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遗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克孜尔石窟

作者:邵如林 邸明明






  “红色千佛洞”
  克孜尔,维吾尔语是“红色”的意思。这个被称作“红色千佛洞”的著名石窟,位于拜城盆地南端、明屋塔格山北、木扎尔特河北岸的断崖之上,东距库车县城约60公里。
  克孜尔石窟约建于公元3世纪,是中国修建较早、现存规模较大的石窟寺,是龟兹石窟艺术乃至中国石窟艺术的发祥地。它的特殊窟形、壁画题材和艺术风格,较多地保留了来自中亚佛教中心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影响痕迹,深刻反映了龟兹佛教的传播和发展状况,代表了龟兹民族文化艺术水准,直接影响到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河西佛教艺术的诞生和发展,在中亚和东方佛教艺术中占据极其重要商位置,对研究龟兹社会历史、佛教文化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克孜尔石窟现存洞260余个,布列于东西约2000米的明屋塔格山崖壁上。窟内塑像多已不存,残存壁画约有1万多平方米,内容以佛经故事为主。布局完整,表现力强,人物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在绘画技法上,除了可见中原影响的墨线勾勒外,尤以克孜尔古代画师道创的龟兹凸凹晕染技法和中国内地不多见的裸体人像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显示了中国古代人体艺术的辉煌成就,填补了中国绘画技艺中没有人体艺术的空白,被人们称为佛教艺术中的“龟兹风”。大约在10世纪伊斯兰教东传之后,克孜尔石窟方日趋衰落。20世纪初,德国探险队两次来到克孜尔,劫去了大量精美壁画和雕塑。
  鸠摩罗什
  克孜尔石窟还与一位佛学大师密切相关,他就是闻名中外的龟兹文化的杰出代表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原籍天竺(印度),公元344年出生于龟兹克孜尔(其母为龟兹王的妹妹),7岁出家,9岁随母去当时小乘佛教中心克什米尔拜高僧蒲达多学习经论,“日诵千偈,义亦自通”,后改奉大乘,12岁返回龟兹,讲经说法,龟兹僧众“推而敬之,莫敢居上”,被龟兹国尊为国师。西域诸王和各国法师来听罗什讲经是都长跪座侧,让罗什踩着他们的背登上讲坛。法名远播西域和中亚,并声传河西、长安等地。前秦苻坚统一北中国后,于383年遣大将吕光伐龟兹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接回鸠摩罗什。
  吕光统兵8万人西行,发动了自汉武帝以来中原地区对西域地区最大的一次政治和军事行动,大败西域诸国70余万人的联合军队,自汉末以来又一次控制了西域,打通了阻塞多年的丝绸之路。载着无数奇珍异宝及鸠摩罗什东返。到达河西凉州时,吕光听到了前秦覆灭的消息,遂于385年割据凉州,建立了后凉,罗什也因之留居姑藏(今甘肃武威)17年之久,边学习汉语边翻译佛经,为以后的大规模译经打下了基础。
  401年5月,后秦攻灭后凉,罗什被迎至长安,国主姚兴待之以国师之礼,专造逍遥园,收弟子800,率僧众3000余人,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译经活动。由于罗什通晓梵汉,治学严谨,兼具文学修养,翻译的佛经通顺流畅,文辞优美,深为人们所乐诵。一生译经74部、384卷,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和日本、朝鲜等国的佛教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译经泰斗。罗什临终前曾发下誓愿,如果他译的佛经没有谬误,火化之后,舌头就不会烂。409年8月,罗什圆寂,火化之后,果真舌头没有焦烂,于是人们在武威建罗什寺,并造寺塔,供奉罗什舌舍利于内,这就是今天的武威罗什寺塔。
  沿着一条潺潺的细流,穿过一片密密的芦苇,即可到达克孜尔山谷深处著名的千泪泉。只见一大块赭色的半圆形巨大石壁兀立在山谷中,石壁裂隙中,有百多条大小粗细不等的泉水汩汩而出,下汇成溪,流向沟外。“千泪泉”之名,来自一个动人的龟兹公主与开窟石匠的爱情故事,真实程度莫辨。但可信的是,据说当年幼小年纪的鸠摩罗什,就是常常以手托腮,凝坐在千泪泉前,倾听着“丁冬作响,滴溜成音”的泉水声,思考着佛经的真谛。

永远的丝绸之路:走过新疆/邵如林,邸明明著.-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