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高宗乾陵 > 乾陵陪葬墓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右仆射刘仁轨墓

刘向阳


  刘仁轨,汴州尉氏(今河南开封)人,少时恭谨好学,博涉文史,及长,性刚直敢为。武德初为息州(今属河南)参军时,有个折冲都尉鲁宁,仗势凌弱,历届县丞莫能禁止。刘仁轨与鲁宁约规立章,令其限期改恶。鲁宁仪仗官势,不但不思悔改,反而更加蛮横泼暴。刘仁轨不畏权势,以仗刑打死鲁宁。州司报告朝廷,太宗(时为尚书令)怒召仁轨责问,仁轨历数鲁宁罪状,并说:“我为参军,朝廷所授。鲁宁藐视参军,即藐视朝廷,其罪当诛。”太宗听后,感到刘仁轨刚毅正直,遂擢授栎阳丞(今陕西临潼)。
  贞观十四年,正值收获稼穑之时,太宗欲幸同州(今陕西渭南一带)校猎,仁轨上表谏陈利害,太宗乃止,并特降玺书劳勉,寻拜仁轨新安令,累迁给事中。显庆四年出为青州刺史。次年,高宗远征辽东,令仁轨监统水军,因误期坐免,特令以白衣随军效力。苏定方平百济后,留郎将刘仁愿镇守,又以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安抚百济余众。王文度渡海病卒,遂召刘仁轨为检校带方州刺史,以代文度之职。不久,百济王子扶余丰聚众复叛,并派使者向高丽及倭国(今日本)请求援兵。高宗诏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兵渡海增援。仁轨与仁师及诸将商议,决定先攻叛贼巢穴周留城。于是,孙仁师、刘仁愿与新罗王金法敏率兵从陆路进攻;刘仁轨与别将杜爽、扶余隆分别率水军和粮船,自熊津江口往白江口进发,以配合陆军夹击周留城。龙朔三年(663)八月十七日,仁轨率水军在白江口与倭兵船只相遇,两军展开激烈战斗。仁轨指挥若定,四战皆捷,倭兵400艘战船被焚,“烟炎涨天,海水皆赤”(《旧唐书·刘仁轨传》卷84),倭兵溺水而亡者不计其数,余众皆降。百济叛军被平,孙仁师与刘仁愿振旅而还,诏留仁轨勒兵镇守。仁轨遂修录户口,署置官长,整理村庄,劝课耕桑,百济余众,各安其业。高宗因加仁轨六阶,正式授带方州刺史,赐京城宅一区,厚赐其妻子并遣使玺书劳勉。
  麟德二年十月,高宗封禅泰山,刘仁轨带领新罗、百济、耽罗和倭国四国酋长赴会,高宗大悦,拜刘仁轨大司空。乾封元(666),迁右相兼检校太子左中护,累前后战功,封乐城县男;三年授熊津道安抚大使,兼浿江道总管。总章二年(669),回京,以疾申请辞职,加金紫光禄大夫。咸亨初年,复授陇州刺史,征拜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咸亨五年(即上元元年,674)正月壬午,诏为鸡林道(即新罗国)行军大总管,东伐新罗。上元二年(675)二月,仁轨率军大破新罗于七重城,以功进爵为公。其子姪三人并授上柱国,人称其居为“乐城乡三柱里”。其年八月拜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客,依旧修国史。
  仪凤二年,吐蕃入冠,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率兵讨之。永隆二年兼太子太傅。不久,以年老辞去尚书左仆射之职,仍以太子太傅依旧知政事。永淳元年(682)四月,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监国,诏刘仁轨与侍中裴炎、中书令薛元超留辅太子。翌年八月,诏太子赴东都,令唐昌郡王重福为京师留守,仍令仁轨为副留守(《旧唐书·高宗本纪》卷5)。则天临朝称制,于弘道元年十二月甲戌,复拜仁轨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专知留守事。仁轨再次上书以年老有疾,请求辞去留守之任,并陈述汉朝吕后祸败之事,以劝则天。武后为其诚心所感动,使武承嗣持玺书慰谕,请仁轨“以匡救为怀,无以暮年致请。”并以新令改仁轨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垂拱元年正月戊辰(二十二日,685年3月2日),仁轨薨于任上,年84岁。武则天辍朝三日,并令在京百官前往吊唁,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赐陪葬乾陵。
  刘仁轨墓未发掘。1960年6月,今乾陵镇杨家洼村村民犁地时,在乾陵陪葬墓区的一塌陷的墓穴中发现了“大唐故率更令刘府君(濬)墓志铭”。该墓志的发现,为考证乾陵陪葬者刘仁轨的葬所提供了依据。墓志云:“公讳濬,字德深,汴州尉氏人也。后汉章帝子,河间孝王开十九代孙,曹州使君之孙,尚书左丞相、司空、文献公之子。……以(开元)十八年五月十九日(730年6月8日)合祔葬于文献公陪乾陵旧茔西次,礼也。父子邻址,存亡事君,夫妻同穴,始终全义。”《旧唐书·刘仁轨传》(卷84)载:“刘仁轨,汴州尉氏人。……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子濬,官至太子中(书)舍人。……濬子冕(晃),开元中,为秘书省少监,表请为仁轨立碑,谥曰文献。”根据墓志铭文和文献记载,我们认为刘濬墓东即杨家洼村西北约300米处的封土堆为其父刘仁轨墓。
  文献记载乾陵陪葬墓17座,并未记载有祔葬墓。刘濬墓志的出土,证实该墓为刘仁轨墓的祔葬墓,对研究唐陵的陪葬及祔葬制度提供了佐证。 

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