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小型秦墓木棺尺寸与葬式的关系/一
陈洪
——以凤翔西村、凤翔西沟道、咸阳塔儿坡墓地为例
一、小型秦墓的木棺
进入正题前首先应明确小型墓的概念。笔者曾撰文讨论秦墓分类及与其相关的秦国社会等级阶层的划分标准,[1]按照这一标准,小型秦墓是指没有青铜礼(容)器随葬,墓底面积在6平方米以下,只出仿铜陶礼器以及日用陶器,葬具为单棺单椁、仅有单棺以及棺椁俱无的墓葬。
商周以来,中原地区一直盛行便于安放多重棺椁的竖穴土坑墓。召集亲朋到远离居住区的地方选址、挖墓坑,并将死者的棺椁安放在墓穴里,这对于平民家庭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很多人工劳力合作才能完成。战国中期以后,关中地区出现洞室墓并有逐渐取代竖穴土坑墓的趋势。就笔者搜集资料所见,关中地区的小型洞室墓几乎均为单棺,无棺的极少。比如在塔儿坡墓地,277座洞室墓除2座无棺外,余皆单棺,其他墓地情况亦如此。陇山地区的宁夏固原县杨郎[2]和彭堡县于家庄[3]等地发掘的西戎文化墓地,数十座小型墓葬多为洞室墓,且均不见有木棺之类的葬具。看来,有葬具木棺可以说是关中地区洞室墓的特色。洞室墓在关中地区的流行,当然也与黄土的直立性适合横向挖洞有关。
曾有学者研究东周时期关中小型秦墓棺椁的发展演变,认为其趋势是由多重木质棺椁套合结构逐渐向单棺过渡,即由复杂趋向简单。[4]笔者以为,上述演变也许与墓葬形制的变化有关。秦墓进入变革期后,诸多丧葬要素均发生了变化,小型秦墓墓葬形制由竖穴土坑变为洞室,椁由有到无,葬式也由屈肢变为直肢,而其中唯一没有变化的便是葬具木棺。
注释
[1]陈洪、秦仙梅:《从考古资料看秦人社会的等级结构》,《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9年第2期。
[2]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杨郎青铜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
[3]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彭堡于家庄墓地》,《考古学报》1995年第1期。
[4]田亚岐、赵士祯:《东周时期关中地区国人秦墓棺椁的演变》,《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4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