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绣女除妖

王晓瑜


  虢镇端南的磻景沟畔,有一个群山怀抱、美丽富饶的小山村。山村北头有个姑娘叫绣女,从小死了酿酒卖酒的爹,母女俩靠刺绣过活。绣女是姑娘群里的俊雀儿,聪明机智,胆略过人。至今,磻景河一带还流传着绣女设计为民除害的故事。
  宋末元初时有一天冬天,村南的一位姑娘餐上突然丢失了。第二天晚上,又有一家姑娘没了影儿。乡亲们寻遍四周的山沟坡畔,也不见踪影。此后类似的事从村南到村北,一家挨一家,而且都在夜间。人们慌了,有去求神的,也有打卦的。跳大神的说是王母娘娘招女童,那些女子都被招去了。打卦的说是某地来了一个妖物抓走了姑娘。于是,许多有女儿的人家只好含泪搬到外地亲戚家里去住,剩下的人家也是每日提心吊胆。这样不到月余,一个好端端的村子就被闹得阴森可怕,冷冷清清。
  到了第二年春季,眼看灾难就要降到绣女身上,急得娘直掉眼泪花子。她家外地也没有个亲戚。
  娘说:“咱逃难去吧,待在这里横竖是死。”
  绣女说:“逃难只能逃出一人,旁的姐妹还是要遭大难。娘!咱留下来吧。要是能除了这个妖物,纵然女儿死了也心甘情愿。”
  娘听了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听你爹说,妖魔鬼怪怕光明,这几次起事也都出在晚上,想必是……”
  绣女心中一亮,忙说:“娘!我知道了。”
  一天晚上,绣女坐在屋里的炕沿上,把各种颜色的绣花线缕分成一股一股的,打上结,缠绕在一个木轮上。之后, 她又用银针在头发上比比划划。娘以为她是在磨针,也就不去管她。
  三更时分,突然刮起一阵阴风,吹得树叶哗哗乱响。风越刮越大,最后刮进屋来,只见一个满脸黄毛的彪形大汉站在面前。他两眼闪着绿光,一见绣女,呲牙咧嘴地说:“哈哈!多美的人儿!”
  绣女原来只想怪物是恶人一类,却没想到有般可怕。她一听那尖叫声,早就吓得浑身哆嗦,低着头,不敢答话。
  “娘子别怕,我是不会伤害你的。洞房已经准备好了,还不快快跟大王去享荣华富贵?妖怪说起话来似打雷,震得屋子直掉土沫子。
  绣女静了静神,说:“既是进洞房,大王就得让我收拾收拾!” 她说着,真的从柜箱里了出红的袄,绿的裤,对着镜子穿将起来。她以此拖延时间,想法子和它斗。
  妖怪一看绣女这身艳丽服装,连嘴角的涎水也流了下来。
  “乡有乡俗,家有家规。女儿出嫁,总得拜过爹娘。”绣女说罢,对着供桌上的父亲的灵位拜了三拜。
  妖怪心里越发急了,说:“好我的娘子,快跟大王走,天一明就……”
  绣女心里一亮,她走过去把爹多年各行的大坛陈酒端出来,满满地斟了一杯,说:“我父当年有遗言:谁若娶我,必须喝了这酒。大王既要成亲,定要喝了它!”
  妖怪听说,抓起酒怀就饮。谁知,那酒下肚甘甜醇香。绣女把盅,又劝它喝。妖怪本来恃强好胜,又有绣女劝着,更是得意忘形。它索性抱起酒坛直灌,饮完一坛时,竟象堆烂泥瘫在那里。
  绣女悄悄把蒲篮内带线的绣花针别在妖怪背襟上,才蹑手蹑脚来到了院子。娘也悄悄地跟了出来。
  绣女让娘去抱麦草,她却来到鸡窝旁,捏着鼻子学了一声鸡叫。窝里的公鸡就都叫开了。绣女便叫娘放火点着干麦草。
  妖怪被惊醒了。它伸出前爪,去抓绣女,却扑了个空。睁眼一看,不见人影。它正要发作,只听窗外“轰”地一声响,霎时,窗纸变得通红透亮。妖怪以为天已民大亮,立即化作一股阴风,破窗逃走了。
  天亮了,绣花村的男男女女跟着绣女,拿起锄镢和斧头,顺着那苗绣花针引出的一缕丝线,向南寻去。他们爬山涉水,赶了四十多里路,来到一座山峰上。山峰周围荆棘丛生,怪石林立,怪石中间,有一青石又高又又大,形似一座黑塔。人们称它“塔石”。绣花线带着绣花针就别在它的后背上。原来这座石塔成了精,祸害乡亲。大家气上心来,一 齐用锨铲,用镢挖,这石塔却丝毫不动。正在磻景河修道的邱处闻讯,便让石匠在塔石的胸围处凿一深槽,又请铁匠打了一根又粗又长的铁索链,溅上五毒的血水,把塔石牢牢地捆绑在身后的古松上。
  从此,塔石再也不来造孽了。附近各个村庄又归太平。
  讲 述 者:高岁丑 男 36岁 高中 汉族 干部 磻溪乡双基堡村
  搜集整理者:王晓瑜
  流 传 地区:磻溪乡
  搜 集 时间:1985年11月13日
  

出处: 《宝鸡县民间故事集成》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