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唐代帝王陵墓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柒 唐肃宗建陵/一 平乱天子唐肃宗——李亨

刘向阳


  唐肃宗李亨(711~762),又名李嗣升、李浚、李玙、李绍,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继玄宗为唐代第八位皇帝,公元756~762年在位。其母元献皇后杨氏于景云二年九月三日(《册府元龟》卷2,711年10月19日)生于东宫之别殿。初封陕王,拜安西大都护。后徙封忠王,兼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皇太子李瑛(其母赵丽妃)因罪被贬而死。次年六月庚子(初三日,738年6月24日),李亨被立为皇太子。天宝三载(744)二月改为今名。
  天宝初年(742~751),安禄山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肩负着唐王朝东北边戍的防守重任,辖区广大,兵力雄厚。时奸相杨国忠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极力阻止安禄山入朝为相,不断向玄宗告发安禄山有谋反野心。玄宗虽然采取种种措施安抚安禄山,但安禄山的叛唐野心随着权力的增大和地域的扩张而不断膨胀。杨国忠的极力排斥更加剧了他谋反的决心。天宝十三年(754)正月,安禄山来朝,李亨识其有反迹,密奏玄宗,“请以罪诛之,玄宗不听”(《新唐书》卷6《玄宗本纪》)。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经过长期的准备,安禄山终于在范阳起兵,以诛杨国忠为名,与亲信史思明(?~759)等率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攻唐,史称“安史之乱”。玄宗诏制太子监国,并任命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召卧病在家的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蕃将)为皇太子前锋兵马元帅,率军20万守潼关。次年六月四日(756年7月5日),哥舒翰领兵出潼关,在灵宝西原与安禄山兵交战,结果唐军全军覆没,潼关失陷。消息传到长安,玄宗急率少数皇亲国戚逃离长安,至金城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马嵬坡)时,龙武将军陈玄礼与太子李亨策动禁军哗变,即著名的马嵬事变(亦称马嵬兵谏),杨国忠及御史大夫魏方进、太常卿杨暄(杨国忠之子)等人被诛杀,杨贵妃被缢杀于佛堂。
  马嵬事变之后,玄宗继续西逃四川。六月十五日(公历7月16日),太子李亨借口百姓遮留,带着两个儿子(广平王李俶、建宁王李倓)、张良娣、宦官李辅国和两千禁军兵马与玄宗分道扬镳,急急北上,日行三百里,经奉天(今陕西乾县)、新平(今陕西彬县)、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彭原(今甘肃宁县)、平凉(今宁夏固原)辗转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七月十三日(公历8月13日),受众推于灵武城南楼即皇帝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肩负起平定“安史之乱”的重任。
  李亨继位后,以其子李俶(即李豫,后为代宗)为“天下兵马元帅”,召其友李泌为谋士,计议朝事。朔方节度使郭子仪(697~781)自河北引兵5万至灵武归附。时关中、河南等地尽被叛军所占。为收复长安、洛阳,李亨亲率大军南下至彭原(今甘肃庆阳西南),任用郭子仪为副元帅,并遣使赴回纥借兵平叛。至德二年(757)正月,郭子仪率军在长安城西香积寺以北、沣水以东地区拉开战场,歼灭叛军8万余人,稳定了局势。九月收复西京长安,十月收复东都洛阳。因曾与回纥统治者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通鉴》卷220),致使洛阳城内遭到很大破坏。
  李亨入长安后,派人自蜀中迎回玄宗,大赦天下。立妃张氏为皇后,子李豫为皇太子,上太上皇尊号“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平叛期间,任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统帅大军,致使宦官势力开始抬头。后宠信、纵容张皇后干预朝政,宠信宦官李辅国,委以兵部尚书重任,操纵军政大权,势倾朝野。
  宝应元年(762)三月,李亨患病,不能视朝。四月甲寅(初五日,762年5月3日)玄宗病逝于西内太极宫之神龙殿,李亨“闻上皇登遐,哀慕,疾转剧,乃命太子监国”(《通鉴》卷222)。张皇后以太子李豫仁弱,欲谋杀之而立李亨次子越王李係。消息走漏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带领禁兵收捕李係及其党羽。张皇后闻变,逃入李亨寝宫躲避,李辅国带兵追入寝宫,将张皇后拖出宫去幽禁。李亨因惊吓而病情突然加重。四月丁卯(十八日,762年5月16日)崩逝于东内大明宫长生殿(与玄宗李隆基去世相隔13天),年52岁。群臣上谥曰“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宝应二年三月庚午(二十七日,763年5月14日)葬于今陕西省礼泉县武将山,曰建陵。
  

唐代帝王陵墓(修订本)/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