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3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试论战国秦汉漆器中的镟制法

朱学文


  内容提要 结合考古资料,通过对镟制法的历史渊源、影响镟制法产生的社会因素及镟制法技术的传承发展等相关问题的探讨,表明镟制法是漆器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发展,对促进战国秦汉时期漆器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漆器 镟制法 研究
  漆器制造是我国古老而传统的一种手工业,其历史可追溯至尧舜禹时代[1]。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曾发现我国最早的漆器实物[2]。商周时期,漆器制造业不仅表现在日常用品方面,而且一些交通工具、房屋建筑也用漆来涂饰。《周礼·春官御史》:“漆车藩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分工的调整以及铁器的使用等因素,漆器的种类、制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漆器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均得到了快速发展,秦汉时期则迎来了漆器发展的鼎盛时代。
  早期漆器制造属于木器加工的范畴。战国中期,随着漆工脱离木工开始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3]。考古资料证明,在已出土的漆器中,木胎漆器占绝大多数,木胎漆器胎骨制作主要有挖制、卷制和削制三种方法。战国中晚期,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和漆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木胎漆器胎骨在传统制法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雕刻、扣器、镟制等新工艺。特别是镟制法的推广应用,对漆器胎骨的规范制作和漆器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考古资料,对镟制法的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一、镟制法的含义及其历史渊源
  漆器制造中的镟制法是在挖制基础上进一步的创造发明,类似于木器加工业中的镟木法,即采用大小适当的木头,镟出外壁和底部,再挖凿出腹腔。此法多用来制作一些较厚重的圆形容器如盘、盂、盒等,其胎骨的主体部分只用一块木块制出[4]。这种技法多用于大件器物或不规则器形,胎体厚重。通过镟制法制作漆器不仅能使器物外形匀称,而且制作起来也很方便,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使产品更加规整美观。
  1980年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蟒张乡天湖村商代晚期墓地,出土了10件漆器。其中有敛口平底木胎碗,髹黑漆,为镟木制而成,它可能是现知最早的一件车镟木胎漆碗[5]。关于这种技术的运用,学术界有不同看法。张飞龙先生认为:“到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兴起,为制胎技术向细加工和精加工的方向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其制作之精细,做工之巧妙,前所未有,制器技术日渐完美,斫木胎、镟木胎、棬木胎、雕刻及榫卯结合成型的胎体无所不有。”[6]李如森先生认为:“漆器胎骨的镟制法是汉代创造的。”[7]陈振裕先生认为:“镟制是西汉前期木胎漆器的一种新制法,西汉后期,镟制技术日臻成熟,运用也更广泛。”[8]
  从考古资料来看,商代晚期,镟制技术的确用于木胎漆器的制作,但商周时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青铜器占据主导地位,漆器制造还依附于木器加工,社会对漆器的需求量并不大,因此,木胎漆器的制作还应以传统制法为主,镟制技法应是偶尔为之。春秋时期,从《考工记》的记载来看,木器手工业的制作技术应当具有较高水平,镟木技术应当是比较常见的制作工艺,但缘于社会需求的问题镟制技法在这一时期也没有被漆器制造业普遍运用。到了战国晚期至秦汉随着漆器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对漆器产品需求的逐步增大,这种源于木器加工的镟制技术才被逐渐应用于木胎漆器的制作。特别是到了汉代,镟制技术得到发扬光大,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漆器胎骨制作技术。
  二、镟制漆器的考古发现
  战国中后期,漆器手工业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漆器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制造技术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漆器胎骨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镟制法已经被真正用于漆器胎骨的制作。就目前的考古资料看,真正谈到镟制法的资料并不是很多。主要有:青川战国中晚期墓葬出土漆器177件,占随葬品的41%。胎质多木胎,也有在木胎上贴麻布的做法,有少量的夹纻胎,制法有镟、雕、挖、卷、削等几种[9]。江陵杨家山135号秦墓出土漆器共80余件,器种有漆耳杯、盘、圆盒、椭圆盒、盂、奁、匕、梳、蓖车等,漆器均为木胎,制法主要有挖制、镟制、削制三种[10]。荆州高台秦汉墓出土漆圆盒器内挖制,器表镟制[11]。长沙市马益顺巷一号楚墓出土漆器制作方法有斫削、镟凿、雕刻等。其中,盒(M1:22),木胎,镟制[12]。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出土的漆卮整木镟制[13]。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出土漆器90余件,器型有壶、盒、盘、盂、奁、卮、匜、耳杯等,绝大部分为木胎,制法分为旋木、斫木、卷木三种[14]。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出土漆器165件,其中盒6件,木胎较厚,镟制。盂8件,圜底、圈足、镟制,大小相同。圆盘26件,镟制[15]。湖北云梦睡虎地M77出土18件漆器。器胎根据器形及不同部位的特点,采用挖、凿、削、镟、卷等技法制作而成。圆盘、圆奁及卮的底、盖部分均用镟制;奁、卮的器壁(包括盖壁)采用卷制;耳杯、枕形器采用挖、凿、削的方法制作。如:M77:2,漆厄。木胎。圆筒形。底、盖较平,镟制;器壁薄木胎,卷制。M77:1,漆圆奁。木胎。底、盖镟制,器壁用薄木片卷接成[16]。
  从上述考古资料可以看出,镟制技术一般应用于圆形漆器的盖、底部及器身的外表。战国至秦代,这种技法仅应用于个别漆器的胎骨制作,到了汉代应用更加广泛。特别自战国中晚期以后,在挖、削、卷、雕、镟、扣器等漆器制作工艺并存的时代,制作一件木胎漆器的胎骨往往是多种工艺同时进行。如:青川战国中晚期墓葬出土漆器的制法有镟、雕、挖、卷、削等。湖北云梦睡虎地M77出土,漆厄(M77:2)底、盖较平,镟制;器壁卷制、漆圆奁(M77:1)木胎。底、盖镟制,器壁卷接。荆州高台秦汉墓出土漆圆盒器内挖制,器表镟制等。由此可见,镟制法往往是用于木胎漆器局部加工的一种技法,在木胎漆器的制作过程中,可能是最初的一道工序,属于粗加工阶段,仅镟出器物的外形,在此之后才运用、挖制、削制、雕刻等技法进行细加工。
  三、镟制法推广应用的社会因素
  对于漆器制造业来说,一种新工艺的创新应用,必然有一个孕育、发展、成熟的过程,同时,也必然有影响其诞生、推广、应用的诸多社会因素。前文已经提到,最早的镟制漆器发现于商代,但这种工艺真正被用于漆器胎骨制作却始于战国中晚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经营漆园、发展漆器制造业的商业价值巨大。早在西周时期,国家就认识到经营漆林的重要性,并通过税收调控的办法来发展漆林经济。如:《周礼·地官司徒·载师》:“载师掌任土之法,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甸、县皆无过十二。唯漆林之征,二十而五。以时征其赋。”战国时期出现了经营漆业的商人。如:《史记·货殖列传》:“白圭,周人也……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汉代已出现了千亩漆园。如:《史记·货殖列传》:“山东多鱼、盐、漆、丝……陈夏漆千亩”。而且随着漆器产品质量的提高,漆器的价值也越来越昂贵。如:《汉书·禹贡》:“臣禹尝从之东宫,见赐杯案尽文画金银饰,非当所以赐食臣下也”。《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银口黄耳,中者野王紵器,金错蜀杯,夫一文杯而十铜杯”。《后汉书·樊宏传》:“种梓植漆欲作器物,时人嗤之。积以岁两,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货至巨万。”漆器产品的商业价值有效促进激了漆器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也有效刺激了漆器制作工艺的创新发展。
  2.随着漆器开始逐渐取代青铜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品,社会对漆器的需求量开始递增。这种需求仅从战国秦汉时期墓葬中出土的漆器数量就可说明这一问题。如:青川战国中晚期墓葬出土漆器177件,占随葬品的41%;1975年至1976年江陵雨台山清理的558座墓中,有224墓出有漆木器,种类有二十余种,数量达854件[17];1978年在湖北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漆木生活用具110件[18];1981年至1989年,在湖北江陵县九店墓地群中,出土漆木器760件[19];江陵杨家山135号秦墓出土漆器共80余件等。由此可见,社会对漆器需求量之大。这种需求促使国家通过拓展生漆产地、加强漆园经营管理、扩大漆器手工业生产规模等办法来适应社会发展。但仅有上述措施显然是不够的,技术创新才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为提高生产效率,满足社会需求,镟制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漆器制作工艺逐渐被推广应用,也就是很自然的现象了。
  3.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冶铁业技术的提高,为漆器制胎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镟制技术一般应用于厚木胎漆器,且器型较大,铁器具具有质地坚硬、刃部锋利的属性,为镟制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必要条件。
  4.随着社会的分工,手工业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行业,制作工序越来越细,产品质量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秦统一后,对手工业产品的制作规范以法律的形式做了相应的规定。《工律》:“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夹(狭)亦必等。……为计,不同程者毋同其出”。《效律》:“殳、戟、弩,*(上髟中大下水)*(左氵右丹)相易殹(也),勿以为赢、不备,以职(识)耳不当之律论之。……器职耳不当籍者,大者赀官啬夫一盾,小者除。”汉承秦制,从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出8件漆盂来看,圜底、圈足、镟制,器型大小相同。可见,手工业产品制作已趋于标准化、规范化。就木胎漆器制作而言,传统的挖制、削制、卷制技法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为了规范木胎漆器胎骨制作,镟制法是最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法。
  5.战国至秦汉时期,虽然木胎漆器的胎骨逐渐由厚拙变为轻薄,但这只是一个总的趋势,厚木胎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漆器的盖、底等部位胎骨较厚。战国中期之前,这些厚木胎漆器用削制的方法基本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战国晚期以后,随着漆器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漆器产品的成批量生产,用削制的办法制作厚木胎漆器显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厚木胎漆器的制作,必须进行技术改进,工艺创新。在此情况下,镟制技术的产生、应用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此可见,漆器制作中的镟制法是受当时诸多社会因素所致的产物。巨大的商业价值为漆器制作工艺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社会对漆器的大量需求是影响镟制法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铁器的广泛使用为镟制法的运用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漆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规范化生产是导致镟制法产生的必然因素。
  四、镟制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战国时期,木胎漆器的制作开始有了镟制法,到了汉代,这种制作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被广泛推广应用。但这种技法如何操作,战国秦汉时期的文献并无明确记载。倒是元明时期的相关文献有这样的记载。《辍耕录》:“凡造碗盘盂之属,其胎骨则梓人以脆松劈成薄片,于镟床上胶粘而成,名曰‘卷素’。髹工买来刀刳胶缝,干漆平正。”《髹饰录图说》:“天运,即镟床。有余不足,损之补之。扬注:其状园而循环不辍,令椀、盒、盆、盂,正圆无苦窳,故以天名焉。”上述两处史料均提到镟床。由此可见,元明时期,漆器制造虽然被瓷器所取代,但在漆器制造工艺中,镟制法依然得到传承,并发展为镟床。但此时这种通过镟床来实现木胎漆器的制造技术,并不能再现战国秦汉时期的镟制法,同时相关文献也没有说明镟制法的技术流程。
  宋兆麟先生在沪沽湖么些人村寨和凉山喜德县看到的凉山彝族的漆器制作工艺,可窥见战国秦汉时期镟制漆器的制作方法。凉山彝族有关镟制漆器制作工艺是:镟制前夕,将木胎从土中挖出来,用锛子把它加工成所需要制作的漆器雏形。木胎上下必留一个木心,供上镟床时钉在轴上,等镟毕再把木心砍掉。操作时,两位年轻人坐在坐板上,一前一后,两人以左右脚分别踏住下边的两根踏板,一上一下的踏动,使轮带转动,从而带动转轴滚动,木胎也随着镟转,上述二人实际是管动力系统,把镟床发动起来。另有一人坐在木架前面,面向转轴右侧,手握镟刀,利用木轴旋转的惯性,将镟刀刃部放在欲加工的木胎上,不断修镟木胎,直到成型为止。镟床所用的刀具,有各种形式,有的漩平,有的镟沟,有的钻孔,有的磨平,但皆安有70厘米长的木柄,便于操作。镟制时,没有图纸,仅凭漆工的经验,模仿传统漆器,照样画葫芦[20]。
  彝族漆器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秦汉时期“髹漆工艺”就传入凉山。传统的彝族漆器生产工具极为简单,全部工序是脚踏手旋,木胎制作工具主要有扁钩形双刃挖刀和锲形铁刀两种,扁钩形双刃挖刀在制作木胎时左刃旋制木胎外部轮廓,右刃旋剜内腔[21]。从凉山彝族的漆器制作工艺来看,这种木胎漆器的镟制法非常原始,有可能是对古代镟制漆器制作工艺的传承。从地理位置来看,凉山地区属古巴蜀的地域,自古以来,就有生产漆器的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是生漆的主要产地和漆器手工业制造较为发达的地区。《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地盛产“丹、漆”,《华阳国志·蜀志》:“蜀有漆、麻之饶”。《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旌羽……待商而通。”值得注意的是,青川战国中晚期墓葬中出土的漆器就有镟制工艺。
  综上可知,镟制技术是源于木器加工的一种制作技术,早在商代晚期就被运用于木胎漆器的制作,两汉时期被广泛应用,该技术的产生发展、推广应用与当时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镟制漆器一般由整木制作而成,仅适用盒、奁、盘等圆形器型的外表或漆器的盖、底等部位。通过这种技术制作漆器不但省工、省料、器型规整,而且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解决了器形较大漆器的制作需要。这种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满足社会对漆器产品的大量需求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有力推动了漆器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对漆器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在秦代手工业生产趋于标准化的情况下,镟制技术的应用可谓迎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到了汉代,漆器产品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趋于艺术品、奢侈品方面发展,社会对漆器的制作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镟制技术被应用于木胎漆器制作,对提升漆器产品的规范化生产具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汉以后,虽然漆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被瓷器所取代,但镟制技术依然得到传承发展。总之,镟制法是漆器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技术,通过对这种技术的应用发展和传承演变等相关问题的探究,对研究战国秦汉时期漆器制造业的发展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 释
  [1] 《韩非子·十过篇》。
  [2] 《余姚河姆渡村发现距今七千年的原始社会遗址》,《光明日报》1978年5月19日第三版。
  [3] 刘士莪:《商周时期的漆器》,《中国生漆》1985年第3期,第27页。
  [4] 郭立新:《中国古代髹漆工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53页。
  [5] a.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河南省罗山县文化馆:《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第181页。b.王琥:《漆艺概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
  [6] 张飞龙:《中国生漆》,《中国古代漆器制胎技术》2008年第1期,第6页。
  [7] 李如森:《战国秦汉漆器综述》,《史学集刊》1987年第4期,第72页。
  [8] 陈振裕:《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第345、355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9] 四川省博物馆、青川县文化馆:《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2年第1期,第8页。
  [10]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杨家山135号秦墓》,《文物》1993年第8期,第5~6页。
  [11] 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第154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
  [12]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马益顺巷一号楚墓》,《考古》2003年第4期,第62页。
  [13]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第100页。
  [1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0期,第33页。
  [1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第466~469页。
  [1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睡虎地M77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第4期,第33页。
  [17]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5期,第397页。
  [18]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第85页。
  [1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江陵县九店东周墓发掘纪要》,《考古》1995年第7期,第602、604页。
  [20] 宋兆麟:《凉山彝族的漆器制作工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6年第1期,第111~112页。
  [21] 马山:《浅析凉山少数民族工艺——彝族漆器传承与创新》,《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45~46页。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