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两汉帝陵的建筑 第一节 陵园内地表建筑
阎崇东
一、原有地表建筑
关于汉代的陵园建筑,学者们较早就探索过此问题。
刘敦桢先生认为①:西汉陵园中陵地用地七顷。其圹四方中,占地一顷,深十三丈,筑为方城。方中之上,累土为坟曰方土。惟诸陵平面,除高祖长陵与薄太后南陵作六角形外,余为方形,或近于方形,方上之名,当基于此。方上之外,缭以周垣,为门四出,门距方上百尺至百四十尺不等。门有阙,当为三出式。阙外神道列石像,像皆题名,象生前之仪卫。又有麒麟、辟邪、象、马之属。汉诸陵自寝殿外,复有庙。其寝为陵之正殿,设钟鐻,有东西阶厢及堂。殿内又有房屋。有便殿,内有堂,有室,又有更衣别室。似汉世寝殿多在陵东。而东汉诸陵,据典籍所载,大抵追效西京旧法。其坟皆方形,大小不等。方上之形,亦为层叠之状,疑与西汉诸陵无异。方上之外,惟光武原陵为垣门四出,余陵无垣,代以行马,内设钟鐻,建石殿。按石殿即石室,位于方上前。其寝殿园省在东园,疑即陵之东侧,北为寺吏舍。但原、怀、静三陵寝殿,在垣行马内,因寝为庙,其制较简。而宪陵吏舍独在寝殿东,与它陵异,似因地制宜,因时辨用,不拘一格也。其垣与行马各具四阙及司马门。原陵又有长寿门,门阙当为木构。
杨树达先生亦云②:坟墓最为汉人所重,故天子于生前即豫作寿陵。坟之高有定制,虽皆在四丈以上,而亦不一。绕墓筑垣,墓旁起祠堂,筑祠堂往往以石,壁间往往雕刻人物画像。墓前起阙,其数或三或二,亦多以石为之。阙上勒题额,又有为刻画者。墓旁又起楼、筑池。墓前筑神道,立表为题署。又立石人,设石兽,竖石柱。兽有狮子、天鹿、驼骆、马、象、虎、羊等。
以上二位先生的记载,发表时间都较早。他们的根据主要来源于文献记载,当然也有一些来源于考古发现和个人的调查。二人的记载互有补充,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同时都存在一些不太准确的记述。
徐苹芳、王仲殊二先生对汉代帝陵陵园建筑曾有过一个概括性记述,他们认为③:西汉帝陵陵园从形式上可分两类,一类是霸陵以山为陵的形式,墓葬开凿于山崖中,不另起坟丘,应属崖墓;其他十陵则属另一类,都筑有高大的覆斗形夯土坟丘,一般底部约150—170米见方,高20—30米。陵园都以坟丘为中心,周围筑墙垣,平面成正方形,四面各开一门,称司马门,门外立双阙。皇后与皇帝合葬,同茔而不同陵,后陵一般是在帝陵的东面,其陵园和坟丘较帝陵为小。只有吕后的坟丘几乎与长陵同大。汉承秦制,设寝殿于陵园,寝殿之旁又设便殿。东汉初,帝陵陵园基本承袭西汉。但从明帝显节陵开始,不置陵邑,不建庙;陵园四周不筑垣墙,改用“行马”(一种临时性的用竹木做成的屏篱);寝殿和管理陵园的官府吏舍都建在陵园的东侧。陵园内坟丘前建有石殿以供祭享。
刘炜认为④:东汉的陵园建筑群主要由陵冢、寝殿、便殿、石殿、钟鐻、园省、墓阙等组成。陵冢:作为陵园内主体建筑之一,位于陵园的正中。陵冢的形制仍是“积土成山”,状似覆斗,夯土筑成。寝殿:多位于陵园的东部,陵冢的东侧。寝殿的建筑和布局仍依秦汉旧制,仿宫殿而建。石殿:即用石质构成的大殿,建于墓冢前,殿内供奉有神主。钟鐻:是悬挂大钟的钟架,古代举行重大礼仪时需鸣钟作为开始的信号。园省:是东汉时陵园内新增设的,常常与寝殿毗连。省,官署名,汉制群臣听政处曰省,这也是为适应皇帝亲率群臣百官祭祀,同时在此布政而建的。寝殿两侧还有更衣室、东西署等建筑。陵园的四周建有廊庑,应为园寺吏舍或庖厨之处。墓阙:始盛行于东汉时期,不仅陵园四门还保留着西汉时期的门阙旧制,而且神道两侧也有墓阙相对峙立。每座阙由正阙和副阙构成。正阙有阙顶(单檐或重檐)、阙身和基座三部分,副阙亦如此,只是稍小一些。阙身多雕有各种装饰图案、铭文或画像。与墓阙相邻的是石表,也分列于神道两侧。最迟在东汉中、晚期,出现了帝后同穴而葬的现象。
① 刘敦桢《大壮室笔记(续)》,中国营造学社编《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年第三卷第4期。下同。
② 杨树达《汉代丧葬制度考》,《清华学报》1932年第12期。后同。
③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164—165页、391页。
④ 《文博》1986年第6期,刘炜《东汉帝王陵寝制度》。
二、沿革变迁
我们这里讲的陵园地表建筑的沿革变迁,主要说的是秦始皇、西汉、东汉这一时期的沿革变迁,特别是秦与西汉、西汉与东汉之间的发展变化。
刘庆柱、李毓芳二人认为①:“汉承秦制”在秦汉之际的各个方面都有明显表现,西汉初期的帝陵形制也不例外。秦始皇陵的寝殿等建筑,置于陵园城垣之内的北部,而“长陵城周七里,百八十步,因为殿垣,门四出,及便殿掖庭诸官寺,皆在中”。调查亦发现在长陵陵园的城垣之内北部,即长陵北130米和吕后陵北350米附近各有一大型建筑遗址,它们应为寝、便殿一类建筑。可见秦始皇陵和汉高祖长陵之间的上下承袭情况。西汉初期,帝陵既有“汉承秦制”的方面,也有不少新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陵园形制的变化上。而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西汉一代,帝、后同茔不同穴,这在秦的帝王陵墓中目前尚未见到。
其二,秦始皇陵园由内外两道城垣组成,平面形成狭长“回”字形,陵墓坐落于内城南半部;而汉初的帝陵变秦始皇陵的大小城相套而为大小城相邻接。
其三,帝陵和皇后陵不再共用同一墙垣的陵园,而是各自于其陵墓周围筑墙垣以为陵园。
其四,帝陵陵园墙垣和陵邑城墙不再相邻接,而是彼此有一段距离。
其五,帝陵的寝殿、便殿等建筑,已由长陵设置于陵园墙垣之内,而变成建于陵园墙垣之外。
而以上五个方面中,后三个方面主要是文帝霸陵以后和汉初帝陵相比较所反映的突出变化。
以上是秦与汉初,西汉初与其后期帝陵陵园建筑的一些发展和变化。而东汉时期和西汉相比,又有一些发展和变化。
刘炜载文指出②:在我国历史上帝王陵寝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如果说秦代和西汉是创始阶段的话,那么东汉时期就是确立和固定阶段。由于上陵礼制的确立,还导致了东汉陵寝制度也在西汉的基础上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变革。石殿、钟鐻、园省等庞大的建筑群的增设和兴建都出现在明帝创立上陵礼以后,这说明正是适应墓祀和上陵礼制需要的产物。另一重大变化是出现帝后同穴而葬。《后汉书·帝后纪》有关于何皇后合葬于文陵的记载。《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及何后葬,开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由此可知,何皇后死于灵帝之后,待她入葬时,还需重开文陵,因此皇后与皇帝应为同穴而葬。这说明,最迟在东汉中、晚期,西汉盛行合茔而不同穴的葬制已被打破,而出现了帝后同穴而葬的现象,并逐步被帝后同室合葬所代替。既然帝后同穴而葬,那么陵园地表建筑中只出现一座坟丘。
还应指出的是,由于东汉从刘秀开始就提倡节俭薄葬,再从现有东汉帝陵坟丘看,东汉帝陵坟丘普遍比西汉帝陵坟丘规模小,这也应是帝陵陵园表面建筑较明显的一个变化。
① 《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刘庆柱、李毓芳《关于两汉帝陵形制诸问题探讨》。
② 《文博》1986年第6期,刘炜《东汉帝王陵寝制度》。
三、现状
对于西汉、东汉帝陵陵园的调查很早就有人进行了,但大规模的深入的进行考古勘察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随着工作的不断进行,西汉帝陵陵园的现状基本上有了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和看法,而东汉帝陵陵园的现状调查还处在一个开始阶段,许多墓主还没有找到,有的还在争论,但毕竟有些陵墓正在得到大家的认可。
1.西汉帝陵陵园地表建筑现状
经过众多学者和专家们考古勘察的结果表明,西汉帝陵陵园都是以坟丘为中心(霸陵除外),四面都有用夯土筑成的围墙,尽管这些围墙有的坍塌,有的时隐时现,有的早已变为农田的一部分。现除高祖、吕后为同一陵园,惠帝、张皇后陵园不明以外,文帝以下的帝后都是各自有一个陵园。因后陵大多在帝陵的东边,所以后陵园有时亦称为“东园”。陵园平面基本呈方形,大小稍有不同。长陵陵园面积最大,陵园边长达780米。其他陵园边长约在400—430米之间,而汉惠帝安陵至今还未发现陵园遗迹。皇后陵园都较帝陵陵园小,边长不等,其长度自然要比帝陵的短一些。具体而言,惠帝安陵西北270米有一墓冢,似为张皇后墓,但未发现陵园遗迹。文帝霸陵及在其东南2100米处的窦皇后陵均未发现陵园遗迹。景帝阳陵陵园边长410米,其王皇后陵在阳陵东北450米,有边长320米的陵园。武帝茂陵有东西边长430米、南北边长414米的陵园,其李夫人墓位于茂陵西北525米,未发现有陵园遗迹。昭帝平陵有东西边长378米、南北边长362米的陵园,其东700米处有东西边长405米、南北边长400米的上官皇后陵园,皇后陵园面积比皇帝陵园面积大,这是个特例。宣帝杜陵陵园现已不清楚,其东南140米处的王皇后陵,亦未发现陵园遗迹。元帝渭陵有东西边长400米、南北边长410米的陵园,在其东北350米处有一高约2米的残冢,可能为傅皇后陵;而其西北380米处有一东西边长364米、南北边长360米的陵园,此即王皇后陵。成帝延陵有东西边长382米、南北边长400米的陵园,而其东北652米处有一陵墓,似班婕妤墓,未发现有陵园遗迹。哀帝义陵有东西边长415米、南北边长420米的陵园,其东北620米处有一覆斗形大汉墓,应为合葬义陵的后妃陵墓,没有发现陵园遗迹。平帝康陵也有东西边长423米、南北边长417米的陵园,其东南570米处有一东西边长225米、南北边长286米的陵园,当为平帝后妃陵园①。
坟丘,是陵园内最主要的建筑。经过学者们的论证和考古勘察,西汉十一陵中除霸陵外都作覆斗形,夯土筑造而成。其中长陵、安陵、康陵的坟丘底部和顶部均呈长方形,其他七陵的坟丘底部和顶部均呈方形。现存茂陵坟丘最大,底部边长230米,顶部边长40米,高46.5米。杜陵坟丘底部边长172米,顶部边长50米,高29米。其他八陵的坟丘大小与杜陵相近。在发掘杜陵陵寝时,曾对杜陵坟丘四面作了钻探,发现杜陵陵墓四面正中各有一条斜坡墓道,墓道平面呈前端窄尽端宽的梯形,全部用夯土填塞②。
在西汉帝陵坟丘中,虽基本形状为覆斗形,但个别坟丘稍有区别。如昭帝平陵陵顶内收形成二台,台宽东西4米、南北3米,台至陵顶2.25米。平帝康陵陵顶亦内收成台,台面东西宽6米、长93米,南北宽11.5米、长90米。台距陵顶5.5米。
西汉寝殿的位置,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汉初承秦制,寝殿可能设庙在陵墓的北边。长陵中高祖墓和吕后墓北边各有一处大型的建筑遗址,二者同处东西一条线上,可能就是寝殿遗址。景帝阳陵以下,情况有所改变,寝殿这类建筑已移置于陵园外。经实地勘察,阳陵以下的诸帝陵园中未发现大型遗址,而在陵园外则有发现。例如阳陵陵园外东南边发现的一处大型建筑遗址,有可能是阳陵寝殿遗址。茂陵陵园外东南一公里处有一大型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的模印四神图案的空心砖、青玉铺首和谷纹玻璃璧,还有一枚模印篆文的瓦当,外圈有“与民世世天地相方”八字,内圈有“永安中正”四字。经考古工作者推定,这片遗址当为茂陵寝殿遗址。杜陵寝殿遗址位于杜陵陵园墙外东南隅,其北墙利用了陵园南墙东段,平面呈长方形,其内有寝殿、便殿和“寺吏舍”一类建筑。宣帝王皇后陵寝殿位于后陵西南,其北墙利用了后陵陵园南墙西段,平面呈长方形,其内也有寝殿、便殿和“寺吏舍”一类建筑遗址。皇后寝殿遗址布局和帝陵相同,但规模较小,结构比较简单。
① 见《文物资料丛刊》1982年第7期,刘庆柱、李毓芳《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
② 见《文物》1998年第4期,黄展岳《秦汉陵寝》。
2.东汉帝陵陵园地表建筑现状
东汉基本沿袭西汉的帝陵制度,但其变革也是较大的。
东汉政权建立后,光武帝刘秀一再要求为自己建筑的陵墓“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所制地不过二三顷”,“葬务从省约”。①明帝继位后承父志反对奢靡,“遗诏无起寝庙。”②后来的继任者也基本遵从了这一原则。所以从整体规模上讲,东汉帝陵要比西汉帝陵小了许多,结构也简化了许多。从文献记载看,“光武原陵,山方三百二十三步,高六丈六尺。垣四出司马门。寝殿、钟鐻皆在周垣内”。原陵似有陵园墙垣。但从明帝起,“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石殿、钟鐻在行马内。寝殿、园省在东。园寺吏舍在殿北”。③没有了陵园墙垣,而形成了行马、石殿、钟鐻、寝殿、园省、寺吏舍这样一些建筑结构。
现在确认和正式公布的东汉帝陵仅有六座,因献帝禅陵已不具备帝陵的规模,所以我们仅从其他五座分别谈起。
光武帝原陵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覆斗形,高17.83米,周长487米。现在的陵园园墙是否是原来的“周垣”旧址,还不太清楚,它是1954年由政府重新修建的。宋太宗曾下令在原陵右侧修建陵庙,现在在陵园之西的光武帝祠院正是在此基础上重新修建的。据考证现陵园前的地下两米,有原来的神道,神道左右有华表、石马、石羊等石刻,现在还可以看到石马、石羊、石辟邪等遗物。
安帝恭陵周围还没有发现任何建筑遗址,其坟丘是邙山墓冢群中最大者,坟丘呈覆斗形,底边边长在100米以上,高约有40余米。
顺帝宪陵周围也没有发现任何建筑遗址,其坟丘小于恭陵,呈覆斗形,底边周长约420米,高约20米,冢顶平面已下塌成坑。
冲帝怀陵周围也还未发现什么建筑遗址,坟丘呈覆斗形,高约10米,周长约220米。
灵帝文陵周围现也没有发现其他建筑遗址,坟丘呈覆斗形,顶部较平较宽敞,高不到20米,底部周长约400米,冢南有一台地。
① 《东观汉记》77—78页。
②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123页。
③ 《后汉书·礼仪下》3149页。
两汉帝陵/阎崇东.—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