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物史迹述丛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独具匠心悬素简 故留凝笔对苍穹——乾陵无字碑之谜

樊英峰,刘向阳


  座落在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陕西乾县城北梁山之巅的唐乾陵,因埋葬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而名震遐迩。在陵园内城朱雀门(南门)外东侧阙楼遗址前,耸立着一通高大雄浑,无与伦比的巨碑,但碑上没有刻一个唐人的字,世上独奇。无数的游人和学者抚碑遐思,不得其解。
  “无字碑”之说,起源较早。史载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率军70万南侵,淝水一战,晋太傅谢安以八万兵力击溃了苻坚,“淝水之战”遂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谢安死后,有人认为谢安功高莫名,应立碑而不刻文。意即功劳之大,非语言所能表达。“无字碑”之说,可能由此而来。
  封建社会的帝王陵前本来是不树碑的,墓室内也不放墓志铭。其用意是认为皇帝的功德太大,难以用文字去表达。但是,乾陵却突破了这一惯例,在朱雀门外竖了两通高大壮观的石碑,一个是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碑”,一个是唐高宗的金字“述圣纪碑”,堪称“历代群碑之冠”。
  历史上帝王陵墓前立“无字碑”者,以唐乾陵为最早。乾陵“无字碑”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约98.8吨。园首方砆,碑首刻有八条缠绕生动有力的螭龙,左右两侧各四条。螭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好高。螭首作为装饰,常见于古代青铜彝器、碑额、屋脊、殿柱及印章上。碑身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一幅,高4.12米,宽1.19米,龙爪锋劲尖利,身躯矫健扭动,腾云驾雾,充满活力,这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大的升龙图像。砆座阳面正中线刻《狮马图》,长2.14米,宽0.66米。图中雄狮昂首怒目,威武强健,而马却屈蹄俯首,安然就食。整个“无字碑”浑然一体,雕刻精美,不愧为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
  乾陵“无字碑”盛唐时立,但却未刻唐人一字,个中缘由,后人纷纷猜测,如今留在“无字碑”上的宋金以来文人学士的42段题词诗文和近年来人们的争论,正说明人们对它的关注和解谜之迫切。据笔者搜辑资料所知,到目前为止,对武则天“无字碑”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
  第一,德大说。有人说武则天以女子称帝,创前代末有之奇局,自认为功高德大,可与秦始皇相匹。秦始皇尝作无字碑以颂其德,武则天仿而效之,故有此碑;而另有人说武则天死时,自认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故仅立白碑,不刻文字,取《论语》“民无德而称焉”之意。
  这种说法,初看似乎不无根据,今泰山云海之中,确有通被认为是秦代的“无字碑”。可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封禅书》载秦始皇刻石之事甚详,但都没有提到在泰山立“无字碑”一事。假使武则天仿效秦始皇,那她应将“无字碑”立于泰山,而不应树之墓地。何况武则天之葬乾陵是她死后才决定的事,她怎么会将自己的功德之碑提前立于乾陵的观阙前?而《论语》所谓“民无德而称焉”是孔子针对泰伯三让天下而言的。意思是说,泰伯品德极高,老百姓简直找不到恰当的词来称赞他。泰伯不是“帝王”,故“民无德而称焉”,决无“帝王德高功大”之意。说明《论语》所言与“无字碑”并无关系。
  其二:自惭说。有人说为,武则天喜欢自诩,临终大树贞石,以歌功颂德,但撰写碑文时,愧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因而留下了“无字碑”。
  这种说法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史书上有关武则天晚年的材料较多,但没有临终“自惭”的记录。再者,武则天生前曾为其父武士彟立了“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帝碑”,为其母杨氏立了“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为自己立了“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临终前怎么会一下子“惭愧”到这步田地?如果说武则天确曾惭愧,那么她为什么还要留下这块白碑?为什么临终前不将它碎毁?舍此勿论,众所周知武则天曾给其夫唐高宗李治树立了金字“述圣纪碑”,并且亲自撰文赞颂其功德,如“七曜”(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光照天下。而她临死时却要在“述圣纪碑”对面立“无字碑”来表示自己的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那就无疑等于在贬低唐高宗。这种背乎情理的事,她能做吗?武则天曾为自己立了“颂德天枢”,难道说那时候她自认为自己功不高,德不大,可以用文字表达,而在临终树墓碑时一下就变得非文字所能表达了吗? 
  其三:称谓说。有人说,“无字碑”不是武则天自己立的,而是唐中宗李显(又名哲)给武则天立的。白碑立好后,李显在武则天的称谓是书为皇帝还是镌为母后问题上举棋不定,从而形成了“无字碑”。
  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有些道理,但是,两《唐书》载,武则天临死前,曾宣布去帝号,死后亦被谥为“则天大圣皇后”。且终中宗之世,通称“则天大圣皇后”。因此,唐中宗真要给武则天立碑,称谓是不成问题的。纵或有些称帝称后之纠纷,也在乎中宗一念之间,何至于举棋不定,以至留白碑一通!
  其四:非碑说。有人说,“无字碑”不是碑,而是“祖”,“祖”代表宗庙,当然不写文字。持此种说者是见“无字碑”在左,“述圣纪碑”在右,便硬与古代的“左祖右社”相类比。殊不知“左祖右社”并非陵墓碑石。史载先秦时代,天子诸侯立“祖”于宫殿之左,以祀先祖,置“社”于宫殿之右,以奉土神,谓之“左祖右社”。故持此说者是误解了“左祖右社”的含义。
  其五:遗言说。有人以武则天自显庆五年(660年)参预朝政到补龙元年(705年)归位中宗,内辅外临数十年,治宏贞观,政启开元,维护了唐王朝的强盛局面,确实算得上一个风流人物、巾帼英雄。因此,遗言“已之功过,留待后人评价”是有可能的。孰不知,此说是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我怎样写(武则天)》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该文略云:“没字碑,是纪念武则天的碑,原无文字。据说是根据武后的遗言:自己的功过由后人评价,不刻文字。”此说近似情理,它一提出来,很快被人们接受,后来又有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发展了这种观点,并擅自去掉了原话中的“据说”二字,使语气变得十分肯定。当然,如果武则天果真留下了这样的遗言,那么乾陵“无字碑”的真相自然就大白于天下了。但问题在于,有关武则天的最主要的史籍如两《唐书》、《通鉴》、《唐会要》等所载武则天遗制中并没有这样的词句。因此,所谓的武则天“遗言”,纯系想当然而已。从目前情况看,这种观点比较流行。然而,笔者对上述诸说,却不敢苟同。因为(一)按照古代的规制,歌颂已故帝王“神功圣德”的碑文、立石,应为嗣君所为(大抵子孙,或由大臣撰写,让皇帝过目认可),如上述乾陵的“述圣纪碑”可以说是武则天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上的一个创举(当然,其中不乏武则天的一番苦心和目的)。因此,武则天在生前为自己立了“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后,决不可能再有为自己死后树碑立传的行为。即便如此,在武则天去世后,中宗对违反祖制的这一立碑创举是否赞成,就有发表自己独立见解和采取行动的可能。要不,嗣皇帝决不会立一个无字的石碑。(二)武则天碑是在她死后由嗣皇帝立的。但是,中宗亲眼目睹了武后一朝的严酷现象,亲身经历、亲耳听到母后对自己及兄弟姊妹的凶狠、残忍。如“潜毙其女以诬王皇后”;大哥李弘死于鸩,二哥李贤被逼自杀,中宗本人旋立旋废,亦几乎被杀,四弟睿宗李旦虽立而无权;子侄辈中,李贤长子光顺被诛,守礼幽于宫中,屡被杖,中宗长子重润“与其妹永泰公主、婿魏王武延基(武则天娘家侄武承嗣之子)等窃议张易之兄弟何得恣入宫中,则天令杖杀,时年十九”;及至有关朝政、个人生活作风等诸方面,当儿子的对于自己的生身母亲的所作所为该怎样评价?“颂德”吧,无德可颂,“述恶”吧,与孝道不合。作为万民天子,表面上还得“道貌岸然”。继位的中宗皇帝太难办了。况且,当时朝中武则天的党羽亦为数不少,中宗还得考虑个人的安危和政权的巩固呢。立碑而不铭一字,恐怕是中宗左右为难的一个万全之策了。(三)武则天死后,李唐皇室争斗频繁激烈,先是韦皇后效法武则天事;继而睿宗第三子李隆基杀韦皇后并其党羽,又与太平公主发生激烈冲突;直到先天元年(712年),睿宗让位给太子李隆基后,争斗不安的局面才算稳定下来,在这七年的内争中,也有可能将撰写碑文、刻碑之事搁置一旁而无暇顾及,或因中宗的早死,睿宗的昏庸而无能为文之故。因此,武则天的“无字碑”恐怕也与动荡的局面,中宗、睿宗的修养、态度及别的一些个人因素有关。但是,近年来笔者曾对“无字碑”作过仔细的考察和研究,发现在碑之阳面,从上到下,布满了4.5厘米见方的格子,这些格子,绝对不是后人刻上去的,只有一种可能,这就是当初立“无字碑”时是准备往上面刻字的,而且已经写好了碑文。根据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计算,碑文约3300余字。但为什么又没有往上刻呢?这要和当时的形势相联系起来分析。以武则天之好大喜功,兴建“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旨在炫耀本人,颂扬武周革命之举措,定会立碑铭文。因之笔者推测:乾陵“无字碑”是武则天死后由嗣皇帝中宗立的。“无字碑”之所以无字,或因嗣君中宗、睿宗对生母武则天的功过难于启齿;或因继位人对违反祖制立的“述圣纪碑”不赞同;或是与当时朝廷内外的形势,当权者个人情况以及武则天遗制“祔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等有关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之愚见求教于方家。
  

乾陵文物史迹述丛/樊英峰,刘向阳.—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