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参考书架 > 秦始皇大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四章 秦扫六合

郭志坤


  秦王政加冕亲政以后,就“奋六世之余烈”,吹响了统一战争的号角。从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到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的十五年中,秦国军队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消灭了韩、赵、魏、燕、楚、齐东方六国,顺应历史和民众的要求,结束了中国数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
  第一节 灭 韩
  秦王政统一六国战争,首先从离秦最近、国力最弱的韩国开始。
  破韩国“疲秦之计”
  韩国这个国家虽然比较弱小,但是善设计谋,也许是申不害在韩国为相时的所作所为影响了后代韩国的统治者所形成的传统。当年昏庸无能的韩王为了对付强秦,就想用黄金去进贡秦国。
  没有黄金,就出卖韩国的美女。美女的价钱昂贵,诸侯都买不起,唯独秦王能以三千金的高价买得韩国美女。然后韩国又用出卖美女所得的黄金去侍奉秦国。当时有人指出这种出卖美人以侍奉秦国的事情是一种“淫用”,应该停止。(《战国策·韩策》)在众口一词的责难下,韩王才停止了这种不道德的“交易”。
  韩王无计可施,又使出了新的计谋。在秦王政即位后,韩王对于秦军的强大攻势恐慌不安,他想利诱秦国兴修大型水利工程,使其人力物力都消耗在水利工程上,这样劳民伤财,秦国就无力攻伐和吞并六国了。他们把这个计谋称为“疲秦计”。韩王安提出的“疲秦计”是有其一定根据的,因为秦国有兴修水利的传统。
  早在秦昭王时,李冰父子曾在成都岷江修都江堰,使成都平原三百多万亩农田得以灌溉,变成了肥沃良田,号称“天府之国”,对于兴修水利工程,秦国是颇为重视的。
  韩王掌握了秦国喜欢修筑水渠的特点,就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劝说秦王修筑水渠。郑国到秦后即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关中虽无水害,但降雨量少,常有旱灾,于是向秦王政建议修一条引泾灌渠。首起池阳瓠口(今陕西泾阳县境),横跨渭北高原,由西而东,绵延三百余里,后入北洛河。渠修成后,可以灌溉关中东部四百余万亩耕地。秦王政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并委托他负责工程设计。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秦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工程正在进行之际,郑国以修渠方式“疲秦”的阴谋被秦王政发觉了。秦王政本来就是“少恩而虎狼心”,尤其是嫪毐、吕不韦事件后,有时对外国入秦的客卿不很信任,而韩困的“疲秦”计的败露更加深了他对客卿的憎恨。他勃然大怒,下令欲杀掉郑国。在秦国宗室大臣的煽动下,秦王政下令“逐客”,李斯给秦王政上书,劝秦王政撤销“逐客令”,这时即将被杀的郑国也向秦王进言,说明韩国派自己来秦国大兴水利工程,虽然是为了达到“疲秦”的目的,但是,水渠修成之后,“亦秦之利也”(《史记·河渠书》)。秦国调集力量修渠时,尽管减轻了秦国对东方各国的压力,“为韩延数岁之命”,让韩国苟延残喘了几年,但渠成后却“为秦建万代之功”(《汉书·沟洫志》)。郑国的话,深深打动了秦王政,使他看到了这是富国强民的根本一着,于是他决定不杀郑国,而让郑国继续主持完成这项工程。韩王的“疲秦”之计,也实际上走向了计谋者愿望的反面。
  虏灭韩王安
  韩国的“疲秦”计阴谋破产后,已无力抗秦,也无计可施了。本来,范雎的“远交近攻”是包括这样三部曲的:开始“卑词重币以事之;不可,则割地而赂之;不可,因举兵而伐之”。此时,韩国已经相当脆弱了,无法按先王所采取的三部曲进行了。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秦国再次伐韩,在数十万大军压境的形势下,韩国为了苟且偷生,不得不剜肉医疮,割地求和,把南阳全境献给秦国,这样一来,本来就弱小的韩国变得更弱小了。秦国占领南阳后,即派内史腾做南阳假守。次年,秦王政又派内史腾率兵攻韩,弱小而又势单力孤的韩国根本无法抵御秦军的凶猛攻势,一战而溃,连昏庸无能的韩王安也被俘虏了。秦王政把所得韩地置为颍川郡。至此,韩国已灭亡。
  消灭韩国可以看成是统一战争中的初战告捷。这对其他山东五国是一种巨大的威慑,而对秦国军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灭韩的第二年,秦王政又挥师东向了。
  第二节 灭 赵
  韩国是六国中最弱小的国家,而赵国则是其中兵力最强的国家。
  强攻屡败
  韩国被灭之后,秦国马不停蹄地集中兵力向赵国大举进攻,秦军对赵国一直是采取强攻的战术。
  秦王政是一个多谋善断的国君,他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在这次大举进攻赵国前,他就着重回顾了以前对赵战争强攻屡败的原由。
  当年在长平大战之后,秦国约定退兵的条件是“割韩垣雍、赵六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但是,秦国退兵以后,只有韩国献出垣雍,赵国则不愿割六城。这是什么原因?赵国大臣虞卿对赵王说:“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资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以救矣。”(《战国策·赵策》)其意是说,秦军攻打赵国,是因为筋疲力尽才退兵的。如今赵王又把秦国力所不能攻下的城送给秦国,这是帮助秦国攻打自己。以后秦军再来进攻赵国,赵国就没有什么可以自救的了。
  果真,秦军又一次攻赵,邯郸被围,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人救赵。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国都很快就会攻下,谁敢救赵,秦攻下赵以后就攻打谁。”魏王害怕了,命令晋鄙在邺(今河北临漳县)安营,不再前进,名义上是救赵,实际是看形势的变化。此时,魏王还派将辛垣衍潜入邯郸,通过平原君见到赵王。想说服赵王和魏共尊秦为帝,换取秦军从邯郸撤兵,平原君对此犹豫不决。这时,齐人鲁仲连游说在赵国,听说魏国想让赵国尊秦为帝,他对辛垣衍说:“今天的秦国,不要礼义,一味崇尚军功、奖励杀伐,对他的士卒,玩弄欺诈的手腕,对他的民众,任意驱使。一旦我们尊秦王为帝,一定会使天下苍生深罹大难。”鲁仲连还讲了殷纣王把鬼侯剁成肉酱、把鄂侯切成肉条、把文王关进监狱的故事以说服辛垣衍,使他放弃了尊秦为帝的打算。
  平原君三番五次派人向魏国请救兵,平原君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写信责怪信陵君说:“我以为你有急人的高义,现在邯郸这样危急,魏国救兵又不来,你无动于衷。纵然你轻易地抛弃我,你就不可怜可怜你姐姐吗?”信陵君屡次去请求魏王救赵,门客也帮着说,魏王还是不答应。信陵君估计魏王再也不肯派兵救赵了,他决定带一百多辆车骑去赵和秦军死拼。路过东门,遇见侯嬴,候嬴对他冷淡。他走段路以后又回来见侯嬴,侯嬴笑着说:信陵君的行动好像是以肉去投喂饿虎。信陵君行再拜礼,侯嬴又悄悄告诉他如何弄到兵符调动晋鄙军队。晋鄙的兵符,常放在国王的卧房里,而如姬最得国王的宠爱,常出入国王的卧房,一定能够偷到它。信陵君照着侯嬴的办法,果然由魏王宠爱的如姬窃出兵符。信陵君带着兵符到邺,代晋鄙率兵救赵。秦军在魏军、楚军、赵军内外夹攻下大败,邯郸解围。这是有名的“窃符救赵”的故事。合纵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它给秦国的兼并战争带来极大的困难,当年山东各国的力量比秦国大得多,“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战国策·赵策》)。所以,秦国对于合纵,极力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
  到了秦王政亲理朝政时,他派王翦、杨端和、桓齮率兵分两路进攻赵国。当时赵国大将庞煖正率兵与燕国交战,秦军乘虚而入,占领了上党郡及河间地区。公元前233年,又派桓齮率兵攻取了赵国的赤丽、宜安,进逼邯郸。赵国在危急存亡之际,从北方调回正在防御匈奴的名将李牧,李牧与赵军将士决心与秦军决一死战,士气高涨,结果大败秦军。公元前232年,秦国再次分兵两路进攻赵国,又被李牧击退。秦军连连失败,秦王政不能不考虑这样的问题:靠强攻是不行的。
  离间君臣之计
  靠强攻不行,那该怎么办呢?秦王政采用尉缭“离间其君臣”之计,派人用重金贿赂赵国权臣郭开。
  公元前235年赵王迁登位,朝政操纵在宠臣郭开手中。郭开嫉贤妒能,压制人才,大大削弱了赵国的战斗力。如老将廉颇曾为赵国屡立战功,后因被乐乘取代而不服,逃到魏国。但廉颇在魏国久不被重用,很想归赵,赵王也想起用廉颇,便派使者到魏国探视廉颇身体情况。廉颇在赵王使者面前“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以饭量大来表示他虽老犹壮,率兵作战没有问题。但是,郭开贿赂使者向赵王谎报情况说:廉颇虽能吃饭,但坐一会儿就要大便三次。赵王真的认为廉颇老而无用了,终于没有将他召回。后来廉颇被楚国接去,客死于楚。
  公元前229年,秦国灭韩之后,又派秦将王翦、杨端和分别率兵向赵国进攻。久经沙场的宿将李牧、司马尚率赵军拼命抵抗,两军对垒,苦苦相持一年之久。此时,秦王政又使用了尉缭“离间其君臣”之计,派人用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郭开接收了贿赂,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欲谋叛变,作战不力。赵王轻信了谗言,派赵葱及齐人颜聚去代替李牧、司马尚掌握兵权。在大敌当前的危难关头,李牧认为赵葱、颜聚皆非将才,根本对付不了秦国名将王翦,便抵抗王命,拒不让出兵权,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以死刑,司马尚的军职也被免掉。这实际上为秦灭赵扫清了道路。
  赵国之灭亡
  李牧一死,赵军将士军心涣散,秦军如入无人之境。
  赵国政治如此昏暗,使赵国国力大为削弱,同时,祸不单行。当时赵国又发生大地震和旱灾等特大自然灾害,在天灾人祸面前,赵国人心浮动,从而谣言四起:“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史记·赵世家》)这一民谣实际上反映了赵国的百姓是拥护统一的。不到三个月,秦将王翦大破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当年十月占领赵都邯郸,灭了赵国,邯郸是秦王政的出生地,此时秦王政也跟随秦军来到邯郸,把跟母家有“仇怨”的赵国权贵统统“坑杀”掉。
  对于赵园灭亡的原因,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作了深刻的分析,他说:“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谬哉!”所言极是。后人均持此说,认为听信谗言,往往是误国殃民。唐末周昙曾有诗曰:“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由此可见,大帅、将军对于一个国家安危起了极大的作用。
  第三节 灭 燕
  赵国一亡,燕国门户洞开,秦军即陈兵于燕国边境,近临易水,直接威胁着燕国。
  燕代合兵难抵强秦
  燕国兵少将弱,想与代国结成联盟,共同抗秦。代国为赵公子嘉所建,赵亡后,公子嘉率宗族数百人逃到代郡,自立为代王。赵、燕两国,原来也是互相攻战的,后来在反秦的共同斗争中站在一起了。当年赵国预备讨伐燕国,苏代对赵王讲了个故事:今天经过易水边时,看到河蚌晒太阳,鹬啄蚌肉,蚌钳住鹬的嘴,鹬说今天不雨,明天不雨,蚌就死了;蚌说今天不放,明天不放,鹬就死。双方不肯相让,渔夫看到了,就把鹬和蚌一遭抓住了。这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苏代接着说:“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战国策·燕策》)苏代认为赵燕交恶,秦成“渔父”而从中得利。赵王听后,醒悟了过来,马上下令停止出兵攻打燕国。这都是以前的事,也是“燕代合兵”的前因后果。
  赵国灭亡后,秦国的利剑直指燕国,燕国只好同代国结成联盟,两次抵抗,都被秦国大将王翦击败于易水之西。燕代合兵抗秦失败后,燕国君臣上下,人心惶惶,自知难以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他们为了挽救危局决心寻求新的谋略。
  鞫武计谋未遂
  燕太子丹曾在秦国作过人质,一次太子丹向秦王政请求让他回燕,秦王回答说:“乌头白、马生角时再放你走。”因秦王待他不善,他趁隙从秦国逃回。看到秦国将要吞灭六国,且秦兵已逼近易水,唯恐灾祸就要来到,太子丹很忧虑,就对自己的太傅鞫武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有幸得到太傅的谋划。”鞫武回答说:“秦国占领的土地遍布天下,如果再以武力胁迫韩赵魏,那么易水以北,就没有安定的时候了。怎么能因为被凌辱的怨恨,而单枪匹马去攻伐。”
  不久,将军樊於期从秦国逃亡到燕国,太子收留了他。太傅鞫武劝止说:“不行啊!秦王如此残暴,并且和燕国又有很深的积怨,足可以让人不寒而栗,更何况再听到樊将军躲在这里呢!这是把肉扔在饿虎行走的路上,引来的灾祸一定无法解救了!即使管仲和晏婴再世,也不能想出好办法,希望太子赶紧打发樊将军到匈奴去,以阻绝人们的口舌。”
  是太傅鞫武胆小怕事吗?不是。鞫武有着自己的抗秦计谋。他对太子说:“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战国策·燕策》)鞫武提出的计谋便是联合诸侯共同抗秦的计划:到西边去联合三晋,到南边去联合齐楚,到北边去跟单于讲和。鞫武认为唯此才可以图谋秦国了。
  太子丹对秦国怀着深仇大恨,急着图胜,他对鞫武说:“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战国策·燕策》)认为太傅的计划旷日持久,使人等得心焦。对燕国来说,鞫武的计谋实际上倒是唯一可行的良策,但由于太子丹的反对,未能实施。
  荆轲行刺失败
  燕太子丹认为太傅鞫武的计划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愿太傅更虑之”(《战国策·燕策》),太傅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计谋,便把处士田光介绍给太子。经田光推荐,太子认识了壮士荆轲。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祖籍齐国,后迁于卫,游说于赵,均不见用而来到燕。荆轲为人深沉好书,又善击剑,极有胆识。太子丹对荆轲尊敬备至,待为上卿。他对荆轲说:“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喜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太子丹的计谋是,派人出使到秦国去劫持秦王政,迫他完全归还侵占的各诸侯国的土地,如果劫持不成功,或者秦王政不答应,就刺杀他。荆轲答应接受太子丹的使命之后,太子丹每日以宗庙祭祀的食具供奉荆轲食用;珠宝玩物、宝马车骑、窈窕美女让荆轲恣意取乐。只要荆轲想要的,太子丹无不答应。太子丹有一匹心爱的千里马,荆轲见后说:“千里马的马肝肥,食之昧美。”太子丹立即杀千里马,给荆轲奉上马肝。还有一次太子丹陪刑轲在华阳台饮酒,让一美人鼓琴奏乐助兴,荆轲称赞:“好一双美人手!”太子丹马上命令把美人的手剁下用玉盘盛着送给荆轲。
  当秦军破赵,大军压境之时,太子丹急请荆轲入秦执行刺杀秦王的计划。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荆轲请求带上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一带)地图和樊於期的人头,作为觐见之礼。樊於期原是秦国将军,因得罪于秦王而逃到燕国,父母宗族尽被秦国杀戮,为了使荆轲刺杀秦王成功,他甘愿自刎而死,让荆轲把自己的头带去。太子丹还选派燕国勇士秦舞阳为副手,陪同荆轲入秦。荆轲离燕时,太子丹及门下宾客等人都穿着白色孝衣一直送到易水岸边,太子丹再次为荆轲与秦舞阳敬酒壮行,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筑(古代一种打击乐器)道别。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示义无反顾。对于荆轲,史书多溢美之词,其实这要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作为一个智勇双全的“壮士”,荆坷的确有可敬仰之处,但从历史发展总趋势来说,荆轲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不足道的。
  荆轲与秦舞阳到咸阳,通过秦王政的宠臣蒙嘉向秦王政说:“燕国实在畏惧仰慕大王的威力,不敢发兵和大王对抗,情愿让国人做秦国的臣民。和各方诸侯同列,像秦国郡县一样进奉贡品,只要求奉守先王的宗庙。恐惧得不敢自己前来陈述,又斩下樊於期的头颅,呈献燕国督亢的地图,都用匣子封好,燕王又亲自在朝廷送行,派使者前来向大王报告。现在只等大王的命令。”
  秦王政听了十分高兴,就穿上朝服,设置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荆轲捧着樊於期的头颅匣,秦舞阳捧着地图匣,按着次序走进天子座位的台阶下边。此时副手秦舞阳不由得胆怯,脸上恐惧变色,群臣很以为怪,荆轲回头对秦舞阳一笑,走上前去向秦王谢罪说:“他是北方没有开化的粗人,从没有见过天子,因此害怕了,希望大王稍许宽容些,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战国策·燕策》)秦王政对荆轲说:“起来,把地图送上。”荆轲接过秦舞阳捧的地图,独自一人从容自若地走上大殿向秦王政献地图。地图中早已卷藏好一把匕首,地图一展开匕首就现出来。这把匕首原是太子丹花重金从赵国徐夫人手里购来并让工匠用毒药煨淬过的,经用人试验,只要划破皮肤流出血丝,无不立即死亡。刑轲一手抓住匕首,一手抓住秦王政衣袖就刺。秦王政大惊,自己跳了起来,扯断衣袖。想拔剑,剑太长,又卡夹在剑鞘里。当时情势紧急,剑又竖着,所以更不能立刻拔出来。荆轲追赶秦王政,秦王政绕着柱子逃跑。按秦国规定,宫殿内是不许带兵器进入的,秦王政的佩剑一时又不易拔出,情况十分危急。群臣一时都惶恐无措,没有什么武器打荆轲,就只好用手和他搏斗。此时秦宫御医夏无且急中生智,提起药囊击中荆轲。两边大臣急呼“王负剑!”才提醒了秦王政把剑推到背后斜抽出宝剑,一剑斩断荆轲左腿,荆轲虽受重伤,仍毫无畏惧,将匕首向秦王政掷去,但未能刺中。秦王政挥剑连砍荆轲数剑,荆轲临死前还倚柱而笑,叱骂秦王政说:“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战国策·燕策》)于是左右的人上来杀了荆轲。事后,秦王政论功行赏时,御医夏无且被推为首功,赐给黄金二百镒。
  燕国之灭亡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加速了燕国的灭亡。这时,秦王政更加痛恨燕国,他下令由王翦调集军队讨伐燕国。公元前226年十月攻陷燕国国都蓟城。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往辽东郡。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燕王急了,只好采用赵国代王嘉的计策,杀死太子丹,想把他的脑袋献给秦王政,以取得秦王的宽谅。秦王政仍派兵攻伐。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攻辽东郡,俘虏燕王喜,燕亡。
  有一种说法:燕国之亡,盖因荆轲。此说有失偏颇。其实,即使太子丹没派荆轲刺杀秦王政,秦王政也要灭燕,这是秦统一天下的既定方针。所以说,对于燕国来说,燕国的灭亡并非太子丹所造成,荆轲刺秦王只是一个导火线。燕王喜杀了太子丹之后,秦王政照样派兵攻打燕国,最后还是把燕国灭掉。
  对于荆轲刺杀秦王的评说更是众多。有的视之为“侠义英雄”,并加以无限歌颂,此说不妥。将秦王政杀掉了,于社会又有何益?有言说会延缓六国的覆灭,延缓天下的一统。若此,于历史有何作用?其实这是一种愚举,并非是义举。刺杀了秦王政,秦国还会产生第二个“秦王政”,他会凭借秦国的实力和国策照样可以“横扫六合”。元代名儒郝经《咏荆轲》诗中说:“纵使杀一秦,宁无一秦生。”(《陵川集》)此言甚是。
  第四节 灭 魏
  韩、赵一灭,和秦国毗邻的三晋之一的魏国便陷入包围中,处于朝不保夕的危境之中。
  “首尾相救”局面之失
  魏国一度也是一个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一方面魏国重用李悝、吴起变法,国力增强;另一方面魏国处于赵、韩之中,占有较好的地理位置。对于秦国来说,也是不太好对付的。早在秦昭王时就想攻伐魏国了,游说者不同意秦王攻伐魏国的计划,认为攻伐魏国“兵必大挫,国必大忧”(《战国策·魏策》)。为什么呢?当时有人向秦王上书道:“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之熟计之也。梁者,山东之要也。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断山东之脊也,是山东首尾皆救中身之时也。山东见亡必恐,恐必大合。山东尚强,臣见秦之必大忧可立而待也。臣窃为大王计,不如南出。事于南方,其兵弱,天下必能救。地可广大,国可富,兵可强,主可尊。王不闻汤之伐桀乎?试之弱密须氏以为武教,得密须氏而汤之服桀矣。今秦国与山东为雠,不先以弱为武教,兵必大挫,国必大忧。”(《战国策·魏策》)其意是说,魏国犹如山东六国的腰部。譬如有一条蛇在这里,你打它的尾,它的头就来救护;你打它的头,它的尾巴就来救护;打击它的腰身,首尾都来救护。如今魏王好像是天下诸侯的腰身,如今秦国要攻打魏国,这就向天下显示秦国将腰断山东六国的脊梁,这也将造成山东六国“首尾皆救中身”的局面了。山东六国必定害怕被消灭,只要一害怕,必定广泛联合在一起。六国的力量还很强大,秦国巨大的忧患必定在转身之间就来到眼前。由此看来,不如向南方出兵,将矛头对准楚国,他们的兵力软弱,天下诸侯必定不能相救。这样,秦国土地能够扩大,国家能够富足,兵力能够加强,主上也能受到天下人的尊崇。秦王采纳了改攻魏为攻楚的进谏。
  秦王政将韩、赵灭掉之后,处于山东诸国之腰的魏国,就失去了“首尾”的保护,也就是说,攻伐魏国,就不会造成山东六国的“首尾皆救”的局面了。秦王政抓住这一时机,向魏国进攻。
  魏失去“辅政之良相”
  对于魏国的力量,秦王政作了充分的估计。魏在诸侯中是比较强的国家,早在魏惠王时魏国曾经是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可是魏国不善于使用人才,且易被谗言所惑。秦国针对魏王的弱点开展了这方面的攻势。
  公元前247年,秦将蒙骜伐魏,魏国屡次失败。魏王很着急,派人请信陵君回国,信陵君回国后被封为上将军。信陵君又派人向各国诸侯求援,诸侯听说信陵君领魏兵,纷纷派兵救魏。信陵君率领五国军队与秦军作战,败蒙骜于河外(山西陕西黄河以西地),乘胜追击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史记·魏世家》)。这是一次五国攻秦的合纵,给了秦国一定打击。秦军退回函谷关后,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处境,秦王派人以重金去魏国行使“反间计”,在魏王面前诋毁信陵君:“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秦王故意多次使人向信陵君表示祝贺,说:“公子可以为魏王了吧!”这样一来,昏庸的魏王果然中了秦国的反间之计,派别人代信陵君为将。从此,信陵君就称病不出,每日饮酒行乐,四年之后就死去了。“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史记·魏世家》)。当时的人就指出:“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司马迁认为把魏的灭亡仅仅看成“不用信陵君故”不妥,应该看成魏国不能任用贤才的缘故。谯周说:“以予所闻,所谓天之亡者,有贤而不用也,如用之,何有亡哉?”这是有道理的,魏国不能任用一批贤才,这就决定魏国必然要灭亡。因为魏国不用这些贤才,必为他国所用,就反过来成为反对魏国的一种力量。不用商鞅和范雎就是魏国的两次“大失”。
  一是商鞅。商鞅原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元前365年来到魏国,在魏相公叔痤的门下当一名被称为中庶子的家臣。当时,秦孝公下令求贤,在魏国不得志的商鞅就怀着求富贵的目的,带了李悝的《法经》从魏来到秦国。到了秦国决意对魏报复,使魏国败落下去。他的计谋是怂恿魏国称王,从而把各国攻击的目标引向魏国,以此来解除魏国对秦国的威胁。公元前344年,魏国率领十二诸侯朝天子、韩、宋、鲁、卫等国会盟,这就是魏国发起和主持的“逢泽(今开封附近)之会”,秦国也派了公子少官参加。魏王完全接受商鞅的游说,就马上建王宫、造王车、制王服,俨然成了天子。这是战国中期开始时的一件盛事,也是魏国衰败的开始。魏国在这次盟会上称王,引起了各国的反对。魏王也许感到是中了商鞅的计谋,当商鞅亡秦归魏时,魏王非常气愤,不让其入境。
  二是范雎。他在入秦前曾在魏国事中大夫须贾,后来同须贾一起使齐,齐襄王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须贾知道后怀疑他私下和齐国勾结,回国后须贾报告魏相魏齐。魏齐命令家人狠狠鞭打范雎,打断了肋骨,还打掉了牙齿,范雎假装死去,家人用席子卷起把他弄出来,郑安平把他藏了起来,改名叫张禄。后来,在秦王使者王稽以及郑安平的帮助下逃往秦国。范雎对于自己在魏国所受的迫害耿耿于怀。到了为秦相后,就决意对魏报复,有一次恰好须贾被派到秦国求和,范雎就趁势对须贾百般侮辱,吓得须贾“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范雎当众历数其“罪状”,最后“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须贾从秦国带回了范雎给魏王的口信,并声言要砍掉魏齐之头,吓得魏齐屁滚尿流地逃走。据说秦昭王为给范雎报仇,还把私藏魏齐的平原君骗到秦国,软禁起来。后来魏齐在秦的威逼下自杀。
  魏国之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失信于客卿,失去辅政之良相,则加速了灭亡的进程。
  魏国之灭亡
  魏国在秦的打击下,早已奄奄一息。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贲率兵包围魏国都大梁。魏国地势较低,易遭黄河水淹。公元前358年,楚国伐魏时,曾决黄河水来灌长垣;公元前281年,赵国攻魏时,赵惠文王曾亲自到东阳,决黄河之波来水攻魏国。这次王贲包围了魏国大梁后,又是采用“水攻”的手段,他命秦军掘开黄河大堤,水淹大梁。三个月城坏,魏王假请降,魏灭亡。
  对于魏国灭亡的原因,史学家作了不少分析,其原因诸多,但最为重要的是人才的流失。原来发挥作用的人才如吴起、商鞅、孙膑、范雎等一个个离魏而去,这就直接导致了秦国的强大和魏国的衰落,最后被秦国所灭也就势在必然了。
  第五节 灭 楚
  自从公元前230年出兵讨伐韩国,到公元前225年灭魏,秦王政统一中国的战争已经进行了整整六年。六国的割据势力已消灭了四国。秦王政认为,现在有可能在北定赵、燕,中破韩、魏之后,集中兵力解决南方最大的一股割据势力——楚国。
  春申君的离间书
  这里有必要作一点历史的回顾。楚国从春秋以来,不断兼并周围的小国,是兼并小国最多的国家。在七国中,楚国土地最大,人口最多,军队也最多。吴起在楚国变法,“诸侯患楚之强”,当时各国感到楚国的威胁。“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就是说,楚国应该作合纵的首领,合纵成功则是楚的天下。楚国是大国,有其力量和影响。在五国合纵攻秦时,楚国曾奉为纵约长,秦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忙于攻伐三晋,到了公元前280年以后,秦国的进攻重点开始转到楚国。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占楚国都郢,烧毁了楚先王陵墓所在的夷陵,楚被迫迁都到陈。荀子指出:“秦师至而鄢、郢举,若振槁然。”(《荀子·议兵》)这是说秦军攻占鄢、郢,像摇落树上的枯叶一样容易。在荀子看来,此时的楚国已不堪一击了。这当然是有点夸大其词的。
  秦国攻占鄢、郢以后,想联合韩魏继续进攻楚国,春申君“恐一举兵而灭楚”,就上书秦昭王:
  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史记·春申君列传》)
  接着,春申君劝秦王不要做得过头,物极就必反。他说,秦国使盛桥于韩,秦不用兵,得百里之地,可谓能了。秦攻魏得酸枣、燕、虚、桃等地,秦国的功算是多了。后来又攻取魏的蒲、衍、首、垣,割取濮磿以北之地,到了齐国的边境,秦国的国威算是充分发挥了。如果秦王还不考虑适可而止,恐怕就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有所谓“始之易,终之难也”。
  春申君还极力离间秦国和韩、魏的关系。他说,秦国对于韩、魏,有多世的怨恨。韩、魏父子兄弟接连死于秦军,有“累世之怨”将近十世了。如果秦还要和韩、魏联合伐楚,还不大错了吗?
  再说,攻楚又怎么出兵呢,如果经过韩、魏,韩、魏和秦本来就有仇恨,万一归路被切断,秦兵就不得返了。如果不经过韩、魏而从随水的右岸进兵,这里都是“不食之地”,即使占领了,也只是有得地之名而“无得地之实”。
  春申君最后建议,最好的办法是秦楚友善、楚秦联合,先联合攻韩,韩就会屈服,秦再出兵十万,即可占领郑,魏也就要屈服了。韩、魏屈服了,齐国也就可以“拱手而取”了。
  春申君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从他的立场看来,基本上是站在楚国一边的。因此,说此书为“离间书”也未尝不可。秦昭王看了春申君的上书,觉得言之有理,于是马上撤销和韩、魏联合攻楚的打算,并“发使赂楚,约为与国”(《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消除了秦、韩、魏三国联合攻楚的战祸,为楚国争得一个相对稳定发展和“复强”的时期。
  李园的美人计
  楚国的复强,全靠春申君向秦昭王的进言,这是诸侯国所共睹的。事后他们把攻击的目标不约而同地指向春申君。
  首先是赵国人李园的美人计。他把自己的妹妹献给春申君,很快就得到春申君的宠幸。当知道妹妹有了身孕,李园就和妹妹商量好一个计谋。
  李园妹妹找个机会劝春申君说:“楚王宠信你的心情,即使是兄弟也不如。如今,你做楚王的相国已有二十多年了,可是楚王没有儿子,等到楚王死后,将要再立兄弟为王。如果楚国的王位更换,他们也将各自使自己的亲信得到尊位,这样一来,你又怎么能长久保持宠信的地位呢?再说,你掌权时间又长,对大王兄弟难免有许多失礼的地方。将来大王兄弟如果真能登上王位,灾祸将要降到你的身上,怎么能保住相同的大印和江东的封地呢?如今我自己知道已有身孕了,可是别人都不知道。如果真能依靠你尊贵的地位把我进献给楚王,楚王必定喜欢我。假使我仰赖上天生下一男,那么,此男就有希望承接王位,也就是你的儿子做了楚王。楚国的各种封赐都可到手,这同面对着日后不可预测的奇灾大难相比,哪个好哪个不好不是很清楚了吗?”春申君认为言之有理,就把李园的妹妹安置在舍馆,立即向楚王说要进献李园妹妹。楚王把李园妹妹召来一见,确是楚楚动人的美女,甚为高兴,当场接纳。后来果真生了一个男孩,楚王便立他为太子,并立李园妹妹为皇后。楚王十分重用李园,李园终于掌权。李园既然把自己的妹妹送入宫中成了皇后,她妹妹的孩子又成了太子,当然担心春申君越发骄纵或者把秘密泄露,就偷偷地买通刺客,想谋杀春申君以灭口。
  春申君在楚国为相第二十五年时,考烈王得了重病。有个叫朱英的,对春申君说:“世上有出人意外的福,又有出人意外的祸,如今你处在生死无常的世界里,去侍奉喜怒无常的君主,怎么会没有出人意外的福呢?”春申君说:“什么叫出人意外的福呢?”朱英说:“你在楚国做了二十多年的相同,虽然名叫相国,实际上是楚国的王。如今楚王病得很重,早晚将死,太子又很小。一旦大王病得站不起来,你就得做少主的相国,因此就得代少主掌管国政,像伊尹、周公一样。少主长大你再归还政权。如果不这样,你就还可以面南称王,因此掌握楚国。这就是所谓的出人意外的福。”春申君义问:“什么叫出人意外的祸?”朱英说:“李园不治理国家而是相国的舅父。他不能管军事,却私自养着刺客,时间已经很久了。楚王死后,李园必定抢先入宫夺权,据本奏议,假传新君命令,依权杀你灭口。这就是所谓出人意外的祸。”春申君又问:“什么叫出人意外的人?”朱英说:“你先任命我郎中卫士官,君王死后,李园一定抢先入宫,我可见机行事,将尖刀刺入李园的胸膛,替您将李园杀死。我就是那所谓出人意外的人。”春中君并不了解其中缘由,反而说:“先生把这事放到一边,不要再提了。李园本来是软弱的人,我又待他很好,又怎么会到这一地步呢?”至此,朱英知道自己的想法不被采用,害怕祸患殃及向身,便立即逃离楚国。
  过了十七天,楚考烈王病逝,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在棘门里边埋伏了刺客。春申君后入宫,刚走到棘门,李园的刺客从两面奔出刺死春申君,并砍下春申君的头,扔到棘门外面。同时又派官吏把春申君的家族全部杀死。李园妹妹的儿子被立为楚王,这就是楚幽王。
  楚国发生李园之乱为朱英所言中,事前春申君不听朱英劝告,可谓咎由自取了。司马迁对此作了评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史记·春申君列传》)李园之乱后,楚国日益衰败。
  有关春申君进献李园妹妹一事,有的史家持怀疑态度。其实,这是可信的,一则《史记·春申君列传》有详细的记载,二则此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春申君为了实现自己的权欲向楚考烈王进献美女完全可能,如同吕不韦与赵姬之事一样。
  王翦出兵伐楚
  公元前226年,当年曾经帮助秦王政平定嫪毐叛乱的丞相昌平君,在秦国发动叛乱。据司马贞《史记·索引》记载,昌平君本是楚国的公子,来秦国被立为丞相后数年叛逃到楚国的郢都,被楚国的大将燕拥立为荆王。秦王政便以镇压荆王昌平君为名,大举出兵伐楚。
  楚国虽然曾多次被秦国击败,但是楚国地广人众,实力尚存。秦王政问大将李信:“攻伐荆楚,将军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自恃年少壮勇,而且以前攻打赵国时与名将王翦一同出兵,李信曾单独率一支兵马出太原、云中大破赵军;在攻打燕国时拔蓟都也立有卓越战功;特别是燕太子丹逃走后,李信率数千轻兵紧迫不停,直追至衍水而抓获了燕太子丹。秦王政称赞李信贤勇。李信也年轻气盛,自恃屡战屡胜,这次他在秦王政面前夸口说:“灭楚有二十万兵足够了。”秦王政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政也有点偏着李信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断壮勇,其言是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于是派李信为主将,蒙武为副将,率二十万大军南伐荆楚。
  公元前224年李信、蒙武率兵攻入楚境,起初连续获胜,李信攻下平与,蒙武攻下寝,大破荆军。由于李信轻敌冒进,长驱千里,孤军深入,楚军反击把李信打得大败,七都尉被杀,损兵折将,秦军只好退出楚境。
  李信战败后,秦王政认识到自己用人失误,立即亲自到王翦家,请求王翦带兵,王翦推说年老有病不肯带兵。秦王政先向王翦致歉说:“寡人未听老将军计策,错用李信果然使秦军受辱。现在荆楚之兵一天天向西打来,将军虽然有病,难道看到寡人为难而不管?”王翦只是推说有病,请秦王政另择良将。秦王政再三请求,王翦才说:“一定要臣出兵,非六十万军队不可。”秦王政答应一切听从将军计划安排。这也可以看出秦王政作为一个有为君主,他知过能改,敢于向自己的下属认错,这种品格对于统一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与晚年专横的秦始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出征时,秦王政亲自送到灞上。王翦提出要秦王政赐给大量的园池田宅。秦王政问他:“将军出征,还患贫穷乎?”王翦回答:“为大王作将军,有功终不得封侯,不如趁早向大王请求田园,留为子孙产业。”秦王政听了大笑。王翦率军出关以后,又一连五度派人向秦王政请求田园。有人责怪王翦说:“将军这样向秦王乞贷请求,岂不太过甚矣!”王翦回答说:“不然。为何要田宅,实因秦王政不信人,今将六十万大军兵权委任于我,国内兵力几乎空虚,我若不多为子孙请求田宅,岂不让秦王怀疑我也?“此话足见王翦绝不是简单的一介武夫,他是一个颇有政治眼光的军事家。王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表示自己贪产业而无叛心,其实,也是他自己对秦国统一大业忠贞不贰的一种表达。
  楚国之灭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楚。楚国大将项燕也调动国内全部兵力来抵抗。开始王翦让军队一直不出战,“坚壁而守之”。两军相遇,楚军主动出击,不断挑战,秦军按兵不动。王翦反让士卒休息,并天天犒赏士卒,自己还和士兵同吃同饮,但是就是不出兵打仗。王翦问下属:士兵在干什么?部将说:士兵在投石块比赛,看谁投得远?王翦听了心中甚喜。这种不战不和的局面相持了一年。待到秦军养精蓄锐,士气高昂、斗志旺盛之际,才下令出击。此时,楚军戒备已疲,猝不及防。秦军一鼓作气将楚军打得落花流水,楚军大将项燕也战死于乱军之中。秦军乘胜攻下了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接着,秦军又向江南广大楚地挺进,攻占了楚之附庸国越国。不久,越君降秦,至此,楚国全部被灭。
  第六节 灭 齐
  秦灭五国之后,只剩下东边一个齐国。赵亡后,逃至代郡的代王嘉在公元前222年被秦军俘获。公元前221年,灭亡燕、代的秦将王贲率部向南攻齐。
  断绝“齐赵之交”
  齐国是东方强国。“秦与齐争长”(《史记·楚世家》),秦国与齐国争霸主的地位,这是战国中期形势的主要特点。公元前298年,齐国发动韩、魏一道攻入函谷关,秦王为了“无危咸阳”,被迫割地求和。到了公元前288年,秦国约齐国称帝。此时秦国已经很强大了,为何还要约齐国称帝呢?《史记·乐毅列传》说:齐湣王与秦昭王争位称帝,“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这也就是说,秦昭王要进一步称“帝”,但又怕齐国反对,因此决定拉拢齐国的湣王一起称帝。此后时而交战,时而修好。秦国对于山东各国的合纵,极力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关系到全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争,赵军被围处于最困难的时候向齐国求救,齐王就是不肯。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秦国施行断绝“齐赵之交”计谋的结果。当时齐国谋臣周子提醒了齐王,要齐王谨防中秦国之计。周子对齐王说:“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其意是说,应该答应齐国的借粮要求,这样有利帮助赵国打退秦兵,不然,秦兵无法击退。要是不答应,那就中了秦国的计策,再说,赵国对于齐楚来说犹如蔽障。这也就像牙齿有嘴唇保护一样,如果失掉嘴唇,牙齿就受冻了。今天赵国若灭亡,明天就轮到齐、楚了。况且救助赵国的事,应该像捧着已经漏水的瓦缸或者像用水浇烧干的锅那样紧急的事情。进一步讲,救助赵国可以表现崇高的义气;击退秦兵可以显示威武的名声。以义气救助将亡的赵国,以威武击退强大的秦兵,用兵不追求这些却去吝惜粮食,这样考虑国事就错了。齐王就是不肯支援赵国粮食。齐王对赵国所以如此冷淡,固然同齐国没有直接受到秦的进攻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秦王派使者说服了齐国,以计谋破坏了“齐、赵之交”。在这一点上,齐国应当说是近视的。到秦王政用兵六国之时,为了防止齐、赵两国联合,仍然施用断绝“齐赵之交”的计谋,秦国还特地派荆苏出使齐国,以计谋断绝“齐赵之交”,“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衰,齐亦不免矣”。(苏洵:《六国》)这是后世人评论齐国对秦国卑躬屈膝,对秦国攻击其他五国的举动不予遏制,结果自食恶果,终不免于灭亡。
  收买佞臣后胜
  齐王建本是一个年龄又大又昏庸腐朽的国君。眼看五国灭亡了,齐王建还准备到秦国去入朝称臣,雍门的司马前来谏诤说:“我们为什么拥立大王,是为了国家呢,还是为了立王才来立王呢?”齐王说:“为了国家。”司马说:“既然是为了国家才立王,那么大王为什么要离开国家到秦国去?”此时,齐王才调过车头返回国都。即墨大夫认为雍门司马的意见如果能使齐王接受,就觉得还可以和齐王商讨计谋,以图巩固国基。于是就入宫去见齐王说:“齐国的土地还有数千里见方,披铠戴甲的士兵也有数十万。三晋的大夫,都不愿靠近秦国,聚集在阿地和鄄地之间的也有百余人,大王可以收留他们,并且给他们十万军队,让他们去收复三晋的失地,即使是临晋之关也可攻进去;鄢地和郢都的大夫,都不愿为秦效劳,聚集在齐城南边的也有百余人,大王可以收留他们,送给他们十万军队,让他们收复楚国的失地,即使是武关也可以打进去。如果能这样,齐王的威望可以树立,秦国能够被消灭。如今,你抛弃南面称王的愿望,却要到西边去侍奉秦王,我们认为这是不可取的。”齐王对自己的国家早已丧失了信心,他没有听从“忠谏”(《战国策·齐策》),而一味听信佞臣后胜的谎言。后胜是一个早已被秦国派人用财物收买的齐相。当秦国加紧向山东进攻时,后胜劝齐王要和秦国修好,实际上放弃了防备。对此,司马迁指出:“齐人怨王建不蚤与诸侯合纵攻秦,听奸臣宾客以亡其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还作了具体的分析:“始,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于秦,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五国已亡,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这里讲了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齐国数十年“不受兵”,也就是说不进行武装训练,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从思想上和武力上解除了武装;第二,齐相后胜被收买,齐王听信后胜“朝秦”之计,“不修攻战之备”。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齐国不搞战备,军队毫无战斗力。
  齐国之灭亡
  齐国的军队毫无战斗力,公元前221年灭亡燕代的秦将率兵南下,伐齐的大军一到,齐国即立刻土崩瓦解,齐王建被俘,秦王政把他软禁在共地的松柏林里,最后活活地饿死了。当初,齐国曾有人为将要发生的事唱过一支歌:“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其意是说,松树啊!柏树啊!使齐王建落到迁至共地饿死的人,就是那位后胜大人啊!这首歌谣预告了齐王建一味听信佞臣所造成的恶果。所以,齐人又“疾建用客之不详也”(《史记·乐毅列传》)。也就是说,齐国民众最后还是责怪齐王建不懂得用人之道。
  对于齐国这样的国家,在秦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仗都没打,就举国投降了,这是什么原因?史家作了种种分析。有的说“事秦谨而亡”,即认为恭敬待秦,不和秦国作战,是导致灭亡的原因;有的说用人失误,导致战略失策而亡;有的说“唇亡齿寒”,因为赵国灭亡后,齐国失去了屏障了。应该说这些都是原因,但最为根本的还是“不受兵”,即不进行备战,不进行武装训练,七国中唯齐国地大物博,生存条件优越。齐王田建自视有鱼盐之利,物产丰富,不图变法,不求武功,所以,秦王政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便将齐国灭掉了。
  秦王政统一六国,只花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如此神速,史所罕见。从上面的叙述和分析可知,这中间有秦国改革后国力强大的问题,也有秦王政以智取胜的问题。而六国虽一再说要“合纵”,但由于各自利益迥异,一直“合”不起来,最终为秦各个击破。秦王政为什么能统一全国?其主客观条件如何?这是在下一章里要系统加以研究的。











秦始皇帝大传/郭志坤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