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遗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交河故城

作者:邵如林 邸明明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处雅尔乃孜河谷中一座巨大的岛状土台地上。台地像柳叶,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600余米,最宽处约300米,其形状太像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了。“舰首”似刀削般峭立,“舰身”墩厚高大。雅尔乃孜河谷中河水分流绕“舰”而下,在“舰首”处会合,故号“交河”。河谷中流水潺潺,树木森然,形成天然屏障。“舰身”天然壁垒,劈波斩浪,巍然挺立,真是天造地设的古代建都立国之地。
  交河与高昌,同处吐鲁番盆地,东距高昌故城仅60余公里。公元前2世纪左右,吐鲁番地区的早期居民车师(又称姑师)人就开始将交河作为自己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并在此建立了车师前国。450年,北凉沮渠安周联合柔然攻破交河,有700多年历史的车师前国覆灭。5世纪末,麴氏高昌王国设交河郡。唐朝平定高昌以后,交河为唐西州的一个属县,唐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曾设在这里。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吐蕃人曾占领交河。9世纪中叶回鹘高昌王国建立后,交河是王国属下的军事重镇之一,直到14世纪时,交河被东察合台汗国的军队所攻破,此后逐渐毁弃。
  交河故城所处土岛,地形狭长,崖高3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城市集中建立在岛上中南部长1000米的范围内,街巷纵横,院落分明,房舍栉比,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交河故城的建筑非常奇特。它不是平地起墙,而是在原来土崖的生土地面上向下挖掘。挖地为院,隔梁为墙,掏洞成室。据考是先挖出墙与台基,再挖出宅院、房屋、寺庙乃至街巷大道,有许多房屋还是上下两层,中间由木椽承接楼板,屋顶多用泥土覆盖。
  交河故城的东、南、西三面各有一道门,东门保存较好,门道西侧耸立着双阙,原先装有门额。门道宽4.1米,门区内有瓮城,南北宽33.3米,东西长24.5米。易守难攻的南门是全程的主要进出通道。进入南门,抬眼可见一座高高的箭楼,带着满身的疮痍,仍然守卫在交通要道旁。其下是一条纵贯全城的中央大道,把城内建筑群自然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区南部为大型民居区,北部为小型民居区,中部为官署区。
  官署区是全城规模最为壮观的建筑所在。四周围墙环绕,宽敞的地下庭院保存完整。通过一条宽2.5米,设有多重木门的通道,可进入总面积1400余平方米的地下庭院。庭院内有天井院、议事庭、水井等建筑,并与地道通连。据说情况紧急时通过地道可达南北干道,而这也只属于交河故城中最高统治集团使用。也许车师前国的国王、后妃,麴氏高昌王室的后代,唐朝首任安西都护以及后来的回鹘高昌王室驻交河的显贵重臣等,大概都曾经在这里筹划过军政事务。
  西区除大部分为民居外,还分有许多手工作坊。民居院落多为方形,门庭较小,临街不设门窗。大道两旁,除一些巷口外,两旁几乎全是高达数米的生土厚墙。要感受交河居民的生活气息,惟有从干道折入巷道,方可见到被纵横的弄堂分割、组合而成的大大小小的院落和住宅。有学者认为,交河故城中这种纵横有序的街坊建筑,与唐代长安的坊里制度十分相像,这当然也应该归之于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结果。
  沿着交河故城中的大道继续向北,经过一座高大的佛塔遗址后,就进入了北部寺院区。交河故城共有大小佛教建筑遗迹50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的佛寺就是位于北部寺院区的大佛寺。该寺南北长88米,东西宽59米,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前部为庭院,后部为佛殿,东、西两侧是栉比的僧房。后殿中央,至今还存有一座夯土筑成的塔柱。塔柱上部四面开龛,小龛中还有残破的佛像。千年的风霜雨雪,已使它们色彩剥蚀,身躯残破,草束骨架也暴露在外。殿墙高处,可见两行排列成序的椽洞,说明佛寺大殿当年至少是高达3层的楼房,气宇不凡。大佛寺外东北和西北,另有两座较小的寺院,称东北小寺和西北小寺。大佛寺后面,是一组壮观的舍利塔群,人称塔林。中心是一座高约20米的大佛塔,称金刚宝塔,四角各有25座方形小塔,呈四组对称状拱卫着大佛塔。虽然塔身都已残毁,但仅从残留的塔基,仍可想见当年的塔林该是多么的雄伟和壮观!
  2000年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著名的西湖雷峰塔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笔者惊讶地发现,在雷峰塔地宫中出土的唐代鎏金银质金涂塔,其造理与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交河故城大佛塔简直如出一辙,相信这也是迄今国内惟一造型相同的两座佛塔,只是一大一小,一东一西。据此是否也可判断交河故城大佛塔的建造年代至少应该在唐代呢?踏进两千多年前的交河故城,那参差伫立的残壁断墙,仿佛都在向你讲述故城在逝去的岁月中所发生过的故事。一眼望去,房屋中的烟道、火炕、灯台、炉灶历历在目。许多残壁都遗留有烈火焚烧过的痕迹,使人联想到当年城破时的厮杀该是多么的激烈。一条条清晰完整的巷道,让人担心车师人、匈奴人或蒙古人会从其中突然杀将出来。形制多样的50余处寺院遗址,可以使人领略到两千多年前佛教、摩尼教等在交河一带广为传播的历史。
  踏进两千多年前的交河故城,心中默诵着唐人岑参“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城”和李颀“白日登高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的诗句,悠悠的历史长河仿佛正从你眼前缓缓流过,漫漫时空凝聚了几多悲欢、几多离合!古道、高墙、残垣、颓壁仿佛都在向你娓娓讲述着故城的世事沧桑。它的残缺不全和面目苍凉,使人不由得产生出万千的感慨。而它隐而不露、博大丰厚的文化内涵,更使人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

永远的丝绸之路:走过新疆/邵如林,邸明明著.-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