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在新疆
作者:邵如林 邸明明


19世纪,美国历史学者摩尔根断言: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化的摇篮,找到这把钥匙,世界文化的大门便打开了。
20世纪,中国著名学者季羡林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丝绸之路在经过河西走廊,西出阳关、玉门关之后,便进入了丝路中段、昔日辉煌的西域——今日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丝绸之路在新疆境内的所经之处,其主要路段无不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纽带。塔里木河,这条连同上游支流全长1200多公里的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汇聚了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孔雀河、和田河等源自昆仑山和天山的雪水,浩浩荡荡,纵横恣肆,从远古流淌到今天,成为浇灌塔里木文明的乳汁,是繁衍塔里木盆地绿色生命的母亲。
曾几何时,繁盛一时的古代西域36国被塔里木河滋润的片片绿洲串连成一条美丽的“项链”,东西方文明在这里的碰撞交汇,更加砥砺出了它们眩目的光泽。然而,随着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迁,塔里木河的恣肆汪洋、纵横决荡和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不断侵吞,加之人类对它无情而盲目的榨取,使这条曾经璀璨的“项链”无奈地断裂了!曾经波涛汹涌的塔里木河及其支流日趋枯竭,昔日波光粼粼、烟波浩淼的罗布泊逐渐干涸。处处绿洲,座座村庄被无边的荒漠、诡谲的雅丹和覆盖在罗布泊湖底中厚厚的盐壳所替代。
国家消亡,民族迁徙,人们抛弃了家园,流沙掩埋了他们留下的足迹,无数动人的故事,随之消失在茫茫的荒漠戈壁中。历史缄口无言,塔克拉玛干寂静无声……
永远的丝绸之路:走过新疆/邵如林,邸明明著.-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