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秀才偶仙

胥引才


  许栖岩自幼儿家贫,却能吃苦读书。不几年,观了五车书,满腹韬略,成了虢县城里有名的才子。他志向远大,决心报效国家。
  唐玄宗开元年间,皇王开科。栖岩也去应试。满以为答得不错,头名状元是稳拿了。谁知,那天揭晓,榜上无名。当下觉得天旋地转,差点倒在地上。回到下处,一打问,原来奸相李林甫专权,连科场都成了他捞钱的地方。纨绔子弟,只要暗送银两,就能考中。那些才子,任你有登天的本事,不送钱,别想入门儿。
  官场这等黑暗,给栖岩当头浇了瓢凉水,冷透心啦。从此,他心灰意冷,再不想求取功名。要回家,又羞愧得不行,见了父老无法交待,只得暂住长安,每天进道观,登雁塔,欣赏山水古画儿。一日,闲游西市,见个老汉卖一匹黄毛色的马。那马瘦得包皮骨头,一阵风就能刮跑。不料,它仰脖一叫,倒有股精神劲儿。价钱也便宜。栖岩就买下 了。
  有了脚身,栖岩好行路。当日起程,要去四川,游名山,观胜地。一路上早行晚歇,不几天,来到剑门关。这儿没正路,山上凿了眼,楔些横桩,铺上硬柴棍儿,再垫些沙石,就是路。书上叫栈道儿。难走处,栖岩牵了马,一步一步往过换。宽敞处,才能骑。正走间,山上跌下一块石头。黄马受了惊,放开四蹄,没命地奔。前边正好拐弯,马儿收不住蹄,驮着栖岩朝崖下飞去。下边可是万丈深渊。幸好谷底落叶厚,栖岩只摔昏了,不大会儿,就醒了。抬头一看,两面山象刀切的,仰脖望不到顶,只看见天是一条线。原来,这剑门山七十二峰,有百多里长的一条深谷,就象剑劈的,因而叫这名儿。这里地势险要,象兵书说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栖岩正看啦,忽见黄马顺沟底自个儿去了。他急忙起身,忍着痛追过去。说来也怪,黄马走得并不快,栖岩怎么追,却追不上,照旧拉那么一段距离。约摸走了两个时辰,前面大山挡了道儿,细细一看,竟到了尽头。抬头寻路,嘿,三面全是悬崖,上不去。原来是个死胡同儿。栖岩傻了眼,这咋办哩?回身朝那头走,不知远近;要是还和这头一样,不就要困饿死了?正急得没法儿,忽见黄马塌下腰,钻进一个小黑洞洞里。栖岩觉得奇怪,忙过去看,见是个石洞,口儿小,里面大,黑咕隆咚看不清,也不知有多深。黄马已没了影儿,只听马蹄子“得儿得儿”,越响越远。栖岩怕洞里有野兽,心里怯着火儿。万一钻进去碰见什么,闹个三长两短,可就活要了命。不进吧,再没路可走。正在洞口转圈儿,忽记起“老马识途”的事故,心里豁然开朗。黄马那么悠闲,走得有板衬眼,说不准来过这儿。不防听天由命,随它走去,或许有救哩!主意打定,横下心摸着黑道儿,朝洞里头钻。这么跌跌撞撞行了里把路,还没见有到了顶头儿的意思。心里一急,头发就立起来,脚下也乱了套。正紧张的不得了,忽听面前都噜一声,吓得他头上唰地冒下冷汗水儿。等听清是黄马打响鼻,这才稳住了神儿,急奔过去。黄马抬蹄又走,他忙抓住马尾往前摸。不知走了多久,前面忽然射来一束亮光。栖岩心里暗喜,以为到了出口。谁知,走了一段,那光还老样儿,他有点疑惑。这时,迎面刮来一股狂风,洞中轰隆隆直响。“遭了!”他叫了一声,扔了马尾,朝后便跑,黑呼呼,看不清,刚转身,就跌了个嘴啃地。读书人常常自寻烦恼,书念得多,易生疑。这阵,他想起了水浒景阳岗上的老虎来时,先刮狂风儿,再大吼。那光线必定是虎眼睛。如果是这样,就没命了。不过黄马却照旧得儿得儿朝前走着。栖岩又记起“艰至畜先惊”的古训来。马不乱步,想来没事儿。就又抖起胆子,赶上马,继续走。这次没行多远,光大亮,果然到了洞的出口。这才明白,刚才疑心生暗鬼,是一场虚惊。
  出得洞来,眼前豁然开朗,象到了另一个世间。远处的青山,样儿奇,怪俊俏,瀑布从老高的悬崖上滚下,一落千丈;溪里的水清得见底,金鱼儿一群一群,游来窜去,近处是个大盆地,各种花草绿树,好看极了;鹿在竹子林里玩耍,鹤在松树上鸣叫。不远处的松林里,露出个屋角。黄马已朝那边跑去。那样儿,象到了家。许栖岩想,有了人家,正好问路。走过去看,才是座道观,观门雕梁画柱,敞亮美观。门匾上用楷体写着“太乙真府”四个大字。栖岩不敢冒失,先将马拴好,然后,轻着脚步儿进了观门。抬头往里看,只见大殿门旁站着个手拿拂尘的小姑娘。那姑娘,看去十八、九岁,柳眉凤眼,俊极了。栖岩痴呆地望着姑娘。姑娘一见他那傻样儿,“噗哧”一声笑了。栖岩望那笑脸,越发丢了魂儿。想说话,舌儿硬,吐不出,只一个劲儿往里撞。不料,被姑娘一把拉出来。她悄声说,真君刚刚睡去,莫要打扰。有什么事,就对我直说。栖岩这才清醒过来,稳住神儿,问姑娘这是什么地方,道士是谁,她又叫什么。姑娘脉脉含情说:“这儿是太白山太乙洞,殿上睡觉的是我父亲。我叫紫霄。”栖岩又问:“你的家乡何处,为啥要到这里?”紫霄说:“我老家就在陕西,父亲早年是个很有才学的秀才。后来,去长安应试,那些考官儿胡作非为,收赂贿,不取人才。父亲连考三科都落了榜。从此,不满朝延,看破了红尘,才带着我来这里修行。”栖岩一听,不觉连声叹息:“奇怪!奇怪! 真没想到老前辈也有这番遭遇。今日见面,可是老天有意见恰了。”紫霄说:“名士的景况,家父已知道了,特此叫我在这里等着你哩!”栖岩听说,又惊又喜。知道遇着神仙了。紫霄又说:“咱还是同乡哩!我父亲当时要出家,祖母正染着病,就留下母亲在虢县城里的家中侍奉老人。这些年来,做梦都思亲人。可惜难见一面。”紫霄说毕,不觉掉下泪儿。栖岩还要问她母亲是谁家,紫宵却换了笑容儿,递上香茶,拿出果子让他先吃,栖岩早已饿极了,一尝那茶,浓香,;一吃果子,鲜甜。这辈子从没享过这等口福。
  不大一会儿,道士醒了。栖岩忙上前拜见。二人寒暄了几句,就说到了读过的书籍。道士提哪儿,栖岩都能答得头头是道。栖岩又问道士,道士也对得一点不差。他们越说越投门儿。到高兴处,一起朗声大笑。谈到世道黑暗,又连连叹气,忿忿不平;从中午直说到日头偏西,那话儿还不断蔓,真个是相见恨晚。后来,道士又问栖岩:“在虢县城中,可见过一位叫田婆的老人?”栖岩说,他从小就在城里读书。田婆的老母去世后,她一人在家过日子。好在善金工,就时常铸针卖。她的针耐使,远近的媳妇姑娘,都争着要。并说:“田婆心好,为人忠厚,自家常常受人接济。只是在他进京前,见县城差人向她收税,老人说没有余钱,差人硬要拆房子,实在可气。”道士听罢,半晌低头不语。栖岵趁机会提出要跟道士修仙。道士抬头望了他一会儿,叹了口气,摇摇头,说:“时候不早了,用过晚饭,早点休息吧。”说罢,径自进侧边卧房去了。
  不一会儿,紫霄送来晚饭,还是鲜果香茶。栖岩一边吃喝,一边向紫霄说了他要拜她父亲修行的事。不料,紫霄一听,白粉脸儿唰地红到耳根,用袖头遮了面,转过身,半天不说话儿。栖岩自知说漏嘴,再不敢多问。用完晚点,紫霄姑娘端盘去时,却眼中含情,望了他一下,嘻嘻笑着离去。栖岩猜不透姑娘的心事,脑壳里直纳闷儿,只得在一侧卧房和衣躺了,自想心事。
  第二天起来,栖岩又提起跟道士修行的事。道士说:“不是贫道不收你做徒弟,实在是你家里还有老人,近来又病得不轻,还是先回去照料,然后再说出家的事。”栖岩听后,觉得有理,只得准备启程。道士和紫霄将他送出山门,说:“这黄马原是看守洞门的一条黄龙,因伤害了许多牲灵,罪孽深重,贫道才把它贬到人间,脱胎换骨。没想到,叫你买到,这也是咱二人该有缘份。要不然,仙凡路隔,你是到不了这里的。要回去不难,骑上黄马,抓紧马鬃,它自然会带你到家。”
  栖岩不知瘦马还有这等本事,不觉十分高兴。他跨上马背,道士掏出一封信儿,说:“虢县卖针田婆,是紫霄的母亲,托你顺便带个消息”。
  栖岩藏了信,翻身上马,龙马便飞腾起来。只觉耳旁风声呼呼,不一会,已到虢县城南的渭河岸边,那马立时降落。这时,天色将晚,他忙骑马进城,找到田家,投一信儿,并向田婆讲了太乙洞中景观。田婆十分高兴,说:“时候不早了,你先回家看看,如果定要修行,可再来商议。”
  栖岩离家日久,自然想念父母。出了田婆家门,将黄马急加几鞭,直奔村里。幸好那道儿依旧,不一会就到了。顺着街巷,寻到自家屋子,轻轻敲了几下,门开了,出来一个陌生老头,问道:“你找哪个?”栖岩报了姓名。老头惊愕片刻,摇了摇头,说道:“你找错门了。”就返回屋子去了。栖岩楞了一阵,仔细再看,那门上牌匾还是自己走时书写的,却怎么只离家数月,就物是人非了?他急忙进屋,再问那老头。老头说他小的时侯听人说过有这么个叫栖岩的秀才,上京应试,一去不归,算起来已是六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栖岩说他就是那人。老头打量了半天,只是摇头,说栖岩如若在,已是八十好几的人了。你是个年轻小伙子,从哪里跑来,竟敢冒充人家祖先?这时,邻居有几个小伙子听说了,跑来握起拳头就要动手,多亏后边来的几位老人劝住。栖岩又惊又怒。最后,寻来笔砚,照牌匾写了几个大字。众人看了,果然一模一样。只是说书法代代流传,相似的太多了,怎么也证明不了他是当年的栖岩。实在没办法,又认不得一个人儿,他只好在一个孤老头子家歇了一夜。第二天早起,骑上黄马望着家乡洒了几滴泪水,匆匆赶进县城。来到田婆家里,正要诉说回家的见闻,田婆却先开了口,说:“紫霄的父亲本来是要留你在仙山的,只是怕你凡心不灭,这才让你归家,打消后顾之忧。”牺岩当即跪倒,说:“就收下徒弟吧。”田婆扶起他,说:“我女儿紫霄和一家都很喜欢你,想招你做女婿。可愿意么?”
  栖岩想起紫霄容貌,高兴得再次叩头连连称谢岳母。田婆也喜得眉开眼笑,随锁了屋门,骑上黄马,让栖岩牵了,来到渭河边的一个高台上。栖岩骑在马后,二人一同随马飞起,直朝太乙洞去了。
  田婆与栖岩走后,看见的人们纷纷议论。后来,就把虢县城里田婆住过的小街道叫仙居巷,把渭河边那个土台子叫上马台。年深日久,朝代变迁,仙居巷已找不到了,上马台也被渭河改道时冲走了。只留下这个美丽的故事,还在人间流传着。
  讲 述 者:王焕成 男 54岁 半文盲 汉族 农民 天主镇胥家村
  搜集整理者:胥引才
  流 传 地区:天王镇
  搜 集 时间:1972年7月12日
  

出处: 《宝鸡县民间故事集成》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