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始皇陵 > 秦俑百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俑统帅何处觅?

张 涛


  秦兵马俑三号坑被认为是统帅一、二号俑坑的指挥部,一般来说,这里应出土有高于一、二号俑坑出土的高级军吏俑形象,即统帅。但三号俑坑内并没有发现装束、姿态特异的将军俑,仅在驷乘车后发现一件军吏俑,为三号俑坑内的最高指挥者,但从装束来看还不及一、二号俑坑出土的中级军吏俑。目前专家学者们对此看法各不相同。归结起来,大致有四种看法。
  一种说法认为,在三号俑坑西侧约150米处,发现一大型“甲”字形古墓葬,它距三号俑坑较近,应同秦俑三坑为一组,人们俗称此墓为“将军墓”,墓主人即为秦兵马俑军阵的统帅。但因此墓未经发掘,墓主是男是女尚难判定。即可肯定也未必同俑坑有必然关系。因为此墓为南北向,即墓室在南,墓道在北,与俑坑东西方向不一致。因此将此墓和俑坑看成一体,可能不妥。
  另一种观点认为,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始皇死后四年(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火三日不灭。在焚毁秦陵俑坑时,把军幕和统帅当成主要攻击目标。故三号俑坑破坏最为严重,且俑坑内的68件陶俑,绝大多数被砍头,只留下六、七颗头,但俑身均发生位移,其景象与一、二号俑坑的情况大不相同。由此推断破坏者是把三号俑坑当作军事首脑机关破坏,而俑头被看作战利品“首级”拿走了,作为统帅的秦俑三号坑的秦俑自然不会存在。另外在三号俑坑的北厢房内,发现一束20件的铜殳似为“缴械”之举。因为殳作为仪仗的话,应握在手中,项军将其夺下,捆在一起,表示“缴械”。这些遗物均显示这种破坏是一种军事性质破坏,故统帅秦俑三坑的将已无法寻觅。但这种观点仅是一种从现象进行的推测。
  再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他自己本身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他就在西边3里外秦陵地宫中,无需他人指挥。所以军幕内再不可能出现始皇雕像。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秦时军队牢牢地控制在秦王手里。作战前,秦王以虎符作为发兵的信物。“符”,据传是周朝军事家太公姜子牙发明的。将玉或青铜制成一种形状如虎的一个信物,称为虎符。然后一分两半,朝廷和驻守各地将领各执一半。如果需要调兵遣将时,使者必须持朝廷的一半来到大将处,用来证明自己确是朝廷的正式使者,大将将自己的那一半与使者带来的一半相合,确信合符之后,才能接受调兵的命令。统观一、二号俑坑军阵的性质,乃屯驻的坐阵,而非出征前的战阵,这或许是军幕已张,而统帅还没有被始皇所派。这种说法是从文献中考证出来的,是否正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秦俑秦俑百谜/张涛.—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