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高宗乾陵 > 乾陵陪葬墓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燕国公李谨行墓

刘向阳


  李谨行(619~683),《旧唐书》无传。据《旧唐书·靺鞨传》(卷199下)、《新唐书·李谨行传》(卷110)和近年出土之《李谨行墓志铭》等史料记载,谨行为靺鞨(族名,居我国东北长白山、黑龙江一带)之后,曾祖、祖皆为靺鞨粟末部之酋长。其父名突地稽,于隋大业八年(612),与其兄瞒咄率其部千余家内属,炀帝置其众于营州。瞒咄死,突地稽代总其众,拜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封扶余侯。武德二年(619)十二月,高祖以其部落置燕州。武德四年三月庚申,以突地稽为燕州总管。后以战功封耆国公,且徙其部落于幽州昌平城。贞观初,累拜右卫将军,左卫大降军,以战功赐姓李氏。
  谨行身材魁伟,武力绝人,勇冠军中。释褐(封建时代没有爵的人只能穿粗布衣服,即褐。做官以后,才能脱去褐衣,换上官服,称为释褐)即授右武卫翊府校尉加游击将军、上柱国,封五原县男;转授右武卫怀信府口果毅都尉,历左屯卫龙泉府左果毅、右武侯肃慎府折冲;再转左屯卫、右骁卫二翊府左郎将,进封五原郡开国公,加明威将军,行左屯卫翊府左郎将、左骁卫翊府中郎将。麟德中,历迁营州都督。乾封元年(666)任左监门卫将军。时高丽莫离支泉男生请内附,高宗以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安抚大使,率兵助之,谨行亦受命与右武卫将军薛仁贵领兵为后援。及李勋征讨辽东,谨行又率众以从。高丽即平,以功授谨行右武卫大将军。咸亨元年,高丽酋长钳年岑率众反,高宗诏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谨行为燕山道行军总管,发兵讨击。咸亨三年,高侃大破叛军于白水山。新罗遣兵救高丽,高侃与谨行等率兵迎击,斩首三千级。翌年闰五月,谨行又于瓠芦河之西大破高丽叛军,俘获数千人,余众自平壤皆奔新罗。新罗王金法敏既纳高丽余众,又据百济故地。高宗大怒,遂命宰相刘仁轨为鸡林道行军大总管,李谨行等副之,发兵讨击。上元二年(675)二月,大破新罗于七重城,又使靺鞨浮海,略新罗之南境,斩获甚众。诏以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屯新罗之买肖城以经略之,三战皆捷,新罗乃遣使入贡,且谢罪(《通鉴》卷202高宗上元二年条)。是年,高宗以吐蕃连岁寇边,遂以谨行为检校廓州刺史,积石道经略大使。吐蕃大相论钦陵等率10万人寇湟中(约今青海省境内),时谨行军的瞭探没有发现,营中兵士又大半上山砍柴去了。面对吐蕃兵的突然袭击,李谨行镇定自若,反而植旗代鼓,开门以伺,论钦陵疑有伏兵,竟不敢进,遂引兵退去。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永淳元年,帝玺书劳勉,以优诏册谨行为燕国公,食邑三千户,并赐物三百段。后差谨行充替将军黑齿常之镇河源军,谨行到军旬日病卒,终年64岁,时在永淳二年七月二日(683年7月30日)。诏赠镇军大将军,幽州都督,赐物三百段,米粟三百石,丧事葬事所需,并宜官给。垂拱元年七月十七日(685年8月22日),陪葬于乾陵。
  谨行夫人刘氏、傅氏。咸亨四年(673)闰五月,高丽乘谨行远征,引靺鞨攻伐奴城,刘氏擐甲率众守城,久之,敌解围退去。帝嘉其功,封燕国夫人。傅氏,封临汾郡夫人,终年61岁。
  李谨行为陪葬乾陵的17位皇亲功臣密戚中仅有的少数民族出身者,其墓位于今乾陵镇韩家堡村东南约200米处(乾陵博物馆西南约1000米处),地面现存封土堆呈圆锥形,底径10米,高约6米。1972年春,陕西省文管会同原乾陵文管所对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的地下部分由斜坡墓道、天井、小龛、甬道和墓室组成,全长46.3米,为单室土洞结构,出土文物300多件。未发现有壁画痕迹。另有墓志铭一合,益呈盝顶形,中间篆书阴刻16字,题“大唐故右卫员外大将军燕国公墓志铭”,文字四周及四面斜刹均线刻缠枝蔓草花纹,技法娴熟,线条流畅。志石长宽均0.6米,厚0.2米。志文阴刻正楷竖行,计39行,行40字,除台头、空格和残缺外,实有1328字,行间以阴线相隔。通篇志文文笔流畅,语词优美,书体端庄有力,似应承师名门。墓石刻工精细,但与已出土的陪葬乾陵的皇室成员墓志柑比要逊色的多,规格小,又无撰、书丹和刻工者姓名,反映了唐代陪葬等级制度的森严。墓志现存乾陵博物馆。 

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