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耕播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兵马俑研究/秦俑带钩浅述

刘占成


  按语:该文发表在《文博》1985年第6期。秦兵马俑每件兵俑都腰束革带,有带必有钩。面对各式各样的带钩,作者受到王仁湘先生《古代带钩用途考实》论文的启发,便努力搜集秦俑带钩资料进行研究。记得小孩住院医病,作为父亲,陪护期间,我把秦俑带钩资料拓片、图纸等带到病房进行梳理比较,最终完成了这篇论文的写作。遗憾的是时间久远,有关拓本、图片在文中不能一一补齐,还望读者多多谅解。文中主要是对秦俑带钩进行了分类,探讨了带钩的用途和带扣的产生,为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带钩是钩系束于腰间革带的连接物。古时有用布或丝做之大带,也有用皮做之革带。本文根据已发表的简报及图录①,试对秦俑带钩分类及相关的其他问题作初步研究。错误疏漏,希望读者指正。
  秦俑带钩分类
  带钩,据《汉书·匈奴传》:“犀毗”下颜师古注:“犀毗,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曰‘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史书也称“胥纰”“私锴”“斯比”②等等。显然,这些称谓谐声为胡音,说明带钩最初是使用于“胡服”的。在中原和南方地区“带钩的出现,则可能早到春秋初年。”③到了秦代,带钩的使用更加广泛,秦俑身上多种多样的带钩,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秦俑腰间均束有带,只是甲俑的束带因外套铠甲而被遮盖。带的长、宽、厚度稍有差别(表一),少数带上还有简单的花纹图饰。革带或有钩,或无钩。根据带钩形状和内容,初步可归纳为六型。现分述如下:
  Ⅰ型:以动物为题材的带钩,可分四式:
  a式:鱼形带钩3件。标本K1④(10墙前)第66号俑,两带头相交于腰间,带钩钩柄酷似鱼形,鱼头向右,长3厘米、高1厘米,尾部为钩头,从左侧革带带孔中钩出。(图一)标本C6⑤第14号俑⑥,带头叠于腰部,带钩钩柄端为分叉鱼尾形,鱼尾宽1.8厘米、长1厘米,钩头不甚明显。标本K2(10墙前)第136号俑,带钩钩柄为大头鱼,鱼头向右,长3.5厘米、宽1.3厘米,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
  b式:鸟形带钩2件。标本K1(3墙前)第18号俑,带钩钩柄为鸟状,像是一只大雁,伸长颈作飞翔状,鸟身还有羽毛雕饰。钩头方向代表头颈,颈后体尾部长2.8厘米、宽3.2厘米,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图二、十一)标本K2(G9前)第127号俑,带钩钩柄为飞鸟形,形体较小,两翅微展,翅宽,尾长约0.2厘米,尾部稍残,不见钩头。
  c式:鸭形带钩1件,标本K1(1墙前)第4号俑,带钩整体似一鸭形,钩头像鸭嘴,钩柄似鸭胸,中间为长细颈,胸宽约1.2厘米,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
  d式:蝌蚪形带钩1件。标本K1(4墙前)第27号俑,带钩钩柄似一水中蝌蚪,椭圆体,细小尾,头向右,长1.9厘米,尾部为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图三、十二)
  Ⅱ型:以生产工具为题材的带钩,可分五式:
  a式:铁锹形带钩1件。标本K1(7墙前)第46号俑,带钩钩柄端似关中地区的小形铁锹板,板长1.7厘米、宽2.3厘米,钩头呈鸭嘴形,从左侧带孔中钩出。(图四)
  b式:斧形带钩1件。标本G6第22号俑,带钩钩柄为斜刃斧形,斧头高3.1厘米,宽1.2厘米,刃部向下,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图五、十三)
  c式:锄形带钩1件。标本K2(10墙前)129号俑,带钩整体像一把锄头,钩柄为圆棍形,较粗,头为锄形,锄刃宽0.9厘米,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图十四)
  d式:铲形带钩1件。标本G8第29号俑,带钩柄端为铲形,铲首长1.5厘米、宽2.2厘米,平刃,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
  e式:棒形带钩1件。标本G6第9号俑,带钩钩柄为一长棒形,棒长9厘米。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图六、十五)
  Ⅲ型:以军事题材做成的带钩,可分为二式:
  a式:武卒奋刺形带钩1件。标本K2(6墙前)第110号俑,带钩钩柄为一武卒持长兵前刺形,军卒身高3.3厘米,身体前倾,左腿前拱,右腿后绷,异常生动。钩头似蛇头,从左钩带孔中钩出。(图七、十六)
  b式:箭翼形带钩1件。标本K3(10墙前)第207号俑,带钩钩柄为箭翼形,羽宽1厘米。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
  Ⅳ型:以生活用具为题材的带钩,可分为三式:
  a式:瓢形带钩1件。标本K3(G7前)第184号俑,带钩钩柄端似扣于带上的一个小瓢,瓢最大径2.1厘米。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
  b式:瓶形带钩1件。标本G6第20号俑带钩钩柄为一花瓶形,瓶口向左,瓶高6厘米、底宽2厘米、腹宽2.8厘米。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图八)
  c式:勺形带钩1件。标本G8第1号俑,带钩钩柄端似一反扣于带上的小勺,但形状不大明显。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
  Ⅴ型:以乐器为题材的带钩,可分为二式:
  a式:琵琶形带钩1件。标本K3(G12前)第210号俑,带钩钩柄像琵琶,细颈,末端成圆弧扁体形,宽1.3厘米,面上有两条阴刻线。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
  b式:琴形带钩1件。标本K3(G9前)第197号俑,带钩钩作琴形,写实生动,精巧美观,琴高5厘米,下部径1.6厘米,中部有挂弦旋钮。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图九)
  Ⅵ型:其他形式的带钩,可分为四式:
  a式:蟠曲纹带钩1件。标本G8第12号俑,带钩钩柄端为蟠曲纹饰,像是两只爬虫蟠曲卷尾。纹式长5.2厘米、宽2厘米。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图十)
  b式:十字形钩1件。标本G6第27号俑,带钩钩柄为十字形,同Ⅱ型b式斧形带钩相似,但上部安装出头,下部无斜刃。钩头从左侧带孔中钩出。
  c式:凸圆柄形带钩1件。标本G2第3号俑,带钩钩柄端为凸圆形状,径约2.4厘米,上部柄极细,钩头似蛇头,从左侧孔中钩出。
  d式:铆钉形带钩1件。标本K3第196号俑,从严格意义上讲,此俑革带带头的系结物不是带钩,而类似“带扣”。在左带头一端一字形有三个圆铆钉,径1.9厘米。革带右端并无所嵌带钩。
  以上所述六大型,基本上概括了已出土兵俑革带带钩的全部内容。但每种式样,只能是相同形式的标本,它们分别代表着若干件秦俑身上的带钩。造型逼真的秦俑带钩,不但表现了秦代劳动人民精湛的雕塑艺术手法,也体现了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写实主义风格。
  秦带钩的质料、用途和带扣的产生
  古代带钩,就质料言,多见金、玉、铜、铁几种。秦俑带钩的质地一律是陶质。关于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实用带钩质料,我们需借助于文献资料和其他考古材料进行参证、比较,才能确定。
  《史记》《汉书》《战国策》等文献中有“黄金师比”的记载,古人称铜为金,可知黄金师比即指铜带钩而言。处于青铜时代的秦人革带用钩,应当是用青铜铸制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参证关中秦墓的考古材料加以说明。陕西凤翔高庄春秋晚期秦墓出土的带钩、襟钩26件,除M10:43为金襟钩,M10:21为玉襟钩者外,其余全为青铜质,钩头有鸭嘴形、鸟形和兽首形,体有棒形、扁条形、竹节形、琵琶形、簸形、企鹅形、怪兽形、铲形、匙形等。⑦咸阳市黄家沟战国秦墓中出土青铜带钩25件,形式多样,钩作鸭嘴形,身有琵琶形、竹节形、蜜蜂形、蜻蜓形和勺形等。⑧凤翔高庄战国晚期的秦墓中出土青铜带钩3件。⑨在四川的青川战国秦人墓也发现青铜带钩8件。⑩这些都表明,秦人在实际生活中很早就使用青铜质带钩。我们在秦陵兵马俑三号坑中还发现了1件“S”形的素面鸭嘴铜钩车马饰件,通长5.9厘米(11),钩头的形制同Ⅰ型c式相似,一号俑坑T19G10也出土1件,造型、大小完全相同。在秦陵东侧上焦村秦墓清理出土的3件鸭嘴形带钩(12),也均为青铜铸制。一件长2.9厘米,一件长3.6厘米,一件长2.5厘米。这三件带钩,或许是作为随葬冥器,或许是连接衣服前襟的小襟钩,也可能是剑带之钩,因而均甚短小。其中有一件钩柄形式同秦俑Ⅴ型a式很相似。由此看来,秦俑带钩的式样的确是有实物依据的。
  关于带钩的用途,王仁湘同志通过对古代带钩的翔实研究,分为革带用钩、佩器用钩、佩物用钩、佩饰用钩四种,并把革带用钩的具体使用方法又分为单钩法、并钩法、环钩法三种(13)。根据秦俑带钩的实际情况分析,本文所述秦带钩均为革带用钩,使用方法为“单钩法”,即将带钩钩柄纽嵌入革带的一端(秦俑绝大部分为右手端,钩柄在左手端目前仅见一例,即K2第108号俑),钩头向外,钩挂后,钩头从左手端的革带穿孔中钩出。这是秦俑带钩的普遍使用方法。事实上,和较宽的绅带相比,皮质革带较硬,两端也不便直接打结,故用带钩钩挂。延笃《国策》注云:“胡革带钩为师比,盖赐带必连钩故”。秦俑身穿战袍,腰束革带,所以显而易见,革带的主要作用是束腰紧身,使袍衣不外张,便于行动作战。
  但是,秦兵俑中尚有一部分腰间革带上并无带钩,他们的革带带头的连接方法是采用Ⅵ型d式的几个钉扣扣结。此类铆钉似与现代所谓的“按扣”相类,我们可暂把这种方法称为“压扣法”。又,按秦汉盛行佩刀、佩剑之风(14),除革带用钩外,佩器用钩亦必为数不少,但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注释
  ①秦俑一、二、三号坑简报分别发表在《文物》1975年第11期,1978年第5期,1979年第12期;《中国历代雕塑·秦始皇陵俑塑群》,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陕西秦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出版社。
  ②分见于《楚辞》《战国策》《史记》和《汉书》。
  ③王仁湘:《古代带钩用途考实》,载《文物》1981年第12期。
  ④K1-K2为开间代号。
  ⑤G9-G11为过洞由南向北编号。
  ⑥陶俑号均为整编号。
  ⑦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载《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⑧秦都咸阳考古队:《成阳市黄家沟战国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0年第9期。
  ⑨雍城考古工作队:《凤翔县高庄战国秦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0年第9期。
  ⑩宋治民:《略论四川的秦人墓》,载《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2期。
  (11)秦俑考古队:《始皇陵东侧第三号兵马俑坑清理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12期。简报中称铜带钩,不确。从其形制看,因钩体无钮,应为车马上的铜钩饰件。
  (12)《临潼上焦村秦墓清理简报》,载《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
  (13)同③。
  (14)《史记·秦本纪》:“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正义》云:“春秋官吏,各得带剑。”又《汉书·循吏传》:“民有带持刀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说明秦汉人带刀佩剑风气之盛。
  


















耕播集/刘占成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