月牙纹,城墙边,圆孔儿,梭形纹等。最常用的是锯齿纹(当地人称“抖毛毛”),几乎为每幅剪纸所必备。锯齿最细者可与针尖相比。这毛毛抖得一细,就给剪纸增添了一层纤细入微的秀美。靖边新村公社新伙场大队廿四岁的剪纸新秀韩青梅剪的《小花猫》,用纯真的外形弧线和小猫身上细如针尖的“抖毛毛”,给人一种小巧玲珑、细巧的秀丽感觉,造型天真稚拙,结构严谨。剪工功底较厚,从小就开始剪花的靖边新村公社陈桂林剪的《山羊》,该样是她家的老样子,几经修改,只有七公分大小,山羊挺头向前鬃毛根根可数,空白实线形成山羊长毛风姿,四个蹄子形似三角形的几何体;且阴刻(剪)厚实,与可数鬃毛形成对比,各不相同,富有变化,真是象渗入木刻阳刻技法的高品位作品。
    三边剪纸的艺术特色是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言短意长,虚中见实,假中见真,拙中见巧,土中显美。如:靖边梁镇公社柳桂湾大队六十三岁的剪纸老艺人路丕贵剪的《鸡》,只有六公分大小,一只阳剪的大母鸡,好象听见人喊花鸨(一种吃鸡的害鸟)来了,勃然起劲,昂头展翅,翅膀与尾巴以细线剜空,尾巴呈圆形装饰,产生一种向上的张力,似有遮护住小鸡而不容侵犯之势。母鸡腿前有三个小鸡已吓得目瞪口呆,而腿后犹有四只贪嘴的小鸡却还在啄食,还是若无所事的天真劲,真是情趣横生,趣味隽永。
    在剪纸中作者总是根据自己审美逻辑去联想发挥,并采取强烈的装饰风格和奇特的变形手法来表现。《老鼠吃葡萄》,这是三边广为流传的传统题材。老鼠,早就是人们公认的害虫,可在路丕贵剪下的三只老鼠活蹦乱跳,在细软的藤条上,各现异态,围着两串颗粒饱满的葡萄跳着、吃着,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美感,使人联想起鼠之滑稽、灵活的特性来。其剪法上阴、阳对比,使藤条葡萄清晰有致,老鼠整块形体更加醒目。还有《老鼠啃瓜》、《老鼠嫁女》等,这些作品中的鼠都已不是通常观念中功利主义意味上的老鼠,而是精神意义上的审美化了的艺术形象。
    三边剪纸喜欢用三个主要物体组成的构图,除上例外,还可举出《三鸟争食》、《三鸭戏水》、《三蝉戏莲》等等。民间艺人为什么要用三个主体物组成构图程式呢?可认为这是运用三角构图法,形成结构稳定,布局庄重而富有变化之感。加之有弹性的穿插形象如细线组成的藤条,圆浑而有装饰感的葡萄,便于给人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匀称美、节奏美。这可以说是从世世代代反复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审美经验。
    当地群众品评窗花时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就是喜欢品评:谁家女子心灵手巧。凡是圆孔剪的圆,箍箍剔的不断线,毛毛抖的细,这才是好窗花。剪纸老艺人崔志英说:“剪得细细的好看,剪得粗了走下些踪踪,剁下些坑坑”。“画如其人”,三边剪纸也可说是当地妇女本人的化身,是她们心灵与生活理想的缩影。这几年搜集整理三边民间剪纸过程中,我们每到一个村庄,一问起剪花手,庄庄队队都有自己剪花的能人,群众可以给你信口说出一大摊作者姓名。这些巧手中,上有年逾花甲的老太婆,下有十一、二岁的少女,就是说农村妇女中几乎人人都能剪。有的地方连男子也会剪。
    这几年来,很多人都在考虑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在陕北沙漠会有三边剪纸这种细腻秀美的艺术作品产生呢?我在调查比较中感到:三边精细的剪纸与现在江南一带的精细刻纸对比仿佛有相近之处。其原因何在?据《延绥搅胜》上编“(10)明代边防与流寇”记载:“明洪武九年,诏山西汾、平、泽、潞之于民于河西,任土恳田,世业其家,并置绥德卫指挥使司,迁江南上江之军于其地,立屯田法戍之。”其“河西”就包括今黄河上游一带。把江南一带的军队调驻守于其地,且连家眷同来。这些随军北迁的妇女也就随之把当时南方的剪纸风格带入此地;又吸收和保留了当地泥土的拙味(造型上的古拙)流传日久,而形成自己的一格,于土拙中见秀美感。
    总之,三边剪纸,既不同于延、绥剪纸的粗犷、敦厚,又不同于江南一带剪纸的工细和造型准确,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以秀丽精巧之剪,造夸张变化之形,写纯朴稚拙之心这样的风格特点。三边剪纸多系单色剪纸,用色单纯,一花样一色。今日所用多为大红、大绿、淡黄、鲜蓝、桃红、黑等彩色油光纸。白窗纸上用各色花点缀,给人一股显眼、纯朴的美感。在黄沙遍野、狂风时来的三边,给人享受。十年动乱时,这些“野花”也不能幸免被扫入“四旧”堆中的厄运,有人把它们当做“封资修的黑货”,禁止人们剪制和贴用,给三边剪纸造成重大损失。现在有的老样子,也都是一些心爱剪花的艺人们冒着挨整的危险,偷偷保留下来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三中全会后,沙漠中的野花再吐新芳,三边高原上又成为一片绚丽的剪纸花苑。美,在人民心中扎根,它是砍不尽,烧不绝的。
    [附注]
    ①用大块土坯圈起的土窑洞。
    ②当地群众称大窗上的小窗叫脑窗,作用通风、通气,且贴窗花。
    ③天窗下的大格窗子。
    ④贴的瓜籽娃娃双腿叉开。
    (出处:陕西民间美术研究(第一卷)/宁宇 荣华著.陕西:西安人民出版社,19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