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林
坪头镇东边有个地方叫歇马涧。这里两面是峭壁,中间一条大路。古时,驮粮的人路过常歇脚。因此得了这名儿。
传说很早以前,歇马涧附近的村子里,住着一个名叫阿宝的穷庄稼汉。他自幼失去父母,又不会料理家务,日子越过越难场。可这娃心底善良,村里人也都可怜他,时常周济扶帮。他就这么凑凑合合过了一春又一春。
这的夏天,阴雨不断,麦子全都发芽霉坏了,玉米也没长好。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阿宝就更艰难了。没办法,只好天天到山上寻野野菜野果充饥。一天,他提着篮子往回走。到了歇马涧,看见地上躺着个穿得破破烂烂,瘦得皮包骨头的老头,阿宝以为这个人病了,忙去扶住,说:“老人家,快醒醒,你有病了吗?”他叫了半天,老头才缓缓睁开眼睛。可是,他没说话,只张了张嘴巴。阿宝这才明白,老头是饿昏了。他赶紧把篮子里的野果子和嫩野菜塞到老头咀里。怕是饿的日子多了,老头子把阿宝的野菜野果一下子吃个净光。过了一会,他看看蓝子,不好意思地说:“我把你的东西都吃了,你怕要挨饿吧。”阿宝笑着说:“我年轻,一两顿不吃挺得住。”老头抓住阿宝的手,说:“难得你有一副好心肠,救了我老汉的命。菩萨有眼,保佑好心人得到好报。”阿宝说:“老人家说哪里话,我们都是受苦的,互相帮顾,理上应该,还谢啥呢。”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老头才起身走了。
阿宝回到家,天已经黑了。他肚子饿得咕咕叫,却啥吃的也没有,只好躺下睡去。刚合眼,就见白天遇见的老头站在面前,对他说:“阿宝,我给你送谢礼来了。你们村东边那个大碓窝里的捣锤,是一件宝物。它是开一个宝库门的钥匙。我们今天相遇的路西边那块石壁往上,有个圆圆的小石窝,这个石窝就是宝库的钥匙孔,往后,你只要拿着捣锤,在石窝转三圈,然后说声:“金姑,开门!”宝库的门就会打开。库里面有个仙姑,推着一合磨子不停地转,磨口就不住点向外滚金豆子。你每次进去,什么也别说,只要在磨台上抓一把金豆就走,有了金豆,再到宝鸡换回粮食,就能救你和乡亲的命。记住,每次只能拿一把金豆,不许多取,也不许说话。要不就会受到惩罚。”老人说完忽然不见了。阿宝吃了了惊,急忙睁大眼睛找寻。嘿!才是个睡梦,他思来想去,根本不相信天底下有这么好的事。后来,一合计,还是试一试,不成了也没关系。这样,第二天早晨一起来,他就跑到村东边的大碓窝旁。提起那捣锤。来到歇马涧,一看石壁上果然有个石窝。阿宝按照老头说的,将捣锤在石窝转了三圈,叫声:“金姑,开门! ”真个打开了宝库的大门。也见到了推磨的仙姑。他没有说话,抓起一把金豆就往外走。刚出来,宝库的门就自动关上了。
他回来后,拿着金豆子买了许多粮食分给乡亲们。大伙从此再不愁饿肚子了。
起先,阿宝隔几个月去宝库拿一次金子。后来,他的日子越过越好,就想得远了:“我有这个宝库,应该做一个人人敬畏的大财主。”有了这个念头,就经常去宝库里取金子。不久,他果然成了方圆几百里有名的大财主。他对乡亲们也不象以前那么好了,让大家给他做工,当仆人。他还盖起高楼大厦,娶了三妻六妾,成天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就这样,还不满足,贪心越来越大。
有一段时间,他每次去拿金子,都要朝仙姑脸上瞅几眼。看得回数多了,阿宝觉得她太美了,家里那些老婆一个也比不上。他想:“要是让仙姑做我的妻子,那该多好啊!她不光很美,还能磨金子。这事办成了,就是皇帝也没我福大哩。”阿宝越想越美,心里热烘烘,熬煎得睡不着觉,就半夜起来,悄悄提上捣锤,来到歇马涧,打开宝库门,一步踏进去,拉住仙姑的手。他刚叫了一声:“姑娘……”忽然,轰隆隆一声巨响,洞里刮出一股气浪,把他一下子推出宝库大门,撞在对面的石壁上,即当死了。这时,老头不知从什么地方走来,看着阿宝的尸体,叹了口气,说:“唉!我当初看错人了。”然后,他来到阿宝家里,给仆人们散了许多钱财,把他们遣送回家。又把阿宝的家产拿去分给穷人。还告诫乡亲,做人要善良,千万别学阿宝的样子。
阿宝当初急着见仙姑,把捣锤带进宝库,放在门背后。石门关上后,没有了钥匙,宝库就再也打不开了。只留下那个钥匙孔——石窝,至今还在那石壁上。
讲 述 者:刘宝林 男 35岁 高中 汉族 教师 坪头镇庙沟村
搜集楚理者:刘春林
流 传 地区:坪头区
搜 集 时间:19866年12月25日
出处: 《宝鸡县民间故事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