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汉帝陵外藏系统(从葬坑)的性质问题

赵化成


  赵化成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教授
  内容提要 近年来,由于秦始皇陵、汉景帝阳陵较大规模的钻探和发掘,人们对秦汉帝陵庞大的外藏系统(从葬坑)有了更多的了解,于是一些学者结合新的考古发现,提出了秦汉帝陵外藏系统模拟或象征着“百官官署”机构的新观点。笔者从秦始皇陵、汉景帝阳陵从葬坑的葬埋内涵、出土印章封泥的分析入手,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认为这种观点不能成立。秦汉帝陵外藏系统尽管规模庞大、数量众多、内涵丰富,但不外乎是供皇帝死后的衣、食、用、行这些内容而已,而与“百官官署”机构本身的设置并无关系。
  关键词 秦始皇陵 汉景帝阳陵 外藏系统 从葬坑 百官官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俞伟超先生在其著名的《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形制分析》一文中,首次将汉代诸侯王、列侯墓葬形制区分为正藏与外藏(椁)两大系统,并考察了外藏(椁)制度的渊源及其形态[1]。其后,许多学者先后撰文进一步对外藏(椁)的源流、外藏(椁)的内涵、外藏(椁)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2]。近年来,由于秦始皇陵、汉景帝阳陵较大规模的钻探和发掘,人们对秦汉帝陵庞大的外藏系统(从葬坑)有了更多的了解,于是一些学者结合新的考古发现提出秦汉帝陵外藏系统(从葬坑)[3]模拟或象征着“百官官署”机构。有关秦汉帝陵外藏系统性质的这一创新观点,不仅颠覆了外藏(椁)系统内涵与性质的传统认识,而且牵扯到秦汉帝陵陵园布局结构乃至帝陵营建思想这样的重大学术问题,故不可谓不重要。为此,笔者不揣浅陋,也想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
  注释
  [1]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形制分析》,原载《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后收入作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2]a.李如森:《汉代外藏椁的起源与演变》,《考古》1997年第12期。b.刘振东:《中国古代陵墓中的外藏椁——汉代王侯墓制研究之二》,《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4期。
  [3]关于外藏系统的一般名称,有“陪葬坑”、“从葬坑”的不同称谓,本文一律使用“从葬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