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
第五章 秦始皇帝陵封土研究 第一节
段清波
自先秦时期的“不封不树”到战国后期王陵封土墓的出现,帝王陵墓上的封土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壮观。秦始皇帝陵封土无疑是秦代以前封土墓中最为辉煌彰显的一座,它不仅是秦始皇帝前无古人、唯我独尊心态的物化体现,也反映了“非壮丽无以重威”的秦人价值观念。本章重点讨论秦始皇帝陵封土的形状、规模、高度、结构及其象征意义等问题。
第一节 秦始皇帝陵封土高度
时至今日,巍峨的秦始皇帝陵封土仍突兀地存在于临潼郊外,但它的高度却是所有关于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中歧见最多的一个课题,它从未曾消失在历史的视野中,真实地存在了两千余年,在熟视无睹中其高度竟成了难解之题,历年来孜孜不倦的学者们对其有35.5、43、45.72、46、52.5、55.05、71、73、76、77、86、116米等十余种说法(图5—1)。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文献上关于秦陵高度的记载仅是当初设计时的高度,而陵墓工程本身并未最后完工,导致工程中止的原因是秦末战争。
一、文献记录与实测封土高度的比较
不同历史时期对秦始皇帝陵封土高度留下了大约相同的记载。最早记载秦始皇帝陵高度的文献是《汉书·楚元王传》,此时上距秦亡约180年,“秦始皇帝葬于丽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关于秦汉尺值,学术界有一尺合23.2厘米及一尺合27.65厘米两说,多数学者认为前者更合乎实际一些;依此为据,秦始皇帝陵封土五十余丈的高度应不低于116米①。
其后各时期文献记载基本上相沿《汉书》成说,虽表面文字略有不同,究实考察,基本上全部是从《汉书·楚元王传》转录下来的。如《三辅故事》载“始皇葬骊山,起陵高五十丈”等。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其高度为“坟高五丈,周回五里余”,“五丈”是所有文献中关于陵高最低值的记述,前半句可能有所遗漏,五丈应为五十丈之误,这不排除抄录及校阅时的脱字疏忽,后半句与前代文献则几无二致。而据宋代李昉等《太平御览》及其他时代文献所记述的陵高尺寸,与实际陵高差异甚大,似不足为据(表5—1)。
从表5—1中可以看出,文献上关于秦始皇帝陵封土高度的记载基本上以“五十丈”居多,与之不同的或可能是传抄疏误,或不同时代间尺值大小不一所致,惟唐韦述《两京道里记》言陵高1240尺,与其他文献记载出入较大,且出处不明,似不足为凭。
20世纪60年代以来,运用现代测量技术,学者们对秦始皇帝陵封土的高度审慎地作了多次的勘测与研究,获得一批很有价值但无法彼此照应的数据(表5—2),相互间差距甚大。另外陵高还有73、51.5米的测量数据②。
对比表5—1和表5—2的数值,可以看出二者差异很大,而如何合理地解释实测数据和文献之间差值问题,让学者们颇费心思。近十年来学界渐渐开始对文献上记载的“五十丈”提出质疑,有学者认为是《汉书》上“五十丈”的记载出现了错误,“五十丈”应为“三十丈”或“十五丈”之误③。如此,则和实测数据间的差异大体相合了。
上述的看法只是一种可能,但这种可能性其实并不大。
其一,在可以搜集到的文献记载中并不见三十丈或十五丈的字样,但从刘向的家庭背景和知识背景看,“五十丈”的记载应该并不是一种虚妄的陈述。刘向(约前77—前6年)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曾校阅群书,整理过石渠阁宫廷藏书,完全有可能阅览过秦朝的历史档案,因此其记载秦始皇帝陵高度的尺寸当有所依。
其二,司马迁(前145—前86年)所著《史记》的成书年代上距秦亡较短,秦朝亡于公元前206年,其间大约有百年左右的时间差。司马迁父子两代均任太史令,在查看历史档案资料方面拥有其他人无法比拟的机会和条件;与此同时,司马迁又勤于出外访古问今,足迹遍及全国,他在《秦始皇本纪》上对陵墓本身有着较为详尽的记载,但唯独不见关于陵墓封土高度的描述。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司马迁已经看到档案材料上“五十丈”的字样,但与其实际考察结果大相径庭,故下文慎之又慎的他只好弃置不载,也有可能是,传统以来关于帝陵本身的记载或避讳或保密或因其他原因,总之是少之又少,司马迁也不例外,这一规律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文帝霸陵等诸陵不见具体尺寸的记述中能看出。
其三,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将“五十丈”当作“十五丈”或“三十丈”理解,尤其是当作“三十丈”的认识,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① 许多汉代考古发现表明,秦汉尺值合23.2厘米。最近陕西榆林出土了一把汉代骨尺,长23厘米。
②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③ 王学理先生在《秦始皇陵研究》中认为“三十丈”,刘占成先生在《秦始皇帝陵究竟有多高?》中认为是“十五丈”。
二、关于封土高度的测点问题
对于实测数值的差异问题,多数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各自测点的不同所致。诚然由于测点不同,在秦始皇帝陵园的地貌环境下,所测出来的封土高度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勘测秦始皇帝陵封土高度,测点位置选择至关重要。
秦始皇帝陵园位于骊山北麓的冲积扇上,地表南高北低,东阜西卑,南北高差甚大。陵园外城南北垣间相差近80米(外城南垣海拔521米,外城北垣海拔443米);东西高差19米(外城东门海拔498米,外城西门海拔479米),看似平整的陵园东西外城间竟然也有近20米的高差。现封土东西边缘的高差为4米(东边缘海拔492米,西边缘海拔488米);封土南北边缘高差19米(南边缘海拔为502米,北边缘海拔为483米)。陵北的平台与外城北垣间的高差达37米(陵北平台海拔480米,外城北垣海拔443米)。
陵园南高北低,相差较大,测定陵墓封土的高度若从南侧选择测点的话,所测出的数据要小得多。从现在内城南门地表测量,封土相对高度仅21.6米;而从北垣处测量,相对高度则较大,外城北垣处为87米,内城北门处77米。
在地表环境高差如此之大的条件下,勘测陵墓本身的高度,测量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合理的测点位置却并不容易确定。刘占成认为测点应当选择在封土边缘的地平面,若将测点选在封土北侧,封土现高35.5米;文献上记载的高度若为“十五丈”,尺值按27.65厘米计算,陵原高41.475米。这样,现高与文献记载间仅有6米的差距,表面上看这确乎是一个能让人接受的说法。王学理认为文献上“五十丈”最有可能是“三十丈”传抄致误的结果,若此,尺值按23.2厘米计算,三十丈合69.6米,测点选在封土的西北基,从航测地图上计算,现封土的高度为51.668米(封土顶部海拔532.468米,封土西北角海拔480.8米)①,由此推算出两千年间封土降低了近18米。
我们认为,在选择测点位置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陵园范围南高北低悬殊较大的地理环境,倘若测点距陵墓本身太远,尤其是将测点放在外城垣的北墙上,相应的提高陵墓的高度,此种方法可能既与今人的思维不和,恐也与古人的认识不同。若将测点选择在现陵墓的边缘,就会忽略两千年来陵墓封土本身不断缩小的现象,也失之严谨。其次,在测量过程中,既要测定现地表与陵墓的相对高度,亦要测定秦代地表与现陵墓的相对高度,即要将两千年来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封土高度降低的因素考虑进去。但确定测点位置仅有上述的考虑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对秦始皇帝陵的陵寝制度要有所了解,比如陵园的方向、地宫的大体形式、封土的建造过程等,相关的历史背景亦不可或缺。
近几年我们在秦陵进行考古勘探时,于内外城之间的东西两侧各发现一组规模壮观的三出阙,这是国内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三出阙,它一方面见证了第一个统一帝国的辉煌,另一方面又蕴涵了陵园以东向为其主方向的设计意图。三出阙东西两侧的内外城门规模相同、大小相近,城门南北长均为77米左右,东西宽23米左右。而内外城的南北两侧迄今尚未发现三出阙,尤其是北外城垣的中部竟然没有发现外城北门的迹象,或者这里根本上就不存在原来认为存在的外城北门;内外城的南门尺寸和东西门相比要小些,东西长度为68米,南北宽度为23米。由此看来,东西门的作用和地位要高于南北门②。
我们以为,以陵园东西门附近的秦代地面为测点,测量封土的高度可能要合理些。这是因为,东西门礼制方面的重要性相对大于南北门,考古勘探发现内外城东西门之间的司马道由于人为的作用被做成相对水平状,城门之间的北侧有明显的人为垫土增高使之与南侧持平的现象,因此内外城门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而南北城门则不具备条件使之水平。
经过对内城之内秦代地表的勘探,在陵墓封土四周90米之外各选一个点,其中封土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正中之处的秦代地表分别在现地表2.4、2、4.4、2.7米之下,四个点现今海拔高程分别为494.7、484.5、502.9、480.2米,现秦陵封土的海拔高度为531.6米,那么从此东、西、南、北四个点看,秦代地表分别与陵封土之间的高差为39.5、49.1、33.1、54.1米,其中的东、西两点基本上在内城东西门基址上,也就是说站在内城东门址现地面观察,封土高37.1米,站在西门地面观察,封土高52.6米。封土最高处的观察点在陵北,高51.4米,此点在封土北世界文化遗产石碑处,临马公路一线为陵寝建筑遗址,若站在临马公路观察,从此处测量封土高54米。秦陵封土的高度我们采取从陵东、南、西、北四侧的内外城门处观察,从各测点所测的封土高度如(表5—3)。
以内城东西门为测点,秦始皇帝陵封土距现代地表的高度分别为37.1、45.1米,距秦代地表高度分别为39.5、49.1米;以外城东西门为测点,陵墓封土距现地表的高度分别为33.6、52.6米,距秦代地表高度分别为39.5、53.1米。即便如此,在我们认为合理的测点测量,所测量的封土高度和文献记载“五十丈”合116米之间仍有大的差异,困惑也就由此而来。
① 各种版本的秦始皇帝陵地区同一地点的海拔高度并不一致,我们选取的秦陵封土高度为1999年陕西省测绘局测定的531.6米这一数据。
② 秦始皇陵考古队勘探资料。
三、两千年来水土流失对封土高度影响
先前的论者以为,秦亡以后,秦始皇帝陵园失去保护,自然破坏加上樵牧不禁、人为掘毁,陵墓封土发生了锐降现象。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两千年来秦陵封土本身因自然原因、客观原因降低的程度其实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
与秦始皇帝陵同处陕西关中地貌环境的西汉帝陵共11座,从表中可以看出汉陵封土测量的高程数据和文献记载间两千年来的变化其实不大(表5—4),有些封土现高甚至高于原来记载的高度,这可能是由于测量时的位置选择上与当初的定点位置有所偏差;而低于记载高度的,其降低的幅度也不大,仅两米左右①。近期考古工作者对汉景帝阳陵封土的高度作过再次测量,测点在陵园南阙门外汉代地面上,封土高度为32.129米,此数据若按尺值23.2厘米计,较之文献记载的高4.289米;若按尺值27.65厘米计,较之文献记载的低1.051米②。
从汉代帝陵封土高度降低情况我们不难得出秦始皇帝陵封土高度降低的程度应当和汉代相差无几的结论,也就是说,秦始皇帝陵封土高度两千年间并没有降低多少,依据汉陵封土降低状况,推测两千年间秦始皇帝陵封土降低的程度估计也就数米而已。而现今秦始皇帝陵封土最高的数据87米与原高度间竟相差29米,秦陵与汉陵同在关中,两千年来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差异竟如此之大,确实是令人不可思议的。
秦始皇帝陵封土两千年间到底降低了多少仅有推测是不完备的,即使如我们上述的以汉陵减低程度来推测秦陵封土降低幅度,如果没有相关的资料予以验证,总归是一件遗憾和不能令人信服的事情。
此前已经有不止一位学者对秦陵封土上部进行过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封土上是否有建筑、是否有植树迹象、是否有盗洞等,很遗憾对此没有任何发现,因而就封土本身从水土流失的角度来研究秦陵封土降低的程度是无法完成的。
秦始皇帝陵封土系夯筑而成的事实仅从现封土的断面上观察就一目了然,只不过封土上的夯层与城垣或陪葬坑内的夯层相较,要厚些、要粗疏些,前者达40—70厘米,后者仅6—8厘米。但毕竟是夯土筑就,所以其结构决定了封土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流失性,正因为如此,两千年的风霜雨雪才没有对其造成多大的破坏。
但水土流失现象毕竟是存在的。在长期的陵园建设期间,数以十万计的施工人员长期工作在陵园内,在陵园地表形成一层踩踏面,这就是秦代地面;此层之下是黑褐色垆土层。考古勘探中,我们发现在陵墓周围至东西内外城垣间、内城南垣间的现代耕土层下,有一层秦代建陵时的踩踏面;在耕土层和踩踏面之间有一层水成的堆积层,突出的特点是土层质地细腻,其内的五花土成细小碎粒状,明显地有别于夯土层和原始土层。水成堆积层的分布视与陵墓远近不同而薄厚不一,其中内城东门附近秦代地面距现代地表为2.4米,水成堆积层厚1.2米;封土西南角水成堆积层厚0.6米,这层土即因水土流失从封土上剥蚀而来的,除北侧不详外,流失的封土东、西、南三侧最远不出内城垣,而且堆积的厚度也不大。这一现象表明水土流失并没有对秦始皇帝陵封土的高度降低造成多大影响。
① 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 汉景帝阳陵封土的相关数据承焦南峰先生告知。
四、关于封土设计高度与实际建造高度问题
既然我们无法否认历史文献中陵高“五十丈”的记载,但现代测量的数据又与之不合,历年来的风雨剥蚀的影响也不会太大,那么究竟是何因所致呢?我们认为,陵墓封土工程并未最终完工,其直接原因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文献记录的高度可能是封土的设计高度。
《续汉书》有“天子葬……司空择土造穿……司空将校复土”的记述,说明秦汉时期帝王陵墓的建造是先从地宫开始。地宫又称“方中”,是最早动工的陵园建设项目,当地宫开挖到设计程度后,便要修建“明中”或“玄宫”一类的正藏系统,这一系统无外乎是由“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诸部分构成的,“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上周于椁”。①
地宫建成之后,为防止因温度、湿度的变化和雨水浸泡而可能导致圹壁坍塌毁坏,一般即用木炭、沙石、青膏泥、夯土逐层将墓圹封堵至地面。方中封存后,地面和玄宫之间的交通由羡道解决,《史记·秦始皇本纪》上的文字记述告诉我们这样的信息②,一是地宫的羡道上设立有三道门,二是这三道门是秦始皇下葬时玄宫与地面唯一的通道。当墓主人谢世之后从主羡道进入地宫入葬,一切仪式完毕后,封堵羡道,然后夯筑地面以上的封土即“方上”,直至达到设计高度即告竣工。文献中并不鲜见的“复土将军”、“复土校尉”之职主要是负责地面以上“方上”封土的建造。两汉文献上有明确记载的“复土将军”、“复土校尉”并不是很多,但他们多数是皇帝或者皇后死后任命的,如汉文帝死后任命的复土将军郎中令张武,汉平帝时复土将军左咸、复土校尉冯逡,哀帝死后的复土校尉萧由,文母太后死时复土校尉原涉,光武帝死后率领将校复土的司空鲂、复土校尉樊倏等七位。③文献上虽然只有上述几位,但我们推测,每位皇帝、皇后死后均设有复土将军及其属官复土校尉,专事负责封土的建设。秦汉皇帝地宫结构方面的相似性决定了其从下葬到复土过程的基本一致性,因而少府章邯在秦始皇帝陵园施工最后阶段的任务就是复土,其职责类似于汉代的复土将军,即建造地面以上的封土。
秦始皇帝陵园最后的工程是下葬秦始皇和复土丽山以成封土。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死于河北沙丘;九月秦二世即位,葬始皇于丽山园;十月(二世元年,秦以十月为岁首),复土丽山,所用工匠由阿房宫建设者和陵园建设者两部分70余万人组成。公元前209年四月二世东巡返回咸阳,从秦陵复土现场分出部分建设者恢复阿房宫建设,继续从事秦陵复土人员的数量估计有大约30万人。
秦二世二年冬,周章所率领的起义军进攻到距陵墓6公里的戏水时,秦帝国已来不及从其他地方抽调军队应战,负责复土的少府章邯奏请二世将封土建设者武装起来,仓促中大量的修陵人被悉数赶往前线,并出关东进。第二年当章邯率部投降项羽时共有20万人左右。从此点看,加上战争中的减员,最初被武装的修陵人当在30万左右。也就是说,除去参加修建阿房宫的人员,在最后阶段还有30万人从事陵墓的复土工程。这样算来,秦始皇陵最后阶段的工程前后施工共计13个月,若以70万人计,则前后施工时间约为10个多月。
这样看来,秦始皇帝陵的封土工程因受秦末农民起义的影响,并没有最后完工。文献上“坟高五十丈”应是一个设计高度,而我们目前测量的高度应是接近于实际的建造高度。
① 《礼记·檀弓上》。
② 从《史记·秦始皇本纪》“闭中羡,下外羡门”的记载看,应当还有内羡门,所以主羡道上共有三道门。
③ 参见《汉书》、《后汉书》相关篇章。
秦始皇陵园考古研究/段清波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秦始皇陵园考古研究/段清波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