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西安>临潼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制李勣托孤翠微

《华清池春秋》


  贞观二十三年四月,唐太宗行幸骊山汤泉宫,驻跸山上翠微宫避暑,自觉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担心自己百年之后,皇太子李治懦弱无能,大唐江山有得而复失之虞。 
  每想到此,就寝食不安,苦苦思索安国定邦之计。”—天他召太子李治近前密教说:“李勣智勇双全,有经天纬地之才,知恩图报,乃人中豪杰。但你无恩于他,恐怕不会怀服而忠心辅弼你。我现在将他贬出京城,假若他立即出走,我死之后,你可将他召回,委以仆射要职而作为心腹,他必感恩戴德,以死相报;假若他犹豫徘徊,立即斩首,以绝后患。”
  李勣何许人也?使太宗入棺前还耿耿于怀,运智使计,暗算他于帲幪之中呢?
  李勣是曹州离孤(今河南濮阳县东南)人,“家多僮仆,积粟数千钟”,仗义疏财,拯济贫民。他十七岁参加翟让领导的农民起义,斩隋齐郡通守张须陀于阵中,初露头角,后拥立李密为王,官拜东海郡公,夺隋黎阳粮仓,拥地千里。李密兵败降唐,李勣没有拥地邀赏,反而将黎阳户籍送给李密,并不直接送给唐高祖,以示不夺他人之功而被传为佳话。 
  李密反叛被诛,李勣为其具棺殡葬于黎山之阳。密友单雄信被俘将斩,李勣请求李渊用自己全部官职为其赎罪未准,到刑场和单雄信相对哭泣,割自己大腿的肉给单吃,并说:“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矣。”
  以后李勣协助唐太宗大战王世充,生俘窦建德,大破刘黑闼,活捉徐圆朗,出生入死,屡建功勋。武德七年,李勣南平辅公祏。贞观三年北击突厥,奇袭碛口,俘虏颉利可汗以下五万余人。贞观五年,官拜兵部尚书,领精兵三千,帮助李思摩部落,大破薛延陀八万雄兵,俘获五万余入。李勣偶得暴病,御医说需胡须灰可以治愈,唐太宗自剪胡须为其和药,可见被宠之一斑。 
  贞观十七年,李勣被封为太子詹事兼左卫率,加位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宗对他说:“我将幼儿托付于你,因为你是保护我儿子的最佳人选。你当初不忘记李密,今后又怎么能辜负我呢?”李勣感激流涕,噬指发誓,忠于王事。
  贞观十八年,李勣随太宗跨海东征,再建奇功。贞观二十二年,李勣与薛延陀部落鏖战乌德鞬山获胜,平定碛北。
  纵观李勣—生,为唐王朝转战南北,进击东西,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唐太宗口口声声说相信他,但在关键时刻还是心有余悸,今天为了江山安危,自己智制李勣,又叫儿子恩结李勣,真是煞费心机!
  却说太宗和儿子密谋定计后,于是年五月,任命李勣为迭州都督。迭州距京城一千三百四十里,为塞外不毛之地,形同发配充军。再看李勣,接诏后也不回家告别妻儿老小,立即面见太宗辞行,直接从骊山汤泉宫赴迭州上任。
  李勣久居官场,深谙权术变幻之道,完全明白其中奥妙,这不过是唐太宗剪胡须和药、酒醉覆龙袍御寒故伎的重演罢了。其中的只有一个,要他为唐王朝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太宗智制李勣后,浑身发烧,烦躁不已,病情有增无减,日益加重。太子李治生性胆小,见父亲病笃,昼夜不离左右,煎药喂饭,亲自侍侯,有时担心受惊,几天茶饭不食,慢慢熬出了白发。太宗见儿子如此孝顺,心里非常感动地说:“我有你这样孝顺听话的儿子,虽死无憾!”
  太宗自知病入膏盲,即将告别人世,召长孙无忌到翠微宫含风殿,准备托付后事。
  长孙无忌是河南洛阳人,涉猎文史,“性通悟,有筹略”,追随唐太宗南征北战,参赞军机,四处讨伐,情同手足。太宗践祚,他凭借自已卓越的才干和国鼻姻亲的身分,被委以要职,先后任吏部尚书,封郡公,拜司徒,事无巨细,均参与定夺,权顷朝野。 
  无忌来到含风殿太宗面前,太宗半躺半卧,亲昵地用手摸着他的脖子。无忌见太宗面容憔悴,形将就木,想起往日知遇之恩,如今生离死别,“悲不自胜”,不由痛哭流涕,泪如雨下。太宗原想向无忌吐露肺腑之言,嘱托国家人事,眼看他如此伤心,自己无法说话,只好叫人把他扶出含风殿。
  翌日,太宗病重弥留之际,再次命人召长孙无忌来含风殿,同时也传褚遂良议事。
  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是著名的大书法家。贞观十年从秘书郎升迁为起居郎,记录太宗的言行善恶。太宗曾向他提出要看起居注,遭到拒绝,太宗见他忠直不阿,非常看重。贞观十八年,他官拜黄门侍郎,参决朝政。贞观二十二年进位中书令。今见太宗宣召,急忙跑到含风殿。
  唐太宗挥泪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说:“你们俩人忠烈不二,尽心王事,我早就铭记在心。昔日汉武帝寄国霍光,刘备托孤诸葛亮,他们都能尽忠报国,千古流芳。我今天将军国大事全部交付二位,希望你们不要辜负重托。太子仁慈忠孝,人所共知,你们应全心全意,竭力辅佐,扬名后世。接着对李治说:“无忌、遂良健在,你不必担心,江山会安如泰山。”言讫,又专门叮咛褚遂良说:“无忌对我忠心耿耿,肝脑涂地。我能取得天下,有一半是他的功劳。我死之后,你千万要注意,一定不要使鸡鹜争食之徒和牛鬼蛇神挑拨离间的阴谋得逞啊!若无忌受害,‘尔则非复人臣’。”
  嘱托完毕,太宗令褚遂良起草遗诏。未几,一代枭雄、是年五十三岁的唐太宗寿终正寝在骊山翠微宫含风殿,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出处: 《华清池春秋》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