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文物中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
胡婉平
在昭陵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少数民族人物形象为数颇丰。无论是陶俑、石刻,还是壁画,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类人物形象。
首先,表现在陶俑类,昭陵博物馆出土文物展室内,陈列有大量的胡人陶俑。他们深目高鼻,状貌魁梧。有着长袍的,有着短装的;有骑马的,有站立的……无不显示其强悍之气。
其次,表现在石刻类。与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同竖昭陵祭坛的十四国酋长石像,就是我国古代十多个少数民族首领的形象(现只存半截石像和一些头部残块)。
尤其突出的则是在壁画方面。唐太宗第五个女儿长乐公主墓内出土了一幅群侍图。画面上有一位侍女卷发,戴大耳环,手持“丁”字杖。据考证,她是“昆仑奴”的形象。“昆仑奴”是唐代官私奴婢的构成之一。有的是来自非洲的黑人,有的是来自散居南海的昆仑族人。都是卷发、黑肤,号为“昆仑”,图中“昆仑奴”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关系和民族融合的景象,还反映出当时的国际交往比较广泛。
贞观年间,唐太宗通过多次战争征服了许多少数民族邦国和部落,战争结束后,他并没有采取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他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而是采取了更为开明的民族平等和解政策,对待有些少数民族邦国,如东突厥、吐谷浑、高昌等,采取了建立民族自治区政策。设置羁糜州府,委任原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不改变其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还把部分首领调到中央,担任要职。对待有些少数民族邦国,如薛延陀等,政策则更为宽大,只要求其承认中央政府,承认其是属国,不干涉其族内的一切事务,包括其基本的政治体制,推行以夷制夷的“一国两制”政策。此外,他还采取了“和亲”、“设互市”等政策。这些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得各族间融合加强,商贾往来,不绝于路。“九夷重译,相望于道。”来自不同的民族、国家的使者,他们摩肩接踵,往返于四通八达的交通线上,通过辗转翻译,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和友谊,各民族相互交往使汉族的优秀文化得以弘扬,内地也从各少数民族吸取了带有异域风情的“胡文化”,各民族亲善共处,合同一家。这样,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唐帝国就巍然屹立在7世纪世界的东方。
昭陵文物中众多的“胡人”形象,有力地证明了初唐各民族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再次唤起了我们对唐太宗丰功伟绩和初唐文明历史的回忆。
昭陵揽胜/中共礼泉县委宣传部,昭陵博物馆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
昭陵揽胜/中共礼泉县委宣传部,昭陵博物馆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