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八章 秦始皇帝陵园三出阙及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段清波


  阙是古代中国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之一。阙制中最高等级的三出阙一般耸立在帝王居住的宫廷大门前面,是天下独尊的标志性建筑。在先秦,阙、观之间有着位置、功能、形状诸方面清晰的分野。在秦始皇帝陵墓封土东西两侧的内外城门之间,分别有一组南北互峙、独立对称的三出阙建筑,这是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三出阙实例。本章在中国古代的阙制演变探讨的基础上,对秦始皇陵园三出阙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节 秦始皇帝陵园的三出阙
  秦始皇帝陵园发现的两组独立三出阙,分别位于东西内外城门之间,它们独立于门而耸立在东、西内城门前,山三出阙和城门一起构成陵园最富地标性意义的建筑群体。
  一、内外城的城门建筑
  秦始皇帝陵园的东西内外城门位于陵墓封土的东西两侧内外城垣上,四座城门规模相当,建筑结构相同,建筑形式略有差异。四座城门分别建筑在规模恢宏的大型夯土基础上,夯土基础南北长约77米,东西宽约23米,城门的夯土台基南北两端均与8米宽的内外城垣基础连接,夯土基础上发现大量的被焚烧过的建筑遗迹。除了门址通道的夯土基础外,四座城门的南北两侧约20米处之外,均发现东西向的夯土台,夯土台长宽均约8米,与城墙直角相连,夯土台上发现被焚烧过的建筑遗迹。
  内外城东门应为三条通道的建筑,位于大型夯土台基中部的通道当为御道,宽约20米,御道与两侧的门道以夯土台相间。内外城西门门道数量可能和内外城东门不同,为两条,并且结构也不相同,内城西门夯土基础的东侧中部有两处内凹的凹槽,分别宽6米、4.4米,它们间距14.4米,凹槽内有建筑遗迹,两处凹槽间有石散水,两处凹槽应当是两条门道。(图8—1)
  二、内外城之间的三出阙建筑
  秦始皇帝陵园东西内外城门之间发现两组独立于门的三出阙,而在内外城之间南侧没有发现同类建筑遗址。
  在东西内外城门之间的中部,分别发现的三出阙遗址,两两相对,规模相当,结构一致。残留的夯土基础呈凸字形,东侧内外城间三出阙的北阙,南北长46米、东西宽4.6—14.6米;南阙位于与北侧三出阙夯土台隔司马道相对,与北侧夯土台的形制及结构大体一致,建筑基础平面呈“凸”字形,南北全长46.9米、宽3.2—15.3米。
  西侧内外城门之间也发现一组三出阙。在内、外城西门之间的封闭区域内,南北相对的三出阙位于司马道中部的南北两侧,东距内城城垣90米,西距外城城垣85米,呈南北对称的阙台夯基,南、北主阙之间相距29米。司马道北侧的三出阙布局与南侧略同,但建筑遗存保存状况较差。
  南侧三出阙夯土基础遗存南北通长44米、宽15.5—5米。母阙台南北长29.5米、宽15.5米,第一子阙台南北长12.5米,宽8.5米,第二子阙台南北长7米、宽5米。在三出阙的遗址中部发现有一处“甲”字形夯土基础,南北长34.5米、东西宽4.5—10米,距地表深1.4米,夯土基础厚2.3米。在“甲”字形夯土基础周边宽2米的范围内,虽然也发现有夯土基础,但夯土基础的厚度不如“甲”字形基础,其夯土基础距现地表1.1米,厚度仅0.8米。在三出阙遗址范围内,发现大量的板瓦、筒瓦、红烧土、木炭等遗迹。从夯土基础的厚度变化情况分析,中部“甲”字形夯基应为三出阙建筑的主体,四周较薄的夯基部分为散水基础。(图8—2)
  秦始皇帝陵园发现的两组三出阙,形状相似,规模相当,结构相同。均由一个主阙和两个副阙构成,主副阙的基础为夯土筑建的高台形式,夯土台的外侧没有发现砌砖痕迹;围绕阙台的夯土基础,有一周夯土厚度薄于阙台基础厚度的夯土,其上应当为承接屋面雨水的散水;夯土台的上部已毁,高度和形状不清,但从三出阙夯土台周边发现大量的瓦片迹象判断,阙台顶部为瓦铺屋面的建筑形式,主副阙顶部建筑物形态是否一如汉唐阙那样的落差态势,不得而知。
  秦始皇帝陵园发现的两组独立于门的三出阙遗址,是我们研究古代阙制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资料,正如秦文化之于先秦文化和汉唐文化之间桥梁性作用一般,秦陵三出阙是我们研究古代阙制从先秦到唐宋发展演变,乃至诸多与之相关的概念演化中不可或缺的最为基础的资料,因此也构成我们研究古代阙制的出发点。



秦始皇陵园考古研究/段清波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秦始皇陵园考古研究/段清波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