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故城
作者:邵如林 邸明明




轮台故城,维吾尔语为“奎玉克协海尔”,意为“灰烬城”。位于今库尔勒市轮台县东南约20公里处的荒漠中,是汉代屯城轮台旧址。
轮台是中原政权在西域首先屯田的地方。公元前102年,西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二次西征大宛取得胜利,提高了汉朝在西域的威信。为了加强在西域的军事部署,西汉政权派置数百名将士,屯垦轮台、渠犁(轮台以东),并从敦煌西至罗布泊置烽燧亭障。前101年,汉朝在轮台、渠犁置使者、校尉,负责管理屯垦和接送来往使者。这是中原政权在西域设立的最早的官员。前60年,汉朝任命郑吉为首任西域都护,治轮台县东小野云沟附近的乌垒城,代表中央政权处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有关事务。
轮台故城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周长约940米,占地约6万平方米。城墙残高1至6米,基宽约5米,有角墩,西北有豁口,似为城门。城内建筑破坏殆尽,惟城中心一高台地上,尚存有数间土坯垒筑的房屋遗址,其中一间中还出土有粮食结块。
站在轮台城头四顾,只见周围平展展的荒漠中,古代沟渠、田网遗迹随处可见。西斜的太阳如同两千年前一样照耀着这片已没有了声息的土地。虽然历史早已经远去,但轮台作为西汉王朝征服西域的代表,其名称却永久地保存在了唐诗、宋词和人们的记忆中。如:“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知君幅度和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等等。
公元7世纪,新建的唐王朝在今乌鲁木齐市东数千米处(乌拉泊)也置轮台县,属庭州辖下守卫丝绸之路北道的一座重要军镇。其用意不言自明,想来也是取其占领西域的象征意义吧!
永远的丝绸之路:走过新疆/邵如林,邸明明著.-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