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俑修复技术探索总结/一

容波 刘江卫 郑宁等


  容 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副研究馆员
  刘江卫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馆员
  郑 宁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馆员
  王春燕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馆员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秦俑的主要病害现状,从秦俑现场出土保护、提取、室内清理、脱盐、彩绘加固以及粘接修复等方面,论述了秦俑修复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步骤和方法,并对其保存环境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建议,对深入探索秦俑修复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秦俑 修复 技术
  一、引言
  1974年春季,一个偶然的契机,在西安市临潼东郊发现了秦代兵马俑,考古工作者随后进行了全面的发掘,揭开了这支沉睡于地下两千多年帝国军团的神秘面纱。秦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自信挺拔的将军俑、机敏灵巧的跪射俑、严正以待的立射俑、足登战靴的铠甲武士俑等。秦俑整体色彩艳丽,采用了红、白、绿、紫、黑等色彩;陶马、战车纹饰线条流畅、图案丰富、绘工精湛,表现了当时高超的绘画技艺。作为秦代的艺术珍品,又是秦始皇帝陵园重要组成部分,秦俑为研究秦代服饰、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1]。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自1974年发现,就一直进行着秦俑保护修复。三十多年来,随着国内外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发展,秦俑保护修复技术也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水平,目前已经完成秦俑修复近两千件。
  注释
  [1]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