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文史资料·韩城民俗》
在历史文化积淀比较厚重的韩城,男女青年选择对象并没有完全进入自由王国。多是由介绍人拉线,在介绍人导演下暗见,在两个家庭默许下明见,只有当男青年把定情的信物或红包交与女方,而女青年欣然接受后,一对青年才算真正进入恋爱阶段。两个家庭也在这个时候相互了解对方的道德人品、经济收入,以求门当户对。一对恋人在交往中熟悉了对方,两个家庭在“打听”中产生了信任。在介绍人的大力策动下,订婚仪式择日举行。
订婚在男方,女青年在介绍人、父母亲及七姑六姨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前往,男青年的举家老小及主要亲戚则在家隆重相迎。这是两亲家第一次正式见面,也是两方亲戚的第一次聚会,场面庄重而有些拘谨,热情的款待是少不了的,两方对男女青年是否班配的评头论足也是少不了的,男方向女方炫耀新建的洞房更是少不了的,但介绍人总是把双方引入正题,即确定结婚的日期及相关事宜。这些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后,订婚仪式出观了引人关注的一幕。
女孩的母亲从竹筐中取出了一对制作精美的老虎馄饨。这是一对用面捏制蒸就的面塑艺术品。老虎或蹲或坐,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男方的家长不敢怠慢,急忙捧出一对鱼儿馄饨。这是一对用面捏制蒸就的游动的鱼。鱼儿背上的装饰能让人联想到鱼生活的水流和水中的花草。老虎和鱼的交换宣告订婚仪式的结束,也宣布了这两个家庭亲家关系的确立。
这种老虎和鱼的交换可以追溯到蛮荒的远古。在母系社会肘代,女性的图腾是虎。男性抗争的结果是父系社会的建立,男性的图腾则是鱼。在远古,两个氏族图腾的交换标志着两个氏族婚姻契约的诞生。随着男权社会的建立,女人一步步走上从属的地位,男性为她们设计了许多象征物,莲花、牡丹等等。但女性从未忘记她们古老的图腾——虎。一代代流传,一辈辈延续,形成了黄河流域极富特色的虎文化。老虎馄饨和鱼儿馄饨在韩城订婚仪式上的交换正是这种延续的产物。
笔者看到过一对老馄饨,足下竟踩着两只鱼。我问制作的老人为什么这样作,她答曰。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女性的图腾把男性的图腾踩在下,它传递着什么样的历史声音,是受压抑的发泄,还是求反抗的呐喊?
出处: 《韩城文史资料·韩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