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耕播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兵马俑研究/秦代弓弩的射程

刘占成


  按语:该文发表于《文博》2012年第2期。题目是秦代弓弩,实质研究的对象还是秦俑坑弓弩。2011年10月,笔者作为评委参加秦俑馆宣教部讲解员讲演比赛时,对有关相关讲解人员提出了秦弓弩的射程问题产生思考。后来,自己也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写成了此文。文中通过论证,明确提出秦代弓弩属于“臂张弩”,它的有效射程为60米许的结论,为今后研究古代弓弩射程问题提供了参考。
  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武器之一,自从它诞生以后,随着使用经验的积累和制弓技术的进步,战争中弓箭的远距离杀伤性能不断提高。弓弩是在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是在弓上安装了弩臂和弩机的装置。弓弩的射程和威力,是早期的单弓望尘莫及的。我国弩的起源,从军事意义上说,始于春秋时期。据《吴越春秋》记载,“当是时,诸侯相伐,兵刃交错,弓矢之威不能制服。琴氏乃横弓著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说明春秋时的楚国最早使用弓弩。
  弓弩较之弓,优点在于弓拉弦射箭只能靠人的臂力,而弓弩张弓时,除依靠人的臂力外,还可以利用人的足力、腰力或其他外力;二是弓张弦后不能持久,弓弩则可以延时待机而发;二是拉弓只能大致射向目标,弓弩弩机上有望山,瞄准性能更好,相对准确射中目标。那么,历史发展到秦代,秦代的弓弩是什么样子呢?
  秦弓弩的基本概况
  关于秦代弓弩,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发掘之前,可供研究的资料鲜见。兵马俑坑考古科学发掘之后,在一号坑发现了多处秦弓弩遗迹,仅在前五方就发现弓弩遗迹132处,有的迹象保存十分完好,《一号坑发掘报告》中有比较详细的报道①。二号坑在考古试掘时,也发现了弓和弓韬的残留遗迹,并多见青铜镞、铜弩机等出土,当是为二号坑跪射俑、立射俑、骑兵俑等所配备的弓弩遗存。一、二号坑所报道的资料,对研究秦代弓弩形制、结构、作用等十分珍贵。学界著名秦俑考古专家袁仲一、王学理先生在其专著中也多有论述③。
  根据保存比较完整的弓弩遗迹,以一号坑T20G10 一个弓弩遗迹为例,秦代弓弩主要由弓背、弓弦、弩臂、弩机等组成④(图一)。弓背全长125厘米,最大经3.2厘米;弓弦长120厘米,径0.5厘米;弩臂长75厘米,宽2~3厘米,厚5.5厘米;弩机由“望山”“钩牙”“悬刀”“栓塞”主要部件组成,但望山上没有刻度,机外无椁,反映了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早期性。一号坑考古发掘报告中对保存比较好的秦弓弩遗迹列举了11列标本,其中可供我们参考的弓长度数据有128、144、147、134、136厘米等。考虑到弓弩遗迹存在变形因素等误差,秦代弓弩长度在120~140厘米,理当接近事实。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秦俑坑弓弩,不管是形制上还是性能上,都代表着秦代弓弩的形态。我们研究秦俑坑弓弩,就是在研究秦代弓弩。
  秦俑坑弓弩遗迹发现时,多有弓韬遗迹伴随。(图二)弓韬也叫弓囊,它是麻布制作的用于盛装弓弩的软袋。弓韬的作用,一是可以保护弓弩表面的磨损,二是可以避免弓弦、弩机等重要部件的意外碰撞。秦俑坑出土的弓弩,都置于弓韬之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号坑原本就是一个完成了防御阵容的备战队形⑤(圆阵),它并不是一个两军相接的战斗场面,虽然算不上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也并非剑出鞘、弓上弦的临战状态。所以,我们看到的凡是配备给兵俑的不管是长兵器,还是短兵器、远射兵器,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戈、铍入室,剑、矛入鞘,弓入韬,镞入箙。这对研究秦俑军阵的性质,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当然,其中是否还有其他更深的寓意,值得深思。
  秦弓弩的历史地位
  古代远射兵器的发展,由单体弓到复合弓,进而为弓弩。(图三)所谓单体弓是指用一种材料弯曲成弓形绷上弦的原始弓,这样的弓弹射力较弱。“复合弓”是指用多种材料制作的具有较强弹射力的弓。人类原始社会盛行单体弓,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出现早期的复合弓。复合弓和单体弓的主要区别是,复合弓的弣部明显地向弓弦方向内凹,弓弣内凹是制弓时人为利用物体反向力的作用,可增加弓的张力。一般来说,弓弩使用的弓都是复合弓,秦代弓弩弓背也是弣部内凹的复合弓。
  据《考工记》记载,周代武士用弓有三制,即“弓长六尺有六寸,上士服之;弓长六尺有三寸,谓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长六尺,谓之下制,下士服之。”有人对周尺进行研究,得出1尺折今19.7厘米⑥。则上制约为1.31米,中制约为1.25米,下制约1.19米。虽然弓的性能不只是看弓干的长度,它与制作弓的材料、工艺也有密切关系,但《考工记》把弓干的长度作为划分弓等级的先决条件,也应该有它一定的道理。在短兵相接、面对面格斗时,弓也是可以直接作为兵器使用的,可以用于勾勒、挥打等,这个时候“长一寸,胜一分”的优势也就体现出来了。通过弓干长度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秦代弓弩的弓背相当于周人的上制和中制的弓,后期弓干发展长度有达八尺的⑤,也应到了弓长度发展的极致。
  古代弓弩依其张弓方式,可分为擘张、蹶张、腰引三种。《汉书·申屠嘉传》:“以材官蹶张”。颜师古注:“今之弩,以手张者曰擘张,以足蹋者曰蹶张。”可知,擘张主要靠人的手力和臂力开弓;蹶张是手足并用张弦;腰引,是将身体平坐地上,弓弩放平,双脚蹬弓干,腰上挂钩弦,靠腰和手、足三种合力拉弦。前一种弩力较小的主要用于骑兵,后两种多用于守城和步兵。秦弓弩属于哪一种呢?笔者认为:秦弓弩形制上与战国时期的弓弩基本相同(图四)。一号坑的步卒和二号坑的骑兵以配备便捷的擘张弩最为合适,因此,兵马俑坑的秦弓弩属于当时的“擘张弩”,弩力还远没达到“蹶张”和“腰引”。骑兵骑在马上,怎样去用足“蹶张”呢?通过对比,一号坑和二号坑所配备的弓弩形制和规格都是一致的,都是弩力较弱的“臂张弩”。当然,二号坑的箭镞有大小之分。因为在二号坑,至今还没有发现一例形制、规格、结构与普通弓弩不一样的特殊标本。所以,笔者认为:二号坑不管大型铜镞,还是小型铜镞,都是用同一种弓弩发射的。这种弓弩就是一号坑发现的遗迹保存比较完整的“擘张弩”。事实上,一、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弩机形制也是完全相同的。
  复合弓,相当于周弓的中上制弓、擘张(也叫臂张),这就是秦代弓弩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前,对于秦俑坑弓弩究竟是“臂张弩”还是“蹶张弩”,“莫衷一是,一直没有一个明确定位。所以,它的射程问题也就成了悬疑。现在,我们明确了它属于“擘张弩”,再来讨论秦代弓弩的射程问题,就有了理论基础。
  秦弓弩的射程
  弓弩的射程,是由弓的张力而确定的。弓的张力,是指把弓弦拉钩到弓弩弩机的牙上所需要的力。弓的张力越大,弓弩的射程越远;张力愈小,射程愈短。战国秦汉时期弓弩的张力大小,是以“石”为单位计算的。《汉书·律历志》:“一均三十斤,四均为一石。”可知汉代1石为60公斤。有人经过研究得出,西汉中期前1斤折今125公斤⑧,则汉时1石可折今30公斤。《居延汉简》中记载,汉弩有1石、3~8石、10石等8种⑨,其中较多的为3、5、6石弩,弩力可达今之90公斤、150公斤、180公斤。汉承秦制,考虑到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认为,秦代弓弩应为相当于汉代的1石或3石弩,即秦弓弩的张力为今30~90公斤。也就是说,秦弩弓弦距弩机牙40厘米,只要用30公斤以上的力就可以把弓弦拉钩到弩机的牙上。4~8石、10石弩则为秦弩发展到汉时的更强大的汉代劲弩,张力相对更大。战国秦汉时期,弓弩的射程是以“步”来计量的,秦以6尺为步,我们按汉制1尺折今23.5厘米计算⑩,则秦汉1步为今141厘米,古代跨出一足为跬,再跨出一足为步,亦即单跬为半步,双跬为一步。依弓张力的大小,当时的弓弩射程有“百步”“一百二十步”“二百步”“六百步之外”,分别相当于今之141米、169米、282米、846米。如前所述,秦弓弩的张力只相当于汉代的1石、3石弩,弩机的望山上还没有刻度,反映了它仍处于弓弩发展的早期阶段,还只是用手力和臂力开弓的“擘张弩”。所以,秦代弓弩的射程不会超越“百步”,也可以认为秦弓弩的射程为“五十步”。就是说,秦代弓弩的射程为70多米,在50~60米内具有杀伤力。确切地说,秦代弓弩的有效射程为60米许。西安明城墙两“马面”之间中心点60米,恰好是古代弓箭、飞钩、弩矢的有效射程。说明一直到明代,一般弓弩的有效射程还以60米为最。至于张力“十石”“十二石”,射程“二百步”“六百步”的弓弩,应该是对后期发展的一些个别的、特殊的弓弩而言。也可能就是指“蹶张弩”和“腰引弩”。至于后来发展起来的“床弩”“连弩”等,在机械性能和射程等方面,都是以前的弓和弓弩无法比拟的,可另当别论。据有关资料,到了13至16世纪,在英国被大力发展起来的步兵所使用的高1.8米的长弓,属“擘张弩”,“有效射程接近230米”(11),这已经很是了不起了,但也没有达到“二百步”“六百步之外”,因为人的目力视距本身,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既然近现代的良弓射程都不能与战国秦汉时期的强弓劲弩射程相匹敌,那么,我们就没必要对秦俑坑发现的秦代弓弩射程过分乐观。研究者不可盲目地去把可以代表秦代弓弩的秦俑坑弓弩射程,与当时的“强弓劲弩”相媲美。它实际上就是当时一般的普通的弓弩而已,它的射程只不过是70多米,有效射程只有60米。它和《史记·苏秦列传》中韩卒“超足而射”的韩国劲弩还不可相提并论。它只属于“臂张弩”,若为“蹶张弩”,给二号坑的骑兵就无法配备了。作为正面杀伤武器,说它射程数百米之外,显然是有些夸张了。这就是本文对秦代弓弩射程问题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对以前秦弓弩射程问题模糊不清的一个厘清。作为一项学术研究成果,我们期望通过模型制作、模拟试验,对这一结论进行验证。也期待同行专家对秦代弓弩射程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①《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②《秦始皇陵东侧第二号兵马俑坑试掘简报》,载《文物》1978年第5期。
  ③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77-179页;王学理:《秦俑专题研究》,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319-322页。
  ④刘占成:《秦俑坑弓弩试探》,载《文博》1986年第4期。
  ⑤刘占成:《秦俑军阵再探》,见《庆祝武伯纶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陕西省考古学会编,三秦出版社,1991年。
  ⑥闻人军:《<考工记>六尺考辨》,载《考古》1983年第1期。
  ⑦《魏书奚康生传》载:奚性骁勇,有武艺,弓力十石,矢异常箭。肖衍闻之,特作大弓两张送给他。奚用该弓犹有余力。“其弓长八尺,把中围尺二寸,箭粗殆如今之长笛。”
  ⑧天石:《西汉度量衡略说》,载《文物》1975年第12期。
  ⑨《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1980年。
  ⑩《中国古代兵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8页。
  (11)《古代兵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耕播集/刘占成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