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85窟壁画修复*范例——壁画病害机理研究
作者:李最雄
根据现状调查,85窟的壁画存在着多种病害,如酥碱、起甲、空鼓、大面积脱落、颜料变色、虫害等。目前,最为严重的病害为地仗层酥碱和空鼓,颜料层起甲、剥落和局部壁画仗层的大面积脱落也较严重。壁画酥碱和空鼓病害以四壁下侧、西壁和南、北壁的西侧最为严重。四壁下侧的壁画因严重酥碱和空鼓早已脱落,西壁的上部以及两个角落的壁画也已大面积脱落,残存的地仗层和画面层的表面有多处严重起甲。在南壁、北壁和西披有颜料层粉化脱落现象。85窟壁画病害照片见图11-41~图11-44。
对85窟四壁岩体中盐分分析证明,其四壁,特别是下部都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西壁岩体中所含硫酸钠和氯化钠是其他岩壁的2~3倍。由于硫酸钠和氯化钠随洞窟湿度变化,反复溶解膨胀—结晶收缩,使壁画和地仗敷着的岩面风化,变得松散,导致壁画地仗和岩面脱离,从而形成壁画空鼓。
同样,壁画的地仗层中也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这两种可溶盐在地仗的分布状况和四壁岩面的分布状况基本一致,因此导致地仗层酥碱,颜料层起甲、剥落等病害的部位、状况与壁画空鼓的部位、状况也基本一致。
与其他壁面的壁画相比,西壁两角的脱落现象最为严重,可能是因为在窟内空气循环过程中,这两个角是空气循环的死角,保持高湿度的时间较长,盐分溶解量大,盐分重新结晶时造成的破坏大。
用偏光显微镜分析南北两壁剥落的颜料层时发现,在颜料层和白粉层之间有氯化钠的结晶,这是导致两壁颜料层起甲、剥落的原因。从对85窟地仗的分析结果来看,所有的地仗试样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是否在当初制作壁画时有意加入了氯化钠,尚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85窟位于莫高窟中段最下层,据文献调查表明,历史上85窟曾多次进水。上世纪50年代以前,洞窟没有窟门,在降雨时,由于窟前地面比窟内要高,雨水很容易进入洞窟,破坏窟内下部的壁画。而且风沙吹进洞窟对下部壁画造成伤害。根据85窟窟内下部可溶盐的分析结果,可证明这一点。这也是导致四壁下侧壁画脱落的主要原因。
根据调查和环境监测表明,85窟窟内水汽的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和窟前树木灌溉的影响。灌溉水从窟前松散的砂砾岩层入渗到地下,并不断向洞窟方向移动,再通过毛细作用上升到洞窟内。砂砾岩有很好的饱水性,降水和灌溉水入渗到砂砾岩中后,能较长时间、连续的影响洞窟中湿度的变化。
1999年6月7日至8月间,莫高窟出现了少有的多雨季节,85窟壁画病害急剧恶化,西壁和南北壁的西侧已酥碱起甲的壁画脱落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是大片脱落。这说明大气降雨使窟内湿度上升,引起可溶盐溶解膨胀,导致酥碱、起甲壁画颜料层大片剥离。同时考虑过去的修复也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因酥碱地仗本身十分松软,修复所用的胶结材料在地仗层中渗透,使颜料层和地仗层的一部分胶合在一起,能形成一层不透水汽的硬壳,在强度上这部分加固层和酥碱的地仗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当洞窟内空气相对湿度剧烈变化时,酥碱地仗中的盐分也剧烈活动,可能造成壁画的颜料层和地仗层的一部分连在一起,大片脱落。
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保护/李最雄编著.—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