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遗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库木吐拉千佛洞

作者:王嵘




  库木吐拉千佛洞
  龟兹石窟壁画,是佛教教义的产物,其题材和形式都严格按照佛教经典和观念来绘制。但是,在库木吐拉第三期的作品中,却引人注目的出现了非佛教内容的的世俗画,其风格与中国传统绘画中占主导地位的世俗画风格十分相似。如在库木吐拉石窟出土的板绘《鲁义姑图》,画中主人公就是一位唐装平民女子,线条流畅,衣纹飞动,形象极为生动。画面角下方绘一海龟,周围的装饰图案也都是中原流行的纹样。库木吐拉还出土一尊女童塑像,完全是一个汉人女孩,那憨厚、天真、快乐的表情,显然倾注了汉人工匠对女儿的一片钟爱之情。这些世俗作品的出现,突破了龟兹石窟艺术纯佛教的内容,扩展了佛教美术宝库的题材领域。
  库木吐拉汉风窟壁画题材和形式的变化,也引起意大利学者马里奥·布隆格里的关注。他认为库木吐拉第三期绘画出现的复杂现象不容忽视,该阶段作品“明显受中国的影响”,把“来自唐代中国的流派和来自库车的其它流派相合并了”。他举出这里佛祖的形象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微妙的线条和着色土,重要的是佛祖面容、准确的比率、姣好的身材、漂亮的头饰,以及线条和色彩间的稳定平衡、花纹的现实主义描绘等等。周围人物和佛祖是谐调的、对深沉感情的表达十分明确(如对佛涅槃时各种表情的描绘),在强调具体细节时运用双轮廓等等,在这些中国传统表现手法中,“伊朗类型及其图案已被完全排除或者完全吸收。”他也发现这种风格的变化是由一种新的宗教态度导致的结果,“这种新的宗教态度是由于大乘佛教传入了一直由小乘教专一控制的地区。如果需要证据的话,那么这组拜菩萨画中即可见到,因为它只能是大乘佛教的主题。这些蒙古特征、头饰、衣服和披巾的饰褶都是传统的中国肖像画法的特征,并且该种画法一直传到宋朝……除了构图和着色上一些次要的细节外,中国潮流统治库木吐拉的艺术一天天增强……”

西域古寺探秘/王嵘著.-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7 ;库木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