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西域传》所记中亚史地考辨 火寻
作者:许序雅
火寻,或曰货利习弥,曰过利,居乌浒水之阳。东南六百里距戊地,西南与波斯接,西北抵突厥曷萨,乃康居小王奥鞬城故地。其君治急多飓遮城。诸胡惟其国有车马,商贾乘以行诸国。天宝十载,君稍施芬遣使者朝,献黑盐。宝应时复入朝。①
火寻,或货利习弥、过利,《大唐西域记》作货利习弥伽,《新唐书·波斯传》、《唐会要》卷一百作火辞弥,为中古波斯语Khwrāizmik(Khrāizmi)、亚美尼亚史料中的Khorozm、梵文Horismīka之音译。②该国位于阿姆河(乌浒水)下游两岸地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火寻的古都喀特(Kāth),位于阿姆河右岸的台地上,距火寻后来的首府希瓦(Khīwa)约6公里。在伊斯塔赫里生活的年代(10世纪上半叶),喀特老城由于阿姆河水的侵蚀,而被迫完全放弃了。③苏联学者认为,古玉龙杰赤即奥鞬城故地。④
火寻国是九姓胡中最晚被唐朝所认知的国家。据《新唐书·波斯传》记载,“贞观后,远小国君遣使者来朝献,有司未尝参考本末者”,其中就有火辞弥国。贞观十八年(644)三月,该国与摩罗游使者一起来朝献方物。⑤此时,九姓胡其他国家均已来朝。火辞弥这次来朝后,一直到天宝十载(751)九月才重新入朝。显庆、龙朔年间(656—663),唐朝在中亚、吐火罗置立羁縻州府,也未在火寻置州府。
戊地,《大唐西域记》记为伐地,冯承钧等将其比定为Betik(Bitik)。⑥纳尔沙喜《布哈拉史》提及布哈拉以西有Bitik及Farab两村。⑦火寻国方位,玄奘把货利习弥伽记为伐地西南500里;《新唐书》记为火寻东南600里至戊地。按:火寻不可能在戊地西南,应在戊地西北。玄奘所记有误。从希瓦到Bitik实际里程约有350公里。《新唐书》、《大唐西域记》所记里程均有误。
① 《新唐书》卷二二一下,第6247页。
② [德]马迦特:《伊兰考》,第155页;《古突厥碑铭年代考》,第62页。以上引自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第97页注1。
③ [俄]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第144—145页。
④ 刘迎胜:《“草原丝绸之路”考察简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
⑤ 《新唐书·波斯传》,第6259页;《唐会要》卷一百《火辞弥国》,第2127页。另据《册府元龟》卷九七〇《外臣部·朝贡三》,“贞观十八年三月火辞弥国,十二月摩罗游国遣使献方物”。两国入献似不在一起。
⑥ 冯承钧:《西域地名》,第14—15页;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第96页注释1。
⑦ [波斯]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6页,第105页注释16。
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史地丛考:以唐代文献为研究中心/许序雅著.-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