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两汉帝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四章 第三节 陵区附属建筑

阎崇东

    
  一、陵邑
  1.长陵陵邑设置之文献记载及现状
  从长陵起,西汉就有了为守护帝王陵园而设置的陵邑。《汉书》云:“(高后六年)秩长陵令二千石。六月,城长陵。”①又云:“长陵,高帝置。户五万五十七,口十七万九千四百六十九。”②《西汉会要》亦云:“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③
  关于对西汉帝陵及其陵邑的情况,刘庆柱、李毓芳二先生曾做过实地调查,并写有《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一文,文中对长陵陵邑作有如下的记载④:
  《咸阳县志》载长陵故城“在高祖长陵北”,即今咸阳市韩家湾公社怡魏大队,南距长陵350米。故城遗址保存着南、北、西三面城墙部分遗迹,不见东墙。这与《长安志》卷十三引《关中记》记载的“长陵城有南、北、西三面,东面无城”是一致的。故城南墙长1245、现存残迹长1100、宽9、高2—3米;西墙长2200、现存残迹长1000、宽3—9、高3—6米,西墙南起向北1100米处为故城西门遗址,门址宽15米;北墙在彭王村以北450米,断断续续保存着部分墙迹,最长一段长200、宽7、高2—3米。城墙均夯筑,夯层一般厚0.06—0.08米,墙基夯层较厚,一般0.15—0.18米。……近年在长陵故城附近曾发现树木双兽纹半瓦当等遗物,以及多处汉代建筑遗址。
  ① 《汉书·高后纪》99页。
  ② 《汉书·地理志》1545页。
  ③ 《西汉会要》570页。
  ④ 《文物资料丛刊》1982年第7期。
  2.安陵陵邑设置之文献记载及现状
  《汉书》中明确记载汉惠帝及其张皇后“葬安陵”,①但没有记载安陵陵邑情况。《水经注》则云:“(安)陵北有安陵县故城。”②
  《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一文记载安陵陵邑现状云:
  故城在陵北900米,现属咸阳市韩家湾公社白庙大队。东西1548、南北445米。东墙保存较好,长445、宽9、高2—3.6米,东墙中央有门。西墙保存较差,仅在城西北角保存一段,长80、宽6、高2—2.5米。南墙东段长100、宽8.5、高1.5—2米。北墙东、西两端各留一段,共长300、宽1.8—5、高0.7—0.9米。北墙中央有门阙遗址。在故城北门和东门遗址曾采集到朱绘云纹瓦当,以及其它常见汉云纹瓦当。《关中秦汉陶录》卷二录有惠帝安陵附近出土的“安邑琱柱”瓦当。
  ① 见《汉书·惠帝纪》92页、《汉书·外戚传》3940页。
  ② 《水经注》375页。
  3.霸陵陵邑设置之文献记载及现状
  《史记》、《汉书》均记载汉文帝及其窦太后葬霸陵,但对霸陵陵邑只字未提。
  对霸陵陵邑现状,《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文中云:
  《汉书·地理志》载霸陵:“故芷阳,文帝更名”。据《咸宁县志》载,芷阳在霸陵东南的曹家堡一带,而霸陵故城在灞桥镇一带。由于灞河几经改道,灞河边的霸陵故城遗址已难寻找。
  4.阳陵陵邑设置之文献记载及现状
  关于阳陵陵邑,《史记》有较为明确的记载,文中云:“(景帝四年)后九月,更以易阳为阳陵。……五年三月,作阳陵、渭桥。五月,募徙阳陵,予钱二十万。”①《汉书》亦载云:“(景帝)五年春正月,作阳陵邑。夏、募民徙阳陵,赐钱二十万。”②
  阳陵陵邑究竟在何处,现在还在探究和寻找。《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一文认为:
  《古诗源》卷三有蔡邕所作《〈樊惠渠歌〉序》,称樊惠渠在“阳陵县东,其地衍隩,土气辛螫,嘉谷不殖,而迳水长流”。樊惠渠虽早已废弃,但其相对位置是清楚的,应在阳陵邑以东、迳河以西。又据《汉书·宣帝纪》载:宣帝少时“数上下诸陵”,师古注曰:“诸陵皆据高敞地为之,县即在其侧。”从长陵、安陵、茂陵和平陵的陵邑来看,阳陵邑亦应在其附近,而不会置于迳河河谷地带。
  《走近汉阳陵》的作者认为③:
  阳陵邑位于阳陵以东,据文献记载,它仅与阳陵陵园相距1公里。但经实地调查,这里并无城垣砖瓦等遗存,倒是在今西安市高陵县马家湾乡东泾河谷地发现有大量汉代瓦片、砖块堆积。因而,阳陵邑的具体位置应在这一带。
  阳陵陵邑究竟在哪里,还需进一步的调查和考古发掘。
  ① 《史记·孝景本纪》442—443页。
  ② 《汉书·景帝纪》143页。
  ③ 《走近汉阳陵》10页。
  5.茂陵陵邑设置之文献记载及现状
  茂陵和茂陵邑的设置很早,《汉书·武帝纪》云:“(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三年春……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又云:“(元朔二年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又云:“(太始元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云陵。”①又载云:“茂陵,武帝置。户六万一千八十七,口二十七万七千二百七十七。”②《水经注》载:“(成国故渠)又东迳茂陵县故城南,武帝建元二年置。”③
  茂陵陵邑现状,《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文中云:
  在茂陵东南的兴平县西吴公社豆马村北和渭惠渠南发现成国故渠遗迹,陵邑则在南位公社道常大队东窑匠沟以西,南到渭惠渠,北至茂陵至霍去病墓东西路以南范围内,东西1500、南北700米。这里有今传的白鹤冢、压石冢、瓦渣沟遗址等。白鹤冢即白鹤馆基址,位于茂陵东南350米,现存建筑夯基东西53、南北41、高5米,附近遍布汉代砖瓦残块以及红烧土。在白鹤冢遗址西南50米,曾出土过大量玉圭、玉璧等。压石冢遗址东西83、南北70、高12米,系一高台建筑基址,位于茂陵东南475米,上有巨大石块及汉代砖瓦残片,附近也曾发现大片红烧土和砖瓦等。瓦渣沟遗址在茂陵东南650米,附近曾出土白虎纹、玄武纹条砖,龙虎纹和丹凤纹空心砖,“十二字”瓦当,玉铺首和琉璃璧等。茂陵西北140米,有一高台建筑基址,东西53、南北41、高5米,系夯筑,附近也遍布汉代砖瓦残块。
  ① 《汉书·武帝纪》158、170、205页。
  ② 《汉书·地理志》1547页。
  ③ 《水经注》374页。
  6.平陵陵邑设置之文献记载及现状
  看来平陵陵邑是在昭帝葬于平陵之后才设置的,因为《汉书》载:“(宣帝)本始元年春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又云:“(本始)二年春,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①平陵陵邑是宣帝时才建起的。关于平陵陵邑的位置,《水经注》载云:“(成国)故渠又东迳姜原北,渠北有汉昭帝陵,东南去长安七十里。又东径平陵县故城南。”②
  平陵陵邑现状如何,《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文中云:
  平陵位于咸阳市大王公社大王大队。……上官皇后陵在平陵东700米,……(平陵陵邑)在上官皇后陵园以东,上帝王村西,北至上帝王村西南100米的土壕,南到高干渠以北;在东西867、南北380米范围内发现大片西汉建筑遗址,鹅卵石路遗迹,西汉残砖碎瓦、陶器、铁器和五铢钱等。这里当为平陵邑遗址。
  ① 《汉书·宣帝纪》239、242页。
  ② 《水经注》374页。
  7.杜陵陵邑设置之文献记载及现状
  关于杜陵陵邑的设置,《汉书》有较为明确的记载,“(宣帝)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者杜陵。”①《水经注》亦云:“川水又北径杜陵东,元帝初元元年,葬宣帝杜陵,北去长安五十里,陵之西北有杜陵故城,秦武公十一年县之,汉宣帝元康元年,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②
  杜陵陵邑之现状,《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一文指出:
  《括地志辑校》载:杜陵故城“在雍州万年县东南一十五里。汉杜陵县,宣帝陵邑也,北去宣帝陵五里”。距杜陵北1800米的东西1100、南北500米范围内,有大片汉代建筑遗址,并出土过许多西汉砖瓦、陶器和一些玉器。
  杜陵之后,汉元帝“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初陵”,下诏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诗》不云虖?‘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③这样,从汉初推行的在帝陵旁设置陵邑的这项措施,经过一百五十多年以后,终于随着元帝的诏命的下达而停止。这期间,战国六国的宗族势力早已融化消失,陵邑的存在已对保护帝陵、巩固政权不再起什么作用,相反却使百姓流离破产,引起社会上的动荡不安,移民置陵邑的做法已到了不得不停止的时候了。所以从元帝渭陵开始,西汉不再设置陵邑。东汉政权建立后,也一直未再恢复在帝陵旁设置陵邑的这项措施。
  ① 《汉书·宣帝纪》253页。
  ② 《水经注》371页。
  ③ 《汉书·元帝纪》292页。
  8.西汉陵邑之概况
  西汉从长陵一直到杜陵,都设置了陵邑。这七个陵邑的存在,在西汉社会中都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少专家、学者,都曾对西汉陵邑作过调查、考证和分析。
  王云渠在其《西汉徙民于诸陵考》①一文中认为:
  西汉社会,以全国论之,其重心在关中,以关中论之,其重心在三辅。以三辅论之,其重心在诸陵。以诸陵论之,其重心在杜陵。以杜陵论之,其重心在徙民。
  西汉诸陵人口,大抵皆在二十万左右,多者或乃在三十万以上。《地理志》惟载长陵茂陵人口数目。试以与长安人口相较,则茂陵人口二十七万七千二百七十七,在人口数量上占第一位,长安人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在人口数量上占第二位,长陵人口一十七万九千四百六十九,在人口数量上占第三位。长陵祇高帝九年一次所徙即十余万口,并功臣被徙者计之,尔时当已近十七万左右矣。武纪载茂陵凡徙民三次,故茂陵人口,裒然跻于第一之列,长安以帝都资格,至乃沦为第二。宣帝徙民平陵亦甚积极。高级官吏居杜陵者,比诸陵独多。杜陵人数量,想犹在茂陵以上,当在三十万左右矣。……
  杜陵人为上卿者,盖多于平陵五倍弱,比长安多十四倍,而占居住诸陵之上卿总和的三分之二以上。盖尔时全国大官阶级社会,集中关中,关中大官阶级社会,集中三辅,三辅大官阶级社会,集中诸陵,诸陵大官阶级社会,集中杜陵。官愈大,其集中量愈巨,其集中之地点亦愈狭。其时宣帝在位,为实行上层阶级内徙政策之努力程度已达顶点时期。故杜陵顿成惟一的最高级官吏集中的都市,而长安视之,犹附庸也。……
  平陵似兼有“文化市”性质。《儒林传》中,平陵人颇多。张山拊,郑宽中,涂恽,士孙张,吴章,平当,皆籍平陵,俱以说经见称。朱云折五鹿之角,云亦籍隶平陵。东汉贾逵,世传左氏,逵亦由先世徙居平陵者也。平陵之学问空气想极浓厚,此平陵之特色也。乃若高官厚爵,阗街溢巷,以视杜陵,平陵则殆有愧色矣。
  《走近汉阳陵》的作者对西汉帝陵陵邑的情况也曾指出②:
  据《史记·孝景本纪》载,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九月将原弋阳县改为阳陵邑。第二年夏天又在全国各地招募迁徙阳陵邑的人口,并赐给迁入的人家每户二十万铜钱(《汉书·景帝纪》)。这些徙民主要来自关东,其中有田氏、革氏、爰氏、单父氏、秘氏、郦氏、奚氏、周氏、张氏和翟氏等。此外,景、武时期有些居住在京城其他地方的达官显贵或者豪富大侠也有徙居阳陵邑的,例如,景帝宠臣郎中令周仁、廷尉张欧,武帝时的大侠张安世等。
  据文献记载,长陵邑的居住人口多达5万余户18万人;茂陵当时的居民有6万多户,近28万人,比京城长安的人口还多3万余人;平陵邑的的人口大约有3万多户,平均按每户五口计算,也达15万人之众。阳陵邑的规模可能没有这三座陵邑大,但居住人口也不会少于10万人。
  西汉陵邑由于人口众多,成分复杂,因而社会生活特别丰富多彩。其共同特点是民俗风情“五方杂厝”,日常生活奢侈无度,社会秩序混乱难理。为了维护陵邑的社会秩序,西汉王朝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陵邑四周修筑高大围墙,居民必须住在邑中的“里”内,里设里门,并有严格的门禁制度,进出门里的人都必须下车接受检查,官宦也不能例外。史载,武帝时内史石庆家居茂陵,一天,石庆醉归,没下车接受检查,其父石奋即严厉责斥其行为,直至石庆与其兄郎中令石建等一起光着上身(这是当时自责的最高形式)谢罪方才作罢。
  陵邑中还设有专门的官署及监狱,以加强治安管理。
  西汉时期,包括阳陵邑在内的几座陵邑都盛极一时,直到东汉时班固还在《西都赋》中盛赞道:“名都对郭,邑居相承。英俊之域,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与乎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贷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
  从以上记载我们可以想见到西汉陵邑之盛况和陵邑内社会生活之场景。
  ① 《师大史学丛刊》1931年第6期,王云渠《西汉徙民于诸陵考》。
  ② 马永嬴、王保平著《走近汉阳陵》10—11页。
  二、宗庙与陵庙
  1.文献记载中的汉代宗庙与陵庙
  庙,亦称宗庙,《三辅黄图》对此有个很好的解释:“宗,尊也;庙,貌也。所以髣髴先人尊貌也。”①后来宗庙亦建在帝陵旁,又称陵庙。
  关于汉代的宗庙,《汉书》中有如下一段文字,“初,高祖时,令诸侯王都皆立太上皇庙。至惠帝尊高帝庙为太祖庙,景帝尊考文庙为太宗庙,行所尝幸郡国各立太祖、太宗庙。至宣帝本始二年,复尊孝武庙为世宗庙,行所巡狩亦立焉。凡祖宗庙在郡国六十八,合百六十七所。而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并为百七十六。”②
  西汉时宗庙的情况,《三辅黄图》及其注文有较详细的记载③:
  汉立四庙,祖宗庙异处,不序昭穆。太上皇庙在长安西北、长安故城中香室街南、鸿翔府北。《关辅记》曰:“在酒池北。”
  高祖庙在长安西北故城中。《关辅记》曰:“秦庙中钟四枚,皆在汉高祖庙中。”《三辅蒨事》云:“高庙钟重十二万斤。”《汉旧仪》云:“高祖庙钟十枚,各受十石,撞之声闻百里。”《汉书》文帝时盗取高庙玉环故事。又云光武至长安宫阙,以宗庙烧荡为墟,乃徙都洛阳,取十庙合于高庙,作十二室,太长卿一人别治长安,主知高庙事。高庙有便殿,凡言便殿、便室、便坐者,皆非正大之处所,以就便安也。……
  孝惠更于渭北建高帝庙,谓之原庙。
  惠帝庙在高帝庙后。
  文帝庙号顾成庙。(注文):孝文四年作顾成庙,在长安城南。文帝自为庙,制度逼狭,若顾望而成。犹文王灵台,不日成之,故曰顾成也。
  景帝庙号德阳宫。(注文):景帝中四年造德阳宫,盖帝自作之,讳,不言庙,故号为宫。故事云景帝造德阳宫。
  武帝庙号龙渊,今长安西,茂陵东有其处,作铜飞龙,故以冠名。(注文):武帝元光四年河决,濮阳发卒十万救河决,起龙渊之宫,取此为名,武帝庙不言宫。
  昭帝庙号徘徊。
  宣帝庙号乐游。(注文):在杜陵西北。神爵三年,宣帝立庙于曲池之北,号乐游。按其处,则今呼乐游阙,是也,因乐游苑得名。
  元帝庙号长寿。
  咸帝庙号阳池。……
  太初祖庙,东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余庙半之。为铜欂栌饰,以金银琱文,穷极百工之巧,带高增下,功费数百巨万,卒徒死者数万。
  成帝之后,该书没有进行记载。在《汉书·哀帝纪》中曾云“立恭皇庙于京师。”④有关哀帝、平帝建庙的情况,《汉书》亦不详。
  关于东汉时期的宗庙,《东汉会要》有一段概括性记载,文中云⑤: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庙于洛阳,四时袷祀。高帝为太祖,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如旧。余帝四时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腊,一岁五祀。三年正月,立亲庙洛阳,祀父南顿君以上至春陵节侯。……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号曰中宗。于是洛阳高庙,四时加祭孝宣、孝元,凡五帝。其西庙成、哀、平三帝主,四时祭于故高庙东庙。……
  光武皇帝崩,明帝即位,以光武帝拨乱中兴,更为起庙,号曰世祖庙。以元帝于光武为穆,故虽非宗不毁也,后遂为常。……
  明帝临终,遗诏遵俭,无起寝庙,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章帝临崩,遗诏无起寝庙,庙如先帝故事。和帝即位,不敢违,上尊号曰肃宗。后帝承尊,皆藏主于世祖庙。……
  和帝崩,庙号穆宗。
  殇帝生三百余日而崩,邓太后以尚婴孩,故不列于庙,就陵寝祭之而已。……
  安帝以谗害大臣,废太子,及崩,无上宗之奏,后以自建武以来无毁者,故遂常祭,因以其陵寝之号而称恭宗。……
  顺帝崩,……上尊号曰敬宗,庙天子世世献奉。……
  冲帝、质帝皆少崩,梁太后以殇帝故事,就陵寝祭。……
  桓帝崩,上尊号曰威宗。……
  灵帝时,京都四时所祭,高庙五主,世祖庙七主,少帝三陵。……
  根据上述记载,我们得知东汉政权只为光武帝建有世祖庙,其他再无“起寝庙”。
  ① 《三辅黄图》28页。
  ② 《汉书·韦贤传》3115页。
  ③ 《三辅黄图》28—29页。
  ④ 《汉书·哀帝纪》339页。
  ⑤ 《东汉会要》35—37页。
  2.汉代宗庙与陵庙的推测与考察
  对于西汉、东汉皇帝的宗庙及其建筑,不少学者和考古工作者都做了一些推测和考察,并就此发表了意见和看法。
  徐苹芳认为①:“汉代陵园除了建寝殿外,还建有原庙。原庙藏主,规模也很大,有正殿、殿门及阙。有的原庙距陵丘和寝殿很远,并不在一处,如茂陵的原庙称龙渊庙,在茂陵之东,据《水经注》所记,茂陵之东为茂陵县,茂陵县之东才是龙渊庙,已接近于昭帝的平陵了。宣帝原庙号乐游,在杜陵西北,陵庙之间有曲池相隔。可见原庙并不一定都在陵园之内,也不一定与寝殿建在一块。汉代文献上常常寝庙连称,或因其皆与祭祀有关。……关于东汉陵园的平面布局,据《续汉书·礼仪志》刘昭注引《古今注》的记载,从明帝显节陵开始,不置陵邑,不建原庙。”
  杨宽等人指出②:“关于西汉诸帝庙的所在,有些在文献上有记载。高祖的原庙造在渭水以北,当离渭水不远。惠帝庙‘在高庙之西’,也该离渭水不远。看来高祖庙和惠帝庙都在渭水以北,当长陵和安陵之南,又在长安以北,既便于祭祀时把衣冠从陵寝送到宗庙,又便于皇帝从长安出发前往祭祀。武帝龙渊庙造在茂陵邑以东,又当长安以西,同样是为了便于把衣冠从陵寝送来,又便于祭祀者从长安前往。昭帝的徘徊庙,据《水经·渭水注》,在平陵邑以南窦氏泉的北坂,情况和武帝的龙渊庙差不多。宣帝的乐游庙,《三辅黄图》说在杜陵西北,《天文要录》说在唐代长安曲江西北的升平坊,同样是为了便于祭祀者从长安东南行,又便于衣冠从杜陵送往。只有文帝的顾成庙,在长安城南,在唐代长安城西北角休祥坊,靠近长安城而离文帝的霸陵很远,可能由于特殊原因。或许由于文帝不造陵墓,不设寝殿,废除了从陵寝送衣冠到宗庙的礼制。
  “考古工作者曾经在西安诸陵墓附近发现多处建筑遗址。例如在景帝阳陵和王皇后陵的正南400米处,发现有一块大石板,东西长1.7米,南北宽1.74米,厚0.4米,石板上部加工成‘十’字形凹槽的圆盘,经测定,‘十’字形正南北向,当地群众叫做‘罗盘石’。当是个大型建筑遗址。又如高祖长陵以北380米处发现有建筑遗址,元帝渭陵以北300多米处发现建筑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又在渭陵以北稍西360米处,出土有一批玉雕及鎏金铜鼎、编钟等。李宏涛、正丕忠等先生推定这些距离陵墓近400米左右的建筑遗址,就是庙的所在,认为‘所谓陵旁立庙,皆是因地势而建,其方位并不固定。’我们从上述诸帝的宗庙位置来看,虽然离开陵园和长安的距离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便于从陵寝送来衣冠和从国都前往祭祀。一般说来,宗庙不可能造到陵园以北距离长安较远的地方。……所谓‘陵旁立庙’,是指宗庙设在陵园的附近,并非指陵墓的旁侧。”
  刘庆柱、李毓芳认为③:“关于陵庙问题。《汉书·五行志》载:‘古之庙皆在城中,孝文庙始出居外。’西汉初年,汉太上皇、高帝和惠帝的庙筑于汉长安城内。几座庙的具体位置,文献有记载。《三辅黄图》云:‘太上皇庙,在长安西北长安故城中,香宝街南,冯翊府北。《关辅记》曰在酒池北。’又载:‘高祖庙,在长安西北故城中。’《雍录》卷八详载了其地望:‘高庙在长安城中安门里。’《汉书·叔孙通传》晋灼注则谓:‘《黄图》高庙在长安城门街东。’有人认为汉长安城中有‘城门街’,即引此为例。其实晋灼注文中有佚字,原句应为:‘高庙在长安城安门街东。’文献记载惠帝经常由未央宫经武库南,穿过安门大街去长乐宫。他想修筑一条空中复道,但是这一路线恰好压在由北向南穿行的高帝月游衣冠道之上。高寝在北,高庙在南。因此高庙肯定在武庆南,安门北。武库以南、安门以北,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的南北向大街只有‘安门街’,没有什么‘城门街’。高庙应在长乐宫西、安门街东、安门北、武库南。惠帝庙与高庙相邻,《三辅黄图》载:‘惠帝庙,在高帝庙后。’《长安志》引《关中记》载:‘惠帝庙在高庙之西。’《书道》卷三辑录有‘西庙’文字瓦当,陈直先生认为系惠帝庙用瓦是有道理的。
  “文帝庙已不在汉长安城。它‘在长安城南,’即唐长安城休祥坊内。《汉书·韦玄成传》载:‘京师自高祖至宣帝,与太上皇考、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实际上太上皇、高祖和惠帝的庙已立于汉长安城内,文帝庙立于城郊,后来因园陵的寝、便殿建筑于陵园之内,为了方便陵事活动,又筑‘原庙’于以上诸陵之旁。真正‘居陵旁立庙’当始于景帝阳陵,终西汉一代这个制度沿袭下来,如武帝龙渊庙、昭帝徘徊庙、宣帝乐游庙和元帝庙等都在‘陵旁’。武帝龙渊庙在茂陵之东、平陵之西。昭帝徘徊庙应在平陵东南,延陵西南,距延陵较近。考古工作者发现,‘在平陵东南十里,马泉公社肖家堡村北二道原的南边,有一汉代夯土建筑遗址。夯土范围南北60、东西56米,中心区为一高3米的高台’,这可能即徘徊庙遗址。
  “《三辅黄图》载:‘宣帝庙,号乐游,在杜陵西北。’宣帝庙名应与乐游苑或乐游里有关。乐游苑的位置在曲江池南,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春临村北、曲江镇东南。有的文献记载‘宣帝立庙曲池之北’,这似不确。根据我们的调查,宣帝陵庙应在杜陵附近(东北部)的一块高地之上,现在基址尚存。
  “传统说法,元帝庙名长寿。这种说法不对。《汉书·元后传》载:‘莽为安汉公时,又谄太后,奏尊元帝庙为高宗,太后晏驾后当以礼配食云。及莽改号太后为新室文母,绝之于汉,不令得体元帝。堕坏孝元庙,更为文母太后起庙,独置孝元庙故殿以为文母篡食堂,既成,名曰长寿宫。以太后在,故未谓之庙。莽以太后好出游观,乃车驾置酒长寿宫,请太后。既至,见孝元庙废彻涂地,太后惊,泣曰此汉家宗庙,皆有神灵,与何治而坏之!’从上述记载可见,长寿庙乃孝元王皇后之庙,它是在‘堕坏孝元庙’后,‘更为文母太后’所建的庙。关于孝元庙位置,只要搞清长寿庙位置就基本清楚了,因为‘置酒长寿宫’即可看到‘废彻涂地’的孝元庙,想来二者相距很近。《汉书·王莽传》载:‘莽妻死,谥曰孝睦皇后,葬渭陵长寿园西,令永侍文母,名陵曰亿年。’长寿园即孝元王皇后陵园。孝元王皇后合葬渭陵,长寿园当在渭陵附近。渭陵西北今传周康王陵乃孝元王皇后陵墓,长寿园即此,长寿宫(即长寿庙)亦当在此附近。有人认为渭陵北300米(孝元王皇后陵东北),有一片建筑遗址,即长寿宫所在地。这种推断如果可靠的话,孝元庙当在此附近。
  “西汉自景帝开始,庙移陵旁,又称陵庙,这与原来都城之内或附近的宗庙作用有所不同。陵庙和寝、便殿是帝陵的一整套礼制建筑,它不同于以前宗庙之处在于,陵庙主要与陵事活动有关,即:每月要进行一次祭典活动,即所谓‘月祭于殿’,这里的‘殿’即‘殿堂’,亦即陵庙。这个活动与每月由寝殿取出衣冠送往陵庙祭祀的活动是一致的。此外,每年要进行二十五次祭祀,即所谓‘岁二十五祠。’一年四季每季还要有一次太牢祭典。
  “西汉帝陵陵庙现在还仅限于调查和钻探,没有经过发掘,具体形制不清楚。但西汉的宗庙已经发掘过,如汉长安城南郊的王莽九庙,陵庙应仿造宗庙而建。王莽九庙中的每座庙,中心建筑为方形,边长55米。宣帝杜陵东北的二号建筑遗址为一边长64米的方形夯土台基,昭帝平陵东南肖家堡村的东西56米、南北60米的汉代夯土台基,它们可能分别为杜陵和平陵的陵庙遗址,其大小和基本形制与王莽的宗庙相近。不过就规模而言,陵庙只一座,王莽宗庙一组九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陵庙遗址中都出土了龙、凤纹空心砖,而在寝、便殿和陵园门阙遗址中却很少见到。这种砖大概为陵庙所专用。”
  黄展岳也曾指出④:“《汉书·韦贤附子玄成传》云:‘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宣帝以后的西汉诸帝也遵守这个制度。陵庙大多另有庙号。《汉书·文帝纪》四年‘作顾成庙’,注引如淳曰:‘景帝庙号德阳,武帝庙号龙渊,昭帝庙号徘徊,宣帝庙号乐游,元帝庙号长寿,成帝庙号阳池。’这些庙号可能大多是由陵庙所在地的地名得来的。经勘查,陵庙距帝陵远近不一,方位也没有固定,一般距离帝陵数百米,但都在各自的陵区以内。
  “由于陵庙是从宗庙派生出来的,其建筑形式似仿宗庙建造。据《汉书》中的《昭帝纪》、《哀帝纪》、《五行志》记载,庙有正殿、殿门和阙,正殿内藏神主。庙外四周绕围墙,规模很大,故亦称‘庙园’。已发掘的位于汉长安城南郊的‘王莽九庙’,可供参考。考古工作者曾发掘位于杜陵东北400米的一处遗址,发现遗址中央为一夯土平台,长73米,宽70米。出土的建筑材料与杜陵陵园、寝园遗址中所出的基本相同,另有大量龙凤纹空心砖残块,则为杜陵诸遗址所无。在夯土台东西两侧又有两条南北向的道路直通杜陵陵园东边和孝宣王皇后陵园西边。从遗址所在位置、建筑形制和出土遗物推测,此处有可能是宣帝陵庙遗址。似可信从。”
  马永嬴、王保平在其著作中亦谈到了汉代陵庙问题,他们认为⑤:“据《汉书·韦贤传》记载:‘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各自居陵旁立庙。’由此来看,阳陵附近应当立有景帝庙。当时的陵庙一般周围都营筑墙垣,因此又称‘庙园’。庙园四面各辟一门,也称司马门。宣帝时,扶阳侯韦玄成等即因侍祀孝惠庙时,因天雨不驾驷车而骑马至司马门下,被劾不敬而削爵为关内侯。庙园的司马门也置双阙,《汉书·成帝纪》中有‘孝景庙阙灾’的记载。另外,庙园的四门可能根据其位置的不同,分别置以标志方位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饰的空心砖和瓦当。在昭帝平陵、宣帝杜陵都发现过此类‘四神’纹饰的空心砖。
  “庙园的主体建筑是‘正殿’,其四面与庙园四门相对处各开一门,称‘庙门’或‘殿门’。正殿四门也用‘四神’图案的建筑材料表示其方位,有的庙门上所用的铜铺首就是‘四神’图案。陵庙的正殿四周还建有回廊。为了增加庙宇的神秘色彩,殿内四壁还置木雕装饰品。
  “阳陵景帝陵庙的建筑形式,限于考古材料的缺乏,目前尚不清楚。但其应与已经发掘过的汉长安城南郊的礼制建筑相差不远。汉长安城南郊的礼制建筑由十二座建筑物组成,建筑形制相同。每座建筑物均由中心建筑、围墙、四门和围墙四隅的曲尺形配房组成。中心建筑和围墙的平面均为正方形,轮廓如‘回’字。中心建筑在整个遗址的正中,其四面布局对称,中央主室四隅有夹室,平面如‘亞’字形。台基为夯筑,地面抹草拌泥,然后涂朱红色。主室的四面各有一个厅堂,内部结构相同。厅堂内的右面有厢房,左面有一隔墙。四个厅堂之间有走廊相通。厅堂前各对着三座方形土台,土台前有砖铺路,正对四门。整个中心建筑环绕着鹅卵石散水。由此我们不难想见,景帝的陵庙建筑可能也是相当宏伟壮观的。”
  通过以上文献记载、学者考察和论著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大致结论:西汉初期皇帝建有宗庙,此宗庙是建在长安城内的,文帝时其宗庙已移至长安城南郊;而“居陵旁立庙”,可能始于景帝,这时“宗庙”已变为“陵庙”,且一直延续至西汉末;东汉明帝曾为光武帝建世祖庙,因其临终下达“无起寝庙”的诏命,后来皇帝的神主皆藏于世祖庙内,所以东汉皇帝只有一座宗庙。当然两汉时期的宗庙或陵庙究竟如何,还有待于考古发掘的最后证实。
  ① 徐苹芳:《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陵园和茔域》,《考古》1981年第6期。
  ② 杨宽、刘根良、太田有子、高木智见:《秦汉陵墓考察》,《复旦学报》1982年第6期。
  ③ 刘庆柱、李毓芳《关于西汉帝陵形制诸问题探讨》。
  ④ 《文物》1998年第4期,黄展岳《秦汉陵寝》。
  ⑤ 马永嬴、王保平《走近汉阳陵》27—28页。
  

两汉帝陵/阎崇东.—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