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从“过境旅游点”看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以陇南和白银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刘再聪


  甘肃旅游资源丰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甘肃旅游业发展的滞后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全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各个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尤其是贫困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名点资源十分匮乏。国家已经提出旅游扶贫开发的大思路,对于贫困地区,如何利用这一机遇,利用旅游资源发展经济以求脱贫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诸如政府部门的重视、资金投入、交通的改善、人员的培训、对外宣传等。但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各地区如何准确定位、选择发展模式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提出“过境旅游点”之说,对发展甘肃旅游业尤其是贫困地区(以白银、陇南为中心)旅游业做初步探讨。
  一、对甘肃旅游资源传统分类的分析及“过境旅游点”概念的提出
  长期以来,人们对甘肃旅游资源做了细致而准确的划分,大致可以概括以下三类:
  1.按照内涵分类:如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古文化遗址、古文物、石窟艺术、长城遗址、边关古城遗址、名刹古寺、名塔古钟及古建筑、革命纪念地、丝绸之路、民族风情等,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草原、沙漠、黄河、雪山、林地、旱塬、湖泊等各地独特的自然风光。
  2.按照特色分类:如丝路和长城文化包括贯穿甘肃全境的丝绸之路、长城全线及敦煌、兰州、天水等沿线城市等,远古文化包括大地湾文化、马家窑彩陶文化等,少数民族风情包括临夏和甘南回藏风情及裕固、东乡、保安等地特有少数民族风情等。
  3.按照线路(区域)分类:以兰州为中心按照方向形成东、南、西三大线路,西线指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段,是一条以展示和体现古丝绸之路历史文物遗迹、西部大漠风光、冰川雪山、沙漠绿洲风光为主的旅游线。南线指兰州—临夏—甘南—陇南段,以展现藏、回少数民族风情和草原风光、黄河风情、陇南自然风光为特色。东线指兰州—定西—天水—平凉—庆阳段,是一条集中展现远古始祖文化、三国文化、道教圣地、农耕文化、陇原秀美风光的旅游线路。三条线路各具特色,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
  以上三种分类都有其合理、科学的成分,但是,其出发点均基于对现有已经发展起来的旅游景点的概括。以这种划分方法为基础探讨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就会忽视亟待开发的贫困地区的旅游业。我们知道,贫困地区往往也是旅游业落后地区。但是,旅游业落后地区的贫困并不意味着旅游资源的匮乏。所以,发展有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的旅游业才是最值得关注的焦点,是实施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
  针对如何发展甘肃旅游业,学界已做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思路。如以非均衡发展模式为理论基础、立足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点轴开发模式”、①“旅游增长极模式”等。这些论说非常具有启发性,如后一种认识提出:“区域旅游发展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他们可以是旅游中心城市也可以是高等级的旅游景区,即能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单位,然后通过旅游线路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旅游经济产生影响。”②以此说为出发点,我们进而可以认为,相对于旅游增长极而言,位于旅游线路上的沿途景点即为“过境旅游点”。
  如果我们对现阶段甘肃旅游景点的分布状况做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甘肃现有景点的分布极不平衡。甘肃省地域狭长,交通工具以地面交通为主,丝绸之路从天水、平凉一带入境至敦煌出境,东西全线贯通甘肃,全长达1600公里。这一线路开发较早,旅游资源丰富。省内重要景点(旅游增长极)也分布在这一线路,如莫高窟(敦煌)、麦积山(天水)和崆峒山(平凉)等。因此,敦煌、天水、平凉及河西各地的过境旅游业发展在省内位居前列。比较之下,位于与丝绸之路大致相对的南北方向的白银、陇南地区旅游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但我们同样可以发现,邻近省区有四川九寨沟、宁夏沙湖等著名旅游景点(旅游增长极),而白银、陇南地区恰好位于这两个重要景点(旅游增长极)的过路地段。因此,就目前而言,白银、陇南地区过境旅游景点的开发应该成为新的增长点。
  二、陇南白银两地旅游资源的过境性
  陇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理上属于长江流域,气候属于亚热带,享“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之誉,③旅游资源独特且极为丰富。如成县有鸡峰山森林公园(含杜甫草堂)、西狭颂碑等;武都有朝阳洞、红女祠、万象洞等;宕昌有哈达铺红军纪念馆、官鹅沟、大河坝等;文县有洋汤天池、阳平关和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等;礼县有祁山堡;西和有仇池国遗址。
  然而,这个地处北方却极具南方特色地区的旅游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其中有些旅游资源甚至还鲜为人知。如徽县三滩森林风景区,位于徽县县城东南50公里处,距宝成铁路徽县车站20公里。景区整体保持原始自然风光,有关专家认为“三滩旅游资源景观具有形态美、色彩美、听觉美、嗅觉美和景观的动态美”,是一处“具备旅游功能、潜力很大,有待开发的自然风光旅游区”④。康县的梅园,位于康县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经济林区,有“甘肃的西双版纳”之称。游人到此,无不感叹:“不到梅子园,不知康南胜江南。”陇南地区诸如此类的旅游景点不在少数。
  白银地区的景点也很丰富,可以组成许多旅游主题。如黄河旅游系列:景泰黄河石林、靖远黄河渡口(靖远黄河铁桥、索桥渡口)、平川区迭烈逊渡口⑤等。另外,尚有黄河奇观(洋人绕手、观音崖)和黄河崖面题字(宋张浚独石头题字、清福寿石刻)等。文化旅游系列:靖远境内的钟鼓楼、寺儿湾石窟、法泉寺石窟、红山寺石窟,景泰境内的五佛寺石窟,平川区境内的王进宝墓(清)、柳州缠州城故址、打拉池城故址、黄湾汉墓群;贯穿景泰、靖远和平川全境的汉明两朝古长城及众多的遍布各县区的烽燧遗址等。生态旅游系列:靖远县及平川区羊羔肉基地、平川区屈吴山森林公园。红色旅游系列:平川区会师楼、会宁县会师楼、靖远县西路军渡河口等。其中不少景点地理位置独特、特色鲜明。景泰黄河石林已为外界所知,不用赘述,其余如被誉为旱塬胜境的平川区屈吴山森林公园林木茂密、峰峦叠嶂、清泉潺潺、风光胜美。屈吴山位于降水稀少中国中部干旱地区,为少见的黄土高原旱塬绿洲,不但为避暑观光胜地,对于认识和了解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气候变迁也有极大参考价值。位于平川区境内黄河峡谷地带的野马滩三面奇峰环绕、东面一河穿流,林木茂密、植被完好,民居错落有致、鸡犬之声相闻;由于独处一隅,空气清新,民风淳朴、环境幽静,长寿老人比比可见,颇具世外桃源之美,为旅游疗养之佳境。靖远黄河铁桥为黄河上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也是红军西路军渡河点。
  目前,陇南、白银两地的旅游资源属于典型的过境旅游点,过境性十分明确。陇南东连陕西,南接四川,西邻甘南,北衔天水,又有甘川公路和陕甘公路通过境内。陇南地区位于兰州至九寨沟的旅游线上,兰州—九寨沟和天水—九寨沟两条南北旅游线贯穿境内。白银市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兰州至宁夏旅游热线上,白银市紧连兰州、宁夏,京藏国道、兰包铁路贯穿全境,兰州至长征有铁路开通,交通极为便利。但是,来陇南者大多为去九寨沟的过路客。这些游客许多是因为旅途遥远不得已才停留武都,并仅仅观看万象洞一处就匆匆离去,其余景点全部忽视。来白银者绝大多数为由兰州去宁夏沙湖的游客,由于白银市紧邻兰州,停留观光者更少。所以,对从兰州出发至宁夏和四川的游客加大宣传并将其吸引,成为两地发展旅游的中心任务。发展过境旅游景点应该成为新时期甘肃旅游业的新思路。
  三、发展过境旅游景点的几点思考
  1.依靠中心城市,力争由过境旅游景点向增长极转变
  旅游业是甘肃的先导产业。白银和陇南等贫困地区要发展旅游业,首先要吸引兰州等本省中心城市的注意力。甘肃省政府在2000年已经确定了旅游业的先导地位,将武都万象洞、景泰黄河石林定为重点开发对象,并争取使陇南成为国家旅游扶贫开发区之一。⑥兰州市则将旅游业定为优势产业,提出向周围地区辐射的思路:“建立以兰州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与周边地区联合开发区域内的历史遗迹、浩瀚大漠、辽阔草原和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拓展兰州—会宁—平凉革命遗迹线、兰州—陇南自然风光线、兰州—夏河民族风情风景线等旅游专线,形成沟通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区域大旅游格局。”⑦白银和陇南两地应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积极主动吸引兰州等地游客。
  兰州有庞大的旅游队伍。据统计,2000年“五一”长假期间,从兰州出发送至全国各地游客人数高达65.3万之多,其中仅5月1日一天就达7.7万人。近年来,这一数字呈明显增长趋势。漳县贵清山吸引中心城市注意力的成功事例非常值得借鉴。由于漳县对旅游的重视和倾力宣传,20世纪90年代中期,兰州曾刮起了“贵清山旅游”风,漳县经济也因此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2.新资源点的开发和旧有资源点品级的提高
  有人曾经对甘肃的旅游资源按照知名度做如下分级:
  第一类指有特殊感召力,国际国内公认的优秀旅游资源:敦煌莫高窟、敦煌鸣沙山、敦煌月牙泉、瓜州榆林窟、嘉峪关关城、天水麦积山石窟、平凉崆峒山、秦安大地湾遗址、天水伏羲庙、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甘南桑科草原等。
  第二类指具有很强感召力,国内公认的旅游资源:敦煌阳关故址、敦煌玉门关故址、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甘肃省博物馆、兰州五泉山、漳县贵清山等。
  第三类指具有普遍感召力,为西北公认的旅游资源:敦煌白马塔、武威钟鼓楼、临夏红园、甘南郎木寺等。
  第四类指本省公认的普通旅游资源:敦煌沙州石城、武威雷祖庙等。
  上述分类和列出内容虽然不够完善和全面,但也反映出这样的事实:见不到陇南、白银地区的旅游点,陇南、白银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滞后状况由此可见一斑。从目前看来,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两种途径,一是人为创造,深圳民俗文化村即为人文建造景点并取得成功的标志。但限于财力,这一途径在甘肃各地施行不通。二是对于原有资源的开发和对旧有资源品级的提高。后者应该是发展甘肃旅游业的主要途径。上文所列白银、陇南众多景点,其中许多至今鲜为人知。成县县城以南15公里处的鸡峰山森林公园,植被优良,动物珍贵。公园分森林溶洞区、宗教游览区和文化娱乐区。其自然景观能同漳县的贵清山媲美,其人文资源较贵清山珍贵。贵清山1996年获准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园,而鸡峰山至今却仍然屈居省级。
  3.强调特色,倡导“甘肃人游甘肃”,甘肃人宣传甘肃
  文化是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旅游景点的价值体现在多方面,但特色是旅游点的灵魂。甘肃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前景广阔。但值得深思的是,一般情况下,甘肃吸引来的省外游客仅仅只有甘肃省“走出”人数的五分之一多一点。甘肃旅游业目前只有资源优势,没有经济优势,一个原因就是宣传不够。一方面,我们要向外界宣传甘肃,同时,更应该提倡“甘肃人游甘肃”。甘肃人游甘肃的最大好处是路途短,消费低,更重要的是甘肃有许多值得观赏的景点。在宣传途径上应注意宣传力度和手段,选择权威宣传载体。比如:《读者》发行量大,发行地区广,在全球华人世界有很大的影响。《读者》的广告量很大,应该开出部分版面专门刊登甘肃旅游景点以吸引世界游客。另外,电视台也应开设专门栏目大力宣扬。
  文化上有一种现象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其内涵即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强调文化的个性。独特的地方文化对于全球的游客具有永久的吸引力。为突出本土文化,可以建造标志性的文化雕塑,如敦煌“飞天”、兰州“黄河母亲”、合作“藏羚羊”、武威“铜奔马”等均为具有影响力的上乘之作。白银、陇南等地应该多一些这样内容的文化载体,要更具创意、更醒目、更美观、更大气。白银市“铜城腾飞”即可称得上成功之作。另外,教育方面的会宁现象、陇南的酒文化均可以成为雕塑主题。
  4.健全旅游业管理机构,加强景点群的建设和发展
  旅游业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能发挥不充分也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陇南地区只有地区旅游局而无县级旅游局,难以对全区旅游业进行有效管理。区内各游览景点分别隶属于林业、文化、城建等系统和部门管理,旅游业的发展难以形成统一的科学规划。宕昌大河坝森林公园和官鹅沟森林公园,仅限于国有林场的开采和管理,没有向有关方面申报森林公园的等级,其旅行游览价值更是鲜为人知。白银市个别县区的旅游和招商业务属于同一机构,但机构的工作重点在于招商。建立健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实现旅游业的归口管理,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当务之急。
  单个景点的影响力单薄,不能使游客留住。必须加强景点之间、临近地区之间以及省区间的配合和协调发展,形成地区性的景点群,争取使游客最大限度的停留。白银、陇南两地应该考虑设计合理科学的旅游景点群,争取吸引过路客的注意力并力图使其停留及留住,变过境点为增长点。白银景泰黄河石林、陇南万象洞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典型,很有吸引力,但内容单一、临近地区景点少,致使游客停留时间短。所以,正确认识地方特色,准确定位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内容,以知名旅游景点为依托,建立景点群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
  余论
  其实,不仅仅白银、陇南属于过境旅游景点,甘肃其他地区同样具有过境的性质。严格说来,过境旅游是甘肃旅游的最典型特点。甘肃的旅游资源并不欠缺,全国三十多个省市中,甘肃旅游资源的丰度列17位,⑧综合排名居全国中游。对于甘肃众多的贫困地区,目前能够拿得出来并具有一定吸引力、在短期内能够产生效益资源的只有旅游资源。根据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就能提供社会5个就业机会。⑨所以,发展“过境旅游点”是实行扶贫开发,改变落后面貌的关键途径之一。而发展“过境旅游点”,首先要依托知名景点,建立景点群。在确定内容时,关键要抓住特色,陇南可以做山水文章,白银则应该强调干旱特色。应该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共同努力,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大有可为,旅游业可以真正成为扶贫的大产业、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①郑本法:《甘肃旅游扶贫开发研究》,《开发研究》1999年4期。
  ②宋国平:《当前甘肃旅游文化发展战略思考》,《甘肃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年3期。
  ③阎瑜:《甘肃旅游发展模式探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0期。
  注释:
  ①肖星:《甘肃旅游点轴开发模式探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2期。
  ②刘锋:《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第166—169页。
  ③邓志涛:《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甘肃南部旅游资源浅探》,《发展论坛》2003年12期。
  ④韩博文、陈启生:《陇南风物志》,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87页。
  ⑤刘再聪:《关于迭烈逊渡口的几个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1期。
  ⑥崔正华:《抢抓机遇,精心规划,努力把甘肃旅游发展成支柱产业》,《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2期。
  ⑦《中共兰州市委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1999年12月28日中共兰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⑧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第3期。
  ⑨赵长华:《旅游学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丝绸之路研究:交通与文化/田澍,何玉红主编.-兰州: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14 ;