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遗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被遗忘了的古迹——汉成帝昌陵、汉傅太后陵、汉霸陵城初步调查记

作者:李健超








    
  西安附近广袤的原野上,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荒丘断垒,所在皆是。这些已成为中外考古学家所瞩目并感兴趣的胜迹。但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或金石磨灭,有些已茫无可考。比如东北郊几处庞大的遗址“八角琉璃井”、“龟背梅花紫荆城”,就长期使人迷惑不解。
  一、一座没有完工的帝王陵
  西安东北郊与临潼县交界处,有一座面积达三平方公里的土丘,土丘之上有个“八角琉璃井”。其实这并非什么蕞尔小井,而是一个面积达一百平方米的矩形大土坑。这个土丘是在渭河南岸二级阶地的北部边缘上。从地形和土层来看,这个土丘既不是风雨和流水侵蚀剩余的残丘,又不是自然界的沉积物。地层有明显的层理,有厚有薄,有倾斜,显然是人工堆积而成,并且非常坚实。20世纪70年代因“深挖洞”的口号,从“八角琉璃井”向下挖了20多米深,发现都是质地坚硬、厚度大约15厘米的夯土层。这些像是城墙一样的夯土层,不是宫殿的地基,似乎也不是一个防御工事。那么这个土丘连同它的“八角琉璃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说它是一座陵墓,那么,陵墓的主人又是谁呢?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文献《后汉书·礼仪志》注解中的一段文字时,这一谜团就有了线索。《汉旧仪》略载前汉诸帝寿陵曰:“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用地七顷,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三丈,堂坛高三丈,坟高十二丈。武帝坟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内梓棺柏黄肠题凑,以次百官藏毕。其设四通羡门,容大车六马,皆藏之内方,外陟车石。外方立,先闭剑户,户设夜龙、莫邪剑、伏弩,设伏火。已营陵,余地为西园后陵,余地为婕妤以下,次赐新属功臣。”《皇览》:“汉家之葬,方中百步,已穿筑为方城。其中开四门,四通,足放六马,然后错浑杂物,扦漆缯绮金宝米谷,及埋车马虎豹禽兽。发近郡卒徒,置将军尉侯,以后宫贵幸者皆守园陵。”从这段注中,我们可以知道汉代的帝王陵占地一顷,陵高十二丈,用土堆成方锥形(没有上部的锥尖),所以古人称为“方上”。坐落在西安附近的汉代帝王陵与文献记载相同。如果将“八角琉璃井”连同土丘与历史记载和诸汉陵来比较,有着许多共同之处。首先土丘是方锥形,而且土丘上的黄土显然是从别处运来堆积而成。土丘面积之大,一般王公大臣的墓冢实难与之相比。再从“八角琉璃井”的坚实夯土层来看,可能是地宫的建筑物。因此,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帝王陵。
  根据历史记载,在今西安市东郊和临潼县境内营建帝王陵墓的,除了秦始皇,还有一个汉成帝。秦始皇陵历史记载详细,遗址毋庸置疑。汉成帝营建的是昌陵,据《汉书·成帝纪》载:鸿嘉元年(前20),“以新丰戏乡为昌陵县,奉初陵”①,并且在第二年又“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②。昌陵在新丰县的戏乡。新丰就是现在的临潼,宋大中祥符年间才易今名。汉新丰古城在今临潼县东北十五里新丰镇西四里长窎村附近③。根据《水经注》所引的《关中记》“昌陵在霸城东二十里”,霸城就是汉代的霸陵城。霸城又在什么地方呢?《水经注》又说:“自新丰古城西至霸城五十里,西十里则霸水,又西二十里则长安城”,新丰古城就是汉新丰县城,汉长安城遗址宛在。汉新丰到汉长安的距离为八十里,今实测汉新丰至汉长安城为六十二华里,一华里约合零点七八北魏里④,则新丰到霸陵(即霸城)的五十里应在由新丰到长安一线的三十九里处,约当今西安新筑公社谢王庄附近。由此向东二十里,约折今十五里,应当为昌陵所在地(今实测谢王庄距“八角琉璃井”为十一里)。因此可以说“八角琉璃井”及大土丘应当是昌陵。
  营建昌陵是经过一番周折的。汉成帝在公元前31年,即他当皇帝的第二年,曾在渭城的延陵亭(今咸阳市北)建造陵墓⑤。为什么十年之后,又在长安城东修建吕陵呢?有一种说法是:窦将军在延陵南有青苗(一说是青竹)地,恐被踩踏,故意说这个地方不宜建陵。(《太平御览》卷三七,地部:土引:“《三辅旧事》曰:成帝作延陵及起庙,窦将军有青竹田在庙南,恐犯蹈之,言作陵不便,及徙作昌陵,取土十余里,土与粟同价。”)其实从历史记载和地形看,兴建昌陵的戏乡是秦岭渭河间的一块肥美平原,位于渭河的二级阶地的边缘,长安通向关东的大道必须经过这里。很早以前,这一带已经人烟稠密,坟墓垒垒。穷奢极欲的汉成帝看中了这块平地,因此,停止了动工十年的延陵,在戏乡把百姓赶走,“增阜为高,积土万数,营起邑居”,使得千家万户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兴建昌陵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大得惊人。有人说劳役之功百倍于楚灵王,费财之广比于秦始皇⑥。造成“百姓财竭力尽,愁恨感天,灾异屡降,饥馑仍臻,流散冗食,馁死于道,以百万数。公家无一年之畜,百姓无旬日之储,上下俱匮,无以相救”(《汉书·谷永传》)。眼看汉成帝的宝座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情况下,昌陵的构筑才不得不停下来。
  中途停工的昌陵,封土是从东山拉来的,一车土等于一车粟。封土的高程大约只有20米,而且“中陵司马殿门,尚未加工”。中陵即陵中正寝,在司马殿门内。至今在昌陵的西北角还遗留有大量汉代的瓦片、砖块和瓦当。至于整个陵园的情况已无从辨识。昌陵邑在什么地方也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⑤。
  汉成帝死后,葬在今咸阳市北的延陵,随着时代的演进,昌陵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漠而消失了。就连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对昌陵的具体位置也发生了怀疑。不过他明确地指出了昌陵的相关位置和距离,成为我们探索昌陵的最重要依据。尔后,地方志中仅仅留下了昌陵的名字,它在什么地方,就再没有下文了⑥。
  二、“龟背梅花紫荆城”——汉傅太后陵
  西安东北郊新筑乡西南有个村子叫上双寨,住着百多户人。关于它的历史,群众中流传着近乎神话般的动人传说。又因村子坐落在像乌龟背样坚实的高地上,寨子的墙上生长着梅花、紫荆花,所以才赢得了“龟背梅花紫荆城”这样艳丽的美称。
  当我们展示出上双寨附近的地形图时,会立刻发现,这个村子坐落在一个正方形的高地上,高地的四周是低凹的地槽。这又是一个奇特的问题:在这片平坦肥沃的原野上,怎么会“天造地设”般地来了个突兀的高台呢?经过调查,在村旁的断崖上或村子中的土窑中,都可以看到清晰的夯土层。整个高地的面积大约为302500平方米(每边长约550米)。如果说它是宫殿遗址吧,这一带很少发现通常宫殿遗址中常见到的破砖碎瓦;而且高台的面积要比汉未央宫、建章宫、唐大明宫都大的多;再者,历史上从来没有在这一带构筑过宫殿的记载。如果说它是一座陵墓,那么它的主人又是谁呢?查遍唐宋以来的方志,都没有著录。其实,这个在历史的云雾里隐藏了一千多年的大土堆在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是有记载的。《水经注》在霸水入渭后写道:“渭水又东经霸城县北……恭王庙在霸城西北,庙西北即傅太后陵”,接着又引述傅太后陵与汉元帝陵一样高,为十二丈。如上所述霸城在今霸桥乡谢王庄附近,则上双寨正好在霸城北、渭水南、霸水东,因此它应是汉元帝的傅昭仪、汉哀帝的祖母傅太后陵。
  既然傅太后陵与汉元帝渭陵都是十二丈高,为什么今渭陵(咸阳市东新庄村南)高27.5米,边长东西148.5米,南北171米,而傅太后陵仅高8米,边长达550米呢?比现存的汉高祖吕后陵(咸阳市东怡魏村南,高31.8米)、薄太后陵(西安市东白鹿原上)、汉景帝王皇后陵(咸阳市东张家湾,高25.2米)、汉昭帝上官皇后陵(咸阳市西大王村,高32.3米)都要低,而面积却又大得多呢?这是因为在她葬后七年遭到人力大规模的平毁。
  傅太后原与王莽有隙。她在元寿元年(前2)下葬。七年后,汉平帝幼小,王太后临朝称制,政委于王莽,王莽奏请发掘傅太后陵。“(王)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复发,莽固争之”,结果发掘了傅太后陵,时在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汉书·外戚传》卷九七下)。但是,王莽犹未消恨,接着又上奏说:“共王母(即傅太后)及丁姬(即汉哀帝母)棺皆名梓官,珠玉之衣非藩妾服,请更以木棺代,去珠玉衣,葬丁姬媵妾之次。”王莽的奏请被采纳,“既开傅太后棺,臭闻数里。公卿在位皆阿王莽指,入钱帛,遣子弟及诸生四夷,凡十余万人,操持作具,助将作掘平共王母、丁姬故冢,二旬间皆平。莽又周棘其处,以为世戒云”(《汉书·外戚传》卷九七下定陶丁姬传。丁姬故冢在今山东境内)。傅太后的扬尸暴骨,固然是统治阶级内部倾轧的结果,但“无德寡知,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之必速”(《汉书·刘向传》),这是历史的规律。“汉氏诸陵,无不发者,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乃不重痛哉”(《新唐书·虞世南传》)。
  王莽平毁傅太后陵是动用了十几万人,用了两旬时间。偌大的陵冢大约20万方土是不可能一下子毁平的,只能把十二丈高的封土堆破坏得低一些。如今这个三平方公里的高台就是平毁的结果。所以《水经注》在引述了《汉书·外戚传》定陶丁姬传文之后接着说:“今其处积土犹高,世谓之增墀,又亦谓之增阜。”此后傅太后陵就一直淹没在荒原蔓草之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陵上住了人,还修筑了堡寨。《咸宁县志》称为“上方寨”,不失为一个象形的名字,后来又称为“上双寨”。
  上双寨为傅太后陵,恭王庙又在哪里呢?今枣园村东南大面积夯土地基疑即其地。正如《水经注》所说:“恭王庙在霸城西北,庙西北即傅太后陵”,不过方位有些差异。
  三、被埋藏在地下的古城——汉霸陵城
  随着年代的推移和地理环境的变迁,历史上许多喧嚣的古城已从地面上消失。有些偶尔可以从废墟知道它的位置,但是有些却连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汉霸陵城就是一座这样的古城。
  从霸陵城产生的时代上来说,它比汉长安城还早四百多年,筑于秦缪公时(前659—前621),原来是个小村落,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物阜民丰的城邑,那时叫芷阳,汉文帝时改名霸陵城,晋时改为霸城,后周时废去此县。霸陵城在历史上的交通地位和军事价值非常重要,它是关中腹地的秦咸阳和汉长安东出函谷关或东南出武关的必经之地,而且又扼制着霸河的渡口。所以秦汉时期它的名声非常显赫。直到魏明帝景初元年时(237)在霸城南的大道上还发生了一件世人瞩目的大事。《关中记》一书是这样记载的:“秦为金人十二,董卓坏以为钱,余二枚,魏明帝欲徙诣洛阳,到霸城,重不可致,在今霸城大道南。”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也记载了这件事:“魏明帝景初元年,徙长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⑦这件事被唐代诗人李贺绘形绘声地写进了他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一诗中。事隔千余年,铜人在哪里⑧?霸城又在哪里呢⑨?唯一能回答这一问题的就是西安市北郊铜人原⑩。
  自北周建德二年(573)废去霸城县后,关于它的确切位置就众说纷纭(11):有的说在唐长安城东北二十三里;也有的说在西安城东三十里;更有的说在西安东北三十五里,但所有的记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霸陵城在霸水东。据上述所引《水经注》记述霸陵(霸城)距汉长安和汉新丰的距离折算,应在今霸桥镇谢王庄附近。
  一、《长安志》卷一一:“汉文帝庙在县东本陵,北去县二十五里”,这就是说汉文帝庙在万年县(今西安市)东霸陵,文帝庙向北二十五里就是霸陵县,霸陵在西安市东白鹿原畔的毛窑院,西北二十五里正当谢王庄附近。
  二、汉霸陵是在一条东西大道上。汉代时由长安城出宣平门(12)(今青门村)向东沿着龙首原北麓的二级阶地向东过霸水,再沿着二级阶地东北直趋汉新丰,今谢王庄正在这一条交通线上。
  三、今谢王庄北、新寺村西的高地上,有大量汉代瓦片出土于起土坑或渠道旁。耕地中俯拾皆是,有“长乐未央”残瓦当(见图片29、30),群众家里也有很多瓦当。在谢王村小学西约200米的黑牛河畔(已涸)两米深的地下也有大量汉代瓦片。据说谢一队和谢二队之间,十多年前打井时,在地下两米深处挖出用卵石铺设的路面,宽约60厘米,路旁还镶有方砖。传说这条路北通上双寨,南通康家村,是一条城里的道路。另外,在枣园村东南还有大面积夯土层地基,也拾到残瓦当(见图片31)。从这些遗物来推论,当汉长安城被唐长安城代替之后,交通大道南移,霸陵故城荒废,后来又被霸水泛滥淹没过,所以今天在地面之上虽然看不到遗物,但在地下两米还有大量遗存。今后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一定能将这座地下古城的面貌更清楚的揭示出来。
  附注:该文发表后,日本学者茂木雅博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张建林研究员合译刊载日本博古研究会《博古研究》第6号,1993年10月。
  (原载《人文杂志》1981年第3期)
  ①《汉书·成帝纪》《汉书·陈汤传》:“成帝初起陵,数年后,乐霸陵曲亭南,更营之。”
  《三辅黄图》:“成帝于霸陵北步昌亭起昌陵,即成帝之废陵也。”
  ②《汉书·成帝纪》:“(鸿嘉二年)夏,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赐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冢地、第宅。”
  ③《水经注》卷一九,鱼池水注。
  ④这里仅据《水经注》的记载折算。与陈梦家先生所说的一汉里等于417.53米有差别,请参阅《考古》1966年第1期《亩制与里制》。
  ⑤《汉书·成帝纪》:“(建始二年)闰月,以渭城延陵部为初陵。”建始二年是公元前31年,即汉成帝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二年。
  ⑥汉成帝刘骜,为了自己一具尸骨,竟使10多万人劳累致死或颠沛流离,而且挥霍了大量钱财。使天下苦其役而反之者交错锋起,仅仅他统治的十几年间就有颍川冶铁刑徒申屠圣、广汉郑躬、尉氏樊并、山阳铁官徒苏令等领导的起义。就连当时的统治阶级内部也对汉成帝兴建昌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汉书·刘向传》:“……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到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汉书·陈汤传》:“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徒工庸以巨万数,至然(燃)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谷同贾,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敝,府臧空虚,下至众庶,敖敖苦之……”《汉书·谷永传》:“今陛下轻夺民财,不爱民力,听邪臣之计,去高敞初陵,捐十年功绪,改作昌陵,反天地之性,因下为高,积土为山,发徒起邑,并台宫馆,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役百乾溪(劳役之功百倍于楚灵王),费疑骊山(费财之广比于秦始皇),靡敝天下。五年不成而后反故。又广盱营表,发人冢墓,断截骸骨,暴扬尸柩。百姓财竭力尽……建始元年以来,二十载间,群灾大异,交错锋起,多于‘春秋’所书。”《汉书·成帝纪》:“……过听将作大匠万年言昌陵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马殿门内尚未加工,天下虚耗,百姓罢劳……多赋敛徭役,兴卒暴之作。卒徒蒙辜,死者连属,百姓罢极,天下匮竭……”
  ⑦从汉元帝开始已经废弃的“陵邑”制度,经过30多年汉成帝又恢复起来了。从《汉书·成帝纪》和《汉书·陈汤传》中,得知确实有昌陵邑。
  ⑧《长安志》《关中胜迹图志》《咸宁县志》《临潼县志》(续志等),都没有明确记载昌陵的位置。
  ⑨除《水经注》外,还有《野客丛书》《湘素杂记》载《魏略》:“明帝景初元年,徒长安诸*(上?下虚)、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折,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汉晋春秋》:“帝拆盘,声闻数十里,金狄或泣,因留霸城。”
  ⑩金人的数量及下落,可参阅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一九“徙铜人不始于魏明帝”条。
  (11)关于霸城的确凿位置虽然有唐代墓志两方,一方出霸城乡南窑村;一方出霸城乡招贤里,但因墓志出土时地不详,因此也定不下霸城的位置。参阅武伯纶《唐万年、长安县乡里考》(载《考古学报》1963第2期)。
  (12)铜人原的名称来源,就是因为铜人重不可致,留在霸城南大道上而得名。
  (13)《史记正义》:“故霸陵在雍州万年县东北二十五里”(万年县即唐长安城的东半部)。《长安志》与雍正《陕西通志》均同《史记正义》。《太平寰宇记》卷二五万年县霸城“在今县东二十三里霸水东”。《读史方舆纪要》与《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1959年科学出版社)则称霸城在今西安东北三十五里。
  (14)王仲殊:《汉长安城考古工作收获续记——宣平门的发掘》《考古通讯》1958年第4期。

汉唐两京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论集/李健超著.-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