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唐代帝王陵墓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肆 唐中宗定陵/三 陪葬墓

刘向阳


  据《旧唐书》等文献记载,陪葬定陵者有和思皇后赵氏、节愍太子李重俊、宜城公主、长宁公主、成安公主、定安公主与驸马王同皎、永寿公主与驸马韦*(左钅右岁)、尚书左仆射魏元忠等。《唐会要》卷21载,定陵陪葬墓有8座;《长安志》卷19载,有6座。现于定陵东南3公里和4.5公里的南陵村、石家村附近发现有陪葬墓封土堆6座。1995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发掘确定了李重俊墓,其它各墓名位难以考证。
  和思皇后赵氏
  中宗和思皇后赵氏,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父赵绰,武德年间以战功官至右领军卫将军。父亲赵環,官至左千牛将军、定州、栝州、寿州刺史;生母为高祖李渊女常乐公主。中宗为英王时,纳后为妃。高宗上元二年(675),武则天恶其母,妃亦坐废,幽闭于内侍省,“食料给生者,防人候其突烟,已而数日烟不出,开视,死腐矣。”(《通鉴》卷202高宗上元二年)则天临朝称制,赵環为寿州(今安徽寿县)刺史,夫妇二人参与了李唐宗室五王(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鲁王李灵夔、越王李贞、纪王李慎)为反对武则天改“唐”为“周”而发动的军事政变,兵败被诛。神龙元年(705),中宗即位,追妃赵氏为恭皇后,赠其父赵環左卫大将军。景龙四年(710),中宗驾崩,将葬于定陵,朝议以韦后有罪,不宜袝葬。于是追谥妃赵氏为和思顺圣皇后,求其瘗所,莫有知者,欲行招魂袝葬之礼。太常博士彭景直上言:“古无招魂葬之礼,不可备棺椁,置辒辌。宜据《汉书·郊祀志》葬黄帝衣冠于桥山故事,以皇后袆衣于陵所寝宫招魂,置衣于魂舆,以太牢告祭,迁衣于寝宫,舒于御榻之右,覆以夷衾而袝葬焉。”(《旧唐书》卷51《后妃上》)乃袆衣(受册、助祭、朝会大事之服)招魂,覆以夷衾,袝葬定陵。
  节愍太子李重俊
  李重俊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个儿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封为义兴郡王,长安中授卫尉员外少卿。神龙元年(705)封卫王,拜洛州牧,赐实封千户,寻迁左卫大将军,遥领扬州大都督。神龙二年七月五日(706年8月17日)立为皇太子。重俊性虽明果,然未得贤师调护。时秘书监杨璬、太常卿武崇训(尚中宗女安乐公主)并为太子宾客,皆以太子年少,惟以蹴鞠猥戏取狎于重俊,以致重俊举事多不明法。参预朝政的中宗韦皇后,信用武三思(武崇训之父)左右朝政;一心想做武则天第二的安乐公主,要李显废黜不是韦皇后所生的太子李重俊,由她自己当皇太女,并常呼之为“奴”。不堪韦武集团欺凌的李重俊,于景龙元年(707)七月辛丑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率右羽林军三百余人发动宫廷政变,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又攻入宫中,欲杀韦后和安乐公主。因众寡悬殊,兵败被杀。睿宗李旦即位后,于唐隆元年(即景云元年,710年)为其昭雪,六月二十五日(公历7月26日)追赠“皇太子”,谥曰“节愍”,陪葬定陵。
  李重俊墓位于今陕西富平县宫里乡南陵村西北,是距定陵最近、封土堆最大的一座陪葬墓。1995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现存墓冢封土呈覆斗形,高约26米,陵园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50米,设门阙、角楼。墓前立石狮、石人等。地下部分全长54米,深10.3米,由长斜坡墓道、4个天井、3个过洞、4个壁龛(便房)、甬道和前后墓室等部分组成。甬道和墓室全部砖砌。壁龛内出土了大量的三彩器物和粉彩俑、彩绘武士立俑、陶器及体现太子身份的玉质哀册。
  墓道至墓室原绘满壁画,墓道两壁除传统的持戟仪仗、马球图外,还首次发现有长达10余米的山水奇石树木长卷。甬道券顶由外向内画满仙鹤、凤凰、孔雀等瑞禽,它们皆作展翅欲飞状,其间填以祥云。在过洞及甬道的两壁绘有东宫府吏、内官、侍从等人物画,工笔重彩,神态各异。李重俊墓壁画是继乾陵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以来壁画保存最好、最精彩的墓葬。
  宜城公主
  宜城公主,唐中宗李显的次女,生母不详。《旧唐书》无传。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卷83)载,宜城公主始封义安郡主,下嫁裴巽。裴巽有宠姬,公主怨恨,“刵耳劓鼻,且断其发。帝怒,斥为县主。”裴巽左迁。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后,与长宁、新宁、义安、安乐、新平五郡主皆进封公主。
  墓址待考。
  长宁公主
  长宁公主,唐中宗李显第四女,韦皇后所生。《旧唐书》无传。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卷83)载,长宁初封郡主,嫁于杨慎交。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后,进封为公主。内侍母爱,宠倾一朝。韦氏败后,杨慎交为绛州(今山西新绛)别驾,长宁公主与之同往。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杨慎交卒,长宁公主改嫁苏彦伯。卒年不详。
  墓址待考。
  成安公主李季姜
  成安公主,字季姜,唐中宗李显女,生母不详。《旧唐书》无传。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卷83)记载,李季姜始封新平郡主,下嫁韦皇后侄子韦捷。神龙元年(705)进封新平公主,后改封为成安公主。景云元年(710)韦氏败后,韦捷亦被诛,成安公主忧闷而死。
  墓址待考。
  定安公主
  定安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女,生母不详。《旧唐书》无传。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卷83)载,定安公主始封新宁郡主,长安(701~704)中下嫁王同皎。神龙元年(705),郡主进封为公主,拜同皎为驸马都尉。神龙二年,武三思专权恃势,谋为逆乱,王同皎恶之,与张仲之、祖延庆等壮士密谋,期以则天皇后灵驾发乾陵时劫杀武三思。同谋人冉祖雍密告三思。三思使人以“同皎潜谋杀三思后,将拥兵诣阙,废黜皇后”(《旧唐书》卷187上《王同皎传》)诉于中宗,中宗不明真相,遂斩同皎于都亭驿。
  王同皎被屈斩后,公主又嫁韦皇后远房弟韦濯。韦濯官至卫尉少卿时被诛,公主更嫁太府卿崔铣。公主卒后,王同皎子王瑶请与父同葬,给事中夏侯铦以“公主义绝王庙,恩成崔室,逝者有知,同皎将拒诸泉”(《新唐书》卷191《王同皎传》)谏止。而文献记载公主、王同皎二人同陪葬定陵,有待考古发掘证实。
  永寿公主
  永寿公主,唐中宗李显第五女,生母不详。《旧唐书》无传,《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卷83)仅记公主下嫁韦*(左钅右岁)(hui)。早薨,长安初追赠。墓未发掘,址待考。
  尚书左仆射魏元忠
  据《旧唐书》卷92《魏元忠传》记载,魏元忠本名真宰,因避则天母号改为元忠,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初为太学生,志气倜傥,不以举荐为意,以致累年不调。时左史盩厔人江融撰《九州设险图》,“备载古今用兵成败之事”,元忠习之,深得其道。仪凤中(676—679),吐蕃屡犯边塞,朝廷拟用兵,元忠亲赴洛阳向高宗面言“命将用兵之工拙(要领)”,高宗“甚叹异之”,褒授其秘书省正字,“令直(值)中书省,仗内供奉。”不久,除监察御史。文明元年(684),迁殿中侍御史。其年九月,徐敬业据扬州起兵叛乱,武则天以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督30万大军讨击,并诏魏元忠监其军事。因功擢司刑正,稍迁洛阳令。后为酷吏周兴、来俊臣等诬陷,“诣市将刑,则天以元忠有讨平敬业功,特免死配流贵州。”圣历元年(698),召授侍御史,擢拜御史中丞。又为来俊臣、侯思止所陷,再被流于岭表。复还,授御史中丞。元忠前后三次被流放,于时人多称其无罪。则天尝谓曰:“卿累负谤铄,何也?”元忠对曰:“臣犹鹿也,罗织之徒,有如猎者,苟须臣肉作羹耳。此辈杀臣以求达,臣复何辜。”圣历二年,擢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检校并州长史。未几,加银青光禄大夫,迁左肃政台御史大夫,兼检校洛州长史。政号清严。长安中(701~704),相王为并州元帅,元忠为副。时突厥与吐蕃数犯塞,元忠皆为行军大总管拒之,虽无所克获,然亦未尝败失。
  中宗在春宫时,元忠检校太子左庶子。时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权宠日盛,倾朝附之。元忠尝奏则天曰:“臣承先帝顾眄,受陛下厚恩,不徇忠死节,使小人得在君侧,臣之罪也。”则天不悦。易之、昌宗由是含怒,乃诬谮元忠与司礼丞高戩潜谋曰:“主上老矣,吾属当挟太子而令天下。”则天虽悟元忠被诬,然以昌宗之故,特贬授端州高要尉。
  中宗复位之日,驿召元忠,授卫尉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旬日,又迁兵部尚书,知政事如故。寻进拜侍中,兼检校兵部尚书。则天崩,中宗居谅暗,多不视事,军国大政,独委元忠者数日。未几,迁中书令,加授光禄大夫,累封齐国公,监修国史。神龙二年,元忠与武三思、祝钦明、徐彦伯、柳冲、韦承庆、崔融、岑羲、徐坚等撰《则天皇后实录》二十卷。编次文集一百二十卷奏之。中宗称善,赐元忠物千段。是年秋,代唐璟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令,仍知兵部尚书事,监修国史。未几,元忠请归乡拜扫,中宗特赐锦袍一领、银千两,并给千骑四人,充其左右,手敕曰:“衣锦昼游,在乎兹日;散金敷惠,谅属斯辰。”元忠至乡里,竟自藏其银,无所赈施。及还,帝又幸白马寺以迎劳之,其恩遇如此。后因谏止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迁左仆射,余并如故。
  景龙元年(707)七月,皇太子李重俊起兵诛武三思及其党羽,元忠及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皆潜预其事,被三思之党兵部尚书宗楚客与侍中纪处讷等诬与太子同谋构逆,请夷其三族,中宗以元忠有平寇之功,又素为高宗、天后所礼遇,不许。元忠惧不自安,上表固请致仕。中宗手敕听解左仆射,以特进、齐国公致仕于家,仍朝朔望。宗楚客等又引右卫郎将姚庭筠为御史中丞,令劾奏元忠,由是贬渠州员外司马。侍中杨再思、中书令李峤皆依楚客之旨,以致元忠之罪,唯中书侍郎萧至忠正议云当从宽宥。楚客大怒,又遣给事中冉祖雍与杨再思奏言:“元忠既缘犯逆,不合更授内地官。”遂左迁思州务川尉。不久,宗楚客又令御史袁守一向中宗奏言:“则天昔在三阳宫不豫,内史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元忠密进状云不可。据此,则知元忠怀逆日久,伏请加以严诛。”中宗谓杨再思等曰:“以朕思之,此是守一大错。人臣事主,必在一心,岂有主上少有不安,即请太子知事?乃是狄仁杰树私惠,未见元忠有失。守一假借前事罗织元忠,岂是道理。”楚客等遂止。元忠行至涪陵而卒,年七十余。景龙四年(710),追赠尚书左仆射、齐国公、思州刺史,仍令所司给灵舆送至乡里。
  睿宗即位,制令陪葬定陵。开元六年(718),玄宗追加谥号曰“贞”。墓址不详,待考。
  

唐代帝王陵墓(修订本)/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