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遗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翠微寺的历史、文物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作者:李健超














    
  翠微寺位于西安市南约27公里的秦岭北坡,行政区划属于长安县滦镇黄峪寺村。
  一、翠微寺的历史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这首诗是南宋时程大昌《雍录》卷第四“翠微宫”条所载不知姓名的游者作。这说明翠微寺是由翠微宫改置,又说明当时翠微寺已很荒凉。翠微寺究竟建于何时?《元和郡县志》卷一关内道·京兆府·长安县“太和宫,在县南五十五里终南山太和谷。武德八年造,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以时热,公卿重请修筑,于是使将作大匠阎立德缮理焉,改为翠微宫。今废为寺”。《新唐书·地理志》长安县“南五十里太和谷有太和宫,武德八年置,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复置曰翠微宫,笼山为苑,元和中以为翠微寺”。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一二长安县“永庆寺在县南六十里太和谷口,初唐武德八年造太和宫,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太宗厌禁内烦热,公卿重请修筑,命将作大匠阎立德再葺焉,号翠微宫。笼山为苑,富北开日云霞门,有翠微殿,含风殿。太子宫西开曰金花门,有安善殿。元和中改为翠微寺,皇朝太平兴国三年改今名”。据以上历史记载翠微宫是在唐贞观二十一年因唐武德八年修建的太和宫基础上改建的,元和中改翠微宫为翠微寺,宋太平兴国三年改翠微寺为永庆寺。元和为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元和元年至元和十五年为公元806至820年。究竟是元和哪一年所改名,没有明载。北宋时张礼于元祐元年(1086)《游城南记》中说是元和元年废翠微宫为翠微寺。张礼又在注记中否定此说,“杜甫诗‘云薄翠微寺’,则元和以前固已为之寺矣!”以上史籍记载翠微寺建寺的年代均误。早在唐高宗乾封二年南山律宗的创始人道宣在《关中创立戒坛图经》中就记载“自外不备列名。至如终南山大翠微寺等诸沙门及岩隐野居追朋问道之宾……”即有翠微寺。乾封二年为公元667年,即翠微宫改为翠微寺的时间比有关上述史籍记载的要早139或153年①。此后翠微寺已成为当时著名僧人、诗僧的驻锡之地。盛唐诗人孟浩然(689—740)就有《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全唐诗》卷一五九)。大诗人李白亦有《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山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全唐诗》卷四一四)。崔塗《江上怀翠微寺空上人》,空上人事迹待考。
  诗人李洞《寄翠微无可上人》。无可是中唐著名高僧、诗人和书法家。《唐才子传》称“无可,长安人,高僧也。工诗,多为五言。初贾岛弃俗时,同居青龙寺,呼岛为从兄。与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律调谨严,属兴清越,比物以意,谓之‘象外句’”。《全唐诗》卷八一三称“无可,范阳人。姓贾氏,岛从弟。居天仙寺,诗名与岛齐”。无可是长安人抑或范阳人待考,但他不仅是一名高僧,而且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诗人,姚合有《寄无可上人》,贾岛有《送无可上人》《喜无可上人游山回》等。而无可亦有《秋寄从兄贾岛》《吊从兄岛》等诗。他所书《寂照和上碑》其精美可与柳公权、裴休相伯仲。当时翠微寺还建有一座多宝塔“尝于翠微、悟真扪萝灵趾,乃曰:‘此吾栖遁之所’,遂奏两寺各建一塔,咸以多宝为名”。(《宋高僧传》卷二四《唐京师千福寺楚金传》)唐代宗时,请置大兴善寺大德四十九员,就有翠微寺僧道朗(《代宗朝赠司空大辩证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唐末和五代时还有释元安和释光仁“问道翠微”或“参翠微禅令”。②
  宋代太平兴国三年(978)改翠微寺为永庆寺,但翠微寺之名仍沿用。元祐元年(1086)张礼游长安城南郊时曾于神禾原的塗山寺望翠微寺和百塔寺。他在其游记《游城南记》中自注“董村者,翠微寺下院也,又在其西,自董村西行几十里,曰丰德寺,丰德长老所居,今其寺犹有僧焉”。可能由于山径崎岖,翠微寺已荒芜,故于太和谷口的董村立翠微寺下院。南宋时翠微寺依然荒凉。程大昌《雍录》卷第四翠微宫条记载:“太宗常避暑于此,后为寺,寺亦废。有游者题云:‘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延至金代,赵秉文有《翠微寺》诗云:“南山常爱退之诗,未说云山润色之。要看山光如泼黛,更须留待雨晴时。南山深锁翠微宫,寺在南山十里东。只怪朝来衫袖湿,不知身在翠微中。”到元代,由于元政府对于各种宗教采取开放政策,翠微寺的香火似有复兴。元仁宗皇庆二年到延祐三年(1313—1316)翠微寺来了一位日本高僧。他是日本国越后白鸟乡(今新澙县长冈市白鸟町)的雪村友梅。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渡海来到中国。元泰定四年(1327)他被请为翠微寺主持。雪村友梅在长安翠微寺居留期间,曾游历长安名刹古寺和风景名胜。如蓝田王维辋川别墅、唐苑寺、石瓮寺、大雁塔,他的诗作收入《岷峨集》中。当时任翰林院学士承旨的大画家、书法家赵孟*(左兆右页)(子昂)有诗赠雪村友梅。元文宗嘉其雪村的学问及名声,敕封为“宝觉真空禅师”的尊称。雪村友梅是元代来华日僧中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做主持的高僧。1329年他回到阔别20多年的祖国——日本。历主京都建仁寺等寺院,1346年圆寂于建仁寺,享年56岁。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五世孙,明秦王朱樉的四世孙朱诚泳,于明弘治元年(1488)以镇安王袭封为秦王。他于弘治癸丑(1493)巡游来到翠微山,在他所著的《小鸣稿》③文集中曾记载:“予登翠微,爱其秀拔,纵目久之。有寺僧进曰:山之绝顶,自南而望,其千岩万壑,虽善绘者莫尽其妙。予因命肩舆直造其巅,一视果如僧之所言。”说明当时有寺,有寺僧,是不是翠微寺没有说明。但朱诚泳还有一诗碑题名《登翠微山》,碑文:“翠微深处翠微宫,避暑当年说太宗。吊古不须增感慨,凭高聊复得从容。千章古木苍烟合,数尺残碑碧藓封,更喜满前呤兴好,参天万朵玉芙蓉。”碑左下方署“宾竹道人”及“秦王图书”篆刻方印。这块用石灰岩刻写的《登翠微山》碑就树立在黄峪寺村小学北一花岗岩残岩之上,小学就是昔日的黄峪寺。在今黄峪寺村某家有一花岗岩石碑,字迹模糊不清,但能辨识中间竖刻“秦府翠微山敕修永庆寺住持(革?)……”右方竖刻“重修碑记”下为“俗侄张至海、张至江”。左方刻有勒石时间为“万历己酉年三月吉日立”。万历己酉为万历三十七年(1609)。该碑是《长安志》记载宋太平兴国三年改翠微寺为永庆寺的唯一实物证据。明清以降,有关地方志已无翠微寺或永庆寺的记载,仅清代长安灵感寺慧禅法师寻访翠微寺写下一首《黄峪寺寻翠微寺遗址》诗:“金沙河连金沙泉,几户人家几炊烟。青苔埋没柱石基,牧儿时拾残玉环。忽见旌旗满山谷,疑看金阙高九天。一代君王知何处,依旧绿水伴青山。”④此时翠微寺已称为“黄峪寺”,黄峪寺当与唐代宫、寺有关。“黄”当为“皇”之讹。“黄峪寺”是当地群众对太和宫、翠微宫、翠微寺、永庆寺的俗称。直到清末民国初年,今黄峪寺小学所在地仍为“黄峪寺”,不过仅有房屋数间,从散落残存的碑石碎片还能辨识在明清时曾对黄峪寺有所修葺,并有捐资人员的姓名及捐资数额。民国时期纂修的《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卷一《长安南乡各廒图》中标明今黄峪寺有佛寺,而宋张礼在《游城南记》中所说董村的翠微下寺,可能即该图上的乔村(今亦名乔村)。
  二、翠微寺遗址文物
  一千多年来,长期的自然冲刷与人为耕作以及战乱的破坏,翠微宫(寺)的楼阁亭台在地面之上已无迹可寻。散落在山坡荒野和村旁路畔的佛像、石狮、舍利塔构件以及田间地头堆积的大量古代残砖碎瓦还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现就多年来的观察和收集,翠微宫(寺)的文物遗存如下:
  1.莲花纹方砖
  中央为浮雕莲花图案,角隅饰以蔓草,四边低平,饰阴刻联珠纹,出自黄峪寺小学北100米处的一片瓦砾堆。比较完整的一块为下营一家存放,长宽分别为32.5厘米,厚7厘米,青灰色,质地坚硬,磨损不甚严重。
  2.素面方砖
  瓦砾堆中有残块,群众家里多用以放置水桶,制作精细,火候很高。素面无纹,青灰色,长宽为31~33厘米、厚6~7厘米。
  3.素面条砖
  青灰色,素面无纹,长36厘米、宽17厘米、厚6.8厘米。有些砖上还有戳记。
  4.粗绳纹条砖
  一侧素面,另一侧饰粗绳纹,残长24厘米、宽15厘米、厚7厘米。
  5.莲花纹瓦当
  这类瓦当出土甚多,单瓣莲花当中心饰浮雕单瓣莲花,莲花外饰以乳钉纹,外有一周弦纹;双瓣莲花当中心饰浮雕双瓣莲花,周围饰一圈联珠纹。直径为13.5~14厘米,是常见的唐代瓦当,村民多用这类瓦当烙饼。
  6.舍利塔残体
  残存于上营村北侧,为一圆柱状砂岩莲花体,直径46厘米、残高27厘米,上部刻凿莲花纹饰。还有一黄色砂岩圆盘体,外径86厘米、厚23厘米、有一直径52厘米的圆坑,深4厘米。原塔为鼓形、方形等不同形态塔材相叠而成,多为五层或七层。上营村内原有石舍利塔四座,一字排列,皆毁于60年代。位于村民牛升学家门口有两座舍利塔基座,一为莲花方座,为一长宽各1.2米的方形石材,上以20厘米的收分雕刻莲花纹,每面六朵,再上为一长宽各60厘米的方形平面。另一为方形底座,长宽82厘米、高52厘米,系用白砂岩凿成,正面为一拱形双开门,北面为一双开长方门,两侧雕有花纹,风化严重,今已难辫纹饰塔底曾出土过瓷罇、瓷碗、壶等器物。
  7.青瓷八卦罇
  出土于一座舍利塔下。
  通高10厘米、底径6厘米、足高2.7厘米、口径15.8厘米。内外底露胎。青釉、不透明,罇面饰八卦符号,当为宋代遗物(此罇牛升学转卖非法商人)。
  8.重修永庆寺住持墓碑
  原竖立于上营附近一碑座上,1967年移于一猪圈里。碑为花岗岩刻成,石质较粗,刻工不细,有些字迹模糊,难以辨认。碑头刻文为“阿弥陀佛”,碑身正文:右方竖刻“重修碑记”下为“俗侄张至海、张至江”;中间竖刻“秦府翠微山敕修永庆寺住持革(?)古(?)(?)旨”;左方刻有勒石时间“万历己酉年三月吉日立”。万历己酉三月,即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三月。
  9.柱础
  位于小学北50米一小土包上,周围有大量唐砖瓦残片。柱础长宽90厘米,刻凿于一1.9米见方的花岗岩石体上,柱础正中刻凿成一深约20厘米、直径30厘米的石洞,洞一侧有一长15厘米,向外延伸5厘米的长方槽,柱础表面近圆洞处有一深2厘米、长45厘米、宽15厘米的石槽;还有一石槽深2厘米、长22厘米、宽14厘米,与石洞相接。另有l米见方的柱础,青灰色花岗石,素面,无装饰,上为覆盆式,直径80厘米。
  10.弥勒佛石像一尊
  在上营东南翠微山坡上,面北而坐,为弥勒佛石像跏趺坐相,通肩圆领袈裟,内着僧祗支,脖子上有三道蚕结纹,右臂无手,左臂手心向上,低肉髻,面相方圆。通高2.80米、肩宽1.15米、腰宽0.70米、胸宽1.16米、头高0.77米、面宽0.55米、耳长0.42米,为花岗岩体雕刻而成,线条流畅,颇具北周至唐初造像风格。
  11.筒瓦
  集中出土于黄峪寺小学北与下营南之间的台地上。为平整土地时挖掘所得,堆于田间地头。简瓦一般为青灰色,光面,内有细布纹。瓦唇长2.5~3厘米,有大小之别,最长的一个简瓦残长23厘米。
  12.板瓦
  板瓦形体大,完好者多保存在农民家中,有内外均为素面的,有外为素面,内饰细布纹的,厚2~2.5厘米。
  13.蹲狮二尊
  灰白色沙岩体,风化较甚,但大轮廓清晰,通高1.5米左右,风格浑厚,似为唐代制作。
  14.抱鼓石
  白色沙岩体,鼓面直径50厘米,饰菊花纹,周围饰联珠纹,推断当为宋代建筑附件。
  15.宾竹道人《登翠微山》诗碑
  此碑竖立于小学北约50米一裸露花岗岩体上,60年代被砸碎,分散于下营几处,为一石灰岩碑。找到的几块相拼成高60~78厘米、宽60厘米、厚13厘米的残碑。正面有诗曰:“翠微深处翠微宫,避暑当[年]说太宗,吊古不须增感[慨],凭高聊复得从容。千章[古]木苍烟合,数尺残碑碧[藓]封。更喜满前吟兴好,参天万朵玉芙蓉。”碑左下方署:“宾竹道人”及“秦王图书”篆刻方印,未标明立碑年月。该碑除正面题诗外,背面亦有文字,但年久风化磨损,已无法辨认。
  翠微宫作为唐太宗的避暑之地,虽在太宗时期仅使用两次,总计只有几个月,可是,却有许多军国大事在此决定,而且作为太宗寿终正寝之地,更为历代史家所瞩目。但是,关于翠微宫的具体位置,《元和郡县志-关内道·长安》仅载:“太和宫在县南五十五里终南山太和谷。”《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与此基本相同,只是距离称五十里。也是看不出它的具体地望来。地方志如《长安志》《长安县志》《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等,虽然都记载有太和谷和翠微宫的大致方位和距长安城(西安)的距离,但到底在哪里,仍不得而知。至于今“黄峪寺”之名,就字面看,实与翠微宫(寺)的得名无任何关系。
  从今存于黄峪寺附近的文物,结合史籍记载可以确认,今黄峪寺村就是当年唐翠微宫的所在。
  小学北出土的大量砖瓦残片,皆与唐代初年的同类建筑材料相同。如筒瓦、莲花纹方砖,正与大明宫含元殿所出土的相同⑤;兴庆宫十四遗址南侧散水也用这种方砖⑥。从时代上看,大明宫始建于唐贞观八年(634),高宗龙朔二年(662)重建;含元殿于总章二年(668),即见于记载(《唐会要》);兴庆宫是唐玄宗开元二年(714)以李隆基在藩时的兴庆里旧第扩建的。所以,这里出土的建筑材料,在时代上正与翠微宫的建筑时代相距不远,都在唐初。巨大的石柱础表明,当时这里的建筑十分宏伟壮观。
  从宾竹道人《登翠微山》诗碑中,也明确证明今黄峪寺村为翠微寺。碑虽未署勒石时间,但从有关“宾竹道人”的资料中,得知宾竹道人朱诚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五世孙,明秦王朱樉的四世孙。弘治元年(1488)以镇安王袭封为秦王,弘治十一年(1498)薨,谥曰“简”,《明史》“诸主世表”及“诸王传”均有记载。
  黄峪寺的历史遗物印证史籍记载这里是唐代翠微宫和唐高宗以后的翠微寺。从中营黄峪寺小学北的瓦砾堆有大量唐代砖瓦碎片及大型石柱础、石台阶等建筑材料看,这里当为唐翠微宫和翠微寺的主要建筑所在地。上营一带有舍利塔遗存,翠微寺的僧人多葬于此地。
  三、翠微宫(寺)在历史上的地位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在他去世的前两年,即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庚辰,在翠微宫的正殿翠微殿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他询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务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有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已有之。人之能行,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寘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卷二九八)唐太宗不愧是古代的英明君主,作为政治家,他对于历史,尤其是对于有关古今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非常重视,他所总结这五条成功的经验,不仅超越前代所有帝王,而且也后无来者。后人评论他“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所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旧唐书·太宗本纪》)。“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有汉以来未之有也。”(《新唐书·太宗本纪》)这些称赞并不过誉,正是由于他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治世”。这位“治世”的缔造者走完他短暂的五十二年历程,寿终正寝于翠微宫含风殿。因此,翠微宫在中国历史上也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玄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高僧,杰出的翻译家和旅行家,深受广大僧俗的爱戴。玄奘取经之行,历时十数年,行程五万里,于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唐太宗见之大悦,与之谈论。贞观二十二年太宗驾幸洛阳宫玄奘同行;冬十月车驾还京,法师亦从还,敕有司于太极宫北阙紫微殿西别营一所号弘法院,使玄奘居之,昼则帝留谈说,夜乃还院翻经。“二十三年夏四月,驾幸翠微宫,皇太子及法师并陪从。既至,处分之外,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及西域先圣遗芳故迹,皆引经酬对。帝深信纳,数攘袂叹曰:‘朕共师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帝发京时虽少违和,而神威睿虑无减平昔。至五月己巳,微加头痛,留法师宿宫中,庚午,帝崩于含风殿。”(《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这位佛学大师不仅陪同太宗游幸,而且在太宗弥留之际还宿于翠微宫中。太宗逝世后,玄奘还慈恩寺专务翻译,无弃寸阴。玄奘创立的中国佛教法相宗(亦称慈恩宗)是唐初最显赫的宗派,在日本和朝鲜等地都有发展。日本沙门道昭,于永徽四年(653)与法门道严等人随国使入唐,诣慈恩寺受教于玄奘门下,蒙奘师亲切提掖,并授以观门,兼及《俱舍》,后携新译经论归还本国,住元兴寺,盛弘慈恩学说,是谓日本法相宗初传。又显庆三年(658)日本沙门智通、智达也渡海入唐,谒玄奘,窥基师弟,即从受学,又随入玉华寺(玉华宫),业成返国,弘传所学,为日本法相宗第二传。长安三年(703)新罗沙门智凤、智鸾、智雄相偕来华,受学于濮阳智周门下,后赴日本大弘宗义,为第三传。开元四年(716)智凤的再传弟子玄眩来华仍就学于濮阳智周习慈恩宗义,并在唐蒙受紫衣,于开元二十三年(735)赍同所得佛像及经论章疏五千余卷返国,于奈良兴福寺大弘所学,为第四传。法相宗虽然在中国早已衰落,日本却一直存在到今天。至于新罗的神昉为玄奘的四上足之一,新罗王子圆测是玄奘著名弟子,新罗僧智仁,不仅玄奘法师译经时充笔受,而且也曾到过翠微宫(寺),还有新罗僧胜庄、道证、顺璟等都是唯识宗的高僧。这位弘扬圣教、功勋彪炳的玄奘大师在翠微寺的前身翠微宫居住,因之翠微寺在中国佛教史,中日、中韩佛教交流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翠微宫的建造者阎立德,雍州万年(今西安市)人。与父阎毗、弟立本俱以擅工艺、绘画驰名隋唐间。贞观年间阎立德就成为一名杰出的建筑与工艺学家,先后主持设计建造了唐高祖献陵、翠微宫,玉华宫,咸称旨,赏赐甚厚,迁工部尚书,他还参与当时对长安城的修建工程。由这位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建造的楼阁亭台数十重的翠微宫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翠微寺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佛寺之一。雪村友梅是一名在中国佛教界颇有影响的日本高僧、诗人和书法家。他先后两次在翠微寺生活了六年光景,正由于他在佛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遂在1328年受到元代皇帝敕封“宝觉真空禅师”的崇高荣誉,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古代交通条件下,于终南山建造一座供帝王避暑的夏宫,也只有翠微宫所在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可供选择。既地势高敞,气候凉爽,又有可容纳帝王及随从居住的小盆地。它东西是翠微山、清华山,再往东是南五台和翠华山风景区,南望巍巍终南层峦叠嶂,北眺关中平原气象万千。小盆地之中溪涧流泉清澈见底,林木繁茂藤蔓攀附。唐法琳在《辩证论》一书中,记载这里:“其地也,带秦川之眇眇,接陇岫之苍苍,东观浴日之波,临悬月之浦,风企穷奇之石,郁律钻天,龙盘谲诡之崖,穹窿刺汉,岂犹岩松拨日,抑亦涧竹梢云,实四皓养德之场,盖三秦作固之所。”其形势之壮丽,风景之优美,不待言语。再加上气候上的南北过渡性和地质史上的原因,这里又是中国生物资源的宝库。如果能利用这些历史古迹与清丽别致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这一宝贵资源,建造一个生态大观园辅以仿制古朴幽雅的古建筑,不仅具有旅游价值,而且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翠微寺的名望及规模都远不如兴善、慈恩、荐福、青龙、西明等寺,但这里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唐太宗升遐之地,又是中国历史上道行卓荦、名播九重的玄奘高僧居留之地;翠微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师阎立德设计和建造的,元代来华的日本高僧雪村友梅又在中日佛学交流史上作出卓越贡献,再加以翠微寺特殊优越的自然风貌,“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翠微寺因韫玉怀珠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景仰和珍视。
  附注:文中“翠微寺遗址文物”据李健超、魏光、赵荣《唐翠微宫遗址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6期),并略有增删。
  ①翠微寺的历史上溯应更早。《续高僧传》卷二五《终南山龙田寺释法琳传》“隋季承乱入关观化,流离八水,顾步三秦……贞观初年帝于南山太和宫旧宅置龙田寺,琳性欣幽静,就而住之,众所推美,举知寺任”。这龙田寺在太和宫中,贞观初年置龙田寺,贞观元年为公元627年。龙田寺废于何时,待考。释楚义《释氏六帖》卷二一,亦载:“于终南山避暑宫为太武帝造龙田寺等身夹苧像。”
  ②《宋高僧传》卷第一二《唐沣州苏溪元安传》、卷第一三《梁抚州踈山光仁传》。
  ③朱诚泳《小鸣稿》一○卷,载《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④见《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第239页。
  ⑤《唐长安大明宫》1959年,科学出版社。
  ⑥马得志《唐长安兴庆宫发掘记》载《考古》1959年第10期。

汉唐两京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论集/李健超著.-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