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始皇陵 > 秦俑百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兵马俑三号俑坑之谜

张 涛


  考古工作者1977年试掘和1989年正式发掘的三号俑坑,是一个在形制和内容上完全不同于一、二号俑坑的坑。随着发掘的不断进展,三号俑坑昔日的风采已于1989年9月27日,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被称为军幕的三号俑坑呈奇异的“凹”字形平面布局,它的内部也复杂奇特。坑内仅出土彩绘战车一乘,陶质武士俑68件,青铜兵器35件。三号俑坑内出土的步兵铠甲俑不作战斗队形的排列,而作仪卫的列队。它的队形特点是两两相对,作夹道式排列。在南边的长廊、甬道和前后室内,有陶俑40件,北厢房内有陶俑22件,除去排头的2件外,其余均相向,作夹道式排列。这表明三号俑坑不像一、二号俑坑那样是按战斗队形编组,很可能是保卫室内统帅的部队。三号俑坑出土的30件殳属于古代一种无刃礼器。三号俑坑兵器装备特点似乎与古代仪仗有关。因而,三号俑坑内武士俑被专家们定为保卫将领的仪仗队,亦曰殳仗队。
  三号俑坑北厢正厅内发现残鹿角1件,南厢房内发现动物朽骨一堆。这在已发掘的一、二号俑坑内没有发现。那么这些鹿角、动物朽骨之类的遗物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正好反映了古代战前举行的卜战仪式。因而,专家考证三号俑坑北厢房无疑是专门用于战前卜战的场所。而南厢房帐钩及动物朽骨的发现则表明这可能是属于将领们讨论制定军事计划的合谋厅。秦俑三号坑,以其出土的遗物、遗迹来分析,与一、二号俑坑基本相同。表明一、二、三号俑坑应是同时制作,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但其面积较小,形制特殊,坑内武士相向夹道排列,与战斗队形显然不同,武士俑又手执礼仪兵器殳等一系列迹象表明三号俑坑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俑坑。据以上理由,考古学家普遍认为,三号俑坑为统帅一、二号俑坑的指挥部,古名军幕、幕府或帷幄。三号俑坑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古老军幕的形象记录,它展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军队指挥部的风貌,对研究秦国军事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叫军幕?军幕就是指挥军队的幕府。《资治通鉴·秦纪一》对幕府解释为:“师出无常处,所在张幕居之,以将帅得称府,古称莫府。莫与幕同”,军幕简单地说就是用帐篷搭起来的前线指挥部。我们从三号俑坑中可以看到,军幕内分为若干单元,整个军幕布置细致、精巧。每个单元都用帷幕隔开,显示出秦军军幕的精悍。车兵执辔待发,警卫俑表情严肃,手执铜殳严守着指挥部,开战前的卜战仪式正在进行,整个军幕充满了战前紧张气氛。关于三号俑坑是军幕的观点已被大多数学者认可,但也有学者认为三号俑坑是古代的军伍社宗,是用来进行军祭的。 

秦俑秦俑百谜/张涛.—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