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坑知多少?
张 涛
1976年初,秦俑馆筹建工程刚刚开工。为了确保文物安全,把已试掘的一号俑坑东端回填。考古队利用这个空隙,组成了一支支小分队,手持洛阳铲又在秦始皇陵周围寻找新的兵马俑坑。陵西、陵北、陵南经过多次实地探查,都未发现有兵马俑坑的存在。1976年4月23日,又在陵东的一号兵马俑坑东端北侧约20米处,探出了第二个兵马俑坑,按其发现顺序定为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简称二号俑坑。同年5月11日,在一号俑坑的西北侧25米处,又发现了一个俑坑,按其发现顺序定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三号坑,简称三号俑坑。并在二、三号俑坑之间发现一个未建成的土坑,坑内没有放置陶俑、陶马。根据发掘估计,3个俑坑内共计有类似真人、真马大小的陶俑、陶马近8000件,木质战车百余乘和数十万件青铜兵器。
参观过秦俑坑的人们,往往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单单秦始皇陵园东门外发现了这批兵马俑坑,那么按照中国古代的建筑布局对称原则,应在陵园的西门、北门和南门外也应发现兵马俑坑。没有,这是为何呢?
据此研究者众说不一。有人说,秦俑坑也许是象征秦诸多宫殿中的一部分。其建筑位置在首都咸阳以东,面向东方,表示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决心和气魄。这样,秦在大举消灭六国之时,在咸阳以东的宫中建立宏大的秦俑坑,以纪念战争的胜利,显示秦的国威。也有人说,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是模拟秦始皇近卫军军阵,坐西向东,是因为秦始皇本人是灭六国统一天下之最高统帅,即或秦始皇驾崩,君临地下以后,兵马俑组成地下近卫军阵要防御被灭六国人民灵魂的叛乱。还有人认为,秦兵马俑坑面东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秦始皇帝陵正门在东。也有人从古代列阵的要求和秦始皇陵周围的地理环境分析认为,秦俑军阵置于陵园之东正是按照古代阴阳战术思想选择的。在当时没有火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选择这样的地形在战术上有明显的优势。如“右背高山”、“左前水泽”,为防止敌军从左右两侧突袭造成天然的屏障。“前低后高”可以形成居高临下的阵势,造成防御或出击的最大优势。如果在陵园其它三面列阵,其它地形都无法符合阴阳战术思想,或许这就是军阵置于陵园之东的原因。究竟哪个说法有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秦俑秦俑百谜/张涛.—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