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耕播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兵马俑研究/秦雕塑艺术文化论述

刘占成


  按语:该文2001年6月发表在《西北大学史学丛刊》(第四辑)。原本是为赴日本大阪市文化财协会成立20周年而准备的专题讲演稿,作为外行,这是笔者唯一一篇论述雕塑艺术的论文。文中总结了秦俑群塑的艺术成就是大、多、精、美,说它是一个伟大时代写实艺术的奇峰;通过中西艺术的比较,认为中西艺术风格不同、艺术体系不同,但都是东西辉映的两颗艺术明珠;同时指出,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秦始皇是一个暴虐的皇帝,同时,又是对历史做出重大贡献的皇帝。秦文化的特征,由秦人功利主义、唯大尚多的价值观所决定。就国家整体而言,它是一个军事性质的文化集团,但在强权军事性质的气氛中,农业、手工业、建筑业、艺术等方面的文化,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要全面和正确地认识这个独立而又明确的特定历史时期。像诞生在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就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代表了这一领域的艺术文明。秦兵马俑雕塑群体,正是这一艺术文明的代表作。
  秦俑群塑艺术成就
  秦兵马俑雕塑是当今世界雕塑史上规模最大的雕塑俑群,它不仅形象地体现了大、多、精、美的艺术魅力,而且精心设计了一个庞大的军事体系,车马相间,一列列、一行行,规模宏伟,气势磅礴,从宏观上再现了当年秦国兵强马壮、气吞山河的风貌,和秦始皇本人博大雄武的气概。规模之大,气势之宏伟,形象之逼真,可谓史无前例,开创了我国雕塑史上大型群塑的先河。
  秦俑群塑的造型特征,是形体高大、数量众多、形象逼真。
  形体高大,是指秦俑与秦以前和秦以后的陶俑相比,体型要高大得多。秦以前的陶俑,一般高度是10~30厘米;秦以后的陶俑多数高30~40厘米。而秦俑高度一般为1.8米左右,最高者近达2米。古代称身高八尺(1尺合23厘米,8尺为1.84米)者为彪形大汉,如项羽身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对其多惮惧。秦俑的身材,完全可以说是古代大力士的形象。同时,也说明了作为军人,也是要经过国家挑拣选拔的,对身体条件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数量众多,是指作为从葬始皇陵的陶俑、陶马、战车、兵器等数量之巨。据初步统计,三个俑坑内有各类武士俑约8,000个,陶马600多匹,战车140余乘,各类青铜兵器数万件。一、二、三号兵马俑坑组成一个庞大的军阵编列体系。
  形象逼真,是指兵马俑雕塑追求逼真的写实作风,严格地模拟实体,力求与实体相似。犹如前述,不管是兵马俑的形体、装束,还是军阵编列,车的形制、结构等等,都一丝不苟地忠实于现实生活。古代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鬼神在冥间的生活和在人间一样。因此,要把地上的王国搬入地下。所以,追求逼真便成为塑造俑的指导思想,也是造型艺术表现上的一个十分普遍的规律。
  秦兵马俑的雕塑艺术风格,包括写实和注重视觉效果。
  写实是兵马俑群塑的基本格调,兵马俑的形象大小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马相似;陶俑装束如铠甲、战袍等,是当时军队服饰的模拟;为兵马俑所配备的战车、兵器,则是完全真正的实物。从秦俑三坑陶俑的造型来看,不但再现了各个兵种的实际阵容,而且成功地塑造了秦军将卒的年龄、性格和人物形象,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是秦军将卒不同生命体的再现。从身份兵种上分,那头戴切云冠,身着双层战袍,外披彩色鱼鳞甲,拄剑伫立,昂首挺胸,体魄魁伟,气宇非凡者,显然是大智大勇、指挥若定的将军;那些头戴长冠,着战袍,披长甲,面目严肃,态度恬静者,又极可能是善于谋略、辅佐将军的指挥官吏;那些头绾发髻,身着战袍,足穿靴履,手持弓弩,背负箭镞者,为秦军轻装锐士无疑;那些免盔束发,身着战袍,外披甲衣,手持远射或长兵者,显然为秦军的重装武士;那些头戴介帻,身着战袍,外披带陶环铠甲,手持长铍者,极可能又是守卫秦宫城的宿卫军形象。从年龄上分,年老者,长须可捋,额头上皱纹数道,显得沉着老练,稳健多谋;壮年者,面阔耳大,天庭饱满,眉宇飞扬,显得血气方刚,威猛善断;年青者,头微低垂,舒眉秀眼,姿态拘谨,显得性格文静、天真活泼、憨厚淳朴。从职能上分,头戴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辔,是沉着谨慎的秦军驭者形象;头戴皮弁,身着短袍,外披短小铠甲,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蹬短靴,立于马前,抬头挺胸,目视前方,一手牵缰,一手提弓,是机敏精悍的秦军骑兵形象;头绾发髻,身着战袍,外披铠甲,右膝着地,左腿弯曲,体斜转于左侧,双目凝视左前方,是机警、勇捷的秦军中跪姿射箭手形象;头上束发绾髻,腰系革带,胫着护腿,足蹬秦履,左腿微弓,右腿后绷,右臂曲肘于胸前,左臂向左侧直伸,头向左侧,昂首注视左前方,是秦军中立姿持弩欲射的弩兵形象。从地域上分,有淳朴憨厚的关中秦卒,也有神情机敏的巴蜀士兵,还有结实强悍的陇东人。从民族上分,除绝大多数为关中汉族人种外,还有深目高鼻,两腮髭须的个别“胡人”形象。从面部表情上分,有面带微笑,心满意足者;有呆板木然,毫无表情者;有五官端正,面宽体胖者;有嘴歪眼斜,丑陋猥琐者;有稳健风雅,表情随和者;有神不守舍,犹疑不定者。这些复杂多样的面部表情和各类兵马俑造型,才真正地反映了秦军的现实状况。从而更具写实主义的艺术特点。这是雕塑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运用写实手法获得的第一次成功,也是秦代雕塑艺术具有写实主义风格的形成,和审美价值产生的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开端。
  秦兵马俑雕塑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如秦俑的发型,有螺旋纹式、波浪式等;发辫有三股的、六股的,盘曲扭结,走向清楚,丝丝头发,清晰可见。陶俑头上的发髻,有单环髻、双环髻、三环髻、四环髻等等,表现了现实生活中束发绾髻的各个层面。发髻的带头,有呈扇面形、有为折波形、有的则表现飘摆翻卷。陶俑的服饰衣纹随体曲折,刻画得惟妙惟肖。甲俑铠甲的甲丁疏密有致,也刻画得丝毫不差。陶俑腰间所系革带和带钩,腿部扎的行縢,以及靴、履等细部塑作等,也与实际对比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连跪射俑右脚鞋两端密中间稀的针脚,也是基于人脚着地后部位摩擦轻重不同的考虑。像手指上的骨节和指甲,也刻画得十分逼真。就连陶马口中的牙齿这个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也是颇具匠心,塑出六颗牙齿,以表示马正处于青壮年时期,把写实主义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艺术上的地位和意义,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
  注重视觉效果,是秦兵马俑雕塑艺术的主体风格。也就是说,兵马俑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基本格调是写实的,但又已突破了“写实”的局限。即写实手法中,并不排除雕塑家可以有限度地附加自己的想象力,可以运用传神、夸张、概括、寓意、象征等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因为艺术的升华和再创造,并不迁就于真实的再现。对于人体的某些局部特征,并非一味地追求细枝末节的真实,而力求抓住关键部位进行适当的夸张。这种夸张并不让人感到虚假,反而给人一种明晰、洗练之感,使得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例如,人的眉毛和眉骨,本来是没有什么厚度的,但秦俑“眉毛加上了厚度,把眉骨塑得有角有棱”。从视觉上,人们会感到,就应该做成这样,否则秦俑的面形就会平缓无神。又如,人的拇指本来比较粗短,但秦俑“半握拳的手则有的把拇指塑得很长,高高跷起”。因为这种手形拇指不与其余四指并列,所以,在视觉上也不会让人感到不合比例,反而给人衬托出一种力感。再有,有的军吏俑的右臂肘向外隆凸,本来人的臂肘不论怎样曲拐,都不会出现这种隆凸的样子,但考虑到它与整个秦俑个体的比例,臂肘塑得隆厚外凸,让人在视觉上也不觉得异样,而是觉得很美、很恰当。还有,秦俑个个挺胸鼓腹,难道秦军战士个个真的都是这种大腹便便的形象吗?但这样塑出来,从视觉和意象上,人们也不会觉得不合实际,反而会由此让人认为,秦军本来就应该是这种精神饱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飒爽英姿。另外,秦俑的服饰颜色大红大绿、异常绚丽,但它也并不是完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军服色彩,也仅代表着一种象征意义。对彩绘艺术家来说,美不美比像不像更重要。陶马的塑造也是如此,马头方正,棱角显露,两耳短促,双目大而有神,鼻广口阔,马身浑圆,腿部筋腱突出,四腿开张,臀圆身厚,造型生动逼真,显得异常神俊。面对无言的兵马俑,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产生联想而领悟秦俑雕塑艺术风格的底蕴。
  总之,精湛的秦兵马俑雕塑艺术,是继承了我国古代写实艺术的传统,又在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方面开创了新的境界,注重视觉效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它标志着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已趋于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虽然我们今人在研究秦俑艺术时,从解剖学的角度,认为秦俑的形体比例基本适宜、合度,已符合现代意义上的解剖学原理,合乎人体结构的某些特征。实际上,这不等于当时人们已经懂得了人体解剖学,秦俑艺术应与解剖学无缘。当时制作秦俑,若有真实人物为原型,雕塑制作的行家里手,一是可做到模拟写实,二是让人看了也觉得真实。这就是凭借他们的眼力、手艺和经验,把写实手法与视觉效果统一在制作的秦俑形象上,如此而已。如果用现代解剖学原理去准确地衡量秦俑所反映的人体骨骼和肌肉组织、位置、比例及其运动规律,显然难归其源。
  秦兵马俑传给人们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反映出它超群的艺术感染力。它开大型军事题材雕塑群像的先河,宏观地把握大场面总体效果的雄深博大与兵马俑个体细部的精雕细刻之间的关系,不愧为古代雕塑艺术写实主义的典范。通过秦俑雕塑所显示的秦代军人的力量和气质,可以使人们真实地感受到它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它巧妙地处理了静与动的关系,从而使大场面排列和个体形象的塑造更趋和谐,取得了完整统一的艺术效果,它是一个伟大时代精神的产物,是一个伟大时代写实艺术的奇峰。
  中西雕塑艺术比较
  古代雕刻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古希腊是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其次是古罗马、古埃及、印度、中国等,它们也是雕刻艺术发生较早的国家。在秦俑群塑发现之前,中国的雕刻主要提到的是佛像石窟和帝皇的陵墓雕刻。西方雕塑,除希腊、罗马之外,主要还包括以欧洲为中心的中世纪雕刻、文艺复兴时期雕刻、18世纪雕刻。
  希腊艺术主要是指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雕塑艺术品,秦俑艺术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雕塑艺术品,罗马艺术是古希腊艺术的继承和继续。古罗马艺术与秦俑艺术处于同一时期,把秦俑艺术放入世界艺术中去对比、去研究,就可了解它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
  中西文明由于受着各自政治、经济、环境、宗教意识、艺术修养等方面不同因素的制约,所以,有着鲜明的对比和区别,在雕塑艺术方面的体现,也很鲜明。
  首先,在用材上,希腊艺术用的是大理石。雕像是用大理石刻出来的,建筑也是用大理石砌成的。秦俑艺术是用陶泥雕塑出来的。这与它们各自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有着直接关系。例如,希腊处于爱琴海区域,其中也包括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在这里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雕刻艺术家正是利用当地盛产的大理石,进行艺术创作,形成希腊雕刻艺术的文明。秦俑处于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黄土资源,利用这些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制作成千上万件兵马俑,展现了一个新的艺术领域。从严格意义上讲,希腊艺术应是雕刻艺术,而秦俑艺术则是雕塑艺术。而在硬质材料的大理石上的雕刻技艺,较之用泥土雕塑的技艺,从要求上、难度上,都要复杂得多。大理石雕刻要求艺术家要一次成型,每一凿每一锤都要恰到好处,否则就成为废品;而泥塑品由于它是软质材料,相对艺术处理范围较大,刮削修补,工序、工艺都可重复,以达到理想效果为目的。当然,这些材料的不同、制作技术的简易程度不同,但丝毫不损伤它们各自艺术作品本身所含有的艺术魅力和底蕴。希腊艺术与秦俑艺术,风格不同,但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从题材上讲,希腊艺术与秦俑艺术也有很大的区别。秦俑群塑是完全的军事题材,军人形象的秦俑身穿战袍和铠甲,手持各种实战兵器,形成一幅肃穆严整的阵容构图。虽然也有跪射俑、立射俑等雕塑形象,但总体风格上显得呆板、千篇一律。而希腊艺术内容题材广泛,在它的肖像雕刻和浮雕艺术中,既有《射击着的弓箭手》《荷戈的战士》《骑手》等军事题材的内容,还有较多的男女裸体雕像和理想化的神头像等等。例如,《垂死的高卢人》,体现了一个身强体壮的高卢人在死亡前的痛苦表情,作品刻画得惟妙惟肖;《大力神海格力斯》,作品对他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刻画得活灵活现,体现了一种力量和意志。所以说,希腊艺术表现的生活更广泛、更生动。这一古代文明艺术对整个欧洲所产生的巨大历史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像它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如衣服的褶子一类表面细节上,明显地也影响到了伟大的亚洲各文明。
  从艺术效果角度,古希腊罗马艺术与中国秦俑艺术,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前面已经讲过,秦俑群塑的特点就是大、多、真,它以若干个雕塑作品个体组成一个博大的阵容,其扑面而来浩浩荡荡的气势远非古希腊、古罗马等西方雕刻艺术所能相比。相反,西方艺术虽然表现的不是全体雕刻作品的整体美,但对每一件雕刻作品,雕刻艺术家却在追求它的理想化、完美性。所以,就每一件艺术作品的美学角度讲,希腊、罗马艺术又应比秦俑艺术更美。像古希腊精美的维纳斯雕像,它赋予大理石以弹性的肌肉感和光洁的美感,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塑造语言和宝贵遗产。到目前为止,仍为各国美学教学的教材,给学生写生做对象。
  “古希腊雕刻突出之点在于,它创造了一种西方从无到有的美的综合典范,它是难以企及和富有独创性的高雅艺术范例。”与秦俑艺术不同的是,古希腊的雕刻家的名字被留存下来,著名的有米隆、菲狄亚斯、波利克列特,其中,菲狄亚斯由于巴特农神殿的设计和雕刻创作,被人称之为古希腊的雕刻泰斗。他们将雕刻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提到了崇高的历史地位。继希腊、罗马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乔托、弗罗基俄、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多那泰罗、米开朗基罗等雕刻大师,他们在西方艺术史上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为西方雕刻艺术做出了不寻常的贡献。像米开朗基罗,他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高峰,而他的逝世又标志着文艺复兴的结束。历史上,一个人往往对一个社会或对某一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和巨大的影响作用,也不乏其例。同西方这些名垂千古的雕刻大师相比,秦俑艺术的创作,则是一批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师匠”。虽然,目前已在兵马俑身上刻记的陶文中发现了87例艺术大师之名,但这只是考古发现而已,他们对整个中国雕塑史乃至世界雕塑艺术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兵马俑雕塑工程的结束,也标志着他们艺术才能的完结。所以,秦俑艺术到汉唐雕刻,并没有发现直接的继承和影响,而存在的只是一个艺术环节上的“中断”,中断的历史原因可能还有很多,但秦代雕塑大师缺乏理论指导,再没有向雕塑艺术领域扩展,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难怪中国的一些文人士大夫视雕塑为工匠们的“皂隶之事”,而不屑于此。这不能不说是中国雕塑史的悲哀。
  总之,古代希腊雕塑艺术,充分体现了对美、对自由人的伟大自信心的追求,体现了希腊人平衡、和谐和中庸的基本思想,它在艺术中表现的和谐性与无比的完整性,达到了震惊世界的水平。它不仅在世界造型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着光辉的重要地位。秦俑群塑,体现了写实与视觉效果的艺术统一,表现了一个伟大的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征,它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任何人见到这些艺术品时,也同样会感到一种特殊的艺术享受,以至久久不会忘怀。所以说,中西艺术风格不同、艺术体系不同,是东西辉映的两颗艺术明珠。
  秦俑群塑所产生的历史原因
  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古希腊雕刻艺术与秦俑群塑艺术的比较研究,绝不是想有意抹杀和贬低秦俑的艺术价值。只是想从这两种风格不同的艺术作品的比较中,寻找出其所存在的美学方面的差异,最终追溯形成这些差异的历史原因。
  很显然,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是形成中西两种不同艺术风格的根本原因。那么,以大、多、真、美为特征的秦兵马俑,是在什么社会基础、文化背景和环境条件下,得以蓬勃发展、迅速壮大?何以又突然消失?这一中国历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幕,对于汉唐文明格局的形成,以至于对以汉唐为代表的文明时代最终在中国历史上的定格,又起到了何种作用?也就成为本文不得不再又探讨的课题。
  在中国,与文化同一性一样重要的,是各时期都存在着惊人的政治上的统一。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是由于中国文明。事实上,正是政治的统一带来了文明的发展,而中国文明又推动了政治上的统一。因为文明因素,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人们所处的社会各层面里的各种心理。对当时的秦国来说,秦始皇陵工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不言而喻,尤其是像这样一个具有阶段性要求,又规模宏大、埋藏丰富的陵园工程,又要雕塑近万件的兵马俑,其难度就更非同一般。那么,为何还要这样做呢?
  这跟当时的陵寝丧葬制度休戚相关。
  首先,是灵魂不灭的观念在古人的意识中表现得根深蒂固,它从原始意识发展到封建迷信,使丧葬制度日趋礼仪化。所谓“事死如事生,礼也”(《左传》哀公十五年),认为鬼神和活人一样需要起居饮食,《左传》宣公四年中也有“鬼犹求食”的记载。特别是封建贵族和帝王,活在世上时安享尊荣,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死后也希望在阴间世界里继续他们生前的生活,因此,厚葬之风愈演愈烈。作为自认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以为自古莫及己”的秦始皇帝,生前在自然观上就十分相信灵魂的存在,相信神的存在,曾有过求仙药和与“神”搏斗的愚蠢表演。死后更不会放弃对自己权势和尊贵的炫耀,他继承其先王预做寿陵的葬俗,13岁即位时,就在骊山为自己修建陵墓。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都与已死的占有者一起殉葬到坟墓中,使他在幽冥中继续使用。”秦始皇生前正是依靠军队这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的。因此,死后用模拟的武士从葬,显然是为了表彰军功,歌颂统一大业。正是由于灵魂不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才使得秦始皇不惜人力物力修建宏大的陵园和塑造成千上万件兵马俑。高大的陵墓,恢宏的兵马俑,正是当年叱咤风云的秦始皇皇权军权的象征。
  其次,是国家的统一,人力财力的集中,也为陵园工程的完成与兵马俑坑的建造提供了可能。公元前221年,秦帝国使包括楚国在内的其他诸侯六国都黯然失色,这是秦始皇的黄金时代。它当时之所以能居于令人目眩的卓越地位,正是因为它在打败东方六国统一中国中起了最主要的作用。据记载,统一后修建陵墓工程人员最多时竟达七十余万人。在赵背户村刑徒墓地,从发现的瓦文墓志中可知,修造陵墓工程的劳役人员,除本地秦人外,还有很多来自其他东方六国的“居赀”者。事实上,当年置于宫廷中的重各千石的十二金人、秦陵铜车马等也是秦统一之后的大型雕塑杰作。所以说,兵马俑群塑的雕塑成功,应是建立在国家的统一所提供的一个社会基础和物质条件之上的。
  从文化背景方面看,秦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其专制主义的具体体现即是军事管制。各郡县的行政管理,实质上也是强权政治的军事化性质的管理。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即刚统一的第一年,政府就下令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当然,军队的武装是不能解除的,收天下兵是军事管理职能的加强。惩罚劳役,北击匈奴,南略南越等等,也是依靠军事力量去完成的。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和三十五年(前212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的前一两年,又制造了“焚书坑儒”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浩劫。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当时兵马俑的制作,从要求上讲,并不作为一种艺术的创作,而是作为一种工程的任务来完成。制作兵马俑的师匠们,把他们的技艺和经验,靠口授言传,相互学习去提高,去表现。但并不允许随意去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这样,雕塑艺术就变成了繁重的苦役,师匠们的艺术才能也就成了一种自生自灭、任其沉浮的不自觉状态,难怪很多专家在研究秦俑艺术时,找到了很多艺术缺陷和“败笔”之作。加之兵马俑又是作为陪葬的一批地下“冥器”,他们是写实的,但又是“阴兵”,从而导致了它与纪念性雕塑作品和建筑装饰性雕塑存在美学意义上的差异。有人对秦俑艺术产生“沉郁阴冷的压抑感”,从这一方面理解,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秦兵马俑在强权政治的文化背景和环境条件下,组织众多的人力进行艰辛的制作,场面宏大,曾得以迅速蓬勃发展和壮大。但随着陵墓工程的完成,兵马俑被封埋于地下,突然消失。我们在寻找它对汉唐雕塑和文明的影响轨迹时,并没有发现其间的直接继承和影响。无论西汉霍去病墓纪念性石雕,还是景帝阳陵的俑群坑、动物坑,从题材上,更注重生活,从艺术上变得更简朴、抽象,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秦俑艺术的写实主义风格。唐代雕塑以佛教雕塑为最,陵墓前的石刻和墓内的天王俑、镇墓兽等形象,较之秦俑差异也很大,从题材到技法,都有些独到之处。从秦汉隋唐的雕塑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秦注重军事,汉注重生活,唐注重艺术。其注重点,也是各自历史阶段物质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只有当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才会更高层次地去追求美的享受。盛唐时期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使得人们在观念上、追求上,都与秦汉时期有着较明显的不同。但不管怎么说,秦汉雕塑的恢宏气势和强健精神,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隋唐雕塑,随着社会的发展,已达到最完备、最丰富的兴盛期,是继秦汉之后,中国雕塑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雕塑艺术的高峰,显示了一个社会的风貌、时代的文明。人类的文化文明,伴随着自身的发展,是永远不会消逝的。
  参考资料
  ①潘绍棠:《世界雕塑全集》(西方部分)(上),河南美术出版社,1980年。
  ②张振华:《中国雕塑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1996年11月第2次印刷。
  ③王学理:《秦俑专题研究》等部分艺术篇,三秦出版社,1994年。
  ④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俑学研究》(艺术篇),陕西省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⑤徐人伯:《秦俑艺术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年。
  

耕播集/刘占成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