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陵
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
建陵,是唐肃宗李亨(711-762)的陵墓,位于礼泉县城的武将山上,因山为陵。
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
建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建陵镇东南的武将山南麓,陵园海拔783米,因山为陵,距县城15公里。武将山东西走向,南临泔河,北面群山环绕,山巅海拔1053米,山势突兀,踞高临下,气势巍巍壮观,依顶南望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
肃宗建陵陵园隶属建陵镇、昭陵乡管辖。建陵东、北部为山地,西、南地势稍缓,南邻泔河,北依泾河,西靠小河。东南距西安市75公里。建陵东与九嵕山相望,西与高宗乾陵梁山相连。在建陵周围有:五峰山、白马山、覆甑山、九嵕山、凤凰山和朝阳山。
建陵周围有三条河流,泾河是流经礼泉县最大的河流。
气候温凉湿润,夏天短而凉,冬天长而冷,垂直变化明显。年均气温12.9℃,1月最冷平均气温1.8℃,7月最热,平均气温26.40C,极端最高平均气温41.6℃,极端最低气温-20℃。年均降水量537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均日照时间2215.6小时。霜冻期从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长达177天。夏季有冰雹和干旱。
建陵陵园植被以苹果树为主,还有落叶乔木,花草以草本植物为主。建陵陵园布布周围分布有村庄、学校、石厂、部队、工厂。建陵陵园及周边石灰石蕴藏量丰富,草林茂盛,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二、历史沿革
礼泉早在远古时期即有先民在此从事原始农业和狩猎,繁衍生息。夏时为夏人活动的地区“雍州”,周曰“焦获”,西周建丰、镐两京,“焦获”为保障京畿的边防重点。周平王东迁后,秦改“焦获”为“谷口”
西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置谷邑,先后属左内史和京兆尹。东汉时,谷县入池阳县,之后经历三国魏晋、南北朝至北魏道武(386-534)时,改池阳为宁夷县,属咸阳郡。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89)改名醴泉,即今礼泉县名之始,至今已有1406年历史。经唐、宋延续至今。现归咸阳市管辖。
唐肃宗李亨,唐代第八位皇帝,唐玄宗第三子,756-762年在位。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安史之乱。次年,玄宗避难四川,李亨即位于灵武。在位期间,为了收复长安、洛阳,平定藩镇的叛乱,不惜借回纥兵,与回纥统治者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至德二年(757)秋,郭子仪等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安史之乱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他曾任命宦官为观军容使,因此宦官势力进一步扩大。宝应元年(762),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皇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即位,他忧惊而死。
唐建陵始建于战乱末年,即宝应元年(762)至宝应二年三月唐肃宗李亨葬建陵始末,历时11个月。建制仍依前朝,其规模相当宏伟。
建陵的管理机构为太常寺直属的“陵台”,代宗广德年间,太常寺及所属官员在陵区植树,“误毁连冈”伤及龙脉,皆被诛杀,陵台转由宗正寺直辖。763年,建陵寝殿遭吐蕃军队焚毁。德宗建中二年(781)修复被毁寝宫。据《文献通考》载,贞元十四年谏议大夫平章事崔损曾修葺建陵;又据《历代陵寝备考》卷31载:“宪宗元和十一年,盗斩建陵戟……”太和年间,又修整过建陵损毁的建筑。经五代盗扰,宋初再次整修。建陵地面的建筑现已不复存在,但陵墓前石刻基本上保存完整。
1957年,礼泉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建陵的保护工作,拨专款对屡遭自然和人为破坏倾倒的石刻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和加固,恢复其原貌。
三、建陵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建陵因山为陵。陵园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即城垣、神道、陪葬区。
城垣,在陵区的北部。玄宫即其中央偏北处。城墙已不存在,但四隅角楼遗址尚存。东城墙墙基部部分夯土层仍清晰可辨。四门石狮及门阙无一缺少。城垣东垣长1449米,西垣长1317米,北垣长795米,占地1.45平方公里。垣域内自然地貌复杂,多为纵横交错的沟壑,其中两条略偏东南一西北走向,深100多米,宽500米左右的大沟将整个南垣切为三节,由北向南俯视好像一条平铺在地上的裤子。当地人称“裤儿裆”。城垣南宽北窄略呈梯形,整个城垣建筑如京都长安。除东神门、西神门二门因受地形限制略有偏差外,其余都比较规整而对称。
神道,在南神门外,南北长861米,东西平均宽度270米,面积为0.23平方公里。因水土流失,神道中部已形成了一条南北深50米,宽200米的沟。
陪葬墓,史书记载有三座,即汝阳王郭子仪、肃宗章敬皇后、开国公李怀让。另外通过实地考察还有3座已无封土堆的墓也属建陵陪葬墓之列。
建陵石刻共52件。
城垣四门外石狮。高1.5—1.57米,长1.24—1.4米,胸宽0.55—0.90米。石狮均髭毛下垂,毛端环卷,或闭嘴嗔视,或突目张口,虎视眈眈。其造型古朴、逼真、生动、雄伟。南门石狮最佳。唯有青龙门北狮胸前楷书“民此远备”左腿刻有“七月十一起”字样。
神道两旁石刻:
石柱一对,呈柱状八面体。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上细下粗。表身上端覆顶盖,盖上又以盘形体承托一球形宝珠顶。
翼马一对,挺胸敛首,抿嘴竖耳,云翼舒展,背宽体圆。马高2.42米,身长2.6米,立于两层石座上。两侧除右侧前蹄部稍残外保存较好。
鸾鸟一对,长颈细腿,鳞羽被服,短尾下垂,作回首望状。身长1.45米,高1.1米。是建陵仅有的高浮雕。
石鞍马,五对,腑首竖耳,四腿粗壮,体态肥美,头饰络,辔头,项下系铃,剪鬃垂尾,鞍鞯俱全。身长1.78—1.88米,高1.3—1.47米。
建陵石马,现仅发现三件,原均有牵马人,现剩一人,残高1.4米、宽0.59米,武士装束。
石人,十对。文左武右,列置两侧。身长2.3—2.5米,宽0.7—0.9米,文官头戴束发冠,着广袖袍衣,佩环,双手执笏于胸前,神态雍容肃穆。武官头戴高冠,着广袖袍衣,腰束甲带。足云履,双手紧握剑柄,剑锋柱地,神态庄重威武。
另外,南神门西土阙南100米附近有小石人三件,残高1.3—1.4米。北神门原有石马三对,现仅存一件,马扑倒在崖下,四肢俱无。
建陵还有石人半成品一件,距建陵主峰约300米,其通体无字无图案。从现状看,乃天然石简单雕凿而成,能看出石人轮廓,下有榫。通过这件半成品可以明确,建陵石刻原料,是就地取材。
建陵石刻是在“安史之乱”以后雕置的。虽然这时大唐政治经济已走下坡路,然而文化艺术并未衰败,所以建陵石刻仍然是盛唐时的艺术风格,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它雕工精细,比例匀称,在精凿细雕的同时,既讲形似,又求神韵。建陵翼马乃是代表作。
(二)现存状况
建陵因山为陵,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对建陵城垣遗址、神道遗址及石刻破坏较大。建陵石刻就地取材,石质为石灰质,保存数量较多,但长期裸露于田野,风吹日晒雨淋,自然风化较为严重。
地宫凿于山南麓,暴露有部分墓道及墓道封石。陵园围墙地面无存,个别地方露出夯土墙基。四角楼中,东北、西南角楼无存。四门阙台尚存,乳台仅余西侧基址。陪葬墓区原有封土6座,今多已夷平。另在乳台东侧尚有3座封土墓。
建陵在唐中唐时国势步入下坡情况所建,依然实行厚葬,对于研究唐代陵寝制度的演变及石刻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陵墓石刻数量多,造型精美,比例匀称,注重细部刻画,是中唐石刻精华。它不仅雕工精细,比例匀称,在精刻细雕的同时,既讲形似,又求神态,建陵翼马即是代表作,雕技上不仅把圆雕、线雕、浮雕三者巧妙的柔和在一起,而且融和了佛教的雕刻艺术。
四、相关研究情况
对建陵陵园的调查、探测和研究,弄清了建陵城垣献殿,玄宫的基本情况。出版有一篇探测报告及若干学术论文。
陕西省文管会:“唐建陵探测工作简报”,《文物》1965年第7期。
张崇德:“唐代建陵及其石刻”,《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3期。
贺梓城:“‘关中唐十八陵’调查记”,《文物资料丛刊》1980年第3期。
张崇德、阎振维:“唐肃宗建陵”,《礼泉县文史资料》。
孙迟:“略论唐帝陵的制度规模及文物”,《人文杂志》丛刊第六辑。
刘庆柱、李毓芳:“陕西唐陵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1987年第5辑。有建陵较详细的各种数据。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12月。这是建陵全面描述的基本资料。
五、文物调查
1904—1909年,日本学者关野贞、足立喜六等人调查过建陵,详见足立喜六著《长安史迹的研究》有关内容。
1953年,陕西文管会成立之初,对唐代十八个帝王陵墓作了调查。1956年以后,又对唐陵作了多次调查。
1961年,陕西省文管会对建陵陵园范围及陪葬墓进行了实际调查和必要探测。
1957年,礼泉县政府拨专款,对屡遭自然和人为破坏倾倒了的石刻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加固。
1980—1983年,礼泉县文管部门对建陵进行了一次勘查,并对建陵石刻进行拍照。
1988年5月,在全省文物普查工作中对建陵文物进行了普查,建立了建陵石刻登记表。
1998年,由西北大学与日本奈良橿原考古学研究所合作对建陵进行了一次调查。
六、保护管理
1986年10月,成立建陵文管所,负责保护建陵安全。
1964年,成立建陵陵园的群众性保护组织,建陵乡有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周围各村有文保小组。
陕西帝陵档案/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