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帝功德大典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附1 大禹铸鼎

刘洪涛编著

    
  《地理志》曰:“《禹贡》北条荆山在南,山下有荆渠,即夏后铸九鼎处也。(九鼎象九州)《帝王世纪》曰:‘禹铸鼎于荆山,在冯翊怀德之地,今山下有荆渠。’”范文澜《中国通史》:“禹集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下。”上述多种史籍皆载:黄帝铸鼎之荆山,也是大禹铸鼎之荆山,“禹乘黄制”是历史上大家不争的事实。
  夏 大禹《谥法》:“受禅成功曰禹。”颛顼之后,父鲧,封于崇。今鄂(户)县。爵曰伯。鲧娶有莘氏女,有莘,国名,今郃阳。生禹。出于夏水。《水经》云:夏水旁有大夏县,禹所出也,有禹庙。夏水在今临洮。长于西羌。《史记正义》云:禹,本西夷人,西夷即西羌,在今临洮等处。拜昌言……闻满损谦益之戒,则于伯益而拜之。会诸侯于涂山。承唐虞之盛,执玉帛者万国。立贡法。一夫受田五十亩,而每夫计其五亩之入以为贡。建学,养老。国学曰学。大学为东序,在国中。小学为西序,在西郊。乡学曰校。祀先圣先师。收而祭养国老于东序庶老于西序,俱举燕礼,服燕衣。铸九鼎。既复九州,收天下之铜,铸九鼎,以象九州。图各州地理贡赋诸法制,以示久远。命奚仲为车正。昔黄帝坐车,少昊驾牛,奚仲驾马。禹命奚仲为车正,建旗旄旐,以别尊卑等级。在位九年,崩于会稽。寿百岁。
  ——选自[明]嘉靖《陕西通志·文献一·圣神》
  注:甘肃临洮在明代归陕西管辖,故大禹出生地从属陕西本土也。
  夏纪 大禹:
  丙子,夏后禹元岁,春,禹践天子位。
  是时天雨金三日。
  已卯,四岁,铸九鼎。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壬辰,九岁,王崩。子太康践位。
  ——选自[清]吴秉权等辑《纲鉴易知录》
  禹铸鼎于荆山,在冯翊怀德之南,今其下有荆渠也。
  ——选自[晋]《帝王世纪》
  注:《帝王世纪》是黄帝荆山铸鼎研究和考证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皇甫谧,魏晋时期我国甘肃平凉西北朝那人,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他从坦席学儒,中年患病又开始学医,《甲乙经》就是他总结魏晋以前针灸学成就而写成的医学巨著,被誉为“中国十大名医”,他不仅是医学家,而且是经学家,他的经学研究更是引人注目,有《帝王世纪》、《高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多部著作问世。其中《帝王世纪》关于荆山在冯翊怀德之南和今其下有荆渠,是黄帝荆山铸鼎和大禹荆山铸鼎研究两个标志性的依据。
  黑水、西河唯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油。漆、沮既从,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
  导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
  蟠冢导漾,东流为汉;
  导嶓冢,至于荆山。
  导渭自乌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选自《尚书·禹贡》
  注:雍州即秦岭以北的陕西地区(含甘肃),颜师古曰:西河即龙门(今韩城)之河,指黄河。荆、岐二山名也,荆在岐东。言二山治毕,已旅祭也。旅祭,古代长途跋涉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至今仍在晋陕一些地区流行,这种习俗是祭祀的队伍随着辗转跋涉而越来越庞大。(孔子曰:咏诗三百,不足一献,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荆山,在岐山以东的富平、阎良和三原一带,今被富平称为南原、阎良称为北原、三原称为东原的荆山即是。渭即渭河,泾即泾河,漆即漆水河,沮即沮河,漆沮河在今耀州合流后,从富平流至阎良,尔后又从临潼注入渭河,俗称石川河。终南,即大壹山,惇物,山名,即《史记》敦物,在今陕西武功县东。《汉书·地理志》上右扶风武功,大壹山,古文以为终南。垂山,古文以为敦物,皆在县东。鸟鼠,鸟鼠同穴山的省称。山名,在甘肃渭源县西,疏:今在陇西首阳县,有鸟鼠同穴山。《尔雅·释鸟》鸟鼠同穴,其鸟为鵌,其鼠为鼵。鵌,黄黑色,比沙鸡小,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疏:李巡云:“鵌鼵,鸟鼠之名,共处一穴,天性然也。”岍(岍山),山名,在今陕西宝鸡,今作“千山”。岐(岐山),在今陕西宝鸡。荆(荆山),山名,在今阎良、富平及三原县境内。嶓冢,山名,古人误以为漾水为梁州汉水上源所出之山,故班固、郑玄、水经作者都认为西汉水所出的是嶓冢山(在今甘肃天水和礼县之间);后来,人们知道西汉水并非汉水上源,而是陕西宁强县北汉源所出之山,故北魏在此并置嶓冢县于山侧。此嶓冢山才是《禹贡》所指之嶓冢。以上大禹治理从西向东的地名,泛指今陕西关中地区。问题是《禹贡》中的导山导水为什么都要与荆山发生关系呢?为什么这个岐山以东、黄河以西的荆山竟如此重要?而且还要把取得导山导水胜利这样大的庆典(旅祭)活动放在荆山举行呢?原因是“禹秉黄制”。据文献记载,荆山不仅是黄帝铸鼎处,即黄帝的国家中心所在。也是大禹铸鼎处,大禹的国家中心所在。康熙年间其遗宫尚存。禹为黄帝耳孙,在位九年,也在荆山造九鼎以象九州,大禹根据导山导水胜利的经验,第一次将中华分为九州,对国家实行区域管理,拉开了中国区域管理的先河。大禹的自然区划法,至今仍是我国区域划分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尚书》曰:“荆、岐既旅”,又曰:“导汧及岐,至于荆山。”孔安国曰:荆山在岐东,非“荆州”之荆山(今湖北省南漳县西)。
  ——选自[宋]宋敏求《长安志》
  导山导水 《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导嶓冢,至于荆山;……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导渭自乌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选自[明]嘉靖《陕西通志·圣神·帝王遗迹》
  注:岍(岍山)山名,在今陕西宝鸡,今作“千山”。岐(岐山)在今陕西宝鸡。荆(荆山)山名,在今西安市阎良区和陕西富平县及三原县境内。河,指黄河。嶓冢,山名,古人误以为漾水为梁州汉水上源所出之山,故班固、郑玄、水经作者都认为西汉水所出的是嶓冢山(在今甘肃天水和礼县之间);后来,人们知道西汉水并非汉水上源,而是陕西宁强县北汉源所出之山,故北魏在此并置嶓冢县于山侧。此嶓冢山才是《禹贡》所指之嶓冢。因此,荆山是位于嶓冢山、千山、岐山以东,黄河以西的这样一个地理位置。但也有学者认为嶓冢山在今甘肃天水和礼县之间,故有两个嶓冢,这是一个学术界争论的问题。
  黑水、西河唯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汕。漆、沮既从,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敦物,至于鸟鼠。
  导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
  导嶓冢,至于荆山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导渭自乌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选自《史记·夏本纪》
  注:渭汭,泾河入渭处,九州贡品会(汇)聚处。(今杨官寨黄帝城)敦物,汉时称谓。既《禹贡》之惇物也。
  导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
  ——选自《汉书·地理志》
  〇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
  《释文》:导音道。岍晋牵。字又作“汧”。马本作“开”。
  [《传》曰:三山皆在雍州,河谓梁山龙门西河。《正义》曰:《地理志》云:吴岳在扶风洴县西,古文以为汧山。岐山在美阳县西北。荆山在冯翊怀德县南。蔡氏曰:逾者,禹自荆山而过于河也。孔氏以为荆山之脉逾河而为壶口、雷首者,非是。渭按:导者,循行之谓。导山犹曰随山。苏氏云:自此以下至敷浅原,皆随山之事是也。导山时尚未施功,先儒皆以此为通水,曰导山之涧谷而纳之川,殊失《经》旨。汧县今为凤翔府之陇州,州南三里有汧县故城。岍、岐、荆并在河西、渭北。禹首导此三山,而逾河以抵壶口,则冀州之所先治者,其规画早定于胸中矣。]
  导山之义,《传》云:治水通山,故以山名之。《正义》云:所治之山,本以通水,举其山相连属,言此山之傍,所有水害:皆治讫也。王氏云:导涧谷之水而纳之川。叶氏云:浚两山之川,属之大川,以同入于海。傅氏云:畎浍之水,不胜其记,故禹即山以表之。以上诸说,皆以导山为通水,相沿至今。吾不知其所谓导者,导之于敷土之后乎,抑导之于九州功毕之日乎。林少颖云:洪水怀山襄陵,凡故山旧渎,不复可见,将欲施功,无所措也。必先顺因其势,以高山为表识,自西决之,使归于东,以少杀其滔天之势。于是川渎之迹,稍稍可求,乃决九川而距四海,此谓导之于敷土之后也。张子韶云:山而谓之导者,以向者洪水滔天,首尾不辨。今水患既除,使山川复其本性,随山之势,穷极其首尾,以遂其风土之宜,此谓导之于九州功毕之日也。如林所言,则九川未决,平地皆为巨浸,导此涧谷之水将安归乎?如张所言,则禹每治一州毕,即周知其风土之宜,贡赋已定,何必更烦跋履。二者皆无当于《经》旨。导山只是“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之事,其施功则分见于九州,篇首“随山刊木”句是史辞,“导山”四节,则禹历叙所经以告于上,元非重复。导者,循行之谓,非通水之谓也。
  “岍”一作“洴”。《说文》有“洴”字,而无“岍”字。汧县唐为汧源县,陇州治,明省县入焉。《周礼》:雍州山镇曰岳山。《汉志》以吴山为雍州山,是昊山即岳山也。《尔雅》: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朱长孺云:商、周之世,疑以岍为西岳,故《尔雅》、《职方》皆名岳山。《水经注》:汧水出洴县之蒲谷乡弦中谷,决为弦蒲薮。《尔雅》曰:水决之泽为汧也。汧水东经汧县故城北,会龙鱼川水,又东会一水,发南山西侧,俗以此山为吴山,三峰霞举,叠秀云天,崩峦倾返,山顶相捍,望之恒有落势。《地理志》曰吴山在县西,古之岍山也,《国语》所谓虞矣。古字“虞”与“吴”同。今按:吴岳,班、郦皆谓即古之岍山,然《史记封禅书》言,自华以西名山七:曰华山、薄山、岳山、岐山、吴岳、鸿蒙、渎山,而无岍山,又析吴岳与岳山而为二。《唐六典》关内道名山曰吴山,亦谓之西镇,山有五峰,于诸山中最为秀异。肃宗在凤翔,改吴山为西岳,以祈灵助。《陇州志》则以州西四十里之吴山为岍山,州南八十里之岳山为吴岳。诸说互异,未知孰是。愚窃谓吴山《汉志》虽云在县西,而冈峦绵亘,延及其南,与岳山只是一山,自周尊岍山曰岳山,俗又谓之吴山,或又合称吴岳。《史记》遂析岳山与吴岳为二山,而岍山之名遂隐。其实此二山者,《周礼》总谓之岳山,《禹贡》总谓之岍山,当以《汉志》为正。《蔡传》引晁氏说,又谓今陇山、天井、金门、秦岭,皆古之岍山,不知何据。
  《汉志》美阳县下云:《禹贡》岐山在西北。中水乡,周太王所邑。《诗》曰“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又曰“彼徂矣,岐有夷之行”是也。《水经注》:岐水径周城南,城在岐山之阳而近西,所谓居岐之阳也。非直因山致名,亦指水所称矣。又历周原下,北则中水乡。成周聚,故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今按岐山一名天柱山,其峰高峻,状若柱然。《国语》: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故俗呼为凤凰堆。山之南,周原在焉。《诗》所称“周原妩妩”者也。东西横亘,肥美宽平,在今岐山县东北四十里。
  《史记》周勃从定三秦,赐食邑怀德,寻置褱德孙。《汉志》云:《禹贡》北条荆山在南,下有强梁原。洛水东南入渭。《帝王世纪》云:禹铸鼎于荆山,在冯翊怀不德之南,今其下有荆渠也。《水经注》云:渭水东径平舒城北,城南面通衢。昔秦始皇将亡,江神反璧于华阴平舒道,谓此也。渭水之北,沙苑之南,即怀德县故城。《地理志》曰:《禹贡》北条荆山在南,山下有荆渠,即夏后铸鼎处也。《括地志》云:怀德故城在同州朝邑县西南四十三里,平舒故城在华州华阴县西北六里,盖二城隔水南北相直也。富平县亦有怀德故城,《水经注》云:沮水东南历土门南原下,东径怀德城南,城在北原上。又泽泉水东径怀德城北,东南注郑渠,合沮水。此皆富平之怀德城也。《通典》云:晋自彭原移富平于今县西南怀德城。《寰宇记》云:怀德故城在今富平县西南十一里,非汉褱德县也。盖后汉末及三国时因汉旧名于此立县,今有废城存。然则荆山当在今朝邑县境,而《隋志》云富平县有荆山。《括地志》云:荆山在雍州富平县,今名掘陵原。《元和志》云:在富平县西南二十五里。《长安志》云:在县西南二十里。《县志》云:山下有荆渠,近渠即强梁原也。而朝邑并无之。二怀德城未知孰为西汉之旧县。然余尝以理揆之,有可证者二:《寰宇记》引《水经注》云:洛水东南历强梁原,俗谓之朝阪。今富平无洛水,而朝邑有洛水,历强梁原入渭。原在荆山下,一证也。《同州志》云:华原在朝邑县西,绕县西而北而东,以绝于河,古河堧也,一名朝阪,亦谓之华原山。盖华原即朝阪,朝阪即强梁原。周建德二年于原上置长春宫。荆山之麓直抵河堧,禹从此渡河,故曰“至于荆山,逾于河”。若富平则东距河二百余里,与《经》意不合,二证也。朝邑实西汉之褱德,荆山当在其境。唐人所以致误者,盖由先儒谓漆沮即洛水,而泽泉迳富平怀德城北,东南绝沮,注浊水,得漆沮之名。遂以此为《汉志》东南入渭之洛,并荆山亦移之富平耳。
  河为西河,在朝邑县东三十五里,与山西之蒲州分水。禹四载水行乘舟,逾河入海,过九江,皆乘舟之事也。所涉之川,不可胜举。河、海、九江,其最大者,故特志之。
  〇壶口、雷首,至于太岳;
  [《传》曰:三山在冀州太岳上党西。《正义》曰:《地理志》云:壶口在河东北屈县东南,雷首在河东蒲阪县南,太岳在河东彘县东。是三山在冀州,以太岳东近上党,故云在上党西也。渭按:汉上党郡今山西潞安府是。蒲阪今为平阳府之蒲州,其故城在州东南,汉县舜所都也,余见《冀州》。]
  《导山》自荆逾河为壶口,故于冀言壶口,于雍言龙门。《汉志》亦云壶口在北屈,龙门在夏阳。则两山夹河而峙,东为壶口,西为龙门明矣。自后魏太平真君七年,改汉河东皮氏县曰龙门县,而龙门之名遂被于东岸。故颜师古注《司马迁传》曰:龙门山,其西在今同州韩城县北,其东在今蒲州龙门县北也。龙门县宋改曰河津县,县西北二十五里有龙门山,盖即壶壶口之南支,古时东岸无龙门之名也。
  河水倾注其中,形如壶然,故名壶口(据《吉州志》)。江海大鱼至此不得上,上则为龙,故名龙门(据辛氏《三秦记》)。两山对峙,体分而势合,东必得西而始成其为口,西亦必得东而始成其为门,举此可以见彼壶口之治,即龙门之治。故冀州与《导山》言壶口而不言龙门,至于龙门,即至于壶口,故《雍州》与《导河》言龙门而不言壶口,其文互相备云。
  雷首山在今蒲州南。一名首阳山,《诗》、《唐风》“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论语》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马融曰首阳山在蒲阪河曲之中。《寰宇记》云:首阳即雷首之南阜也。或称首山,《汉地理志》蒲阪有首山祠。《郊祀志》黄帝采首山铜即此。亦称独头山,阚骃曰:首阳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又名襄山,《穆天子传》云:东巡自河首襄山。又名薄山,《穆天子传》云登薄山宾令干之磴,《史记·封禅书》云:薄山者,襄山也。又名尧山,《汉地理志》蒲阪有尧山。《水经注》云:雷首山临大河,北去蒲阪三十里,俗亦谓之尧山也。又名中条山,《元和志》云:雷首一名中条,在河东县南十五里,永乐县北三十里。《寰宇记》云:中条山在芮城县北十五里,亦曰薄山也。又名陑山,《寰宇记》云:尧山在河东县南二十八里,即雷首山,山有九名,亦即陑山。汤伐桀升自陑,注在河曲之南,即此也。《括地志》云:此山西起雷首,东至吴阪,长数百里,随地异名。《通典》云:雷首在今河东县。此山凡有八名:历山、首阳山、薄山、襄山、甘枣山、中条山、条山、渠猪山、独头山也。《蒲州新志》:首阳山在州南四十五里。又中条山在州东南十五里,山狭而长,西起雷首,迤逦而东,直接太行,南跨芮城、平陆,北跨临晋、解州、安邑、夏县、闻喜、垣曲诸境,凡数百里。中条之北有数峰,攒立拱对,州城在州南十五里,中高旁下,俗名为笔架山。又南五里为八盘山。又南十里为麻谷山。又南为凤凰山,去州七十里,与潼关相对,为中条南麓尽处。今按雷首之脉为中条,东尽于垣曲,王屋在焉。禹至此顾不东行,而北抵太岳,盖以帝都为急也。
  ——选自[清]胡渭等辑《禹贡锥指》
  注:《尚书·禹贡》,历来被称为我国“古今地理志之祖”。它依托大禹治水以后的政治区划,从地理角度,将全国分为九州,并记述了这九个区划的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赋以及交通道路,还缕列了我国主要山脉河流的走向和流经,中原地区以外五个不同层次区域和中央的关系,是我国最早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区域地理著作,千百年来众多的研究者为之进行注释考证,形成一门专门之学。清人胡渭采撷众说,又一扫前人在《禹贡》研究上的附会变乱,撰成集大成的《禹贡锥指》,为今日人们理解《禹贡》时代的地理面貌以及历代的变迁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和重要的启示。《尚书·禹贡》里中央和区域之间的关系是九州贡品的“会于渭汭”。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选自《左传·宣公三年》
  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 ——选自《汉书·地理志》
  渭水之阳即怀德县界也。城在渭水之北,沙苑之南,即怀德县故城也。世谓之高阳城,非矣。地理志曰:禹贡比条荆山在南山下,有荆渠,即夏后铸九鼎处也。
  ——选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
  漆水自东北同官县界来,至城南三里合沮水,入富平县界石川河。沮水自西北邠州界来,南流合漆水。《禹贡》:“漆沮既从”,既此。
  ——选自[明]嘉靖《陕西通志·耀州》
  漆沮在雍有数处。禹贡漆沮既从,诗漆沮之从(诗经:漆沮之从,天子之所),自土沮漆(诗经: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注皆指耀州入富平之石川河为的,而诸家辩说不一,其亦未详。禹贡又东过漆沮入于河之文则在泾之东也,明甚。其为石川河,又何容辩。
  禹贡导汧及岐,至于荆山。又荆歧既旅,又史记禹铸鼎荆山注北条之荆山,掘陵原也,其实一高原耳,俗名沙冢原。
  ——选自[清]康熙《富平舆地图·志文》
  荆山
  《禹贡》:导汧沂及岐,至于荆山。《汉书·地理志》称为北条荆山,相传禹铸鼎于此。据《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荆山)则在今富平西南。
  ——选自《辞海》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于荆山之下。
  ——选自《说文》
  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于炉中,必有波溢而播弃者,其中地而凝滞,亦有以象于物者矣其形虽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于周室之九鼎也,又况比于规形者乎,其与道相去亦远矣。
  ——选自《淮南子·俶真训》
  注:九鼎,古代象征国家的传国之宝,周室的九鼎是大禹铸造的九鼎,由商复迁于周。
  三代——夏
  大禹定天下,“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为九鼎,图以山川奇怪鬼神百物,使民之神奸,则入山林川泽,魑魅魍魉莫能逢之,以承天休。其后鼎迁于商,复迁于周。至周定王时遂有楚子问鼎,王孙满对之事。至显王四十二年,姬氏德丧,九鼎终没于泗水。秦始皇二十八年,过彭城,发千人入水求之,终莫能得。
  当时铜器铸造术渐精,铸鼎象物,装饰渐见,遂成“浅刻”(Basrelief)。盖人类因需要而制器,器成则思有以装饰之,实为最自然之程序。三代花纹之形式,盖于此时已成矣。《礼记·明堂位》谓山罍为夏后氏之尊。《礼记正义》谓罍为之雷,画山云之形以为之,盖三代铜器所最多见之“雷纹”,实始于此时也。罍之彩饰多用黄金。遗物中镶金者甚多,今故宫及古物陈列所尚可见。
  夏后虽已入铜器时代,然玉石之用仍广。禹治水功成,帝舜赐以玄圭,玉器也。《尚书·夏书禹贡》谓扬州及荆州有金三品(金银铜),扬州有瑶琨。豫州磐错,梁州有理铁银镂,雍州有球琳琅玕,金玉出产甚丰,雕琢之术盖亦进矣。
  ——选自梁思成《中国雕塑史》
  禹集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下。
  ——选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黄帝功德大典/刘洪涛编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