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三章 抗日战争前期边区的农业/第一节 边区的传统农业/四

黄正林



  四、边区农业耕作制度
  农业耕作制度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有关的技术措施总称。其核心内容是作物种植制度,即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确定作物的结构与布局、复种与休闲、种植方式(包括间作、套作、单作、混作)、种植顺序(轮作、连作等)。”①边区地形复杂多样,有原地、沟坡地、川地、丘陵地等,季节明显,昼夜温差大,北部无霜期短,南部无霜期较长,形成了一年一作、一年二作和二年三作的农作制度。
  一年一作制是边区主要的农业耕作制度。形成一年一作制度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传统农业经营中,由于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人们在耕作时不考虑充分利用土地的问题,通过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就可以吃饱肚子;二是受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点的限制,只能一年一熟。如陇东分区环县、华池两县北部地势较高,海拔1600米至2082米,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6.5—7.0℃,≥10℃的积温为2370℃—2800℃。无霜期100—120天,气候寒冷,负积温一般为800℃。这样的气温只能满足春麦、糜子、谷子、燕麦、马铃薯以及胡麻、芸芥等作物对热量的需求。②和环县、华池两县处于同一纬度以北地区以北的吴旗、靖边、盐池、定边等地,具有同样的气候特征。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农作物一年只能一收,而且只能种植春麦和秋田作物。农田里一般没有越冬作物,土地在冬天处于闲置状态。抗战时期,边区大多数地区是一年一收的耕作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种植模式以单作一熟型为主,兼有混作、间作形式的多作一熟型。如绥德分区,“为了防止遭受灾害时,作物全部损失,农民多采用‘带田’耕作制(间作方法)”。普通常见而成为习惯的间作方法有以下几种:“(1)高粱带豇豆或黑豆;(2)豌豆或小扁豆带黑豆;(3)谷子带绿豆或小豆;(4)春麦带黑豆;(5)老麻带小豆;(6)黑豆沿渠带小麦;(7)其他如麻子带菜豆、小豆等亦颇普遍。”③
  在边区南部的关中分区和陇东分区南部等地实行一年二作、二年三作等多类型的农作制度。在北纬37°线以南地区的环县、庆阳、镇原、合水县以南,包括曲子、新宁、新正、延川、延长、固临、甘泉、鄜县、赤水、淳耀等县,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较好。如陇东分区的庆阳、镇原、曲子海拔1100—1700米,年平均气温7.0—7.9℃,≥0℃的积温为3600—3800℃,≥10℃的积温为3050—3200℃,无霜期120—150天,年降水量407—537毫米,基本上能够满足小麦、玉米、高粱、糜谷、马铃薯、豆类、荞麦以及胡麻、油菜等农作物对热量的需求。④关中分区的新宁、新正海拔885—1500米,年平均气温8—10℃,≥0℃的积温3600℃,≥10℃的积温2300—2900℃,无霜期160天,年降水550—630毫米。⑤这些地区一般是一年二作、二年三作的制度。一年二作是在冬小麦之后,种小糜子、谷子或养麦。二年三作是在小麦连种3至4年后,末年复种糜子或荞麦,次年种植谷子、高粱或玉米。
  在边区农业耕作制度中,以一年一作为主,既是在可一年二作、二年三作的地区,也是以一年一作为主,这些地区以小麦为中心。在同一块地上,小麦可连作三年,为保证小麦连年丰产,麦收后耕地处于夏闲状态,以恢复地力,而复种只是为了“倒茬”。“倒茬”就是通常所说的轮作制度。“倒茬”在边区农作中是很重要的,如农谚所说:“倒茬如上粪”、“茬口不顺,不如不种”、⑥“麦种三年一根线,荞种三年一包面,糜种三年连根烂”。⑦不同地域、地形环境下,轮作方法不同,边区绥、米地区谷物的轮作方法如表3—4。
  对抗战时期边区的耕作制度,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如一年一作、一年多作、多年多作的范围有多大,复种指数是多少,连作、轮作的方法等问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①徐秀丽:《近代华北平原的农业耕作制度》,《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②庆阳地区志编委会:《庆阳地区志》第1卷,第815页。
  ③柴树藩、于光远、彭平:《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第10页。
  ④庆阳地区志编委会:《庆阳地区志》第1卷,第817页。
  ⑤庆阳地区志编委会:《庆阳地区志》第1卷,第818页。
  ⑥庆阳地区志编委会:《庆阳地区志》第1卷,第845页。
  ⑦环县志编委会:《环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5页。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