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始皇陵 > 秦俑百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俑坑中的陶俑脸形有多少种?说明了什么?

张 宁


  我国古代画论中有“相之大概,不外八格”的记载,把人的脸型归纳为“国、用、风、目、田、由、申、甲”八种基本类型。就已修复好的近千件陶俑来看,大约有百余种不同的神态,个性特征非常突出。有个性,也有共性,但就其面部的大体轮廓而言,不外乎中国画论所分的八种模式。
  “目”字形:其基本特征是面部狭长,五官较小;“国”字形,主要特征是面庞丰而稍长,宽腮阔额,高颧骨,下巴浑厚,五官粗犷,典型的关中秦人的脸型;“用”字形,和国字形脸型接近,但下颏宽大;“甲”字形,额部和颧骨处宽度接近,两颊肌肉显著内收,下巴颏窄长,在现实生活中称为瓜子脸,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一种俊美脸形;“田”字形,主要特征是面庞方正,容颜浑厚凝重;“申”字形,主要特征颧骨宽,额部较窄,下巴颏尖狭;“风”字形,主要特征是颜面的上部较宽,下颏肌肉丰满,脸的轮廓线上方下撒,形如“风”字;“由”字形,主要特征是额部较窄,两颊及下巴颏较宽。
  秦俑面形都是从生活中概括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相似的面形,而且这些形象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多数像陕西关中以西及甘肃东部人的面形。秦俑以其高度的写实性,再现了秦军兵强马壮的场面。秦代工匠能塑造如此众多而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说明我国的雕塑艺术至秦代已达到了成熟的发展阶段,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的一个奇峰。 

秦俑百题/孟剑明主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