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北革命根据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回忆录——回忆陕北特委的创建*

赵通儒


  1927年阴历六月,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电令井岳秀部封闭绥德四师。于是井岳秀派旅长刘润民协同绥德县长武装包围四师,学校被封闭。校长常汉三(中共党员)被限制3条:1、3年不准任教、任职;2、3年不准离开绥德;3、3家大商号担保。中共党、团组织处于瘫痪。这时中共陕西省委派冯文江回到绥德,隐居第一高小。根据当时情况,急需建立党与团的领导机构,以便恢复工作。指定冯文江任党县委书记,团县委书记由刘文蔚继任。在绥德县委的领导下,于阴历八月二日①利用城隍庙会,建立了中共绥德城区区委、四十里铺区委、铁茄坪区委。团区委和党区委在一起,归党区委和团县委双重领导。9月,冯文江说清涧即将行动,白明善前来要人,于是让赵通儒和马师冉等六七人同往清涧。抵石咀驿后,得知李象九、谢子长兵变南行消息,于是全部返回。
  阴历八月间,魏野畴、焦维炽由西安来陕北,魏野畴去北京,焦回家安置。由西安北上时,焦以四中学生及延安团地委书记关系,将沿途甘泉、富县、中部(黄陵)、延安等地团的支部工作推动起来。这时冯文江留绥德工作,派我到横山、榆林、神府、米脂、佳县等地巡视、整顿各地党、团组织。阴历腊月十五日②左右,我在绥德街上遇到杜衡,杜说,陕西省委指示召开陕北党的代表会,成立陕北特委,他带来许多文件,要我在绥德帮助翻印,并协助筹备会议。
  1928年阴历二月,中共陕北党的第一次代表会议在绥德西川苗家坪南丰寨召开。到会人员有:杜衡、杨国栋、焦维炽、赵通儒、景仰山、苗仰实、冯文江等人。杜衡在会议上作了政治报告,并传达了省委决定。会议学习、讨论了“告党员书”、“八七紧急会议决议”、“八一南昌暴动之决议”、“省委决议”等材料。会议进行了选举,特委书记杜衡(省委提名,会议通过)。
  会后,凡参加会议的县级代表回县传达会议精神,未来代表的县,由特委派巡视员去,一边整顿组织,一边传达会议精神。两月之内,恢复和建立了各县的党、团组织。这一期间特委机关住米脂城内。
  特委成立后,先后领导发动了绥德和米脂等地群众的斗争。利用群众抬龙王祈雨的机会,发动群众,包围县长艾崇德,通过斗争取得了胜利。四十里铺区委书记崔怀珠发动4000多农民打倒了顾家杂税局,但30多名代表被县长扣押,经3000多精壮农民的斗争,放回了代表。义合4500多农民进行了抗烟亩税斗争。
  阴历八月,特委准备在米脂召开党代表大会。中秋节③那天,敌人开始搜查,情况危急,我们将情况告诉杜衡,杜说:人家是说土匪攻城,是为防土匪,我们不是土匪,怕什么,他们防住土匪,我们好安安稳稳开会。11时左右,杨国栋、冯文江逃离,杜衡、焦维炽、贾拓夫等被捕。赵通儒和延长两个代表在高小校住宿一晚,然后离开。
  不久,冯文江、杨国栋、赵通儒、白明善、霍世杰,还有一些地方上的代表,在绥德苗家坪集会,共商善后事宜。会上将原准备之文件分发各地代表,嘱其返回继续工作,与特委保持密切联系,防止敌人在各地破坏。这时,特委工作又复振作起来,根据各地旱灾情况,发动饥民进行斗争。同时又办起几个冬学,作为党的活动据点。
  1929年阴历一月,陕北各县代表会议在绥德县张家岔召开。这时杜衡由西安重返陕北,带来全国“六大”会议文件。到会人员有:杜衡、杨国栋、白明善、赵通儒、冯文江、谢子长(迟到)、延安代表杜守智,米脂代表窦增荣,绥德代表周发源,安定(今子长)代表孙兰馥,榆、神等代表未到。
  会议内容:政治报告,工作报告,传达全国六次代表大会文件,讨论制定了特委1929年工作计划要点,选举了特委执委、常委,增选白明善、霍世杰为特委执委、常委(确定白任组织委员,霍参加军委、农委工作),杨国栋是代理书记。会后将“六大”决议传达到各县各支部。
  *本文是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根据赵通儒1951年6月写的回忆材料节录整理的。
  注释:
  ① 阴历八月二日,即公历1927年8月28日。
  ② 阴历腊月十五日,即公历1928年1月7日。
  ③ 中秋节,指1928年9月28日。

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