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美术研究>研究论著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陕西民间美术研究(第一卷)》第四部分 皮影——陕西的皮影与皮影戏改革 二、陕西皮影戏主要支派

张茂才

    皮影戏长期流传于陕西民间,为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和广大群众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许多支派。陕西皮影戏的唱腔有十余种,其中较普遍的有五大调,即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秦腔。此外还有陕北、陕南及关中各种道情等。
    (1) 弦板腔(西路):由于它的主要伴唱乐器“弦子”和打击乐器“板子”而得名。“板子”为弦板腔中所特有,分“二板子”,与“蚱板子”两种,敲起来音质突出响亮,所以又名板板腔。
    该腔主要盛行于关中西部地区的乾县、礼泉、兴平一带,活动范围包括秦岭以北的关中西部各县,西至甘肃东部的庆阳、正宁,宁县以至天水等地,为陕、甘一带广大农民群众所喜爱。弦板腔剧目计有五百本以上,且有不少连台戏。剧本内容多取材于各代历史演义,其中以三国戏和列国戏为最多,武戏多于文戏。折子戏很少,内容多为民间生活故事,如《二姐娃做梦》等。该腔剧目主要特点是语言通俗、故事内容丰富,但比较粗糙,结构不够严紧,各本之间唱词雷同颇多。该腔源于陕、甘,由西渐东发展,它的曲调风格有些近于陇东道情,其音乐和戏曲形式的形成,是在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音乐特点是爽朗明快、热烈亢进,有着西北人民开朗奔放的乐观气质。它在表现英雄豪杰一类武戏时,最为适宜,也最能发挥它的表现力。但对一些温柔缠绵的抒情戏,则显得不足。近代主要名艺人有礼泉县的王天德(艺名叫麦巽),擅长武打戏,以演《西游记》、《封神榜》等著称;梁士英(艺名南娃),还有一个叫“读书娃”的艺人,以演文戏著名。乾县著名皮影艺人郝振有、郝振安、马怀王、陈文蔚以演三国戏驰名,近年来为弦板腔搬上舞台做出了很大成绩。 
    弦板腔皮影造型形体较大,其特点多刻通天鼻形,图案花纹简明大方,但制作技巧较差,略显粗糙,与其豪迈奔放的音乐唱腔相配,倒也协调一致。
    (2) 阿宫腔(北路):阿宫腔流行于渭北的富平、三原、礼泉等县。其剧目大本戏约有三百多个。题材亦多反映三国、列国的历史故事。小折戏生动活泼,多反映民间生活的风趣故事,有《屎巴牛招亲》、《王婆娘叮嘴》、《打沙锅》等,情节生动,妙趣横生。由于旧社会艺人文化水平低,只凭口授心记,有很多剧目没有保存下来,好多剧本逐渐失传,现在仅留下六、七十个剧本了。
    该腔音乐曲调细致优雅,婉转柔腻,(这也是传说起个阿房宫女唱调的一条根据)唱腔用喉音和鼻音,口不放音,翻高遏低,悦耳动听。其拖腔部分,悠扬细腻,起止有“三颤”不及“一遏”之说。又受碗碗腔和秦腔等戏曲影响,在表现情感方面比之秦腔以优雅细腻见长,比之碗碗腔又以慷慨激昂为优。风格韵味独特,气质情调统一。近代著名老艺人有段天唤(演唱家,艺名唤子娃,富平县人),党兆信(乐师,富平县人),他们在阿宫皮影戏的表演及唱腔音乐的继承发展方面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同时对于阿宫戏搬上舞台做了不少工作。
    阿宫腔皮影人、马、景、物俱全,比碗碗腔皮影的尺寸约大三寸许,其人物造型魁伟壮丽,装饰图案纹样与碗碗腔皮影的风格有显著不同。清末时阿宫腔皮影雕刻艺人扬长补短,吸收了东路皮影精巧细丽之长,在皮影雕刻艺术上有了突出的提高。
    (3) 碗碗腔(东路):其唱腔分“老腔”又名“老腔灯影”、“时腔”两种,老腔:据说自明代以来即在潼关、二华一带长期流行,其皮影人物较时腔略为高大,唱腔以字定腔,声调比较豪放、激越,唱时幕内各人分任剧中角色.清末时还盛行于当地,民国时潼关因长期战乱,致班社星散殆尽。
    时腔,因乐器中有碗碗(形如小铜钟)为主要节拍乐器故文称“碗碗腔”。碗碗腔皮影戏,主要流行于陕西华山北麓的华县、华阴及大荔一带。解放前之发展进化已见前述,解放后在碗碗腔搬上舞台后定名为“华剧”。其音乐唱腔,以婉转优美、柔和细腻见长,由“前首”一人在幕内主唱,并兼奏乐器。碗碗腔流行地区较广,盛行时还扩张到蒲城、临潼、渭南等地。在洋县名为“吹腔”,在韩城近似蒲州梆子,在陕北榆林夹杂曲子,在户县、岐山似“西秦腔”。流行于各地无不受其影响和变化。传统剧目抄本有二百四、五十种,内容与形式比较完美统一,它的感染性与娱乐性是紧密结合着的。
    碗碗腔皮影戏著名艺人有擅长演唱的参苗子、谢德龙、王凤堂及表演挑签的顺儿、拴儿等。
    碗碗腔皮影的艺术造型,精巧细致,形体较西路皮影略小,其图案花纹雅致,装饰性强,制作工艺严谨,有成熟的雕刻技法,有可考的皮影制作作坊,雕刻艺术形成了陕西皮影艺术的独特风格。
    (4) 其它如商洛道情、安康道情、关中道情及安康越调等,传统剧目也十分丰富,如《胡子烧火》、《推豆腐》,《刘青金打壶》、《张良归山》,《三渡文公》等民间故事传说,有的宗教色彩较浓,特别是陕北碗碗腔皮影戏,其剧目都以文武兼备的神话戏为主,取材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连台本戏,以种种特技表演如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神怪变化等,创造性地丰富了皮影表演艺术。
    民间皮影戏剧目语言通俗,易为群众所接受,反映了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极其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和审美意愿。它既有波澜壮阔、慷慨悲歌的正史,如《吕后纂汉》、《岳飞大战金兀术》等,也有富于诗情画意、优美典雅的生活情趣,如《金琬钗》、《香莲佩》等。它既表现人民群众献身正义的精神,也反映了纯洁坚贞的爱情,有声有色地展示了生活画卷。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洋溢着炽热的激情,蕴含着发人深省的生活哲理,提出了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出处:陕西民间美术研究(第一卷)/宁宇 荣华著.陕西:西安人民出版社,19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